读写转换障碍解决——16、珍珠鸟

我们的课文,学生完全能够读懂,而且还能比我们读得更好,其实就不需要老师再重复去讲述一遍,我们自以为是给孩子的阅读推波助澜,实则劳命伤财,虚度时光(言之过分

)。

在教学珍珠鸟的时候,就用简单的板块,解决读写转换障碍。

板块一:谁信任谁?

学生在阅读5分钟后,17位孩子在黑板上先后表达了他们的观点。经过梳理,发现总共分为3类:

1、互相的信赖。

2、小珍珠鸟信赖作者。

3、小珍珠鸟的父母信赖作者。

(就用了5+3分钟,解决了阅读的最大问题,深刻体会到了信赖,尤其是小珍珠鸟父母对作者的信赖,孩子们都感同身受。)

其实孩子们读书是运用了自己的智慧的,恰当的问题,能让孩子的阅读更加深入指向阅读的根本。

板块二:怎样去说清楚信赖的?

学生们经过几分钟的梳理,归类后发现,作者所表达的美好境界,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有条理地描述讲清的。加上语言描述的比较散文化,比较朴实,读起来非常温柔。

(应该说,在不到半节课的时间里,孩子们读懂了课文,读懂了表达,读懂了语言,表达和语言,应该可以归类为读懂了语文。)

在半节课里,通过2句话(2个板块),解决了珍珠鸟的人文主题以及语言文字工具性的作用。应该可以称为高效课堂。但是,剩下的20分钟孩子们干什么?

板块三:分层学习能力,发展不同的语文能力。

1、冯骥才是按照顺序,表达出最终为什么会流泻下一时的感受过程。那么我们可以倒过来表达,即用倒叙的方式,表达同样一件事情。(指向表达能力训练,进行读写转换障碍突破。)我们可以自由选择角度,如:

A:就按照课文原文的方式,以冯骥才的角度去叙述。

B:从小鸟的角度,以童话的方式,进行信赖主题的叙述。

C:从特殊的角度,用阅读积累的运用,去表达什么是信赖。

学生完全能够进行阅读和写作能力的转换,只是需要我们的语文课堂创造语文能力的训练,而不是对课文的再讲解(王荣生教授两次来嵊州,在“教课文到教语文”的理解上,我们应该做到实处。)虽然说,用课文教了写作不一定全是教语文,但是从某种程度上,是教了孩子训练语文的思维能力。

2、做好语言表达的摘记,记录你最喜欢的表达,感受冯骥才的文学才华,阅读冯骥才的书籍,信息等,掌握珍珠鸟的世界。感受语言文字和生活的结合。

板块三、交流活动,我眼中的信赖。

1、用生活中的事件说明某个道理,(信赖)。

2、积累了怎样的表达技巧。

3、知道了什么是真正的信赖。

略……

如果关注在读写转换障碍,那么学生可以用原文的方式去倒叙信赖这件事。同样一件事,我们可以这样表达,也可以那样表达,只要文从字顺地说清楚,就是好本事。

所以,语文老师,课文的确需要教,但是只教课文的病,得治!!!

个人偏激观点,请勿参考,谢谢!

召集国内外小学语文界草根研究者;汇聚小学语文课中运用思维导图的观点、策略、成果;优化小学语文教与学的方式;践行简约、快乐的“语用”课堂。

——小语思维导图

只是嵊州的草根小语人,未曾有过何种轰轰烈烈,但坚定而简单地研究小语,不是最好,只是期待更好。

思维导图是一支笔,让孩子看见语言文字蕴藏着的表达,激发潜藏在思维深处的情感,是“学”的思维实践与自我实现;也是我自身对“教”的生本化思考、对小语人的一份责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