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文苑】No.21971期B版||那年那月那丝瓜 ​作者:耿福珍

欢迎阅读
《上海文苑》秉持建设华语红色文学新高地的理念,聚集了全国各地爱党爱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的文学爱好者,他们都热爱生活,用自己的文笔勾画着生活的点点滴滴,所有的作品均有值得欣赏的出彩点,表达着普通个体对生活对宇宙的丰富情感!
平凡的文学,也是一颗心灵最激动时的歌唱,没有虚假,只有真实。--上海文苑
那年那月那丝瓜
作者:耿福珍
      小时候,我们一家住在机床厂宿舍里。那是一间平房,南面有一间小厨房,中间是两三米宽的过道。每年妈妈都种上几棵丝瓜秧,其它的很多人家也会种丝瓜。
       在墙根底下,沿着墙向上或在北面的平房和南面的厨房之间栓上一根细线,瓜秧就会沿着这根细线爬。尤其秋分过后,瓜秧上开满了黄色的丝瓜花,结满了大大小小的长丝瓜。可在我眼里,它们就象癞蛤蟆。那时的长丝瓜,外皮有些疙疙瘩瘩的,就象癞蛤蟆皮一般。现在那种丝瓜,不知是改良了,还是随着岁月的风尘,越变越美啦,它的外皮比原来光滑了很多。
        那时,家里炒的丝瓜,我一口也不吃。我就闻着丝瓜有一股癞蛤蟆的味道。现在想来可笑,癞蛤蟆是什么味呢?其实,那长长的丝瓜确实有股子怪味,如今已经淡化。
        那时的生活很简单。
         下班了,院子里热闹起来。人们手里拎着从菜点买回来的瓜果蔬菜,一边和邻居打着招呼,一边钻进了自己家的厨房。一阵锅碗瓢盆交响乐后,谁家吃什么饭,从厨房里飘出来的味道就可以略知一二。
        老张家是双职工,一个孩子,在我们这一排住户里,生活条件最好,今天他们家吃的是猪肉韭菜馅饺子;小王家共有四个孩子,就小王一个人挣钱养家,生活要相对困难些,今天他们家作的菜是醋炒土豆丝;而我们家又是炒丝瓜……    
      那时, 邻居之间,你来我往,说说笑笑,相互了解,很有人情味。
       那时候的生活也很快乐。
       闲暇时,人们就三三两两的在丝瓜架下侃着天南海北的奇闻趣事,哈哈哈的笑声不断的传来。那边,传来了嗞嗞呀呀的二胡声,张叔叔正自我陶醉的拉着二胡;这边几个哥们正下着象棋,落棋无悔真君子,几个人正争得面红耳赤。我,正和小伙伴们玩的热火朝天。我们跳房子、打沙包、踢毽、撞拐……
        我印象最深刻地是捏泥人。                                  我们先去地里找红色的胶泥,也就是粘土,然后找一块硬的地面,先摔。胶泥摔在地上,发出了啪啪啪的响声,胶泥摔的越熟,用起来越好使。接下来,用胶泥捏成各种各样的小玩偶:有小鸡、小兔、小孩等。这些小伙伴们中捏的最好的就是罗芳。胶泥在她的手中,左捏捏,右捏捏,一会儿,一个小女孩就出现在了小伙伴们的眼前。我的手最笨,只能捏盆碗之类的东西。捏好了的,拿回家去,晒干,涂上各种颜色,就成了我们心爱的玩具。我家的床底下,有一盆小泥人,那不是我的作品,那是罗芳的。
        罗芳家就住在我的隔壁,我们俩个是同龄人,每天在一起疯跑疯玩。
         记得有一次,我把罗芳无意中拌了一个大跟头。她把门牙都磕掉了,鼻子也破了,脸上都是血,她哭着跑回了家。我也吓坏了,也哭着回了家。妈妈生气的说:“天天瞎跑,惹祸了吧!咱拿什么赔人家!”我也哭着说:“我不是故意的!”妈妈带我到罗芳家道歉,罗芳的妈妈一边给罗芳擦脸,一边说:“没有事,小孩子在一起玩,磕一下,碰一下,很正常。孩子小,磕掉了的牙还能够长出来。”罗芳也抽噎着说:“没有事,阿姨,我不疼。”
      过了好长一段时间,罗芳真的长出了新的门牙……
       长大后,我成了中学语文老师,罗芳成了北京大学的教授,我们的友谊随着年龄的增长并没有淡化。她人品好,努力学习,一家三个孩子,全都考入了名牌大学,她始终是我学习的榜样。
       现在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富足,我们再也不用种丝瓜了。步入老年后,我的口味也大变,非常喜欢吃丝瓜。因为丝瓜对人体的健康很有好处,尤其老年人多吃丝瓜,通经活络。
       那年那月那丝瓜,虽然日子过得紧吧,但简单快乐。回忆起来,丝丝暖意,沁入心怀。
                  2021   10     9
我们一直都在努力,也必将为文学事业而做出草根的奉献!热爱,志趣,是生命最光彩的部分!感谢有您感恩有您!感谢一路有您……
《我们一直都在努力》
     作者:编委会
我们一直都在努力,也必将为文学事业而做出草根的奉献!热爱,志趣,是生命最光彩的部分!感谢有您感恩有您!
编委会集体奉上
(0)

相关推荐

  • ​命由心造 福自我来

    ​命 由 心 造   福 自 我 来 来源 / 今日头条 复制·编辑 / 塞上齐翁 精武洞荐

  • 我是一只癞蛤蟆(外三首)

    我是一只癞蛤蟆 我是一只癞蛤蟆, 总想着你--云中的天鹅. 你早飞得无影无踪, 心里也早没我忘我. 我倾心你的高洁, 我痴迷你的健硕. 我爱慕你的丽质, 我神往你的欢活. 但愿你永远不老, 歌喉常亮, ...

  • 王延忠| 我在美国看美国

    哈哈 丝路新散文 siluxinsanwen 白 1 渭南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办 我在美国看美国   美国真的很奇葩:结在篱笆那面的丝瓜,自己还得偷回来,不然怕邻居开枪打伤 美国休斯敦,儿子红枫家的后院 ...

  • 小丝瓜秧也有梦想

    小丝瓜秧也有梦想 ☐ 陆会凤 春天里,在小院里拾掇出一小块闲置的边角地,种上五棵六塘丝瓜,几场春雨过后,种子相继发芽,长出了几片小嫩叶,又过几天,抽出了细软的小触须.见状,连忙找来几根竹竿,帮它搭起架 ...

  • 一架丝瓜绿满楼 唤来情谊暖心头【岳林】

    "五一"节,旅游回来的11号楼住户王姐发现自家后园花丛中冒出一株丝瓜苗来.本来,怕花儿被遮阴,受干扰,她从来不种瓜种豆的.可对这株丝瓜苗,她却网开一面,说它是"天之骄子". 天之骄子果然不同凡响,茎壮 ...

  • 摘菜记

    几天没有回老家,今天终于能腾出点空闲,决定回家再去摘次菜. 没想到几天不见,老家竟然变了样. 胡同里忽然间冒出两排整齐碧绿的玉米棵,约摸高两米左右,并且已经授粉完毕,连腰里的玉米棒子都胖鼓鼓的,看上去 ...

  • 丝瓜秧与爬山虎 | 作者 任正义

    丝瓜秧与爬墙虎 任正义 由于人们的偏爱,丝瓜苗刚刚拱出地面,人们便开始为它浇水施肥,并扯上攀沿的草绳.而围墙边的爬山虎,好像并不引人注目,它只是默默地生长着. 丝瓜苗似乎看出了什么,尽情地去讨取人们的 ...

  • 墙上应该抹一层胶泥才好

    墙上应该抹一层胶泥才好

  • 丝瓜记忆

    初夏,走进校园,甬路两边的"福禄考"正在蓬勃生长,一片青翠,估计花期已近:不由得忆起当初路两旁高大的酱红色铁架子,还有那满架子的丝瓜和星罗棋布的小黄花. 丝瓜,是北方农村特别普通的 ...

  • 【广州诗刊】No.11778期D版||那年那月那日 作者:​郭赣灵

    广 州 诗 刊 欢迎阅读 <广州诗刊>作为纯文学刊物,我们旨在弘扬传统,展现新时代人民大众的冷暖.我们主要编发优秀的现代诗歌(含今人创作的古体诗词),兼发优秀的散文小说评论等作品,愿您能挚 ...

  • 【上海诗刊】No.91462期B版||​那年那月 郭巧林

    shanghaipoemliterature 上海诗刊 欢迎阅读 <上海诗刊>是纯文学平台,我们致力于华语文学的精神新高地!时尚.前沿.先锋,是我们的追求,写出我们这个时代的特色,为风雅颂 ...

  • 【北京诗词】No.61449期A版||​​那年那月 ​作者:李海峰

    北京诗词 欢迎您的阅读 <北京诗词>属于新古典主义诗词流派,主要发表古体类诗词(含仿古体诗词),兼发优秀的现代诗歌散文小说评论等纯文学作品!我们希望大家能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学,努力研究创 ...

  • 【上海文苑】No.21971期A版||我的祖国 作者:荆中楚风

    上 海 文 苑 欢迎阅读 <上海文苑>秉持建设华语红色文学新高地的理念,聚集了全国各地爱党爱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的文学爱好者,他们都热爱生活,用自己的文笔勾画着生活的点点滴滴,所有的作品均有 ...

  • 【上海文苑】No.21859期B版||​​​​《窗外》自度 作者:陈家秀

    上 海 文 苑 欢迎阅读 <上海文苑>秉持建设华语文学新高地的理念,聚集了全国各地的文学爱好者:<上海文苑>的作家诗人们都热爱生活,以自己的文笔勾画着生活的点点滴滴:<上 ...

  • 【上海文苑】No.21827期B版||​​​​​​《爸爸的眼睛》 作者​:张大洋

    上 海 文 苑 欢迎阅读 <上海文苑>秉持建设华语文学新高地的理念,聚集了全国各地的文学爱好者:<上海文苑>的作家诗人们都热爱生活,以自己的文笔勾画着生活的点点滴滴:<上 ...

  • 【上海文苑】No.21851期B版||​​​​玉楼春·游香雪公园 作者​:王思泰​

    上 海 文 苑 欢迎阅读 <上海文苑>秉持建设华语文学新高地的理念,聚集了全国各地的文学爱好者:<上海文苑>的作家诗人们都热爱生活,以自己的文笔勾画着生活的点点滴滴:<上 ...

  • 【上海文苑】No.21849期B版||​​​​我的夜(外二首) 作者:​姚永放

    上 海 文 苑 欢迎阅读 <上海文苑>秉持建设华语文学新高地的理念,聚集了全国各地的文学爱好者:<上海文苑>的作家诗人们都热爱生活,以自己的文笔勾画着生活的点点滴滴:<上 ...

  • 【上海文苑】No.21832期B版||​​​​​​​吊袁隆平院士 作者​:李福民

    上 海 文 苑 欢迎阅读 <上海文苑>秉持建设华语红色文学新高地的理念,聚集了全国各地爱党爱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的文学爱好者,他们都热爱生活,用自己的文笔勾画着生活的点点滴滴,所有的作品均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