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星光》名家专栏|陈荣来诗歌
【名家专栏】
1、为诗歌的繁荣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2、在诗歌这片沃土上重新实现自己的价值,取得显著的成绩。
作者已授权
本期特约:陈荣来;主持:樊建华
陈荣来诗歌
太平湖的符号
太平湖的符号,在于静谧
在于蒸腾出的氤氲。群山万壑之间
一处一个模样
一个转身,一种风情
采茶的背篓,拒绝喧哗
太平湖以烟波浩淼的水势
一一收纳
纷至沓来的俗事凡尘
掬起一捧清波的人,放下疲惫
又胸怀一片锦绣江山
在仁里
读懂仁里,谈何容易
巷陌纵横的深邃里,已经点燃
1400多年烟火
青石板上,聆听繁华落尽
商贾们的足音,敲不醒往昔
汗水浸透的日月星辰
商船,驶进长河落日
从徽州到杭州
远逝的船工号子,悄然失声
码头依旧在。翘首以盼
数百年的女人们
仿佛还伫立在新安江源头
石头坝上,她们踮起一朵
又一朵
三寸金莲
路遇迎山寺
迎山寺是在被毁的古庵原址上
新建成的庙宇
三进院,已初具规模
兴许是一些法器还未完善
听不到袅袅梵音
和,木鱼的敲击声
我由无相门入寺内
走了一圈
未烧香,未拜佛
又打无相门走了出来
下山的路上
倒也觉得无为般清净,像极
一个庄严的人
那 年
那年,成群结对的鸟鸣
朝着旷野飞,一阵
紧似一阵
蔚蓝色的天空下,炊烟无力地摇曳
无休止的风声
那年,我的村庄充满了潮湿的气息
荒草和河流,一个劲泛滥
打满补丁的田野
长不出庄稼的茂盛
那年,父亲没有熬过大暑
那年,我16岁
那年的母亲,很少言语
家乡谣
父辈们都年逾古稀了
他们数十年的留守,守住祖屋
守住炊烟
守住了
远行人的根基
怀揣梦想的我们
还在远行,行囊里的背负
一半是嘱托的方言
一半是
家乡的山水
而生了根的庄稼地
年年照着老黄历,一茬绿
一茬黄
一茬
身披素雪,和白霜
夏
能让我端正态度取决于现在的气候
去年的症状
带到今年
没有下完的雨,接着下
一些高度的物体也跟着
流线型地落下来
起身离开的人,扶了扶他的影子
秋
这个时候
适合在被镰刀收割彻底的旷野
吸纳辽阔的寂静
适合听一听
荒草枯萎的碎裂声
而村庄,拢着留守的袖子
蹒跚
一壶酒上桌
天下白了,山路微醺
年
如果我的父母还健在的话
这个时候的饭桌上,他们俩
应该会扳起手指
盘算着一年的收成
庄稼人准备年货,那叫一个热闹
我的父母也不会闲着
蒸团子,打米糖,炒花生
点卤擢浆做豆腐
冰天雪地里的夹河村
硬柴支起的灶火,越烧越旺
母亲时不时地念叨
“来子不晓得哪一天能回来”
父亲只顾忙活
掌灯时分,撕下一张
堂屋上头的老黄历
朽
老屋轰然倒地的瞬间
断裂的房梁,一头
栽进尘埃
另一头,指向太阳的光辉
它已支撑不住
这一爿
黯旧的空寂
母亲熄灭炊烟那天,我的梦呓
也从老屋,悄然走失
宁静的夏日
那是多年前在武汉的一个院子里
一只鸟儿像一片飘忽的羽毛,落入
桂花树的茂盛
那天是第一个双休日,有阳光
但空气中
充满了潮湿的气息
从午后到天黑。我确定
整个院子,除了一只鸟儿和我
没有其它任何动静
是的。那个下午就我一个人坐在院子里
就一只鸟儿
在桂花树的缝隙里,轻轻地扑腾
现
现在。我是说
现在
我想重构一些熟悉的背影和面孔
让他们时而混乱
时而井然有序
这种假设性,有利于自身
对周围环境的认知。适合特定场合
譬如,现在
我独自
坐进深秋的傍晚,像一枚
纹理清晰的叶子
落入天黑。寂静的盛宴
才刚刚开始
辞别书
源于一把油纸伞的背影
走不尽的另一头。再未转身
之后
江南多烟雨
长出苔藓的老宅子
吹灭灯火
关闭了门扉
陈荣来,安徽无为县人,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曾获第五届郭小川诗歌奖。出版诗集两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