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在挫折面前有人越挫越勇,有人却心灰意冷?
奥运会中,很多运动员克服重重阻力,有非常出色的发挥。
比如,退役多年,伤病缠身的杜丽毫不气馁,重新拿起气枪射出银牌;
重剑小将孙一文目睹师姐们纷纷折戟,顶住重压取得铜牌;
懈怠两年,缺席伦敦奥运会的龙清泉超越朝鲜老对手,摘下举重56公斤级金牌。
这些奥运健儿能够在高压、激烈的奥运赛场上取得好成绩,和他们高水平的心理韧性是密不可分的。
心理学上认为,人有一种自我保护,适应环境的能力。在充满压力,甚至挫折的情境下,我们能够坚持多久,和积极应对挫折,保持良好心态的能力——心理韧性有关系。
研究者(Zautra, Arewasikporn, & Davis, 2010)认为,心理韧性有两个核心:恢复和保持。
第一个核心是恢复,指从压力性情境导致的负面情绪中恢复过来的能力,在应对紧急情境时非常重要。设想一下,如果杜丽在比赛过程中出现失误,濒临淘汰时没有稳住心态,打出几记漂亮的绝杀,之后也无法在三强的争夺战中胜出。
第二个核心是保持,即在持续的压力中保持良好心理健康的能力。保持能力在长期,慢性的压力性情境中非常关键。在高强度,严酷的训练下,如果缺乏保持能力,就很容易陷入低落的情绪,难以发挥出应有水平。
心理韧性的过程分为四个情况。Richardson(2002)认为,心理韧性的初始阶段是生理、心理、精神状态的平衡。而随着压力和挫折的引入,平衡的状态会被打破,个体开始重新整合资源,适应环境。
重新整合的结果包括:
韧性重组(压力带来成长,让个体获得更强的心理承受能力);
平衡重组(个体努力消除压力的影响,保持原来的状态);
损失性重组(压力性情境削弱个体的心理承受能力,让他们变得更加脆弱);
失衡性重组(压力让个体使用消极的方式来麻痹自己,比如酒精和药物滥用)。
在压力性情境下,有些人能够韧性重组,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质,冲击更好的成绩;有些人进入平衡重组模式,在压力下努力保持原有的心理状态;有些人陷入损失性重组模式中,心理素质变差,竞技水平降低;有些人落入失衡性重组的状态,依靠香烟,酒精和玩乐来麻痹自己。
那是什么因素影响着心理韧性呢?
1.自我效能感
研究者(Rees, Breen, Cusack, & Hegney, 2015)发现,较高的自我效能感正向预测个体的心理韧性水平和心理适应能力。对自己的应对能力越有信心的人,越能够适应逆境,保持良好的心态。
在里约奥运会400米自由泳的赛场上,孙杨以微弱的差距输给澳大利亚小将霍顿,只摘得银牌。在赛后采访中,霍顿还出言讽刺孙杨,说他是“吃药的骗子”。面对对手的挑衅,孙杨没有丧失信心,在200米自由泳决赛中霸气夺冠,用骄人的成绩宣告泳坛王者的地位。正是对自己实力的信心,让孙杨无惧挫折,用出色的发挥“实力打脸”。
2.沟通和寻求帮助的能力
沟通能力与心理韧性密切相关。沟通能力强的个体,倾向于拥有高水平的心理韧性;沟通能力弱的个体,倾向于拥有低水平的心理韧性(Association, 2010)。与亲戚朋友保持良好的沟通,接受帮助和支持能增强个体的心理韧性。沟通能力强的人,通常能交到更多的朋友,得到更多来自别人的支持。当他们遇到难以排解的压力时,可以和很多人倾诉自己的烦恼,并且寻求他们的支持。
他人的支持是帮助我们缓解压力,保持良好心态的重要支柱。运动员们要常年泡在训练场地中提升自己,和家人朋友的联系相对较少。如果能够得到家人的理解和支持,自己也更能专注比赛,创造好成绩。如果亲友不理解自己,给运动员制造很多负能量,那运动员在困难面前也更容易崩溃。
3.身体健康状况
身体健康状况好的个体,心理韧性水平更高。健康状态差的个体,心理韧性水平较低。规律的体育锻炼能帮助个体提高心理韧性水平,更好地应对压力性情境(Association, 2010)。
只有保持良好的生理和心理状态,我们才能更积极地适应逆境,达到预期的目标。在运动员的训练中,健康的食物和充足的营养必不可少。教练们都深深明白,只有吃好,喝好,休息好,保证队员们不受疾病和伤痛的影响,才能让队伍熬过一次次艰苦的训练和比赛,冲刺更好的成绩。
要提升心理韧性水平,我们可以尝试:
1.将目标分解为一个个具体、可操作的步骤,不断实现,提升自我效能感。
2.增强与亲友的沟通,扩大自己的社会支持网络,增强自己在逆境中的“续航能力”。
3.保持规律的体育锻炼,进行冥想练习,保持生理、心理健康。
具体的方法是:
找到舒适的坐姿,闭上双眼。
自然地呼吸,全神贯注地感知呼气、吸气的过程。
觉察呼吸时的身体状态,比如空气进入鼻腔时的清凉触感,小腹的扩张、收缩。
注意力被分散时无需气馁,重新专注于呼吸即可。
每次持续十到十五分钟。
心理韧性就像一把保护伞,让我们能够顶着压力坚持前行,不断成就更好的自己。而心理韧性的缺失,会让我们更容易被困难击倒,错失提升自己的机会。
作者 | 覃宇辉,武大心理学学士,宾夕法尼亚大学教育学硕士,知乎心理学专栏作者,心理咨询师,整合心理动力与认知-行为取向,擅长解决自我成长,亲密关系以及家庭教育问题。知乎ID:覃宇辉;微博ID:覃宇辉Maurice。
参考文献:
Association, A. P. (2010). The road to resilience.
Rees, C. S., Breen, L. J., Cusack, L., & Hegney, D. (2015). Understanding individual resilience in the workplace: the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on of workforce resilience model.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6.
Richardson, G. E. (2002). The metatheory of resilience and resiliency.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58(3), 307-321.
Zautra, A. J., Arewasikporn, A., & Davis, M. C. (2010). Resilience: Promoting well-being through recovery, sustainability, and growth. Research in Human Development, 7(3), 221-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