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瓶梅》中西门庆用肥皂洗脸,肥皂不是清朝时洋人传过来的吗?

列位,知道洋碱是什么吗?

八〇后们应该记得,我们的爷爷奶奶辈,总是把肥皂称为洋碱或洋皂。听这名字,似乎就像洋火、洋钉一样,都是从外国传进来的。

因此,当我看到《金瓶梅》中这个情节时,不由得有一点点凌乱了——

只见玉楼从后蓦地走来,便问:“五丫头,在这里做甚么儿?”那金莲便摇手儿。两个一齐走到轩内,慌的西门庆凑手脚不迭。问西门庆:“我去了这半日,你做甚么?恰好还没曾梳头洗脸哩!”西门庆道:“我等着丫头取那茉莉花肥皂来我洗脸。”

肥皂?西门庆竟然有肥皂用?难道肥皂不是洋人带过来的吗?

(洋务运动中国工厂 图片来源网络,感谢原作者,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其实,肥皂啊,还真是自古就有。外国人带过来的,是可以大规模生产的现代肥皂。

那么,中国古代肥皂是怎样的呢?

据专家们研究,中国在晋朝时候就有肥皂了。

主要成分是猪胰脏。将之洗净,去除其上粘的脂肪,研碎,加入豆粉、香料,晒干,就可以使用了。还有个名字,叫澡豆——很明显,洗澡用的。

唐朝名医孙思邈在其《备急千金要方》里,记载了澡豆的制造方法。

猪胰(两具大者细切)、冬瓜仁(四合)、白豆面(一升)、面(三升,溲猪胰为饼,曝干捣筛)等十九味药材合捣,筛入面,猪胰拌匀更捣……

澡豆做好之后,“洗手面,白净悦泽……每日常用,甚良”。

除了澡豆方,还有五香散,“治黑运赤气,令人白光润”;澡豆洗手面方,“治面黑不净”……前后有近十种方子都用到了猪胰去污。

不过,比起治病的药方来,那种纯粹是为洗手脸而制造的“胰子”,因为里面加入了香料,比较金贵,在晋朝并未推广开来。

(澡豆 图片来源网络,感谢原作者,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到了宋朝,《武林旧事》记载当时杭州市场上,有“肥皂团”卖。这种肥皂,跟西门庆用的,就差不多了。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揭秘了它的配方——肥皂荚生高山中……结荚长三、四寸,状如云实之荚,而肥浓多肉……十月采荚煮熟,捣烂和白面及诸香作丸,澡身面,去垢而腻润,胜于皂荚也。

皂荚和肥皂荚是两种不同的树,肥皂荚的果肉更肥润,更具去污能力。与白面、香料相和,制造出来的玩意儿,就叫肥皂了。

不过,列位想想,白面啊、香料啊,又岂是穷人用得起的?所以,生意人西门庆家有不出奇,但这种高级物品,有那个时代,不可能普及到最广大的民间。

那么,普通百姓,有哪些去污妙方呢?

(茶枯水洗头 图片来源网络,感谢原作者,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其实就是最基础的——草、木灰里都留有去污的成份。我奶奶年轻的时候,就用麻灰刷牙。麻灰就是灶膛里的木灰。我十来岁的时候,她还教我用,说比牙膏好用多了。

洗头发呢?则用茶枯,也就是茶籽榨油之后压紧的圆形饼状茶籽壳。

当然咯,现在快百岁的奶奶也早就习惯了用肥皂、牙膏——当年只有贵人们用得起的东西,小百姓也买得起。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