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___之趣(4篇)

养花之趣

罗曼宁

阳台的落地窗前,花架上藏着春天。

若要追溯起对养花喜爱的源头,兴许是幼时看的动画《花,仙子》,那里的主人公,去不同的国家,见到不同的花,而每朵花都有自己的花语。那进就觉得好似每朵花都是一只精灵,有自己的情感。在那个懵懂的年华里,第一次萌生了对于世间万物生灵的敬畏。

再后来,我上了小学,平时住在租的房子里,暑寒假才回家里。有一次,搬家时少带了一盆花,但等我发现时一个学期快要过去了,为时已晚,便放弃希望了。怎成想到寒假再回家去,它不仅活着,还吐了花苞,只是枝干处已有些干枯。那棵本不怎么起眼的长寿花,仿佛在我心中种下了一棵稚嫩的种子。那时的我还不知,那是要长成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的,而那棵大树即是我心中的绿洲,它是一种力量,名曰“生命”。

小学快毕业时,突然又养起了多肉,但经验不足,死了多棵,看到一棵棵可爱的植物死去是令人难过的。因为心痛看了许多相关的书,通过精心呵护,又有几棵活过来,但那之后就再没买过多肉,却多养些吊兰、芦荟之类既不名贵也不娇气的花草,我能从它们身上感受到别样的美。时光流转,但那种“美”却能沉淀下来,滋养着我心中的种子,它悄悄发芽。

现在,我对于生物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很难说是养花激发了我的兴趣,还是对于生物学习的热情支持我继续养花,这两者是互利关系,互相滋养。

我也并非是不爱猫狗那样可爱灵动的生灵,只是太喜爱,就害怕失去与离别。而在我眼中哪怕是呆呆的芦荟,它的“美感”中,也有一份灵动。而花草死去固然也令人伤怀,但一年过去,咦?去年花草死去的地方,又会长出新芽来,它们是生生不息的。

而花草也并非只有春天可以赏玩。

春天,阳光温柔地洒在土壤中,它滋养万物。这时窗外屋中都万物复苏,吊兰上抽出几条丝,上面长着花苞,待其开放时,微风便携着花香来问候,使你忍不住要去看看,那不起眼的小花,究竟可爱成什么样子。等你看到那灵巧的花瓣,好像少女的裙摆一样随风飘动时,怎能不体会到那小花体现出的细微的美。将那种美展开、放大、再放大,感受一朵小花的大美。

夏天,活泼的阳光在叶片上跳舞,每一滴露珠都折射出一抹慵懒的绿,那是浓郁的生命的气息,这时吊兰,先前抽出的丝条上又长出一株株“小吊兰”,这时要将它们在水中泡几天,等不定根成熟了,再邀亲友到家里来,带回家去种,往往分不完,于是花加上就又要多出几株。

秋天,阳光已磨去尖锐的角,钝重的阳光暖暖的,在阳台上踱着步子,我定量给花草浇水,窗外的梧桐乃是一片金黄,可阳台上还是绿葱葱的,所以我才觉得春天住在我家的花架里,在我打理花草的时候,时间的脚步似乎放慢了,杂芜的心事逐渐淡远,那是生命间的对白,是心灵间的交流,花草无言诉向我诉说着它们的生命,无意间却会想起泰戈尔的诗句:“天空没有留下翅膀的痕迹,但我已经飞过”。

养花,让我停下了追逐名与利、功与尘的脚步,让我感悟到世间万物生灵那细微的美丽,抛开凡事的桎梏,追随心灵的脉动。而如今,那长寿花也已枯萎,但它在我心中撒下的种子也已长成大树,虽不至参天,但它向我展示了生命的伟大,时刻激励着我。

走近窗前,有一个生生不息的春天。

骑行之趣

孙榕

众所周知,骑行是一种大众运动,大多数人都是以锻炼为目的去骑行,但它于我却有不同的意义。

骑行给我提供的,是欣赏美景的一个新的视角和新的维度。举个例子,原先一秒钟最多有一棵树映入我的眼帘,现在我骑在自行车上,一秒钟我可以看到两棵树,一排树,甚至是一条绿色的带子。具体的形态被速度从世界中抽离出来。世界没有了轮廓,留下的只有一个个色块,倒有了一种抽象派艺术的美感。骑的再快一点,色块开始旋转、缠绕、交织,最终融合在了一起。连颜色也被速度从世界中抽离出来。这时候,你看到的已经不是什么具体的美景了,而是一种美的感觉:是自由,是激情,是豁达,是斑斓。光影交错,耳边只有单调的风声,无数思绪如潮水般喷涌而出,人与自然,融为了一体。

大汗淋漓。长吁一口气。脚不再疯狂的踩踏板,而是任由单车向前滑去。单车没了动力,不一会儿也就停了下来。靠在路边,抿一口水,看车道上川流不息。这种动与静的无穷变幻使我对自行车着迷。

骑行还能释放我压抑已久的负面情绪。每当我有少年维特之烦恼时,我便去长安街上骑车。

第一次去长安街骑车时,计划从西单地铁口出站骑小黄车。从冗长的地铁电梯升到地面,突如其来的碧蓝天空与十四条车道让我霎时热泪盈眶。那是一种心突然宽广了的感觉,先是让人喘不上气,然后便要深深地吸一口气,全身的热血都沸腾了起来。

沿街骑行,西单图书大厦、电报大楼、新华门、天安门广场……这条街还承载着一个民族崛起的历程,让我的小愁小怨融解在历史长河的惊涛骇浪中,即刻便烟消云散了,这大概就是我最初体会到那种释放感的原因吧。

随心而行,不多时便拐进了一条小街,绿树掩映,车辆不多,两旁净是黑瓦灰墙的传统建筑。原来长安街也有它古色古香、“小家碧玉”的一面。不知不觉,突然眼前又豁然开朗,人声鼎沸,原来我已来到了故宫东北角楼的城墙边。这条街,就是北池子大街,是以传统居住形态为主的历史文化保护街区。骑行还能带给我惊喜与新的体验。

骑行之趣,趣在变化,趣在放松,趣在惊喜。

后花园之趣

张子涵

小小的后花园中鲜草丛生,白色的栅栏在柔和的日光照耀下焕发出暖暖的光彩。几寸土地尽头静静地立着一个圆形小蹦床,外罩黑纱,铁支架在黑纱的朦胧下闪着银光。

——吱呀一声,是开门声。悉悉索索的是换鞋的声音。三个女孩熙熙攘攘地攀上小蹦床。我在蹦床上试着颠一颠,感受着脚底受到地弹力。……吱呀……吱呀,这便是后花园之趣的序曲了。

踮起脚奋力一蹬,在轻轻一跃之间微风拖住了我的脚底。在腾跃之中,周围的白栅栏、浅草低低均在一霎时凹陷入土壤之中,几秒间又猛得如扎入水底后翻腾而上的鱼儿般扑回我的胸膛。有张有弛,有呼有吸,愈跳愈烈。起初的蜻蜓点水渐渐演化为密密鼓点,咚咚,隆隆,吱呀吱呀。抬头仰望,黄昏之时的绢紫色晚霞似化为柔情的流水裹挟住了我,在一起一伏之中我仿佛受到了来自天空的召唤。

若在唤我,我必赴来。咬紧牙关奋力一蹬欲将自己甩入云际,急速的气流冲刷过我的脸颊,似乎要甩过一切:浅草、栅栏和那矮矮屋顶!一瞬间,新的景象忽然闯入我的视野:是邻居在旁边的后花园里的苹果树下扛着大铁耙锄土,悉悉索索地和一旁的家人谈论着什么。我颇有兴致地双手抱怀,在蹦床上一颠一颠,起起伏伏地看他们翻出一个个小土堆。再向极远处望去,是一排排像我们的寄宿家庭一样的后花园,后花园内各具风格,秋千长凳抑或鲜花嫩草。后花园各有其趣,我们的后花园之趣与邻人的必不甚相同。而试想邻人在自己的后花园的长凳上坐下,望着在蹦床上尽情纵跳的我们,是否也将我们的身影作为他在这个黄昏下所体悟到的兴味中的一部分了呢?不禁为自己的想法扑哧一笑。

我跳得更高,更多的景象也涌入眼眶之中。当地的一所高中的路标立在后花园的围墙之外,我尝试着辨认出这所学校的名字。在异国他乡的后花园里,就这样纵情地跳着,在这起起伏伏的独特视角中慢慢认识这座城市,调整自己的步伐与这座城市的气韵相契合,真是别有一番滋味了。有时,最美的邂逅便是不经意间的相逢。

我在这小小的后花园中享受这仅属于我们的隐秘欢乐。

失眠之趣

刘斯佳

睡觉——两眼一闭又一睁的事儿,是门趣学问。

科学家们在实验室中研制安眠药品,并努力减少其对人体的伤害。这是于科研人员的学问。我实在是以为,睡觉对于极大多数人来说,是一次休息的体验,很少有人爱拿它当学问来思考。不过,我倒从近日无休止的失眠中悟出了点儿睡觉的趣学问来。

洗漱完毕,准备上床睡觉。我是个对睡眠环境很敏感的人,此时刚刷完牙,口齿清爽;洗完脸,精神百倍,倒确是阻碍了我原本的困意。因此,就要在困意袭来之前就去洗脸刷牙。此时需要的不是即将上战场般“绷弦”的专注力长精神力,而是轻敷在脑上的朦胧困倦。

静躺在床上,我依然困意全无。换几个睡姿,闭眼。此时若仍旧睡不着,我脑中就又要给自己开始“编故事”了。所谓“编故事”,就是回忆过去的一些事儿,或给自己编一个未来剪影,自导自演故事的结局。这便是我所创造的“午夜梦”。您可别觉着这很新奇有趣,一旦过了零点,我这故事中便愈发显得苍白无力了。此时已有些许困倦,这真是难得,困意竟是由想象力引出。但这困乏感只局限于身体与思想的其一部分,它太弱了,我还不能被它浑身调动起来,因此我是一半在清醒之中,一半朦胧了。

这时是最煎熬的时候。想睡却又睡不着,想清醒却又醒不过来。辗转反侧,却不是为了所谓的伊人。折腾烦恼大半夜了,额头、后背都沁来汗来,用手背擦汗,好哇!这时手背上也都沾上那又黏又潮的汗了。若再要翻来覆去,那恭喜你,尤其在这六月酷暑,你会像浸在苦涩的汗盐水中一样,浑身不自在。

失眠也不见得是件不好之事。有时躺到半夜,忽然会灵感一现。这一夜的思想都被压抑在困倦萎靡之下,这时你的大脑为思想让了一条道儿,它便急不可待地从缝隙中溜出,娇媚地瞥向你,可也会瞬间不知踪影。夜深的静谧能衬出思维的活跃。当然,这感觉像是思维本身是一张交织密切的薄网,可此刻要在上面放几颗碎石——疲倦,你要在碎石的羁绊下去捋顺每一根丝线,这是牵强的。我在失眠中思考到了鱼与猪蹄的夫妻哲学、创造了口香糖的小诗,但我唯一不会特意联想的,就是白天所学到的酸碱盐、弦切角或是定语从句,它们并非无趣,但我想我正在不自觉地创造建立起自己的情趣与精神世界——一个在世俗之外的日渐丰盈的内心。

等困劲儿足够了,人也就该睡了。人从失眠到入眠的那层过渡我是记忆不深的,我只钟情于其中的失眠。若是没有了失眠,我也就不会那样强烈地留恋每一次没心没肺般的倒头大睡。失眠来临时,好好地悟其中的趣味儿,勿要做事打发时间,那样将失去了体验煎熬之感的经历;失眠不来时,好好地享受睡眠,勿要创造失眠,以后有的是机会。

失眠,两眼一闭又一睁——再一闭一睁的事儿,是门趣学问。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