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54杜甫七古《严氏溪放歌行》读记
杜甫七古《严氏溪放歌行》读记
(小河西)
严氏溪放歌行
天下甲马未尽销,岂免沟壑常漂漂。剑南岁月不可度,边头公卿仍独骄。
费心姑息是一役,肥肉大酒徒相要。呜呼古人已粪土,独觉志士甘渔樵。
况我飘转无定所,终日戚戚忍羁旅。秋宿霜溪素月高,喜得与子长夜语。
东游西还力实倦,从此将身更何许。知子松根长茯苓,迟暮有意来同煮。
此诗作于广德元年(763)秋,时杜甫客居阆州。严姓是阆州大姓之一。(《华阳国志》卷1阆中县:“大姓有三狐、五马、蒲、赵、任、黄、严等。”)严氏溪应为阆州严氏家族一溪水,具体位置难考。
天下甲马未尽销,岂免沟壑常漂漂。剑南岁月不可度,边头公卿仍独骄。
费心姑息是一役,肥肉大酒徒相要。呜呼古人已粪土,独觉志士甘渔樵。
甲马:铠甲和战马。《龙泉神剑歌》(唐-张文彻):“三军壮,甲马兴,万里横行河湟清。”《酬章处士见寄》(唐-罗隐):“中原甲马未曾安,今日逢君事万端。”
漂漂:漂流;漂泊。《战国策》齐策三:“降雨下,淄水至,流子而去,则子漂漂者将何如耳。”《吊屈原赋》(汉-贾谊):“凤漂漂其高逝兮,固自引而远去。”
边头:边疆,边地。《与独孤渐道别…》(岑参):“奉使三年独未归,边头词客旧来稀。”《凉州行》(唐-王建):“边头州县尽胡兵,将军别筑防秋城。”
姑息:苟安;无原则宽容。《尸子》下卷:“(纣)弃黎老之言,而用姑息之政。”注:“姑,妇女也。息,小儿也。”《礼记-檀弓上》:“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郑玄注:“息犹安也,言苟容取安。”《资治通鉴》乾元元年:“自是之后,积习为常,君臣循守,以为得策,谓之姑息。”胡三省注:“姑,且也;息,安也;且求目前之安也。”《唐国史补》(唐-李肇):“德宗自复京阙,常恐生事,一郡一镇,有兵必姑息之。”
一役:一次而已。不作下回打算。《左传》僖公十五年:“此一役也,秦可以霸。”
相要:邀请。要,通“邀”。《春歌》(魏晋):“叹我当春年,无人相要唤。”《南齐书-高帝纪上》:“昨饮酒无偶,聊相要耳。”
大意:天下战乱并没全消,岂能避免困于沟壑四处漂泊?蜀地的岁月实在难度,边地公卿仍专断横骄。(“边地公卿”指谁?章梓州还是王阆州?)他们费心的是苟安一时,他们只是用肥肉大酒相邀。(边头公卿邀杜甫只是肥肉大酒,并不会听杜甫“黎老之言”。他们所费心的只是苟安一时。)呜呼古人皆成粪土,独自明白志士为何甘愿成渔樵。
况我飘蓬无定所,终日慽慽忍羇旅。秋宿霜溪素月高,喜得与子长夜语。
东游西还力实倦,从此将身更何许。知子松根长茯苓,迟暮有意来同煮。
慽:古同“戚”。慽慽:戚戚。悲伤貌。《论语-述而》:“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何晏集解引郑玄曰:“长戚戚,多忧惧。”《汉书-韦玄成传》:“今我度兹,戚戚其惧。”《五柳先生传》(东晋-陶潜):“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霜溪:《过七里滩》(宋-苏轼):“过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
素月:皎洁的月亮。《杂诗》(东晋-陶潜):“白日沦西河,素月出东岭。”《感兴》(李白):“轻云拂素月,了可见清辉。”
东游西还:阆州在梓州之东,故东游阆州西还梓州。
茯苓:《淮南子-说山训》:“千年之松,下有茯苓。”《史记-龟策传》:“伏苓者,千岁松根也,食之不死。”《路逢襄阳杨少府入城戏呈杨员外绾》(杜甫):“寄语杨员外,山寒少茯苓。”
大意:况且俺四处漂泊居无定所,整天悲伤忍受羁旅。住在清冷的溪边,秋月皎洁,很高兴与您长夜语。俺东来阆州西还梓州实在疲倦,此后也不知归向何处。知道您的松树下有茯苓,到晚年有意愿来此与您同煮。
诗意串述:这首诗前8句写漂泊蜀地知己难遇。因为“天下甲马未尽销”,自己还是免不了“沟壑”免不了“常漂漂”。一方面是俺在蜀地的岁月“不可度”。一方面是“边头公卿”仍然独断骄横。他们费心的是苟安一时,他们邀俺也只是肥肉大酒吟诗歌舞。古人早已成粪土,总算明白志士为何“甘渔樵”。(无法问古人,只能独自觉悟。)后8句写宿严氏溪感想。一个四处漂泊居无定所之人,很高兴今天住在严氏溪。此处溪水清澈,秋月皎洁。还能与您这样的君子“长夜语”。东游阆州西还梓州四处奔波实在疲倦,也不知此身以后“更何许”。知道你溪边松树下“长茯苓”,有意晚年来与您“同煮”,一起养生隐居。(杜甫到梓州、阆州或是想找一个知心的地方官。他不仅能为自己提供生活帮助,还有远大理想。苟安一时不行,“肥肉大酒”也不行。杜甫对章梓州失望,对王阆州也失望。杜甫有点想渔樵想煮茯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