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真正“高境界”的人,会把这4点做到极致,闷声发大财
古人认为,儒家为臣子之学,道家为君王之学。
要想当好一个下属,辅助他人成就大业,那这个人就该学习“儒家”的思想。要想成为一个独当一面的强者,就该学习道家的思想。
所谓“儒为表,道为骨”就是这个道理。
一个人如果只有好的外表,那这个人不过是“肤浅”之人罢了。相反,一个人如果有不错的筋骨和内涵,那他就是这人世间的英才。
年少刚出社会的时候,我们应该以儒家的思想为指导。可是,当我们有所经历,年纪稍长时,那我们就该以道家的思想为主,既能修身养性,又能提高自身的境界。
谈到道家的思想,相信我们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老子和庄子。不过,相较于老子来说,庄子的思想更为接地气。因为庄子是老子思想的传承者和开拓者。
有句话说得很好,四十岁后不读庄子,人生就像枯木一般,根基再好也没有意义。
如此,我们不妨思考这么一个问题,当人身处困境时,该如何是好呢?这个时候,庄子的思想恰恰能帮我们度过这一难关。
01
屈身守分,以待天时。
庄子曾有言:“时势为天子,未必贵也。穷为匹夫,未必贱也。”
你运气好,那你能够成为上位者。可是,这并不代表你就是一直富贵的人。你运气不好,就不代表你一生都会贫穷。要知道,一切都是“时机”而已。
庄子的观念很简单,在大自然面前,人都是平等的。既然这一刻有你的时机,那下一刻也有他的机遇。
为何我们要强调“天人合一”呢?如果我们不懂得“天时”,看不透自然规则的改变,那我们又怎么可能东山再起呢?
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他要想成就大业,那他就需要隐藏自己的野心,躲开别人的视线,然后默默地耕耘,等待时机的到来。
古之成大事者,没有一个人是缺乏时机的。要知道,时机经常会出现在我们身边,只是我们没有把握住罢了。
02
打好基础,厚积薄发。
庄子在《逍遥游》中感慨:“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如果这河流中的水不够深,那它就无法承载过重的舟船。如果一个人缺少了坚实的基础,那他就不能厚积薄发。
我们不妨思考这么一个问题,为何普通人总是翻不了身,甚至改变不了命运呢?
并非是普通人不努力,而是普通人缺少了一个“积累”的过程。没有基础的他们,终究只能活成卑微的模样。
三国时期,就连枭雄刘备,也在一事无成的时候感慨,备若有基业,天下碌碌之辈,诚不足虑也。
白手起家难,难就难在“基础”不够,资源不足,缺少了一位好“爸爸”。没有好的基础,一切都是空谈。
所以说,普通人要想摆脱逆境,就得默默地耕耘,默默地积累资源,等待一鸣惊人的那一天。
03
为人处世,当以“修德”为主。
庄子有言:“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在庄子看来,大多人都认为“有用”的事物才好,而“没有用”的事物就不好。这是不正确的。
就拿金钱和品德来说,有些人宁可选择金钱,也不要品德 。这说明了什么?只说明了这个人无才无德而已。
一个人如果缺乏了德行,那他就算有再多的钱都没用。因为“德不配位,必有灾祸”。只有“德才兼备”,方能有长久的未来。
就拿一些身处低谷的人来说,他们遇到了问题之后,就放纵自己,甚至做出不轨之事儿。这样的做法,终究会让自己愈陷愈深,无法走回上坡路。
真正有本事的人,尽管处于低谷,可他们还是会修身养性,培养品德。就像《周易》所言的“君子以厚德载物”就是这个道理。
看不见的德行,能换来看得见的金钱。而看得见的金钱,却无法换来看不见的德行。
04
其心若镜,其身长存。
庄子有言:“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
真正有才能的人,他们的内心就像是“镜子”一般,不将就,不逢迎,不可以隐藏,而是如同清水一般,不会受到外物的影响。
直白一点来说,我们的心要超脱当下的境况,而不能受到当下问题的影响。况且,人如果受到当下环境的束缚,就容易失去理智,活成了现实中的木偶。
一个人,不论他身处于怎样的状况当中,都得看透当中的真相,扩大自身的格局。唯有以宏大的宇宙观去看待人生,你才能知进退,明得失,不急不躁,东山再起。
为何有些人破产之后,还能创造更大的事业呢?就是因为他们的“内心”输得起,不会一下子就想不开。就是这种“如水如镜”的品质,让他们再次触碰到了成功的大门。
心,才是改变自身命运的关键。心若变,一切就会改变。心不变,一切都会因循守旧。仅此而已。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