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人在喝茶的时候,容易喝到很多种味道?

很多茶友在自己泡茶或者去茶馆喝茶的时候,会发现同样的茶叶经常出现不同的味道,除开老生常谈的泡茶手法、泡茶水质和茶器本身等因素,还有什么是能影响茶味的呢?

茶叶产地会影响茶的口感和香气。在专业人士品尝茶汤的时候,经常需要用到一个审评碗和一个薄匙,用来识别茶汤的叶底和汤色,在茶厂,很多制茶师傅会准备这样一个茶碗,随时泡茶来喝一下制作程度、发酵程度和工艺程度。

北方人喝武夷岩茶不太能理解味浓的原因,特别是肉桂,味浓的原因就是它内含物质,因为它的生长环境,土壤还有身边植物的多样性,都会影响茶叶的口感,比如一些吸附能力比较强的植物,它能吸收身边所有植物的味道,所以很多人喝武夷岩茶,经常会喝到青草香、花香、果香,一个是品种,还有就是生长周边的环境,赋予茶叶大自然的味道。

茶叶滋味是人的味觉器官对茶叶中呈味成分的综合反应。换言之,茶叶的滋味是各种呈味物质对人的味觉器官协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各种呈味成分含量多少,彼此之间比例的改变都会影响茶汤滋味,分别分为“涩、鲜、苦、甜”四种滋味。

一般来说茶汤中含有大量的酚类物质,其中儿茶素特别高的话,就容易呈现苦涩和收敛口感,这是由于由于酯型儿茶素与口腔黏膜蛋白质反应形成不透水物质,导致有收敛感。涩味可以刺激神经末梢,产生爽口的感觉。

绿茶茶多酚含量在20%以内时,滋味得分与茶多酚呈显著正相关;茶多酚含量在20%-24%范围内,仍能保持茶汤浓度、醇度含量、鲜爽度的和谐统一。茶多酚含量进一步增加时,尽管茶汤浓度增大,但鲜醇度降低,苦涩味也加重。所以不是说有涩味就一定不是好茶!

鲜——氨基酸

一般我们喝茶,特别是绿茶类讲求的是醇美和甘爽,这些都与茶叶中的氨基酸含量有关,茶氨酸是茶叶中特有的一种氨基酸,含量约为新茶的1~2%左右,其含量随发酵过程减少。所以除了白茶、普洱这种越存越香的茶,绿茶类还是适时喝完比较好。

苦——嘌呤类物质

茶叶中含有的嘌呤类物质中咖啡碱是主要呈味物质,咖啡碱呈现苦味。由于其遇热易挥发性,所以很多茶类越泡口感越温和。正所谓先苦后甜,茶的苦涩口感也是抚慰人心灵平静的一种方式。

甜——糖类及其它物质

茶汤中呈现甜味的糖类主要是茶叶中含有的单糖和双糖等可溶性糖,糖类的含量并不高,但由于人类味觉器官对甜、苦味道的不同感受阈值以及不同味觉的感受位置。试想一下,在轻微的苦味之后迎来的是阵阵回甘,顶级的茶叶回甘甚至能达到三天不散,甜和苦的相互交融,糅杂成品茶时特有的愉悦感受,让人欲罢不能。

结语:当然,茶汤的味道还受到泡茶手法、水质、茶器等诸多因素影响,在这里就不过多赘述了,感兴趣的茶友可以搜索茶知武夷的历史文章,或者观看老武的视频号~朋友们,我们下期再见啦!

【END】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