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又可恨的水葫芦

——点击右上方《天地沐春风》添加关注——

水葫芦大名叫做凤眼蓝,也叫水浮莲,其茎叶悬垂于水面,叶色翠绿光滑有质感,常用来美化环境、净化水质。这东西原产于巴西,一百多年前,在美国的一个国际博览会上被人们偶然发现,于是各国商贾纷纷把这种葫芦状的开着紫花的绿色植物从池塘里捞出来带回国,作为美化环境的花卉来养殖。最初养在花盘里或者自家小池塘里的确很可爱,但是当有人将其投入湖泊河流时恐怖一幕就发生了,谁也没想到这东西如此容易成活且繁殖速度极快,投入一棵苗几个月后就能长满整个湖面,于是很快就在全世界泛滥成灾。

事实表明,少量水葫芦可净化水质,大量水葫芦反而使水质恶化。因其霸占水面隔绝阳光使得水中其他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鱼类因此也无食可觅、无氧可呼吸,水中的生态平衡被严重破坏。又由于根茎勾连成一体阻塞河道影响航运,其霸道的生长方式与许多外来生物一样令人生畏,现在全世界都开始为这种植物发愁。

水葫芦的生长环境为0 ~43 ℃的水中,13 ℃以上开始繁殖,25 ~32 ℃生长最快,0℃以下或43 ℃以上则会死亡。如今我国大部分省份都有水葫芦,尤其是黄河以南地区,但严禁在江河湖海等大型水域中种植,在家庭或公园池塘等可控的小范围内还是可以用来美化环境的。半个世纪以前,国人曾经把它作为牲畜饲料,其嫩茎也曾作为人类食用的蔬菜。

这两年学校在湿地公园最里面的两个池塘里种植水葫芦,为防止其泛滥,种苗是用竹片一类的材料圈起来的,刚开始水葫芦只在两三个圆圈里生长,绿油油的叶片漂浮在水面上也很好看,但不知什么时候就发生水葫芦越狱现象了,圈子外面也零散出现一些,待到秋季开学后发现,整个湖面已经密不透风,完全被水葫芦占领了。我们发现水面上有三个凸起的园丘,那就是当初圈养的水葫芦,因其无法突破束缚而向上发展,圈外的植物能够横向发展就略显低一些(见上面第五张图虚线位置)。

每年到这个时候都要清理水葫芦,一方面是其无法在寒冬中生存,如果都冻死在湖里那这里就变成沼气池了。另一方面要为明年保留一点种苗,也就是采集一部分放在温暖的花房里过冬,明年开春再投入湖中。湿地公园里的水葫芦体量太庞大了,估计至少有数万斤,后勤园丁清理了好几天才露出一小片水面,一天要运走20来车,现在无猪可喂也只能按垃圾处理,也算一种浪费吧,但确实没有其它选择。七八个人估计要忙半个月,就看这工作量,可知干啥事都不容易啊。

(下面的内容与本文无关)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