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痹治疗当注意排出外邪

目前中医界治疗胸痹一般是或通或补,治则有活血化瘀、豁痰开结、益气养阴、益气温阳等。这些治疗都是在机体内部做文章,忽视了感受外邪这一重要病因。中医的很大一个特点就是正邪斗争观,认为疾病的过程就是邪气与正气互相斗争的过程,是十分重视外邪的,常把外邪看做致病的最初原因。伤寒方能治疗杂病已经是学术界公认的了,但伤寒条文都是以外邪作为“假想敌”的。看来在张仲景的心中也认为内伤杂病很大部分往往由外邪引起。

胸痹是一种病程很长的慢性病,往往有十几年甚至数十年,很大一部分病人可以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相对平稳,没有太大的不适,加重时往往有一定的诱因。比如过度劳累、饮食不节、情志失调、感冒等,

其中感冒这个诱因并没有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不进行认真的辨证,给点对症治疗让症状消失了事。如果是青壮年,这样的处理危害不大,

但对体弱多病的老年人往往由于治疗的不彻底,导致外邪潜伏体内。这时虽然感冒的症状消失了,但患者诉原有的胸痹的症状却加重了,而且不容易消失。给予常用的治疗胸痹的方法也不太奏效,

应注意问一句在就诊前的一段时间内是不是患过感冒,很多患者可能会说得过,再继续问其治疗经过,

大部分是用了中药的清热药或西药的发汗药与抗生素,而没经过正规的中药解表治疗。用中药寒凉药会将病邪压入体内,患者会长期的诉胸闷气短,

用点硝酸酯类药物不能很好的缓解,查心电图没有明显加重的表现,

用中药的活血化瘀、宽胸理气等方法也效果不佳,经常让我们陷入尴尬的境地。这时应针对其病因“外邪入里”进行治疗。其实我们在读《伤寒论》时反映这种机理的条文是非常多的,只是我们只把它当作外感病来学习,没有和内科杂病联系起来。导致对伤寒条文不能活用。

第15条“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若不上冲者,不得与之”。第21条“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还有下后成痞等等条文。

虽然我们没有用下法,但外感病表证不解,不予解表反与寒凉与太阳病下之过早的机理是一样的,伤寒论的原文不可能应对百病,但伤寒论隐含的机理是可以应对百病的;

伤寒原方不可能治疗百病,但用伤寒方派生出的时方是可以治疗百病的。所以古人常告诫说读伤寒书,不可死于句下。对于外邪入里的胸痹我们也不一定就用桂枝汤原方或桂枝去芍药汤,完全可以从时方中选择,

比如人参败毒散就可以参考,喻嘉言称其有“逆流挽舟”之功,可以使陷里之邪还从表出。因为患者的表证已经不明显或者消失,所以用麻桂不太合适,不如荆芥、桔梗等可以从胸提邪外出。如果患者有热象的还应加清热药,为什么有患者会出现热象呢,有两种可能,一是开始感受的是温热之邪,用寒凉药后形成寒包热的情况;另一种情况是外邪因郁而化热,这两种情况都应该宣外清里。部分患者服药几天后可能会出现鼻塞流涕等表证,这是里邪出表的好现象,

但也有患者不出现这种情况,视患者的正气情况而定。等表证结束后,有的患者可能胸闷气短已经缓解了,还有不缓解的,这时再按气血阴阳辨证给予活血理气化痰或补益的治疗,可能就会见效了。

上诉的是胸痹因外邪而加重的情况,是新感之邪,还有一种情况是体内有陈寒,大部分医生是用温阳的治疗,这样的治疗无可厚非,

但河北名医李士懋先生有一更巧妙的治疗方法,初诊时遇脉沉紧的患者,是体内留有陈寒,先用小青龙汤发寒外出,并嘱患者服药后温覆取汗,数剂之后患者原先的沉紧脉就会比较缓和了,比单纯的温显然要缩短病程。可见无论是新邪还是旧邪,想办法将其排出体外是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是中医的对因治疗。

西医学认为当今疾病谱已经发生了变化,重点由原来的感染性疾病转到的心脑血管、肿瘤等疾病,所以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在西医眼中好像已经不能称其为疾病了,受其影响,

中医也对外感病不重视了,集中精力研究活血化瘀、滋阴益气等,致使隐藏在体内的外邪久久不能祛除。应该看到中医的疾病谱变化并没有西医那么明显,风寒暑湿燥火仍然是中医的重要病因。因为中医善于研究邪正斗争,忽视了邪气显然不是完整的中医,看温病大家赵绍琴先生的医案,对心脑血管疾病等所谓的内伤杂病,也是用温病的卫气营血辨证。

李士懋先生说过,西医学生毕业后就能治疗感冒,中医学生毕业后一二十年不见得会治疗感冒,但中医一旦会治感冒了,其他的杂病也基本上能应付了。

李先生用精炼的语言把中医的特点概括出来。可见要保持中医特色就应该重视外邪,重视排邪外出。兵家常说“围师必缺”,把对手包围起来消灭是很困难的,不如给邪气留以出路。对于中医来说就是,希望把侵入体内的邪气在体内消灭掉是不明智的,不但病程延长,而且总留有隐患。

(0)

相关推荐

  • 晨雨老师讲伤寒论15,16条

    今日学习 <伤寒论>第15条 "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若不上冲者,不得与之 今日学习 太阳病,下之后,太阳病为什么用下法呢,当时病是不单一,而且是大便 ...

  • 伤寒论24条

    <伤寒论>说"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而不解,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 这是伤寒论治表证水平最高之条文,拿下此条才意谓着拿下表证了.这是太阳病兼阳维脉病. 发热 ...

  • 记录丨 一根针化一股力量,一经方换一份自信

    作者:钦州市中医医院实习生   周大春 在实习期间,很庆幸能遇到林利城老师,余超群老师及佳明老师及各位同仁,同时也很庆幸能和大家一起学习<伤寒论>. [我也是觉得能够与大家同行是一件很幸运 ...

  • 微信“内蒙古中医经典学习群”麻黄汤讲座

    黄永凯 "大家对中医的临床疗效要有信心,中医的生存与发展在于临床疗效."中医学是门实际的学问,要重视临床疗效. 李长青医师: [35]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 ...

  • 正气足了,身体自己就能排出外邪了 |一代医宗朱丹溪

    (<格致余论>·病邪虽实胃气伤者勿使攻击论) 又一婢,色紫稍肥,性沉多忧,年近四十,经不行三月矣,小腹当中有一气块,初起如栗,渐如炊饼.予脉之,两手皆涩,重取却有.试令按其块,痛甚,扪之高 ...

  • 黑眼圈嘴唇紫的胸痹治疗

    一位四十多岁的男性患者,来时观察其面色暗,尤其黯黑的黑眼圈特别明显,嘴唇紫黯,脉弦结代,舌质淡苔白,就问患者是否有胸闷心烦,失眠多梦等症状,患者自诉自己多年来总是心前区疼痛,伴有胸胁涨满,有时候晚上会 ...

  • 路志正谈调理脾胃法在胸痹治疗中的运用

    来源: <中国中医急症>1999年10月第5期 余通过数十年的临床实践,认识到不少胸痹的发生,与脾胃功能失调密切相关,从调理脾胃入手,常能获得较好疗效. 1 脾胃功能失调形成胸痹的机理 胸 ...

  • 通肠六药加味:治疗脚气、排出肠道垃圾,升清降浊好方法。

    通肠六药加味:治疗脚气、排出肠道垃圾,升清降浊好方法。

  • 【中医秘方】治疗胆结石、肾结石和膀胱结石秘方,一剂即可排出!

    【中医秘方】治疗胆结石、肾结石和膀胱结石秘方,一剂即可排出!

  • 〖中医治疗〗肚脐眼放种东西,可排出3年体内湿气!

    〖中医治疗〗肚脐眼放种东西,可排出3年体内湿气!

  • 治疗“胸痹”方剂汇总

    胸痹病因病机 胸痹病因→寒邪内侵→饮食失调→情志失节→正气不足 胸痹的主要病机是心痹阻,病位在心,涉及肝.肺.脾.肾诸脏.一般说来,胸痹总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本虚有气虚.气阴两虚.阳气虚衰.标实 ...

  • 吴茱萸汤加味治疗胸痹的一个案例

    这位老爷爷是我们病房的常客,七十八岁,曾多次因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行支架手术治疗. 患者一般是术后症状改善一段时间,然后又来了,复查一下造影,哦,又堵塞了,没法子,又不愿意去外科做搭桥手术,接着放 ...

  • 治疗气滞型胸痹的经方

    橘皮枳实生姜汤(<金匮要略>) [组成]橘皮50g 枳实10g 生姜24g [主治]气痹胸阳,胸中气塞.憋闷.短气. [证析]胸中气塞.憋闷.短气,是本方主证;气痹胸阳是此证病机;短气又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