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味道”散文有奖征文】年夜饭/曹晓东
除夕之夜,整个城市静悄悄的,少了从天黑后鞭炮燃放的响声和烟花的绽放,也没有满地鞭炮的纸屑和空气中淡淡硝烟味,总是感觉少了点什么,那就是人们心中的“年味”。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在外辛苦打拼的人们,无论相隔有多远,工作有多忙,都要在这个时候回到自己家中,吃一顿团团圆圆的年夜饭。
北方人过春节习惯吃饺子,是取新旧交替“更岁交子”的意思。又因为白面饺子形状像银元宝,一盆盆端上桌象征着“新年大发财,元宝滚进来”之意。吃饺子的习俗,是从汉朝传下来的。相传,医圣张仲景在寒冬腊月,看到穷人的耳朵被冻烂了,便制作了一种“祛寒娇耳汤”给穷人治冻伤。他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温热的药材,用面皮包成耳朵样子的“娇耳”,下锅煮熟,分给穷人吃。人们吃后,觉得浑身变暖,两耳发热。以后,人们仿效着做,一直流传到今天。
除夕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准备丰盛的年夜饭。对我来说,年夜饭是有讲究的,从来没有在外面的酒店吃过,而是亲自在家做。我做的年夜饭,不是炒几个菜,有荤有素,有鸡有鱼,摆一大桌子,而是看似简单,实则不然,色香味俱佳的美食——汤饺子。为了做好这顿年夜饭,妻子在除夕吃过早饭就开始忙碌开了,首先把精心选购的新鲜猪肉、胡萝卜、大葱、姜、蒜和调料等原料准备就绪,再就是绞肉,剁馅、调味,然后用特制饺子粉和面,等饺子馅入味,面也兴好之后,一家人围在一起,有的擀片,有的包,回忆着以前除夕夜那些有趣的事。
在小时候,老家还没有通电,除夕夜家里的亮光,只是一盏昏暗的煤油灯,能够感觉到年味的是门外的红对联和家里墙上的年画,还有就是妈妈腊月蒸好的枣山、抓钱、豆馍、黄蒸等。唯一期盼的大年初一早上,跟着父母给长辈拜年了。那时的年夜饭不像现在,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不想做就去酒店订一桌,既方便又省事,能够吃一碗妈妈做的有肉味的手擀面已经相当知足了。吃过年夜饭后,妈妈便让我们睡在热炕上,说明天早点起,给长辈们去拜年,有花生、柿饼、软枣、糖块吃,有可能的话爷爷、奶奶会给五毛钱的压岁钱。即使自己不想睡,也听话地钻进被窝闭上眼睛,妈妈收拾停当后,把新衣服放在我和弟妹炕头,然后和老爸一起坐在包饺子,拉家常,第二天一早妈妈煮好饺子才叫我们起床。
今年除夕,家里人不多,年夜饭本来计划简单些,就是包饺子吃了,准备看央视春晚,可妻子不高兴了,非要吃汤饺子,还的我亲自掌勺。看着她期盼的眼神和小病初愈身体,没多考虑就答应了,高兴的她主动担当助手,让我减轻不少工作量,可以尽心去做好这顿年夜饭。进入腊月,已出嫁的姑娘就和我商量,年夜饭在家的附近酒店订一桌,我没有答应。平时就想吃什么做什么,年夜饭的繁简根据自己的条件而定了,有的家庭在酒店订一桌,有的在家里自己做一桌,有的更简单随便吃点,但在除夕夜仍要遵循一些老规矩,如不能说不吉利的话语,不准打骂孩子等等。
年夜饭如何做到色香俱佳,美味可口,着实让我很为难,主要还是因为人少。“肉丝饺子汤”可是高平的一道名吃,看似做法简单,实则需要准备很多,除了需要包饺子外,还需要肉丝、青椒丝、蒜薹、豆芽、木耳、黄花菜、肉丸、油炸豆腐和土豆块及红薯块等十余种材料,这些材料现在很容易买到,而在以前也只能有啥做啥吃啥了。各种材料准备妥当后,做的时候就容易多了,首先按照家里人平时饭量开一锅水,用来煮包好的饺子,然后用炒锅把肉丝炒熟,再放上喜欢的食材,可多可少,待饺子快熟的时候,把炒好的肉丝菜倒入煮饺子的锅中,再一次进行调味后即可出锅食用。这顿简单的年夜饭,经过自己精心烹饪,真的香味扑鼻,平时很少吃第二回的妻子,意外的多吃了半碗,虽然年夜饭做的比平时多出一些,但还是没剩下多少,也算年年有“余”吧。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年夜饭早已超出了“吃”的范围,更多的是那份人与人之间的温馨和关爱。年夜饭既有对即将逝去的旧岁有留恋之情,也有对即将到来的新年怀有希望之意。
作 者 简 介
曹晓东,山西省沁县人,在金融部门工作,喜欢写作,其作品在《粮油市场报》《山西经济日报》,《太行日报》发表。
重要通知:根据广大作者的要求,【“春节的味道”散文有奖征文】延长一个月,至农历的正月二十(即2018年3月7日)截稿;统计期为10天,至农历二月初二(俗称龙抬头3月18日)出奖!
评选办法:征文将根据“文章点击率”、“打赏率”、“评委意见”进行评选;获项作品领取证书和奖品后,新媒体《行参菩提》即获得版权,结集出版时不再向作者支付稿酬。
投稿方式:要求投送Word或WPS电子版稿件,不收纸质稿件;投稿信箱为“289341034@qq.com”,邮件主题请注明“春节的味道”有奖征文。
行参菩提·“春节的味道”散文有奖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