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荐书:壬辰战争,朝鲜人眼中的万历援朝战争

1592年,万历二十年,皇上不好好上班,不郊、不庙、不朝、不见、不批、不讲(这个话题可以单开一次讲座),朝堂上争斗不休,整个国家呈现一种杂乱无章的生机勃勃。

此时,从本能寺之变后一路顺风顺水走来的丰臣秀吉统一了日本,正是不可一世的时候,当时他没有子嗣,全部心思都在给手下找更多土地来分封。

旁边的朝鲜以及更远的中国,成了这位关白的目标,他要将天皇搬到中国去,自己去宁波当个城主。

之所以去宁波,是因为日本人来中国贸易第一站就去这里,被繁华的城市深深震撼,认为这里是人间天堂,秀吉的目标就是来这里当个地主。

要去宁波,得“路过”朝鲜,统治朝鲜的李氏王朝就成为秀吉的目标了。

从左至右,李朝宣祖、万历帝、丰臣秀吉

1592年5月,丰臣秀吉派遣了15万大军,兵分三路进攻朝鲜。

当时的李朝武备松弛,几乎没有抵抗能力,加上兵熊将怂,很快就败到了鸭绿江边。宣祖甚至跟大臣商量,要不顺便去大明“旅个游”。

宣祖为啥这么不见外,说来就来,因为当时的朝鲜是中国朝贡体系里重要一环,视大明为父母之邦,自称为小中华,自己家住不下了,当然就要借上邦之地住一下。

然后拼命向大明求援。

在这之后,中日朝三国对这场战争的记述出现了很大不同。

本书《壬辰战争》就是一位加拿大籍韩国裔学者从朝鲜角度看战争进程的著作。

在《明史》中,对万历三大征之一的征朝鲜,着墨很少,而且视角主要是大明内部决策过程,对于战争叙述,基本就是蕞尔小国,跳梁小丑,天朝大军一至,犁庭扫穴,凯旋而归什么的。

马伯庸有一本《帝国最后的荣耀:大明1592,抗日援朝》讲得详细一些,大致是明朝将士三军用命,朝鲜配合不力,最后英勇顽强的大明战士打跑了日本侵略者,当个故事看看也不错。

日本人有个《征韩魏略》,看名字就知道,里面内容都是啥,狂吹加藤清正狂飙般的进攻速度,勇猛无敌,可以手刃猛虎什么的。

在这本《壬辰战争》中,主要关注了朝鲜人跟日本人的战斗,鼓吹朝鲜军民如何英勇,把日本侵略者打得龟缩在城池里,不敢冒头。

“朝鲜人的损失要高出数倍,但是他们不畏牺牲,日本人却不是这样。朝鲜人可能需要在敌后战场活动数年,才能最终让日本人筋疲力竭,迫使其离开半岛。但是他们必然会取得最终的胜利,不管是否有明朝的帮助。

对于李如松跟日本人在碧蹄馆打的第一场大战,阻止了日军进军,以及之后的蔚山攻坚战,此书轻描淡写,并没有指出明军的作用。

全书有1/4在说朝鲜民族英雄李舜臣水军战斗经历,可能因为这也是朝鲜唯一能拿得出的战绩了。

在中日朝三国中,都存在着内部争斗,在长达7年的战争过程中,战略目标也一直变化。

丰臣秀吉一开始要攻占朝鲜和中国,在自己有了儿子以后,就全心培养接班人,开始跟中国和谈,对朝鲜以惩罚为主;

明朝主战跟主和派争吵不休,和谈失败以后,万历帝一怒之下,举全国之力,派兵跟日本人死磕;

朝鲜的东西两党,没有明确的政治纲领,唯一目标就是把对方赶下台,甚至把李舜臣都贬为平民。

丰臣秀吉死后,日军失去了继续惩罚朝鲜的动力。在陆上,日军和明军达成一致,撤出朝鲜。在海上,李舜臣和邓子龙的联军取得了最后大捷,二人也像英雄一样死在战场。

战争结束后,德川家康收获了丰臣秀吉打下来的江山,杀了丰臣的嫡子秀赖。

明朝耗光了家底,国库空虚,缺兵少将,直接导致之后的萨尔浒之败,后金崛起。

朝鲜国破家亡,人口减少了200多万,被烧毁的景福宫两百多年后才有财力修复。

这一战也让朝鲜更加感谢大明,没有万历帝派兵帮助,朝鲜必将亡国,因此更加把大明当作父母之邦。

甚至大明灭亡六十周年后,朝鲜肃宗国王修建了大报坛,来崇祀崇祯皇帝,年号也一直沿用崇祯年号长达265年。

这本书也提出了新的见解,作者认为,壬辰战争,不是明朝援助朝鲜,而是朝鲜帮助了大明

如果不是朝鲜抵抗了日本的侵略,承担了它所造成的几乎所有破坏性后果,秀吉的军队将会前往北京,并带去灾难。朝鲜只需要像秀吉要求的那样,借道给日本人,便可轻而易举地避免所有的损失。但是,他们从未有过这样的想法。他们尽全力抵抗秀吉的入侵,代明朝受过,秀吉本打算毁灭那里。因此,他们实际上很好的履行了自己的职责。

作者可能忘记了不管朝鲜让或不让开,秀吉都打算把朝鲜分割后封给他的大名们。

作者这样的看法实际上代表了半岛学界的一种意见,对360年之后的援朝战争,有些朝鲜人也是这么认为的。

从大唐白江口之战开始,中国三次援朝,都取得了胜利,当伟人决定派兵抗美援朝时,可能也从二十四史里得到了启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