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化之路,长安只剩一种可能了?
IAUTO
速度 深度 态度
导|语
2020/09/15
现在来看长安汽车的处境,既是不幸的,又是幸运的。
文丨杨晶
编辑丨小叮当
合资板块体量比较小,品牌单一,与其他汽车集团相比,长安汽车优势并不明显。
从2018年1元收购合资公司铃木所持的股份,到放弃合资品牌长安PSA,再到长安新能源引入新的战略投资者。近两年来,长安汽车通过一系列动作加速对过剩产能与亏损板块的“断舍离”,促进业务聚焦。
但是,在自主品牌前十的汽车集团中,基本上已经布局完了高端化的发展路径,唯独剩下长安汽车。从蔚来到领克、从荣威R标到岚图汽车,在长安汽车面前,展开了一幅丰富多样的自主品牌高端化样本。
面向未来,如何寻求新的增量。最重要的是,如何将高端化进行下去,成为长安汽车最为紧迫的问题。
长安高端之路
其实,长安汽车的高端计划由来已久。
在2015年时,现任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曾公开表示:“长安汽车考虑过再投入一个中高端品牌,但是经过市场研究,长安认为从自身的实力或者投入精力而言还不够,而且会造成长安的经营质量大幅度下滑,所以决定停掉了这个项目。”
与长安汽车截然不同的计划是,在2016年,吉利汽车在柏林发布了高端品牌领克,而长城汽车则以创始人魏建军之名推出了高端品牌WEY。也就是说,到现在为止,处于自主品牌销量前三甲的车企中,只有长安汽车没有推出高端品牌。
曾经作为自主品牌“一哥”的长安汽车,在中国车市不断向前的浪潮中“知难而退”,反观吉利与长城却迎难而上。有意思的是,在WEY成立两周年之际,吉利、比亚迪、北汽、一汽、东风五大自主品牌的掌门人都发来贺电,祝贺WEY所取得的成就,然而长安汽车缺席。
或许,这是长安汽车的心有不甘。
直到2018年4月,长安汽车正式向外公布“第三次创新创业计划”,并将旗下品牌重新梳理为长安汽车、欧尚汽车、凯程汽车以及高端品牌(暂定名AB)组成的四大品牌体系。
我们可以看到,欧尚汽车和凯程汽车在今年以来,在销量上毫无疑问取得了成功。但是中高端品牌迟迟没有进展,直到与长安蔚来联系到一起。长安蔚来是由上海蔚来汽车有限公司、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于2018年7月合资成立,双方分别持股45%。
长安汽车执行副总裁谭本宏此前在媒体采访时称,“长安汽车做中高端品牌,一定是通过与合作伙伴一起来打造。”曾负责长安中高端品牌前期筹备的长安新能源总经理杨大勇当时也表示,“长安中高端品牌由长安蔚来团队负责”。
一直以来,长安蔚来被业界视为长安汽车高端品牌的落地实体。
一个是具有互联网背景的初创公司,另一个是制造实力雄厚的大型国有汽车集团。根据协议,双方将各取所长,充分利用并整合在平台、技术、管理、生产、营销方面的优势,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领域开展合作,以新能源汽车研发、销售和服务为主。
不过到目前为止,这家合资公司成立的时间已过去2年多,长安蔚来目前仍未有明确的新车计划和发展规划,该合资公司也尚未拥有属于自己的品牌LOGO。对比之下,广汽蔚来的在产品、渠道、商业模式上,已经布局完成。
而长安蔚来最终等来的结果是长安汽车在今年6月4日对长安蔚来进行增资,增资完成后对长安蔚来的直接持股比例达95.38%。蔚来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斌卸任长安蔚来公司董事长,由谭本宏接任。
这段合作关系的“结束”,也被业内解读为长安汽车新一轮高端品牌计划的诞生。曾有相关人士透露:“长安蔚来将稀释蔚来的股权,接下来长安蔚来会推出高端品牌新能源车型,其生产研发主要背靠长安体系,这也意味着长安汽车的高端品牌将落地。”
那真实情况是否真是这样呢?
“长安+华为”的模式?
现在来看长安汽车的处境,既是不幸的,又是幸运的。不幸的是在高端化方面,长安汽车却是要落后其他自主品牌太多。幸运的是,在长安汽车面前,有着多个形式不一的自主品牌高端化样本。在前车之鉴中,长安汽车有着足够的案例去探索属于自己的那条道路。
目前,自主品牌发力高端的路径主要有这么几条。一是以吉利和长城为代表,初期以燃油车为主,创建全新高端品牌;二是以东风为代表,推出高端新能源品牌岚图;三是以广汽乘用车、荣威为代表,在现有品牌下推出高端产品。
无论是哪种高端路径,对长安汽车来说,“合作”是毋庸置疑的基调。此前,朱华荣表示,中国汽车行业目前呈现“多而散、大而弱”的特征,行业挑战空前。“在行业剧变的情况下,以更开放的姿态谋求改革与合作,才是大型车企未来的出路。”
并且随着“新四化”的不断加速,未来一定要占领电动化和智能化的高地,才能在高端化的进程中保持领先的地位。以特斯拉为例,此前一直有人在讨论特斯拉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理想汽车CEO李想给出的答案是品牌、售后服务、充电桩。
实际上这只是一部分,本质上特斯拉做到的就是两个字:颠覆。那么再用这两个字去看自主高端品牌,传统车企的高端品牌做到了产品品质或者品牌调性上的高端,造车新势力们的高端品牌则结合了互联网的力量,有了服务方面的加持,可以说是创新,但不能称之为颠覆。
事实上,包括吉利领克、长城WEY在内的高端品牌发展并非一帆风顺,都面临着不同的困境。领克的问题被认为其发展过分消耗了沃尔沃的品牌价值;WEY今年1-7月份销量下滑37.7%;岚图汽车与荣威R标品牌仍具有诸多不确定性。
那么长安汽车应该怎么选呢?
日前,有相关知情人士透露,华为有意参股长安蔚来,但不一定是华为出资,可能会通过旗下的基金进行投资。众所周知,尽管华为宣称不造车,但作为聚焦ICT技术的供应商,其在汽车领域的布局一再加速,发展势头迅猛。
如今,车企开始意识到软件的重要性,都在关注软件定义汽车,华为汽车业务领域也扩展到了操作系统和电子电气架构层面。华为高管曾多次站台表示,华为清晰自己的战略选择:华为不造车,聚焦ICT技术,成为面向智能网联汽车的增量部件供应商,帮助车企“造好”车,造“好车”。
而对于长安汽车来说,需要在新四化转型过程中找一个“帮手”,同时也向高端化发展。这两家企业也有着一定的相似性,比如说对于技术研发的投入比重都非常大,并且在核心部件上都取得了不错的产出与成绩。关键是,长安与华为在2018年开始就已经展开了合作。
市场的持续下行、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加上汽车产业向智能化和电动化的加速转型,为中国车市带来的挑战也在加速。“新四化”引领的产业变革给中国车企带来了弯道超车的风口,如果长安与华为结合,则走向了与此前自主高端品牌完全不一样的道路。
最终还靠体系力
不过长安汽车面对的问题,远不止是选择一个什么样的合作伙伴的问题。长安面临的关键问题是,什么时候才是推出高端品牌的时候。
“自主品牌高端化不是一个新话题,但高端化是自主品牌的必然选择。”“早了可能成为先烈,晚了就成后进者。” 2019年11月,朱华荣也曾对媒体坦言,公司推出新品牌的“时机”需要好好把握,重点是把握时机,要看能否盈利、能否在业内共享。
与吉利领克和长城WEY以打造中高端品牌来实现实现品牌高端化的路径不同,长安多年来选择的路径是以产品的高端化来推进品牌的高端化,但效果并不明显。曾经作为长安汽车的旗舰车型,睿骋和CS95承担了长安汽车品牌向上的使命,最终但均未取得成功。
究其原因,还是在于整体的销售体量,未能形成达到支撑产品冲高的体系能力。
从2012年开始,长安汽车按下加速键,并在2015年成功问鼎“自主第一”,成为中国首个年销量过百万辆的自主乘用车品牌。但由于发展过快,对体系能力的考验不断升级,长安自主乘用车的发展在2016年开始步入瓶颈期,在2017年也痛失自主老大的桂冠。
而且随着合资品牌的式微,导致供血能力不足。也是在这几年,长安汽车变得更加谨慎与求稳。“这几年长安在控制产品结构和节奏,强调经济运行质量,强调合理的库存底线。现在长安的重点产品和战略产品的布局。”
有知情人士透露,原本今年6月份上市的长安汽车高端产品序列“UNI”的首款新车—UNI-T车型,其实之前是作为长安汽车高端品牌的一款车型开发的。如今长安选择将这款车型作为长安汽车的中高端产品试水,来检验长安汽车是否有能力售卖中高端产品。
通过这几个月的销量可以看出,UNI-T无疑获得了阶段性的成功。但是不是能说明长安汽车有了掌控中高端产品阵线的能力呢?至少还需要一年的时间才能得出最终答案。
不过在此之前,UNI-T的存在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作为紧凑型SUV,其售价区间为11.39万-13.39万元。这导致该车型与CS75系列在价格存在高度重合,极有可能造成内耗的问题。这款高端序列产品可以看出是一次保守的尝试,其实际市场效果还有待市场验证。
再回到整个体系力的问题来看,如今的长安汽车还是差点火候。虽然说今年长安自主品牌8月销量9.13万辆,同比增长58.6%;1-8月累计销量60.04万辆,同比增长18%。但是目前长安汽车产品阵营中,最出色的产品是CS75系列与逸动系列。
尽管总体销量美丽,但是由很多车型凑起来的。包括长安汽车在内的自主品牌中,打造了宽阔的产品阵线,但没有实现1+1>2的效果。某单一车型销量超过20万辆的不多,超过30万辆的更是屈指可数。况且长安汽车的盈利不强的弱点由来已久,不得不让人担心其持续力。
如果不加强基础工作建设,长安汽车的向上高端化就非常有限。
|杨晶|
中午不睡
下午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