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 203 武安君——白起精讲楚国败落之道

短短几天的时间就杀了几十万人,即便拿到现在的热兵器时代,也是无法想象的,除非你扔了原子弹。 而在冷兵器时代白起这个人屠他做到了,数十万的楚国军民被一次大水冲到了鄢城的东北角,尸骨堆积如山,城东皆臭,战争就以这种不可思议的方式结束了。接下来秦国要做的就是消化战争成果,把囚犯迁徙到被占领了楚国的地方充斥后方,郢城被攻破楚国首都近在咫尺。前方就是广阔富庶的江汉平原,秦国人向前进再也没有阻碍了。

又是一个傍晚,月亮慢慢升起了从山坡那边,照到鄢城里来了,默默地为淹死的数十万的生灵哀悼了一番,月光的导引被人间的死水,浸得发白。水里一些来路不明的鱼闻着死者的臭味,不堪忍受,坐在城市交实的缝里,使劲的找家,找一条退出城的路去。秦国人终于以最不光彩的方式,攻陷了这个人口都已经漂浮在地面上的城市,飞鸟在城外的高处看着这个死气沉沉的冒着水泡的鄢城。

水终于退了,白起进了鄢城。白起这个人的模样,史书记载是头小而锐瞳子、白黑分明,简单来说也就是一个尖头的将军是个典型的杀人造型。如果说十四年以前的伊厥之战,大家伙还觉得他有碰运气的成分,当时他也只是升到第十六级的大良造,全世界没有人再敢吭气了,带着几万人冲到别人国家的腹地里杀了别人几十万人,这个时候他已经升到第二十爵位的列侯了,所谓列侯就是指可以列土受封的侯了,为了他这个爵位,楚国人死伤数十万人,这种为了战争而大量牺牲平民的事儿放到现在,我们称为反人类罪,可惜啊当时没有所谓的国际军事法庭来审判白起。不过白起为了灌鄢城所修的百里长渠,现在还在,后人加以扩展称之为白起渠,串联起汉水的支流沂水和许多的陂塘,到北魏时期已经发展成为灌田3000顷的农业大灌区,地点在今天湖北省北部宜城地区。

鄢城之战后的第二年,白起再次出发了。沿着命运为他安排好的道路一步一步继续向前走,前方就是楚国的首都郢都,就是楚国国君和那些有钱有势的贵族们居住的地方,充分休整之后的秦军攻下这座古老的城市,基本没费什么力气一鼓作气,在毫无阻碍的江汉大平原上,向南奔袭数百里。一路上白起和他的手下没有给养供应,全靠掠鱼郊野以足军食,也就是说,打到哪吃的呢,一路上就是抢楚国人的粮食来补充自己的军需,不过这也不奇怪,历朝历代的打仗都是这样的,以仗养仗,这是强者的做法。白起带了数万秦军,纵横楚国,无可阻挡。怎么样攻下楚国首都的,在史料上很缺失没有找到详细的资料,不过看起来也不需要了,这一场战斗显然比鄢城之战来得简单得多,白起毫无心里负担的就攻克了楚国经营四百年的历史名都郢都,天下震撼。

眼瞅著抵挡不住进攻的楚顷襄王带着老婆孩子弃城而逃了,向东北方向一直跑到了陈地,这个地方位于现在的河南省淮阳。逃到那儿以后,楚顷襄王就再也没有回来过,楚国就这样失去了西部的一半的江山。

故事说到这里我们不得不重新再提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屈原。假设楚国只剩下一个明白人的话那只能是屈原了,只可惜呀,他太异类了太非主流了,他身上的那种异类的气质,始终让他不能容于楚国。换个角度来说,当这个国家所有人都是错的,那么这个国家就没有错误了,错的反而是那些清醒明白原先正确的人。即使屈原提出了正确的观念,他也不会被楚国人接受,这就所谓众人皆醉我独醒举世皆浊我独清。屈原太自信了,同时也非常孤独,在正确的道路上,他连个伴儿都没有,所以他不去为真理牺牲,谁去?屈原出生于楚国贵族,和楚王那几百年前是一家,本家呀,政治才能,那叫一个小母牛倒拉车相当的突出。二十多岁就担任了楚国的重要的职位,参政议政,应对宾客诸侯,深得当时楚怀王的信任,与楚怀王一起研究政事,拟定法律,接待各国的使臣。

小伙子很有前途,如果继续发展下去,楚国也很有前途,以至于两千多年以后我们都相信,不出意外的话,屈原一定能成为像是魏国的李悝秦国的商鞅。只可惜这只是如果,楚怀王信任的人太多了,除了正直廉洁的屈原,还有妒贤嫉能的靳尚。更为要命的是屈原和靳尚这两位之间并不团结,差异不仅表现在个人修养上,还有政治上的不同见解。楚国内部屈原属于亲齐派政策倾向于和齐国结盟,一贯主张楚国和齐国联合抵制秦国东进。而靳尚呢恰恰反过来,他和当时秦国的相国张仪私交不错,历来主张楚国应该和秦国联合,属于亲秦派。

政治见解上的分歧越来越大了,最后导致的一个结果不用很复杂,用一个词就能很恰当的形容了,这个词一直以来在中国就没消停过,这就叫党争!营不营私先不好说反正大伙儿都结党了,一个团伙对另外一个团伙,一个圈子对付另外一个圈子,闹到最后谁的实力大,手段够狠谁就能胜出。

楚怀王这个人吧,是个缺点大于优点的国君,当然在当时的人们,可能很多人认为他的优点大于缺点。靳尚吧是个小人,而且和怀王的小儿子子兰,还有宠姬郑袖组成了铁三角的联盟。郑袖负责在后宫征服男人,靳尚和子兰负责在后宫以外征服男人,当然了郑袖征服的是一个男人,而子兰和靳尚征服的是几乎所有的男人。在这样一种状况下,屈原受点委屈吃点阴招,最后被诽谤流放那是必须的。张仪欺楚的故事发生以后,楚怀王意识到,看来和秦国走得太近受伤的总是自己,于是改变了对外的政策,复用屈原,让他出使齐国重修楚国和齐国的盟约,本来这一切都走得好好的,没想到楚怀王却脑子短路,偏偏自动申请到秦国做了囚徒最后还死在异乡了。他之后,就是楚顷襄王继位了,这位爷那也是一个典型的糊涂虫,文艺范儿是够了但是,政治范却一点没有他的文艺故事我们稍后为您说。

当时国家的命运基本操作令尹子兰,还有重臣靳尚手里,形势越来越混乱,屈原不服,接连上书,希望国君能启用贤人革新内政,这种劝告不但不被采纳,反而被他招来的祸患,不久之后,屈原就又一次被革了职,再一次被流放了。流放的过程当中,屈原仍旧关心楚国的命运,牵挂楚王希望楚王能够着让他回国为国效力。很多年过去了,屈原没有盼来使命的召唤,等来的却是黑色行动的消息。楚国大门被打开,白起带兵水灌鄢城,数十万楚人葬身于府,秦军攻破首都,楚王仓皇出逃,紧接着白起火烧夷陵,把楚国历代先王的陵墓,统统烧掉了。屈原哭了,彻底绝望,他不愿意看到楚国在自己眼皮底下一步步沦丧,也不愿意看到楚国百姓受到秦国的残害和欺压。他闭上了眼睛,再也不想看到这个让他伤了心的世界,那一天是五月初五,一个披头散发的老人,在江边一边散步一边吟唱那首难以懂得的诗歌,路漫漫其修远兮!

令人扼腕的是屈原的死,没能换来楚国的安宁,也许杀人如麻的白起根本就不知道世界上还有屈原这一号人物。屈原会唱歌,白起也会唱,而且他只会唱一种歌,那就是凯歌。在他的带领下全部人继续向东向西占领了大片的楚国的领土,仅仅带领数万人,就在带甲百万的楚国大地上纵横驰骋,这就和单枪匹马在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在历史的舞台上白起的表演实在是太过精彩,仅仅是战神两个字已经不足以形容他了,更可怕的是他的这些杀人表演,仅仅是告一段落,在楚国国土上的演出告一段落以后,白起还会有新的任务,在新的任务里,他杀的人更多。

没有粮草没有补给没有后勤没有后路,白起带领数万人马,硬生生地从地方千里,直击百万的楚国,毫无顾忌地冲了进去然后大摇大摆的走出来了。回国的路上白起一直向前,目的地是咸阳城里华丽的宫殿,在那里秦国的权贵齐集一堂,国家最高领导人秦昭襄王要为这位战功赫赫的将军举行一场最为隆重的受封典礼。美丽的光环下,集万千尊崇于一身的白起怎么也不会想到二十年以后还是在这一座宏伟的宫殿当中,秦昭襄王发出了让白起自杀的命令。

离开楚国的白起,回到秦国以后受封变成了武安君,而离开白起的楚国首都郢城变成了秦国的南郡。从士兵到将军从将军到军侯,白启用鲜血和尸骨堆成梯子攀上了人生的巅峰。纵观商鞅变法以来的整个秦国再也没人能像白起一样,没有出身没有后台没有文化没有社会关系,完全靠自己一步一个脚印向上爬,全凭自己的努力,最后封土封君。没有,真的一个都没有!为什么把白起成为武安君,意思是说,能抚养军士,战必克,得百姓安吉,所以号武安。可以大胆猜测一下秦昭襄王在封武安君的时候都不敢相信这一切是真的,区区几万人竟然能够向南攻破楚国的都城,他无法理解这种违反常理的战争,早知道这位爷这么牛,早干什么去了,早派他去楚国不就早灭了吗,还折腾这么多干什么呢。

秦王的心里应该是有谜团的,不过他不能表达,因为白起是穰侯的人,也就是魏冉的人,虽然秦王和魏冉是属于舅舅和外甥的关系,但魏冉这个时候,因为宣太后的缘故,在秦国国内已经是一手遮天,直到很久以后,彻底肃清了国内的其余的势力,魏冉倒台,宣太后病死了,秦王心中的谜团才终于得以解开。

秦王派了那一个著名的范先生范雎,也有很多的评书家把他念为范睢的那个人,他找到白起,去解开心中的谜团。这位范雎,他就问白起了:将军楚地地方千里,带甲百万,你何以能帅数万之众,冲入楚国,拔下鄢城郢城烧了他的祖庙,东边打到境陵,打的楚国人上下震恐,向东逃去,不敢面向西面白起是这样回答的,他从另外一个方面分析了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白起说:当时楚国自以为国力强盛,不修正他的政策,不体恤自己的下民,而手下的群臣互相嫉妒以为能事,对上阿谀奉承,对下排斥良臣,百姓离心,城池毁坏,一无良臣二无守备,所以我敢引兵深入,烧掉船只自退后路集中军心,在城郊荒野掠取军粮,在这个时候,秦军中的士卒以军为家以将帅为父母,虽然之前都不认识但却上下同心,像一个家一样互相信任无需言语,一心杀敌誓死不退。而楚国人,各自为战各自为家各有散心,根本就没有斗志,所以我才能带几万人杀入其中建立功劳!

白起的一番话说的实在太到位了,战神白起,他已经脱离了战争,并且站在政治的高度去分析两国之间战争胜负的关系这确实是让人吃惊的。我们以前也为您说过,商鞅变法取缔了史书取缔了游学,经过了半个多世纪,平民家行伍出身的白起,那非常有可能是个文盲啊,不是流氓已经很不错了。如此看来,天才有时候真的是天生的,这是让许多庸才无可奈何的事情,实际上并不是只有白起一个人看破了天机,至少在此之前,楚王已经听过类似的警告了,只可惜他太让楚国人失望,如果楚王谦虚一点,屈原就不会跳江,楚王在国破的时候还记不记得曾经有屈原这样一个人存在过呢。

有一个楚国的贤人,曾经对楚王说过,君王左州侯右夏侯,从新安君与寿陵君同宣,淫逸侈靡而忘国政,郢其危矣!这一段话什么意思呢,简单翻译一下,老大你成天胡搞,搞完这个搞那个,骄奢淫逸的,公共场合斯斯文文,私底下却是不问国政有辱斯文,这样的话,楚国就要完蛋啦!楚王怎么回答呢,楚王居然说,先生你老糊涂了吧,这么胡说八道的。一句话就把庄辛给气跑了,借口出使赵国,待着那儿就不回来了。果不其然,庄辛跑到赵国不到十个月白起就进攻楚国了,这报应来的比想象当中的快得多。和其他国家的内阁制不一样,楚国从春秋到战国一直都是大王说了算,这种君王制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老大要是清楚明白,就会一鸣惊人,像是楚庄襄王那样

如果老大脑子进水,骄奢淫逸,结果就是现在这样。而楚顷襄王就是这典型的代表,他的故事,我们下次再说。

文案校正:雨滴

音频剪辑:松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