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时期的陇西

曹魏陇西郡

东汉末年, 黄巾起义的狂涛巨浪冲垮了腐朽的东汉政权, 却又形成了军阀混战与三国鼎立的局面 (220 一 280 ) , 这时, 陇西一带纳入魏国版图。蜀国丞相诸葛亮及继任者姜维接连“北伐”, 陇西郡的牧歌羌笛变成了连营吹角, 数十年一直处在战火狼烟之中。

一、陇西郡治的迁移

魏文帝黄初年间(220 一 226), 曹魏王朝对地方政权进行大幅度调整规划。具体情况为:将凉州的东部割出设置秦州 (不久又改属雍州), 州治天水郡上邽县, 管辖陇西、南安、天水、略阳、金城、阴平等七郡。将陇西郡治从狄道迁到二百里外襄武县, 从此迄唐朝末年(220 一 756)一直未变。迁治的原因, 一是狄道接壤青海边塞, 就封疆来看, 位置偏西;塞外羌人的纷扰, 狄道往往首当其冲, 时常造成泰民阖郡政令的阻滞不通; 二是沿洮河的羌中道成为蜀汉军队实现包抄陇右的捷径, 蜀军在汉中、陇南、的频繁进攻, 严重地威胁着作为一郡政治根本的狄道城。郡府的东迁, 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复杂多变的局势。据分析, 狄道高门李氏、辛氏等的一些族人, 或因供职郡衙, 或因其他原因, 伴随郡府的迁移而举家侨迁, 久而久之 , 便落籍襄武, 以至后来李氏势力壮大, 陇西郡城发生了李俨称霸的政治事件。将郡府由狄道搬迁襄武, 不仅标志着陇西郡政治重心的大转移, 而且标志着“陇西”这一地理名词的转移。狭义上来说, 此前的 “陇西”, 一般指代狄道(今临挑县);此后 ,“陇西” 便顺理成章地指代襄武(今陇西县), 这正是千百年来聚讼不己的李氏郡望问题的症结所在。

曹魏的陇西郡, 统辖襄武、首阳、临洮(今由岷县境)、狄道、枹罕(今临夏市境)、河关(今积石山县境 )、鄣(今漳县境)七县, 其中的襄武、首阳二县在今陇西境内, 襄武辖地相当今陇西县西半部及渭源、定西一小部, 首阳辖地相当今陇西西境一小部分及渭源县全部。南安郡治獂道, 统辖獂道, 新兴(治今武山、漳县新寺)、中陶(今陇西通安乡)三县。领道位于渭河东岸三台乡, 与陇西郡治襄武城遥相斜对, 两城间距仅三十里左右, 南安郡的辖区相当今陇西县东半部、定西南部及武山大部。辖地当时被称为陇中 “钱粮最广”之地。曹魏的郡为二级政权, 长官为太守;县、道为三级政权, 长官为令、长。除郡守、县令外, 其余属员多由本郡各县的豪门大姓子弟充任。襄武的彭氏、李氏, 獂道的赵氏、庞氏、任氏均为当时的名门势族。

二、汉族、羌族及民族状况

经过军事家曹操的武力征伐, 陇上各族人民的起义被陆续镇压, 豪强割据政权 被依次平定。但魏国建立后, 陇西地区并不太平。外部有蜀国军队的频繁进攻, 内部有羌、氐、胡人的反抗, 内外呼应, 政局动荡。普通的汉族编民被频繁征发,充当 “郡兵”, 东西征战, 伤亡很多。羌族庐帐、农舍早已布满山区谷地, 民族也由武都徙居南安、广魏郡各县, 与汉人杂居, 从事农耕。邓艾为扼制姜维, 削弱少数民族的力量, 采取“以胡制胡” 策略。正元三年(255), 迁徙鲜卑数万人, 安置在雍、凉二州之间, 以对抗羌人, 从此, 陇西郡北部地区, 即今定西、榆中一带便有了鲜卑族庐帐。此外, 还有一些胡人 ( 匈奴后裔) 散居陇西郡的西北边界。 史料表明, 归顺的羌族仍以部落为单位, 以“种落 ”名号(如先零羌、烧当羌、钟羌等) 为标识 , 经济生活上以牧业为主, 兼营农业, 形成中心“邑聚”, 有很强的凝聚力。魏国出于安抚的目的, 分别给其大小首领授予“王”、“邑侯”、“千长”、“百长”的头衔, 还加上“守善羌”、“归善羌”、“率善羌”的美称。今陇西境内曾出过一枚铜质“魏率善羌倍长”印, 就是当年曹魏政权怀柔羌族的实物见证。南安郡的氐族汉化程度深, 经济文化水平接近汉族, 在艰苦的环境中, 开垦荒地, 发展农桑, 为开发边地做出了很大贡献。

三、蜀军对陇西、南安的进攻及失败

从魏明帝到魏高贵乡公统治时期, 蜀国墨相诸葛亮及其后继者姜维, 为了“复兴汉室”, 曾不遗余力地多次北伐, 其军事目的是占领陇右, 切断魏国右臂, 联络羌、胡, 徐图东进。前者北伐路线多取道汉中, 进入天水郡, 压迫南安、陇西;后者常取道人烟稀少的白龙江谷地, 进入洮水流域,向北进攻临洮、狄道、河关, 又迂回包抄首阳、襄 武、獂道, 致使陇上各郡县频频告急。

(1)游楚守陇

太和二年(228)正月, 诸葛亮统率大军突出祁山(今西和境), 军容整齐, 号令严明, 魏国西部吏民慌恐骚动, 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太守纷纷弃城东逃。当蜀军进入峡口攻占南安, 威逼陇西郡城时, 太守游楚以逸待劳, 坚守不降, 及至援兵到达发起反攻, 打破了蜀军的围困, 但陇西地区从此拉开了魏蜀长期交兵的序幕。

游楚, 字仲允, 三辅人。初为蒲阪令, 汉末为汉兴太守, 约当明帝前后, 转任陇西太守。史载游楚身材短小, 嗓门很大, 喜好音律歌舞, 但才兼文武, 慷慨有志节。“ 所在以恩德、为治, 不好刑杀”。当蜀军打来前夕, 他召集郡城官史庶民, 做紧急动员工作, 并演说道 :“我这个太守没有什么恩德。现在蜀兵逼近, 各郡史民都已闻风响应, 这也正是诸位立功领赏的大好时机啊! 但太守的职责本来是替国家保全一郡的安宁, 大难来临,只有一死, 为国尽忠。各位可以来此良机砍下太守的头颅去投奔蜀军吧 !”吏民看到他诚挚的态度, 都哽咽流泪, 纷纷表示“愿与明府同生死, 决无二心”。 游楚看到郡人态度坚决 , 便说:“你们如呆不愿那样做, 我替大家筹划一条计策。现在东二郡已经倒戈, 肯定会引导敌军攻打我们, 因此只有团结起来坚守城池。一旦国家派救兵到达, 敌人一定会撤退的, 这样便是为一郡保全了大义, 人人将会获得爵禄表彰。如果救兵等不来, 蜀军的围攻又急迫, 你们便可割下我的脑袋去纳降, 为时也不算晚。”郡城吏民便涌向城头严阵以待。不久, 南安降人采然带领蜀军, 就近攻打陇西。游楚在官衔听说,敌军已兵临城下, 命令长史马顿出城摆阵, 亲土城头督战。看到蜀军统帅, 游楚喊道:“卿能切断关陇通 , 使关中军队无法西进, 一月之内, 陇西吏民不攻自服;卿如果做不到, 那只能是奔波劳累罢了”。于是下令马颙鸣鼓进攻, 蜀兵阻挡不了陇西郡兵的锋芒, 只得向后撤退。过了十几天, 魏国将领张郃在街亭(今张家川境)大败蜀军, 打乱了诸葛亮的战略计划。这时, 凉州刺史(治今武威) 徐邈派参军及金城太守带领援 兵赶赴陇西, 打败南安郡的蜀汉 , 乘胜东进, 收复失地 。南安、天水等郡降蜀的官员都被诛杀, 逃亡的郡守也被处以重刑, 只有陇西太守游楚因功封为列侯, 长史、掾属等都获赐拜。接着, 游楚奉令入朝觐见, 魏明帝拜他为驸马都尉。

(2)首阳之战

太和四年(230)七月, 魏明帝采纳曹真建议, 兵分三路攻汉中。为牵制魏军张郃兵力, 诸葛亮命魏延、吴壹以轻骑从河池出祁山(今西和境), 西入羌中, 扰乱敌人后方。并以蜀锦换取戎、羌的马匹, 结好羌胡。魏主力张郃军因霖雨阻路, 军资损失严重, 于九月退兵。为防蜀军断路, 张郃急忙退守上部。同时, 又遣费曜、郭淮冒雨行军, 尾追魏延, 但未成功。蜀军由祁山西进, 到达洮水西岸, 继而向北深入, 直抵枹罕。辗转数月, 抚慰羌众。在扩充队伍后, 越过狄道, 东下直逼首阳。十一月, 蜀军与费曜、郭淮遭遇于首阳(今陇西首阳镇与渭源湫家铺之间)县南之广阳溪。魏军填塞道路, 伏军谷底, 乘夜包围魏延营地。正在危殆之时, 诸葛亮突率大军前来接应, 反使魏军腹背受敌, 费、郭急忙退回狄道。当张郃再领大军赶到 首阳时, 诸葛亮己率蜀军撤往汉中了。

首阳之战, 魏军失利。郭淮惟恐朝廷怪罪, 便迁怒于羌人, 于是, 提兵入羌中, 在枹罕攻杀与蜀结盟的羌人首领唐?, 大肆屠戮羌民。

十年后(景初二年, 公元238 年), 游奕出任南安太守。适逢蜀国阴平太守寥惇进攻魏固守善侯宕簟兵营, 陇南一带军情紧张。游奕接受雍州刺史郭淮命令, 与广魏太守王赟领兵征讨, 二人不懂军事谋略, 游奕营垒被寥惇攻破, 王赟被流矢射死。

(3) 襄武沦陷

姜维继承诸葛亮的遗志继续北伐, 重点仍在陇西、南安, 为此, 魏国加强了对渭河沿线军事据点的设防。正始二年 (240), 魏派征西将军邓艾出任南安太守, 派名将夏侯霸屯守陇西, 郭淮、徐质等也纷纷上陇, 与姜维周旋。姜维把大本营设在武都及陇西郡缴外的漒中、沓中(白龙江上游与洮河河曲之间), 一面屯田积谷 , 一面待时而动。

正始八年 (247) , 陇西、南安、全城、西平各郡的羌人联合举兵, 围攻城邑, 声援蜀军.凉州胡王白虎文也, 率族人反魏附蜀 .姜维乘机杀出, 沿泌水北上, 接应诸羌, 开始了长期的伐魏战争 .

嘉平元, 年(249) 秋季, 南安太守邓艾配合陈泰等将领, 远征洮河之敌, 攻克要塞麦麯城 ( 今岷县境 ), 收降蜀将句安等人 .嘉平五年 (253) 四月 , 姜维率兵四万从临洮出发, 攻石营 ( 今岷县马坞 ), 逼董亭( 今式山西南滩歌镇 ), 围攻南安城, 魏将陈泰拥兵西上,打到洛门 .姜维久围不克, 因粮尽而撤军 . 第二年 (254), 姜维官拜都督中外诸军事, 又率兵攻入陇西郡西北, 狄道长李简开城投降。蜀国军迂回东南, 进逼郡城襄武.魏将徐质与蜀兵交锋, 兵败被杀, 襄武被攻克, 陇西郡城沦陷 .这是魏蜀交兵以来, 蜀国取得的一次意义空前的胜利 .接着, 姜维乘胜攻克许多地方 .同年冬季, 蜀军劫持狄道、河关、临洮三县吏民, 徙居川北繁县、绵竹一带 .正元二年(255)八月, 姜维妙施韬略, 又在陇西郡西境狄道取得洮西大捷, 魏军将士死, 伤惨重, 被俘虏及流离异地的士兵不计其数 .这一胜仗标志着蜀国进攻的势头达到了顶峰 .

(4)邓艾败姜维

在后来的争战中, 安西将军、前南安太守邓艾针对魏军将领轻敌麻痹的思想, 客观地分析了敌我双方的实力, 提出敌优我弱的五条事实, 认为必须加强防 , 相机破敌, 从而扭转了魏军被动挨打的局面。

邓艾认为 : 狄道、陇西 ( 指襄武 )、南安( 指獂道 )、祁山( 今西和县境 ) 四处地方, 魏国都要分兵把守, 力量分散 ; 而蜀军姜维则兵力集中, 事权归一, 力量较强 .二是对方若取南安、陇西, 则有羌人的粮食可以享用, 是为内仓 ; 若取祁山则有千万亩的熟麦, 可作外仓 .这些对姜维都是很大的吸引, 他还会前来攻扰的, 必须加强防备, 决不能松懈大意 .甘露元年(256) 七月, 姜维果然又率兵打出祁山, 但听到邓艾有防备, 就改道西北, 进入陇西郡的西南境, 过董亭, 绕襄武地界攻打南安.城未攻克, 又听到邓艾挥兵将到, 便率军东下, 与对手争夺武城山( 今武山县渭河北岸 ), 没有取胜, 急忙沿山跟奔丰邽, 被邓艾赶上大败于段谷( 今天水市境 ), 此役, 蜀军逃散流离, 死亡了很多, 实力大损, 锐气销尽, 再也无力发动进攻.

魏蜀在陇西的战争, 前后持续了三十多年, 双方在军事上互有胜负。蜀国北伐的目标没有实现, 魏国的陇上郡县却频遭战火浸洗。参战的魏军士兵, 有很多是当地各县征发来的精壮劳力, 不断死亡, 又不断递补。编户庶民的赋役日益加重, 导致不断逃亡离散。加上蜀军强行迁走的人民, 陇右各郡人口日益减少, 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的干扰破坏。

曹魏晚期, 在位的陇西太守是牵弘。景元四年, 在邓艾的统帅下, 牵弘带领五千军队参予了灭蜀战争, 这支队伍由洮阳南下, 从正面进攻姜维的营盘。后入成都, 牵弘被擢拔为蜀郡太守, 所部屯驻川西, 煮盐屯田, 为国兴利。

西晋陇西国

魏常道乡公景元四年(公元 243 年),曹魏灭掉蜀国。咸熙元年( 公元264 年 ), 权臣司马炎废除魏陈留王;次年,登极称帝,建立晋朝,改年号为泰始,陇西郡归属西晋王朝。太康元年 (280) 。西晋攻灭孙吴 , 统一了 全国。但统治者之间的互相杀伐 , 很快招致 了西北少数民族的大进攻 , 建兴四年(316)西晋被匈奴人刘渊所灭。

一、从陇西国到陇西郡

西晋的陇西隶属秦州, 郡治襄武, 下辖襄武、首阳、临洮、狄道四县。大夏河流域的枹罕、河关二县被割出, 西北领地因而缩小;障县被罢废, 其领地可能归属襄武。南安郡统辖三县, 即獂道、新兴、中陶, 郡治仍在獂道 ( 今陇西县三台乡 ) 。泰始元年(265), 晋武帝出于屏藩王室的目的, 分封宗室子弟二十余人为王, 以郡为国, 各置军队。凡封邑有十万户者为大国, 有万户者为次国, 有五千户者为小国。这次分封, 司马懿之孙、司马馗之子司马泰被封为陇西王, 享有陇西食邑“三千二百户”, 因境内属民不满五千家, 该封国应属小国类型。这一变化, 意味着陇西由郡级建置变为“王国” 建置, 此后改称“陇西国”, 襄武城成为陇西国的国都所在。这是见于记载的陇西级别规制发生重大变化的第一次。分封初期, 诸王不至封国, 都住在京都王宫里。按照规定, 王国政务概由国王选用的国( 后改称内史 ) 等文武官员代为处理。咸宁三年(277), 朝廷虽强令诸王公都要归国, 不过, 在京师洛阳有王官府第未归国的依然不少。据考证, 陇西王司马泰自始至终没有“就国” 。

司马泰, 字子舒。曹魏时任扶风大守,西晋立国以来, 因系宗室, 出将入相, 位极人臣。皇后贾南风专权时期, 司马泰参予室内部 “八王之乱”, 乘间用计, 随风使舵, 因而立于不败之地。元康元年(291), 楚王司马玮被诛杀, 朝廷拜司马泰 “录尚书事, 迁太尉, 守尚书令, 改封高密王, 邑万户”。 高密在山东半岛, 至此, 陇西国才被罢废。

从泰始元年到元康元年, 司马泰做为陇西国的最高主宰前后达二十七年, 此后迄晋亡陇西又恢复到郡级行政建置。

西晋的郡为二级政权, 长官为太守, 次官为郡丞、长史, 又配置主簿、主记室、门下贼曹、议生、门下吏、记室史、录事史、书佐, 循行、干、小史、功曹史, 功曹书佐、循行小史、五官掾等员。西晋一代, 陇西、南安二郡的民户一直没有达到五千户, 按照定制, 郡衙只能设置吏员五十人、散吏十三人。郡下设县, 县下有乡, 乡下统亭。见于记载的陇西太守为巴西 (今四川境 )人冯企, 当时称为清官;镇守陇西的将军为高平人虞秘, 在郡操练军马, 克尽职守。

二、恢复生产的措施

魏蜀战争中, 陇西、南安为重灾区, 备受战火摧残, 府库空虚, 百姓疲弊。西晋王朝建立之后, 为恢复战争创伤, 发展生产, 执行救济穷乏、与民休息政策, 对陇西等边郡特别给予关注。朝廷多次下诏免除 “陇右五郡” 、“陇右四郡”人民的田租;凡无力自存的庶民,由官府借给仓粮,待收获后归还。同时,下诏罢除州郡兵役,大郡可保留武吏百人,小郡保留五十人。国家实行募兵制,使农民免除了繁重的地方兵役,这个措施对恢复生产有重大的意义。土地经营方面废除曹魏屯田制,实行占田制,规定了新的赋税制度。“赋”就是户调,如丁男作户主, 每户每年纳绢二匹,绵三斤;如户主是妇人或次丁男,绢绵减半。边郡纳三分之二,远郡纳二分之一。边地的少数民族,按住地远近,每户纳賨布 ( 赋 )一匹或一丈。“税”就是田租,按占有土地的实际数目,每亩交纳八升。边地非汉族人口, 按住地远近, 每户纳义米三斛或五斗; 住地较远, 改纳钱每人二十八文。对少数民族的赋税政策, 多少体现了所谓 “夷貊轻赋”的优待含义。陇西、南安属于边郡, 境内人民的各项负担比内郡要轻一些, 从而获得勤于耕牧的喘息机会。二郡的户口, 曹魏不见记载。 晋泰始元年, 陇西有 “三千二百户” ; 据太康三年的统计, 有 “四千三百户”, 南安郡与此相同。以陇西为例, 十八年间, 净增一千一百户。每户如按五口计数, 两郡各有二万一千五百人左右。很显然, 《晋书·地理志》没有把当地的羌胡等“夷人” 计算在内, 据估计仅南安郡的羌族人户就远远高于该郡汉族编民。人口的增长, 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地社会秩序的稳定, 经济生活的改善, 说明轻徭薄赋政策己收到实际的效果。

三、动乱与灾荒

汉魏以来, 羌、胡、鲜卑归降的部民, 多被朝廷安置在边地各郡。魏国初年, 汉民稀少, 西部各郡, 都被少数民族占居, 内陆的京兆 (今陕西关中)、魏郡、弘农(今河南省境), 往往有他们的同族。西晋时, 生活在陇西、南安郡的各族中, 汉人的比重仍不占绝对优势, 但因属统治民族, 还能保持自己的经济文化生活传统。为保卫家园及生命, 崇尚武功, 擅长骑射, 勇于格斗, 不以强横劫掠为耻, 明显是受了戎族风气的影响。羌族人口繁衍, 部落林立, 势力最强, 首阳、襄武、獂道境内都有他们的聚落。随着与汉族交住的深入, 汉化的进程加快。很多羌人习惯了农业生产, 他们耕耘的禾粟, 被汉人称作“谷”。一些部落首领, 仿效汉人取了汉姓。不过, 有些仍保留着本族的姓氏。据载, 襄武县的莫折氏, 为当地的大族高门, 秘氏为凝聚力极强的酋豪。南安赤亭羌姚氏, 自汉魏以来接受朝廷的册封, 代代称“护西羌校尉”、 “归顺王”, 成为渭河上游最有号召力的少数民族大酋长、羌族之王。西晋一代, 陇中羌族基本上保持安份守己, 不参与骚乱的立场, 很大程度上当与姚氏王族的安抚怀绥有密切的关系。总之 , 氐羌二族己不像鲜卑、匈奴那样强悍不羁了。

氐族与汉族杂处, 没有部落的界线, 大都从事农耕蚕桑, 向慕礼义, 珍视汉族典籍, 汉语成了他们通用的语言, 几与汉人没有太大的差别。南安民族的大姓, 见于记载的有焦氏、苟氏等。河西鲜卑族己涉足陇中。曹魏时, 邓艾收容了数万鲜卑人, 安置在陇西等郡, 与汉人杂处, 史称陇西鲜卑: 大概因皮肤白色, 又称白部鲜卑。这是陇西郡新添的一个民族。太康五年以前, 陇西各族和平相处,共同开发着这块沃壤。

元康元年 (290) 起, 朝廷内讧, 政治昏暗。不久, 宫廷内江扩大成诸王间的混战, 史称 “八王之乱”, 前后长达十六年。期间, 河间王司马颙坐镇长安, 关陇军队常被他调遣, 依声附势, 参予混战。秦陇宫员之间, 因各自利益, 矛盾重重, 不时大动干戈。永熙 (290) 前后, 陇西太守韩稚与金城太守游楷等带兵东赴关中作战。返还后, 韩稚依附游楷, 联手杀掉秦州刺史张辅, 成为震动一时的政治事件。统治阶级对各民族的压迫岐视, 导致了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激化。扶风氐人齐万年在泾阳的举义, 造成“秦、雍氐羌悉反” 的局面。当时的秦州统辖六郡, 陇西、南安也在其中, 可知陇西一带的氐羌也卷了进去, 声援了齐万年。在此前后, 陇西、南安自然灾害接踵而来, 旱灾、蝗灾、淫雨、大水、地震交替发生, 频率高, 破坏性强, 逐渐将各族民众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摧毁殆尽, 造成田园荒芜, 米斛万钱,饥民成群, 流离失所的惨痛景象。

泰始七年 (271) 五月, 秦州、凉州大旱。

大康五年 (284) 九月, 南安等五郡淫雨, 又大水、暴雪, 树木摧折, 伤秋稼。

大康六年 (285) 十月, 南安郡地震, 新兴县山崩水出。

大康七年 (286) 七月, 陇西陨霜, 伤冬麦。

元康七年 (297) 秋七月, 秦、雍二州大早、疾疫, 粟米一斛值万钱。

元康八年 (298) 四月, 陇西陨霜。

元康九年 (299) 夏四月, 陇西陨霜。永嘉四年 (310) 五月, 秦、雍等六州大蝗, 食草木、牛马毛皆尽。

灾荒迫使饥民逃离家园, 东西迁徙, 形成“流民”浪潮。陇西和南安郡的民众先后有两次大规模的外迁, 一次是元康七年(297), 陇上“六郡流民”跟随略阳巴氐首领李特流徙汉中, 后又流往四川及江东;第二次是永嘉六年 (312), 数万饥民跟随赤亭羌王姚弋仲东徙关中。此外, 还有逃往河西地区的。外迁的流民, 既有世家汉族、氐羌酋豪, 又有普通庶民。据载, 南安高门任杲家族、氐族大姓焦度家族迁往江;南安高门庞演家族、赵氏家族, 还有羌族雷氏、敛氏、邵氏、蛇氏及氐族的苟氏等, 都随姚氏辗转于关中及河南。后来成为前秦及后秦王国的将相大臣。

赤亭羌的崛起

赤亭羌是烧当羌的一个支派。东汉初期, 烧当、先零最为强悍, 当刘秀定鼎之初, 首先发难, 进攻陇西等郡, 覆军杀将, 气焰猖狂。中元二年(57年), 烧当羌首领填虞寇扰西陲, 朝廷派扬虚侯马武带兵征讨, 填虞战败, 被强行徙往塞外。东汉末期, 首领迁那主动率族人款附 , 被安置在汉阳郡獂道赤亭地 , 成为慕义归顺的 “善羌” 部落, 从此, 这支羌人被史书称为赤亭羌。

亭, 本是县以下的最低一级政区, 赤亭、董亭、瓦亭、华亭等都是汉代遗留下来的古老地名。赤亭既然隶属獂道, 其地理位置自然在獂道辖境, 即今陇西东境口但长期以来, 地方人士及一些正规出版的典籍, 对赤亭的地望莫衷一是, 一说在陇西县城西 , 另一说在陇西县城东。民国时, 陇西学者王海机先生写有两首《赤亭怀古》诗, 其中一首的小序说:“赤亭”在渭水北 ( 东岸 ), 即今东二十里俗所谓红山头也, 立望有感。据传,博学的吕金铭先生曾对后秦国的发祥地,——赤亭做过探讨, 认为今陇西东南境红山头东侧的赤山子村, 即是古赤亭所在。 根据《水经注》的记载, 查证各种历史地图, 可以认定, 王、吕二先生的结论大体是可信的。郦道元, 在《水经注》的 “渭水” 卷里表明, 今陇西三台乡即渭水东岸有条小河名叫“赤亭水”, 导源于东山“赤谷”, 向西流, 经獂道城北, 然后折向南流, 注入渭河。对照现代地图, 并经实地, 踏勘, 郦道元, 记载的赤亭水, 当是现今的波龙沟河, 该河的上源, 山体呈赭红色, 所以流, 经山谷叫“赤谷” 。波龙沟, 北距赤山子村即古赤亭, 不过十多里的路程, 郭沫若《中国历史地,图集》第 52 幅图, 就将赤亭标在南安郡 ( 即獂道城 ) 北面不远的地方, 与红山头相仿佛。赤亭水应是以赤亭命名的; 赤亭位于赤山脚下, 山色红赤如火焰, 赤亭之“赤”字即据此而来。

赤亭以北属咸河流域, 平川大野, 南北绵延一百多里, 魏晋时这里水草丰盈, 林木畅茂, 土地肥沃, 宜农宜牧, 自然条件比较优越。赤亭羌就生活在这样一个环境里。从迁那定居起, 历代首领都接受朝廷册封, 称“归顺王”, 给印绶, 听号令, 成为朝廷抚御羌民的得力助手。迁那生柯迥, 柯迥生口口, 晋末姚弋仲系迁那四世孙。这位羌王是一位有政治远见的羌族首领。《姓氏寻源》引《帝王世纪》说“舜母名握登, 生舜于姚虚(今山东境), 因姓姚氏。”弋仲自以为羌人是古帝王虞舜少子的后裔, 便取姓为姚, 姚氏便成为羌族最显赫最尊贵的姓氏。《姓谱》说, 姚氏有两大望族, 一为吴兴姚,一为南安姚。后者即指赤亭羌姚氏王族。此外, 南安羌人有雷氏、敛氏、蛇氏、弥姐氏等大姓。经过约一百年的积聚生息, 赤亭羌人口繁衍, 兵强马壮, 竟管还保留着游牧射猎的生活方式、部落组织、羌族语言等, 但其经济文化生活及伦理观念已然发生了深刻变化, 民族融合的步伐加快了。政治生活上, 接受朝廷教化, 服兵役、服徭役, 纳赋税, 交回租。经济生活上, 多数羌民已经习 惯了定居的农耕生活。崇尚汉族文化, 仿效汉人取汉姓、汉名。学习汉语, 并了解儒家伦理规范。改善与汉人的关系, 两者相处日益融洽。赤亭羌的这一深层次变化, 对他们乘时而起, 争霸中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元康以来的自然灾害, 造成陇右地区空前的大饥荒、大动乱。为争取生存, 各族饥民纷纷外逃。赤亭羌在本地也无法立足, 永嘉六年(312), 姚弋仲毅然率全体部民东迁。据载, 这次行动有数万羌汉人民汇聚在姚氏的旗帜, 离开祖辈耕牧的家园, 踏上了东征的路途。这个庞大的流民团体, 后来成为姚氏赖以兴邦建国的社会基础及军事基础。

经长途跋涉, 赤亭羌流民团到达关中榆眉县(今陕西千阳、扶风 ), 在这里, 姚弋仲自称 “护西羌校尉、雍州刺史、扶风公”。适逢匈奴族的前赵攻占长安, 灭掉西晋, 姚弋仲便主动投靠前赵王国。羯族的后赵进军关陇时, 姚弋仲又去纳款, 被石虎授予冠军大将军称号, 奉令迁居清河( 今山东临清 )之摄头。后赵亡国, 姚氏又归降东晋。永和七年(351), 晋拜他为车骑大将军、大单于、封高陵郡公。这是赤亭羌倾向中原并引起他们积极改化的开始。

南北交相帝, 英雄割据秋。

名垂青史远, 地尚赤亭留。

渭水萦如带, 峨山扼若喉。

遗言臣事晋, 想见老羌酋。

一一杨凌霄《赤亭怀》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