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技旁门甚多,虽势有区别,概不外“壮欺弱”、“慢让快”耳,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5)而有也。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观耄耋御众之形,快何能为?
立如枰(6)凖(7),活似车轮,偏沈(8)则随,双重则滞。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欲避此病,须知阴阳,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
本是舍已从人,多误舍
笔者在跟随恩师谢昭隆练拳时,有幸聆听恩师总结自己练拳三十年来对“松沉柔灵”的感悟和理解。此乃习拳之精髓所在,实不敢独享,谨遵师嘱执笔陈述如下,以飨众同门。太极拳谚云:松松松,太极功,太极头条要放松;学太极,先学松,不松难得太极功。由此可见,身松是练好太极拳的基础也是关键所在。太师爷曼青公曾在“太极拳与体育”演讲时提到:这个“松”字,我学太极拳五十年了,到了前年才悟到其中道理。为什么松有这么大的好处?当时只晓得讲松、松、松,但究竟什么叫松?怎么松得很干净,这句话很难讲明白。前年悟通这个道理(系指曼青公曾一夜梦见自己两手臂连肩断去,乃得此法,从此悟出“松”之真谛,功夫一日千里,终得大成),我才想到我的老师澄甫先生所讲的。他不大会讲话,一天到晚坐在那儿,可以不发一言,不问他他绝不讲话;但这个“松”字,每天总要讲个几百回,我甚至连耳朵都灌满了。他还讲一句话,更是奇怪,就是“不跟你讲这句话,你连三辈子学不到的”,我就怀疑,难道讲一个“松”字,我就三辈子学不到吗?现在想起来不但三辈子,也许六辈子还学不到。曼青公作为一代太极宗师,对“松”的感悟如此深刻和执着,并创作《证松歌》两首,以遗吾辈,实为郑门中人之大幸也。那么何谓松? 从字面上解释,其与“紧”对应,松即指精神上不紧张,身形上不僵硬,不紧绷。 但太极拳要求的松应有一定的度,不松或不够松都不行,但松过头了,即精神上松散,松懈,而身形上软塌,都不对。怎样才能做到松?曼青公在《郑子太极拳十三篇》之“述口诀第十三附序及按语”中阐述:松,要全身筋络松开,不可有丝毫紧张,所谓柔腰百折若无骨。若无骨,只有筋耳,其余尚有不松之理乎。恩师谢昭隆先生在授拳时,也是口必言“松”,每每强调“松”的重要性,总是以赞许的语气表扬某位同门师兄弟姐妹有了“松”的体悟和身形表现。首先,意念上要松,要摒弃所有的杂念,松应该贯穿于练拳的始终,可以说在精神上放松是练习太极拳时都要刻刻在心的。且不管在任何时候练拳,心中始终都要有一个“松”字。其次,身体中的每一个部位特别是各个关节处都要力求松开,恩师在亲自授拳时,经常以口令的形式强调要“松肩,松胸,松背,松胯,松小腹”。只有胯松时,才能使小腹下沉,进而气沉丹田。拳论云:“腰部不松,上下不通”;“腹松净,气敛入骨”。同时,虚领顶劲,从而使“清气上升,浊气下降” ,气达四肢,气贯百会,全身充满鼓荡之气,百骸四体,无不舒畅。其三,身体各部位之松,以松肩最难,太师爷曼青公因夜梦断肩而证松,历五十年之久而得,足见其实属不易。恩师每言于此,亦多有感慨,印证太极拳之松,可谓长途漫漫,练太极拳者,数以万计,有人终其一生,难入“松”境,徒叹奈何!恩师为使众同门皆能达到松的效果,不仅在每次授拳时言行身教,不厌其烦地反复指导和强调,更独创“松肩荡臂法”,使得众同门能更有针对性地练习松肩之法,以期达到快速松肩之效果。松是练习太极拳过程最基础的,也是最重要的。松是太极拳修炼的前提条件,不松,则太极拳难有所成。那么要松到什么程度呢?松到全身通透柔若无骨,松到两条手臂形同垂挂在两肩之上,全身上下不着哪怕一丝的浊力,犹如三尺轻纱挂树梢,随风招展任逍遥。太极拳的松不是松懈、松散,而是以内气贯注的,神气引领的一种松,通过丹田之内气和意念相结合,以意念引导内气,打通全身关节,直达四梢。在佛殿中但凡供应弥勒佛,大都题著四言诗:“坐也布袋,行也布袋,放下布袋,何等自在”。此布袋之说,既是特指也是泛指。人之所好,不过功名利禄,人之所困,不过爱恨情仇。于己而言,其无一不是布袋,若每一样都难以放下,此生多烦扰。所谓郁结于心,困顿于情矣。学好太极拳不容易,其最难之处在于自己有意挡住了自己,不能放下所固有的某些观念或习惯。既要有所得,又不舍得放下该放下的,如此,则数年之功,亦难有所成。故“松”为太极拳之要,是太极拳之功用所在,当引起足够重视。松是练好太极拳的基础,是首要因素。不松,则不能沉。可见松是沉的前提,所以一般用“松沉”并提。曼青公在《郑子太极拳十三篇》之“述口诀第十三附序及按语”中述及:如能松透,即是沉。筋络松开,则躯干所系,皆得从下沉也。沉与松,原是一事。沉即不浮,浮是病,体能沉已善矣,尤须加以气沉。气沉,则神凝,其用大矣。松沉为连贯性动作,松得几分,沉亦得几分,松沉绝非柔弱,而内含有弹性之劲。松亦非塌、软,亦非仅是肉体一面,乃包括精神面。恩师在授拳时曾一再提及:郑子太极拳的风格特点是“拳式紧凑而架小,立身中正而偏随;上松下沉脊为轴,内外相合意为先。”不管是练习功架还是拳架,甚至于推手、散手,均要曲膝坐胯,涌泉着地,气沉丹田,能松透则能沉,能沉,则涌泉更能接地,立地生根,稳如松柏。所谓“涌泉无根腰无主,力学垂死终无补”之论也。武学上讲“能守方能言攻”,要想守得住,守得好,除了要具备一些太极拳招式技巧之外,其要点在于能接地;欲能接地,则必涌泉有根;欲使涌泉有根,则必达至松沉。拳谚云:“关节不松,柔劲不来”;“柔中有刚攻不破,刚中有柔力无边”;“太极拳以柔为贵”等。而拳论也提到:“极柔软,然后极坚刚”,“以柔克刚”,“柔弱胜刚强”等。而柔也以松为前提,合称松柔。曼青公在《郑子太极拳十三篇》之“专气致柔第三”中述及:太极拳之特长者,乃气沉丹田也。气沉丹田,水在上,火在下,是以水济火,不致炎上为害,反得温养之化工,谓之坎离既济。坎离既济,则专气致柔之功成矣,即老氏所谓专气致柔之着手功夫。以心行气,以气运身,气遍周身之类,无一非气沉丹田,而后可以言运气行气之功也,久之则气旺,气旺则血足,气旺血足,则筋柔。根据以上所述可知,欲柔则先筋松,筋欲松则须血足,血能足则必气旺,欲气旺则须专气,即气沉丹田。恩师教导我们:春夏秋冬,一年四季按规律冷暖交替变化,太极之道,阴阳之周期交替,故而太极拳需要注重韵律,虚实变化。曼髯三宝为“呑天之气,接地之力,寿人以柔”,“寿人以柔”意味着要长寿则须柔,女性比男性身体较柔,则平均寿命长。恩师认为“‘寿’亦可理解为‘受’与‘授’”,接受力后以柔化之,只有柔方能达成沾黏连随,才能做到“无过不及,随曲就伸”,果能若此,接敌时方可立于不败之地。太极拳是充满哲理的拳种,讲究阴阳之道,是内家拳。松是产生太极拳内劲的前提条件,太极拳在练拳中不再强求对肌肉的练习,使全身上下处于放松状态,目的就是要变僵为柔,把全身上下的分散的僵力,转化为整体的柔劲。形成的柔劲随筋入骨,故而武学界有“宁可筋长一寸,也不肉厚三分”之说。柔劲来源于内劲,是在全身完全松的状态下,不断积累而产生的劲。譬如和面,初始面团是柔软和松散的,但是和久之后,便能产生一种柔韧之感,松的柔的散的面粉和成了整体的有韧性的面团。 拳谚云:“有心求柔,无意成刚”。刚劲是在日积月累的松柔基础上,自然而然产生的,久而久之才能达到棉里存钢,刚柔相济。太极拳之松沉柔灵,松是基础,松透则能沉,松而气沉丹田,气运全身,则能筋柔,松而沉而柔及至松灵之境界,功则成矣。灵指灵活,能应变,善变通。拳论说“立如平准,活似车轮”,“身似行云”,“通在单轻”,“气如车轮,腰如车轴”及杨氏太极秘传之“专尚松灵”,“拔不倒”等等,皆言太极拳之松灵。恩师在解释太极拳之“灵”时,认为“灵”分三个层次,首先,要感觉灵(即听劲),只要与对方身体肌肤接触.就能感知对方力量的大小和方向,知人;其次,是转得灵,根据对方的来劲而灵活变换自身之劲(即走化劲),能及时走化掉对方加于自己身上的力点;其三,是发劲灵,在与对方肢体接触过程中,找准发力点,一击而中。恩师一再强调,练太极拳要达到“灵”的程度,必须要经过长时间的苦练,并用心体悟,非一日一年之功可得。要持之以恒,不怕失败,不断磨练,并经常能得到恩师的指点,则能达到“周身轻灵“的境界。众所周知,太极拳是一种哲理拳、文化拳、养心养身拳,也是品德拳。太极拳理论浸透着深刻的哲理性和思想性。拳品即人品,古之能谓之“侠”者,为国尽忠为民分忧,而非以武功高下为标准,谭嗣同一介文人,一句“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舍生取义,千古留名,侠也。习练太极拳者,“松沉柔灵”细细品,个中哲理有几许?要松,人生短暂,“乾坤容我静,名利任人亡”,看破名利之累,可得乐观长寿。所谓“眼里有尘天下窄,胸中无事一床宽”,常怀感恩之心,放松身心,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 要沉,为人正直,坚守做人的原则和底限, “根深不怕风摇动,树正何愁月影斜”。不受外界是是非非的干扰,“放开肚皮吃饭,立定足跟做人”,目标坚定,努力向前。要柔,此乃处事之道,虽然说“人刚易折,柔者长存”,但也并非是苟且偷生,卑躬屈膝,委曲求全,一副奴才相,毫无尊严可言。而是要注重做人的方法,常言道“骨宜刚,气宜柔”,“挺起腰杆做事,放下身段做人”,“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等等,不计较一时得失,高调做事,低调做人。要灵,敏捷而不呆板,《易》曰“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善于因时因地而变化,不拘泥,不固化,“事不凝滞,理贵变通”,灵活地应对各种事态。十三势歌云:“入门引路须口授,功夫无息法自修”,我等拜入师门多年,蒙恩师不辞辛劳,两岸奔波,言传口授,谆谆教诲。众同门因各有前程,忙于生计,学多学少,各凭努力。感念师恩绵长,令吾辈学拳悟道,强身健体,身心俱松,深有所得。笔者限于资质愚钝,不能将恩师所总结练拳之精要阐述之一二,不胜赧愧,还望众同门见谅,并多提宝贵意见,以期在拳艺上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