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流派十人谈(四)流派的学习和继承
长按二维码,即可购买
编者按:南开大学京剧沙龙成立于1999 年末。
除了南开大学教师外,沙龙成员还包括天津市戏迷票友协会负责人,天津市专业演员,天津大学和其他单位的教师、专业技术人员。天津艺术研究所专业研究人员也常参加沙龙活动。
沙龙每周活动一次,就大家感兴趣的诸多京剧艺术问题进行漫谈式的研究、讨论。在研讨中力求把学术性与自由漫谈结合起来,使参加者既有收获,又感到兴趣。
由于沙龙成员当年多看过大师和名家的演出,加上对中国传统文化有较深的认识,因此对京剧艺术能提出有一定深度的见解。这次我们请他们谈谈京剧流派的问题。
参加这次流派讨论的共有十位学者名家,他们是:吴大徵、刘曾礻是、王则昭、李小惠、张业才、李崇祥、徐世英、潘克明、李育民、张焕宗。《早安京剧》分四期刊登,大家一起听一听他们关于京剧流派的真知灼见。
京剧流派十人谈(四)
主流派几乎什么戏都能唱,代表剧目很多。个性化流派往往着重唱能体现自己艺术特色的一些代表剧目。后学者又只学他们的少数代表作,戏路就越走越窄,现在演出剧目贫乏,不能说与此无关。
在流派的继承上确有人走入误区,他们不但不能从社会风貌、文化内涵上追根寻源,而且对总体风格都不注意把握,只企图从形式上模仿流派创始人,这样只能是东施效颦,有形无神,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再加上稍有成绩就沾沾自喜,故步自封,面对其它流派则加以排斥,坐井观天,这样怎能会有前途?
出现这类问题并非是流派创始人造成的,因为他们若走这条路连一个像样的演员都成不了,更不用说成派了。
走入误区固然有认识上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根源是思想上的急功近利。学习流派只做到形似当然较为容易,另外再把功夫放在包装上——其表现形式为抓住流派创始人的某些特点,甚至是缺点加以夸大——这样就以某派传人自居,想一举成名。这全是当前人们浮躁心态的反映,与追求艺术风马牛不相及了。
京剧演员的艺术风格在程长庚时代偏于豪放,在梅兰芳、余叔岩时代走向中和,自马连良、荀慧生始趋于婉约,后期的流派裘盛戎、杨宝森、张君秋更突出形式美。这是审美标准随时代变化的反映,看来演员对前辈的成就不但要继承,而且要紧跟时代脉搏,注意通俗化,才能使京剧有所发展,基本形成新的流派。
这个意见值得商榷。京剧作为古典艺术,其内涵是中国传统文化,当其高度成熟后,很难有大的发展,杨宝森、张君秋二家对京剧的发展其实是对余、梅二派的某种完善,他们的水平并未赶上余、梅。这就是一个例证。让京剧不断随着时代前进,会破坏其形式和内容的统一,使她变成“戏说”或不伦不类的东西,导致消灭京剧,而又没为现代艺术增加什么新内容。这不仅是得不偿失,简直是有失无得,多年来编了许多新戏,站得住脚的很少,而传统的经典之作大量失传,留下来的演出水平也大为降低,这不是加快了京剧的衰落吗?
国外对交响乐、芭蕾舞这样的传统艺术并未强调改革,使之适应时代,而是强调保持原样,追根溯源地继承,这倒使之保存下来,对京剧也应采取这种方针。
随着现代化的实现,人们心情不再浮躁,一部分人会从传统文化中寻求精神寄托。因此我们对京剧流传、保存下去有信心,当然,它不可能再回到唯我独尊、一统天下的地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