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让我们超越熟悉习惯的世界|翻书党
在读完卡尔维诺的《为什么读经典》一书后,我在社交媒体上谈读这本书的体会时,用了四个字:“非常痛苦”。
有网友说,“非常痛苦地读某书”,第一反应是:既然痛苦,为何还要读?痛苦,说明书中没有你想要的东西......
对于网友的说法,我并不完全认同。说不完全认同,是因为我确实“非常痛苦”地读完过一本书而一无所获,我以为是本心理学著作,其实是本关于灵修的书,我个人对这个毫无兴趣,但个人习惯是一旦开头势必要坚持下去,通常也会有收获,即使是最晦涩的作品。但这本关于灵修的书,坚持翻完却一点也没有收获,连累了那一套书里的其他图书。这于我是很罕见的。
但除了这本灵修读物外,其他即使最晦涩的书,我读完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收获。因此,我在回应网友为什么还要读的问题时,这样说:“如果不读不懂痛苦的书,人就永远只会停留在母乳期,连奶粉也不能吃。这就是读经典或痛苦的书的意义:超越我们所熟悉习惯的世界。”即使是卡尔维诺《为什么读经典》这种除了第一篇以外大部分与我非常陌生的文章,我坚持读完,虽然痛苦,依然有不小的收获。仅举一例来说:
“历史性死亡”这一概念,就是来自于卡尔维诺《为什么读经典》中的《帕斯捷尔纳克与革命》一文关于《日瓦戈医生》女主角拉拉的命运的一个不起眼的注解:
“在小说最后,这些章节把她消除了,我们看不到她,她被匆匆地送往西伯利亚某个集中营:这也是一次‘历史性’的死亡,而不是像日瓦戈那样是私人性的死亡。”
而这一概念,对于我来说,它可以观照许多历史和现实的东西,不止是个结论陈述,也具有了方法论意义。所以,我在后面跟了一句评论:
“死亡不再属于私人,灵魂便不能超生--消灭,挫骨扬灰,都不仅是消灭肉体,也是试图终结被消灭者灵魂精神。在历史上,历史性死亡(通常应该是指消灭异类异端阶级敌人)已经有了许多展现,至今仍在一些地方延续。如果我们能够以私人化迎接死亡,可能已经是一种福报了。”
这就是“痛苦”读这本书时,书中某一通常不为人注意的细微处给予我的巨大启发。毕竟,我的读书,不是要像中小学生那样纠缠于中心思想,故事情节,等等。任何地方,能够触动自己,都是一种阅读的意义。
在总结我的9月书单时,我有些意外,9月所读完的8本书,竟然全部是海外译介作品!这并非刻意,而是无意中形成的。但是,这种无意中,也说明了一点,就是个人对于书籍品质的判断或者所需要补充的养分,内心深处有着一种潜意识,那就是更多信赖并需要那些来自远方的文化——就像,用饮食来比喻的话,就是我们想吃什么,是因为内心有这方面的欲望。
当然,我对国外著作者的作品的信赖,源自一个基本认识,那就是自由的心灵是好作品的基础,灵魂一旦国家化,个人是不可能有真正有价值的作品的,无论是学术还是其他。
对于像我们这样灵魂被迫国家化(无论是否完成)的人,爱默生有两句话其实就是一种指引:
“在天才的每一部作品中,我们认出了我们自己抛弃了的思想。”
“我们被迫从别人那里取回我们自己的见解,并感到羞愧难当。”
难道不是么?
夫子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来的不仅是朋友,还能带来远方的气息,可以为镜鉴,为烛照,可以化为己用。来自异域的好书,当然也是来自远方的朋友,远方的气息,远方的精神,这样与远方的朋友相会,自然更不亦乐乎。西谚有云,最有智慧的就是那个从远方归来的人。其实书也有类似的地方。
关于老朱煮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