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动画电影的“情怀”玄学
网视导读:有些时候,日本动画电影就像是周星驰的电影,只要观众的情怀还在,总会有人欠他一张电影票。
上映后的第8天,《数码宝贝:最后的进化》(以下简称《最后的进化》)中国内陆票房累计突破亿元,成为自《哆啦A梦:伴我同行》开启日本引进动画亿元票房时代后,第十五部突破亿元关卡的日本动画电影。
截止发稿前,1.1亿元的累计票房放在国内10月电影市场乃至2020年全年来看并不突出,但是对比同档期上映的电影,《最后的进化》能在同期《金刚川》《我和我的家乡》等全明星阵容国产片中分得1亿市场份额,已属日本引进动画在中国的超常发挥。
并且如果将对比范围缩窄至动画电影版块,《最后的进化》凭借现在1.1亿元的票房也能位居2020年内陆动画电影票房亚军,排在它前面的只有《姜子牙》......
从2001年《数码宝贝》引进到2020年20周年剧场版——《最后的进化》高调回归大荧幕,当年“被选召的孩子”能够重新被召集进影院为之卖单,日本动漫这几年被“用滥”的童年情怀驱动力仍不可忽视。
其实不只是国内票房,《最后的进化》这次在日本本土票房也刷新了近十五年来《数码宝贝》剧场版的票房记录
《数码宝贝》自1999年3月7日在日本富士电视台首播后,同年便推出第一部剧场版——《滚球兽的诞生》。尽管这一部的片长只有20分钟,但是在当年《数码宝贝》的高人气下也斩获9亿日元票房。
之后《数码宝贝》保持着一年两部剧场版的推出频率,票房在波动中维持在10亿+(JPY)等级,不过高度更新频率也导致剧场版制作愈发粗糙,IP陷入过度消耗境遇,最终导致《数码宝贝》剧场版在第七部票房骤然跌至4.6亿日元,最后以第八部3亿日元收官。
数据来源:数码宝贝百度贴吧
而在2015年,作为承载着数码宝贝动画15周年企划野心的《数码宝贝tri》系列,重新开启这一经典IP的剧场版进程,最终却也因为阔别江湖许久影响力大不如前,导致票房在1-2亿之间徘徊。
数据来源:数码宝贝百度贴吧
这次《最后的进化》日本本土的总票房最终定格在了3.2亿日元(2046万人民币)的成绩。这个结果对比今年已经冲进日本票房总榜前五的《鬼灭之刃》肯定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但是考虑到《最后的进化》今年2月在日本上映时,由于疫情原因无法进行全国大范围的上映,最终只在48家影院进行限定了上映的规模下,仍然能够打破上一个tri系列的票房“魔咒”,也算是为这个已经走过二十年的老日漫IP打开了一个新局面。
加上这次在中国电影市场的票房表现,《最后的进化》目前全球累计票房已超过20亿日元,基本已经回到剧场版的巅峰时期票房水准。
可以预见,《最后的进化》这次虽然没有刷新国内日本引进动画新一轮的票房奇迹,但是背后极高的收益回报也许将会掀起新一轮的经典动漫IP剧场版引进浪潮。
这一判断我们从首部反超本土票房的日本引进动画电影——《哆啦A梦:伴我同行》播出后带来的影响大致可以推断出来。
在《哆啦A梦:伴我同行》国内上映前,在2006-2015年这十年间共有17部日本电影在中国内陆上映,而到了2016年,仅这一年就引进了11部日本动画(漫改)电影,之后除了2017年有所回落以外,2018年和2019年国内在日本动画电影引进数量方面比之往年只高不低。
但是纵览国内票房破亿的日本动画电影,票房冠亚军仍是2016年引进的《你的名字》和2015年引进的《哆啦A梦:伴我同行》。除宫崎骏经典动画《千与千寻》外,其余作品多停留在1-2亿的票房等级。
数据来源:艺恩数据
当然更多引进后的日本动画电影在中国的电影票房表现停留在了千万级水平,其中不乏“龙珠”、“樱桃小丸子”、“圣斗士星矢”、“精灵宝可梦”、“蜡笔小新”、“名侦探柯南”这些大家耳熟能详的童年经典IP。
这些曾经在票房上没能创造“奇迹”的经典日本动画剧场版,或许可以给接下来可能到来的新一轮日本动画电影引进热潮泼一盆冷水。
其实国内观众对于老牌经典日漫的童年“情怀”有时候也挺玄学的。像是2019年引进国内的《龙珠超:布罗利》,这部衍生自日本经典动漫IP《龙珠》的最新剧场版电影,在2018年日本本土斩获了40亿日元票房,全球票房累计更是高达125亿日元,但偏偏却在中国电影市场表现的平平无奇。
不过对比一下国内日本动画电影“亿元级”和“千万级”两大阵营中的作品,也不难看出,同样是日本老牌经典IP,但是各自在国内的起点却大不一样。
以《龙珠》和《数码宝贝》为例,按照相关规定授权,我们可以从国家进口电影广电总局查询进口电视剧审字及引进单位,但是根据实际操作来看,比起能够准确查询到审字样的《数码宝贝》,《龙珠》在国内的引进时间和单位方面属于空缺,网上说法多集中在98年,由深圳电视台译制、辽艺配音。
因此,在那个以电视传播为主流的时代,“审”字样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一个老牌日本动漫IP在当年国内传播的广泛程度。
所以即便“龙珠”IP火遍全球,但是赛亚人在中国终究还是没有亚古兽更为人所知。
除了当年的受众范围影响以外,引进的日本动画电影主题内容也是决定最终票房走向。
从上图15部国内票房破亿的日本动画电影来看,刨去每年定期“刷脸”上映的《名侦探柯南》和《哆啦A梦》,多部初次引进国内的日本动画电影IP大多都绕不开“成长”、“离别”两大主题。
而这两个主题也是绝大多数当年坐在电视前看动画、如今已经长大成年的这批人无法绕开的人生话题。
我们大胆假设,假如《最后的告别》讲述的不是国内观众熟悉的一代数码宝贝的故事,那么它大概率不会达到现在的票房水平。
如此来看,那些日本经典动漫IP想要端好情怀这碗饭,除了考虑当年的国内受众层面以外,更多还是得从剧情内容下手。
毕竟无论是动漫定向粉丝观众,还是没有原著动漫情结的普通观众,大家最终评价标准都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