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地名」唐山市玉田县郭家屯乡各村地名探源
玉田县郭家屯乡地处玉田县城北偏东3公里,辖45个行政村,32707口人。郭家屯建村于元初,原名牛家屯。明洪武年间,由于郭姓迁入,牛姓后继无人,而改为郭家屯。该乡地处半山区,较大的山有红石岭、望甲山、四角山、十里长山、独乐崖(又称独立崖,俗称多难山)。双城河改道后贯穿全乡九个村。境内有玉田县的旧八景麻峰种玉灵洞清风、无终丹灶等古迹。有古人种玉的麻山、神秘的老龙潭和唐大将尉迟敬德鞭打的十里干河及九峰山传说中的圣水。九峰山泉水至今泉涌不断,据化验,泉水中含有多种微量元素,饮用后可益寿延年。盛产包尖白菜和箭杆大白菜。
白各庄据查:元末,白氏在此立庄。明时又有武氏先祖从芦甲岫迁来,刘氏始祖从孔雀殿迁入,逐渐形成村庄。因白氏先立庄,定庄名为白各庄,沿用至今。1985年,村北发现一座完整的隋、唐时期砖砌拱券墓葬出土有青瓷明器(含虎子)及铜镜等文物。
北王庄位于乡西北红石岭和独乐崖南麓,村北有北王庄水库和东风凰顶山。据查:元末,王氏始祖从麦坡迁此立庄,称王家庄。清末,为与同名庄区别,加方位称北王庄。
北辛庄据查,清道光年间,辛氏先租来此立庄,称小辛庄,后为与邻村同名村区别,此村在北,故称北辛庄。
边家庄据查:清朝顺治年间,赵氏先租由山西迁此立庄,依靠柳编为业,故得名编家庄。后谐音改称边家庄,俗称边庄子。盛产红富士苹果。
曹庄村据查:明末,曹氏先祖从山东迁此立庄,称曹庄。后又有江氏迁此单独建庄,称江庄。抗日战争时期两村合并,称江曹庄。随着曹姓的人口繁衍发展,解放后逐渐演变成曹庄。
大黄庄据查:清雍正年间,黄氏先祖由马兰峪迁此立庄,辛氏先祖相继迁入定居,故冠以两姓氏定庄名黄辛庄。后因辛家后继无人,即改称黄庄,清道光年问,小黄庄建村后,该村又改称大黄庄。该村以种植葡萄出名。
大狼虎庄据查:元末,郎、古二氏在此建产立庄为郎古庄。明末,有村人在村西南另建新庄,称小郎古庄,该村遂改为大郎古庄。后谐音改称为大狼虎庄。
小狼虎庄据查:此村系郎古庄(今改大狼虎庄)的派生村。
大李庄据查:大李庄原名李家店。明初李姓建庄,由于在遵化通住王田的官道开一座客店而得名。明朝中期张姓由林南仓迁入,李家店相继停业,庄名也随之改为李家庄,因与邻村小李庄区别,此村较大,称大李庄。
代官屯据查:该村原名待官屯,清初牛氏先祖从遵化迁此定居,丛氏相继由宁河县迁人。当时此地是王田通遵化的必经之路,设有接待官府人员的房所,常接待过往官员,故得庄名待官屯,后谐音改称为代官屯。
东大泉此系古村,村西之泉为荣辉河源。建于唐代以前,刘、陈二氏世居此地。其西边搜有一眼古泉,称大泉(东有一眼古泉称小泉)。因村居大泉之东,故称东大泉。
范家定府据查:明末,范、吴两姓从丰润县南门外迁此立庄,称范家吴定府。清末,逐渐简化为范家定府
范家庄据查:范氏先祖随燕王扫北从山东迁此占产立庄,因庄建在荣辉河河湾处,故冠以姓氏定庄名为范家湾。后改称范家庄。
郭家屯元代初年,牛氏立庄,称牛家屯,明洪武年间,郭氏始祖从河南彰德迁此定居,因牛氏后继无人,改名为郭家屯。
黄家山黄家山南麓是双城河的发源地,据传:东汉末年,黄巾起义主力军失败后,有一支队伍流落此地占山屯扎,故此山名为黄家山。明末,朱氏先祖由柳君屯迁此立庄,取名黄家山,村南六里有一小村水观寺,四面环山,是抗日战争时期的根据地,设有后方兵工厂。1979年,因学生入学和病人就医不便,迁入黄家山村。黄家山水库位于村东南。
刘典屯据查:元初,汤氏先祖从黑龙江汤河迁此占产立庄,因建在麻山(传说中的古人种玉处)西侧,得庄名留典屯,后谐音改称为刘典屯。
刘辛庄据查:清乾隆二十四年(公元1759年),刘、辛二氏先祖由河南逃荒来此立庄,以两姓氏定庄名刘辛庄。
辘轳庄此村建于宋代,名燕王扫北时被洗,后马氏有亮甲店迁此立庄,张姓由石臼窝迁入,建庄在山脚下,历代缺水。北官里的水官寺有水,村人认为有辘轳,就可以把水从水官寺引来,取吉利之意,定庄名为辘轳庄
麻山寺据查:明初,薛氏先祖在此建庄,庄紧靠刘典屯东,因庄小人少,得庄名小庄子。后为与同名村区别,据麻山坡上有麻山寺,称麻山寺小庄子,简称麻山寺。麻山寺附近曾发现石斧、陶纺轮等古文物,盛产红富士、黄元帅苹果。
麻山种玉的故事:阳伯雍是洛阳人,本来是在买者与卖者中间充当中间人赚钱谋生。父母亲死后,埋葬在无终山上,他也就在这里安家落户了。山很高,上边没有水,他就到别处提水放在山坡上,供过路人饮用。就这样,他一连坚持了三年。有一天,有人饮水后给他一斗石子,让他挑选既高且平又杂有石块的好地种上;还说:“这些石子会生出白玉来。”听说阳伯雍还没娶媳妇,他又说:“你一定能娶上好媳妇。”说完这些话,那人就不知去向。于是,阳伯雍真的按照那人的嘱咐,把石子种下去。一连几年,阳伯雍时常到种石子的地方去察看,见石头上真的长出玉来,这个奇迹他没有告诉任何人。右北平(1)有一位姓徐的人家,是个豪门大户。他家有位小姐,品德特别好,又很俊俏。很多人去求婚,他家都不肯答应。阳伯雍也去了,他是想试试运气。徐家主人看到他那普普通通的样子,耻笑他不自量力,甚至以为他是疯了,跟他开玩笑说:“你若能献上一对白玉,我就把女儿嫁给你!”阳伯雍听了,立刻跑到他那种玉的地方,得到五对白玉,然后送到徐家。老徐家看了,惊异非常,就把女儿嫁给了他。天子听到这件事,也觉得挺新奇,封阳伯雍为大夫。于是在种玉处四角立起大石柱,石柱高达一丈,中间那块地就叫“玉田”
麦坡此系古村,建于唐代以前。张、刘、吉三世于此,因建在山坡上,最适宜小麦生长,故得名麦坡
门小庄据查:门小庄系门庄子的派生村,清雍正年间,陈氏先祖从丰润县入门庄子,建房于门庄子西。1949年单独立村称门小庄。
门庄子双城河改道南侧。据查:门庄子建于明万历年间,门氏先祖于此定庄名为门庄子。
阮庄子据查:明初,阮氏先租随龙保驾由浙江绍兴府阮家湾迁到王田城内南街,后移居此地立庄,以姓氏定名际庄子。村西北原有西长岭村。1978年迁入阮庄子定居
尚庄后街、前街、中街据查,尚庄约建明初,张、李二氏先祖世居干此地,孙、刘二氏相继由大湾柳树和芝麻窝迁入定居。因村址低于邻村,取庄址虽低,而人品高尚,并盼望兴旺发达,给村带来幸福之意,定庄名为尚庄。后根据住户分布,分为庄尚庄后街、前街、中街三个村。
邵官屯据查:元代,邵氏在此立庄,因有人居官,得庄名邵官电,明永乐年间,邵氏绝后,王氏始祖从任丘县迁此落户仍称邵官屯至今。
双龙庄据查:清康熙年间,张氏先祖从北京迁此立庄,郑氏从范庄相继迁入定居,因南有张家围,北有大、小虎狼庄,既要镇虎狼之威,又要解虎狼之围,两姓同居一村,定庄名为双龙村。
四角山据查:清初,张氏先祖从遵化县马兰略迁此立庄,冠以姓氏得庄名为张压子。清乾隆年间,村址南移到四角山后改庄名为四角山。
铁匠庄据查:清代,张氏先祖由山东迁此立庄,以打铁为生故以职业定庄名为铁匠庄,现有钢铁公司
王各庄据查:王各庄原名范家定府后街,解放后单独立村。后因王姓居多,庄址在范家定府村北,故得名后王庄。1982年3月地名标准化改称王各庄。
王乐庄,清初,王姓三户人家由河南逃荒来此立庄,冠以氏定庄名为王庄子。1982年地地名标准化改称为王乐庄。
西大泉村址位于十里长山南麓。村东有一泉,为荣辉河源之一。据查:此系古村,建于唐代以前,据村之《水泉寺碑载:“水泉寺创修不知建于何年,但即塔碑所载太平六年(太平六年为辽圣宗耶律隆绪的年号,公元1026年)建,钱樊三氏世居于此,因东山坡有一眼古泉,称大泉(大泉东另一古泉称小泉),此村居大泉西,故叫西大泉
小港据查:清道光年间,刘氏先祖由柳庄子迁此立庄,杨氏祖先相继由芦庄迁入,因村建在一条沟子的西沿,放得名小港。
小黄庄清道光年,黄氏先祖从马兰峪迁此以种花生为业,郝、崔二氏由户部庄迁人,给黄家看管花园,因黄姓建庄,北面邻村原有一个黄庄,故定庄名为小黄庄。
晓乐屯据查:此系古村。杜、鲁二姓立庄,据观音庵碑载:“玉邑城北有小屯,屯之观音庵创自明季万历年间”,清初,栾氏跑马圈占此地。庄名依旧。1982年地名标准化称晓乐屯。
小李庄明末,李、辛二氏由山西迁此立庄名为李辛庄。解放后,辛氏外迁,村较小,为与邻村大李庄区别,故改为小李庄
邢家坞明初、李、贾二姓在此占产立庄。因此地是玉田遵化的必经之路,人马住来,逐紧华,故得庄名兴隆镇。明天启四年(公元1624元)地震受灾,村址西移,由邢氏另建新庄,新庄地址较低,四周高,故冠以姓氏得庄名为邢家坞。发现北京猿人之一的我国现代古人类学家贾兰坡教授出生此村。
杏树峪据查:清道光年间,梁氏先祖由宝坻县梁家屯迁此立庄王氏先祖由东轩湖甸相继迁入,因村建在山构地带,山上长满杏树,故定名为杏树峪。
徐家屯明代,卢氏在此立庄,称卢家庄,后明万历年间,徐氏出了个太监,依仗权势。将卢家电为徐家屯。
许庄子据查:明永乐年间,许氏先租由山东迁此占产立庄以姓氏定庄名为许庄子
新高庄清乾隆年间高姓建庄定庄名为高庄子,地名标准化改称新高庄。
鸭子峪据查:清道光年间,杨氏先祖由杨家套迁此立庄,刘氏先祖相继由遵化柴王店迁入。因庄处在四周环山的山谷地带,村西山坡下有一眼马蹄形的水泉,泉边常有野鸭子饮水留下的爪印。村中又有金鸭子飞来的神话传说,故定庄名为鸭子峪。
姚官屯荣辉河从村中流过。据查:明嘉靖年间,姚氏先祖在此建庄,因其在县衙内为书吏,故冠以姓氏定庄名为姚官屯。后姚氏绝代,庄名未改,沿用至今。
朱官屯双城河从村东流过。据查:明万历年间朱氏先祖由外地流落到此立庄,得庄名朱庄子,后来朱家发展成大户,有人在县衙任职为显赫门庭,将村名改称朱官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