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义西乡首富郝文灿
西乡首富郝文灿
郝文灿,祖上多人为官;其祖父郝正谊,生于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为贡生;其父亲郝丽田,生于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郝文灿幼年失怙,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与母亲张氏及哥哥郝文郁相依为命,家境艰难,日子过得朝不保夕。饥寒交迫造就了他坚忍不拔、吃苦耐劳的品格。张氏虽为女流,见识却极高。郝文灿六七岁时,到了读书的年龄却因交不起学费,不能入学,此时张氏做了个大胆的决定:她得知知县要去邻近的胡家窑办事,便拉着文灿、文郁两兄弟,跪在官道中央,将知县大人的轿子拦下了,将郝家几代先人均有功名、家境贫寒不能入学等情节,娓娓道来。知县大人听后深受感动,大笔一挥写下字条,两兄弟于是入本村私塾就读
郝文灿年龄稍大些后,因为迫于生计,与兄长课余时间打工;冬天私塾放假后,兄弟二人就去附近的小煤窑干活。郝文灿聪明伶俐,把私塾先生肚里的东西掏空了,此时张氏又做了一个伟大的决定:将儿子郝文灿送至举人冯济川家读书。当然,冯举人收学生不是随随便便,冯济川是郝文灿姑母的儿子,与郝文灿是姑表兄弟,但比郝文灿大二十多岁。郝文灿在冯举人家读书到十六岁,然后受冯济川举人的推荐,到黄文村村办学校教书;后又经冯举人指导,考入山西省立农林学堂。在山西省立农林学堂,郝文灿勤奋好学,成绩优异。清光绪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十九岁的郝文灿,参加了在省城举行的科举考试,获得举人资格当年,又通过了政府招考赴日留学生的考试因家中拮据,他借冯举人400块银元作为学费,留学日本明治大学农林系。在日留学期间,加入了孙中山先生创立的同盟会。
清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毕业回国,补陕西省苗铺县知县后调山西省壶关县、右玉县知县。进入民国,郝文灿率右玉县民改旗易帜,响应并拥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辛亥革命后,任山西省政府实司科长、山西省财政厅秘书长等职。他认为要改变中华民族被动挨打、贫穷落后的局面,必须从教育着手,于是专门从事教育,先后任山西省农业专门学校总学监、商业专门学校校长、山西大学训育主任等职,并经常受省城各高等学校之邀讲学。
郝文灿归国后,家道日隆。一来他的俸禄可观。而且他还四处讲学,讲学收入高于俸禄。二来他利用积累的资金,投资工商业。首先他在孝义兑九峪以南的弓家原沟里,数家合股办起了弓家原煤窑。煤获利之后,他又在沟里独资开办了石门子、拐把子两个煤窑,还在郝家寨村西南的后家沟里,开办了后家沟煤窑。这些煤窑获利后,他又在兑九峪镇沿街购买了五六处商号:聚源庆当铺、益源庆商行、东日升粮行等。他还在孝义城内和汾阳县城内,开设了多家商号,又在太原的几家大型厂矿里及榆次晋华、经纬两个纺织厂,投入了股份。后来他又用工商业所获资金,大量购置田产房屋,只在郝家寨村就购置土地百余亩,同时新建、购置不少,村里上好的土地和房屋,基本都被他买去了,他又到周围的村里买地,圪卓头村的葫芦坪、令狐村的原上、于家庄村的原上、偏店村的洼儿里、兑九峪镇的南河滩、水峪村的河槽里都有他的大片土地。偏店村的洼儿里,村前有块百一五十余亩的平地,北至村庄,南至河滩,东至疙瘩上,西至沟上头,离村很近,向阳背风土质优良,旱涝保收,在汾孝一带,屈指可数,成为当时孝义西乡的首富。孝义人称:东乡里的李元晋、西乡里的郝文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