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登楼》:气势雄伟,心思细腻
【古典诗词,新鲜解读】
杜甫《登楼》:气势雄伟,心思细腻
丁启阵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杜甫《登高》
1
这首诗作于广德二年(764)春。当时杜甫正准备离开蜀地前往江东,听到严武又被任命为成都尹兼剑南节度使的消息,便由阆州返回成都。诗即作于初回成都时。
遗憾的是,我们不知道杜甫所登的是什么楼。既然没有写出楼的名字,大概不是散花楼、望江楼之类的名楼。
2
锦江,又称浣花溪,岷江支流,自四川郫县流经成都西南。
玉垒,山名,在今四川省都江堰市下辖灌县。《汉书·地理志》“绵虒县”下原注云:“玉垒山湔水所出,东南至江阳入江。”玉垒山始于湔水(今白沙河),向南边逶迤直趋灌县(今都江堰市)西北,即都江堰水利工程-内江“宝瓶口”一侧山体,另一侧为“离堆”,李冰治水时两者本为一体的一座山,为开“宝瓶口”限制进入内江灌溉的水流量(多出的水由飞沙堰流向外江即岷江),开山分水,分开的较低小的山体为“离堆”,主山为“玉垒山”。
多年前,有成都当地文史学者称,搜索古今诗文表现成都一带山水景观的名言锦句,发现杜甫的“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两句,景象开阔,气势宏大,最适合作为成都的广告语。
3
北极朝廷,喻指唐王朝不可动摇。《旧唐书·代宗本纪》:广德元年(763)十月,“吐蕃入京师,立广武王承宏为帝,仍逼前翰林学士李可封为制,封拜。辛巳,车驾至陕州,子仪在商州会六军使张知节、乌崇福、长孙全绪等率兵继至,军威遂振……庚寅,子仪收城。”字面上的意思是比喻李唐王朝不可更迭,但实际上,杜甫恐怕有告诫朝廷的意思:宠信宦官、用人不当是有可能改朝换代的。
西山盗寇,指吐蕃。《通鉴》广德元年十二月:“吐蕃陷松、维、保三州及云山新筑城,西川节度使高适不能救,于是剑南、西山诸州亦入于吐蕃矣。”
后主还祠庙,意思是刘禅还能享受祭祀。慨叹刘禅任用黄皓而亡国,暗讽唐代宠信宦官程元振、鱼朝恩而招致“蒙尘”之祸。
4
梁甫吟,乐府曲名。《三国志》记载诸葛亮出山前躬耕南阳时,喜欢吟诵《梁甫吟》。
《三国志》诸葛亮传里并没有记载诸葛亮所吟《梁甫吟》的歌词,《乐府诗集》所载的歌词是:“步出齐城门,遥望荡阴里。里中有三坟,累累正相似。问是谁家墓,田疆古冶氏。力能排南山,又能绝地纪。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谁能为此谋?相国齐晏子。”
仇兆鳌《杜诗详注》引朱瀚:“……于事不合,又云力排南山、文绝地纪,语气浮诞,岂武侯所屑道。”朱瀚认为,诸葛亮吟诵的《梁甫吟》应该是曾子的《梁甫吟》。曾子的《梁甫吟》是乐府解所说的:曾子曾在泰山下耕种,天下着雪,十天半月里不能回家,想念父母而写下这首诗,实际上是《琴操》。这符合诸葛亮早年即成孤儿,亲身耕种的情况。朱瀚指出,陆机、沈约都写过《梁甫吟》,一个说丰水零露,一个说秋色寒光,都是感慨岁月蹉跎,志向落空,都跟雨雪思归有相合之处,更加证明跟二桃杀三士的故事无关。
在关于诸葛亮所吟《梁甫吟》的多种解释中,朱瀚持论最合乎情理。
不过,我认为,杜甫这首诗里所说的《梁甫吟》,意在借指诸葛亮那样的人才,歌词内容是什么并不紧要。
5
诗歌大意,朱瀚、仇兆鳌两家的分析、归纳比较中肯、准确。请看:
仇兆鳌引朱瀚:俯视江流,仰观山色,矫首而北,矫首而西,切登楼情事。又矫首以望荒祠,因念及卧龙一段忠勤,有功于后主,伤今无是人,以至三朝鼎沸,寇盗频仍,遂彷徨徙倚,至于日暮……
仇兆鳌《杜诗详注》:上四登楼所见之景,赋而兴也;下四登楼所感之怀,赋而比也。以天地春来,起朝廷不改,以古今云变,起盗寇相侵,所谓兴也。时郭子仪初复京师,而吐蕃又新陷三州,故有北极西山句,所谓赋也。代宗任用程元振、鱼朝恩,犹后主之信黄皓,故借祠托讽,所谓比也。《梁甫吟》,思得诸葛以济世耳。伤心之故,由于多难。而多难之事,于后半发明之。其辞微婉而其意深切矣。
6
这首诗的好处,前人指出的主要有两点:一是气象声势雄伟阔大,二是韵律语法细致入微。请看:
胡应麟《诗薮·内编》:气象雄盖宇宙,法律细入毫芒。
浦起龙《读杜心解》:声宏势阔,自然杰作。
沈德潜《唐诗别裁集》:气象雄伟,笼盖宇宙。
胡本渊《唐诗近体》:律法甚细,隐衷极厚,不独以雄浑高阔陵轹千古。
王嗣奭《杜臆》对气象声势的雄伟阔大的评语,不以为然,他认为更重要的是诗人巧妙地道出了自己的“伤心”缘故——朝廷幽暗,时势危殆:“此诗妙在突然而起,情理反常,令人错愕,而伤心之故,至末始尽发之,而竟不使人知,此作诗者之苦心也。”
2018-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