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恶之源》 (2020年10月整理)
一、作者:〔美〕保罗˙布卢姆著 (耶鲁大学心理学教授)译:青涂
二、简论
1、本书的主题及论点,即:①性善论——人天生就具备道德本能,婴儿都是道德动物,生来就拥有进化出来的共情和同情意识。②进化论——道德不单来源于人类的本能,还来源于我们的同情心、想象力和卓越的理性思考能力。(P208)
2、作为身处“性恶论”的大氛围下,布卢姆的挑战彰显思维的趋异性和思考的自由自主性。
3、思考其与南宋王应麟著《三字经》中“人之初,性本善”、《孟子》等中华传统文化认知中“性善论”之异同。
4、其实验室情景大量铺陈,且表明实验地——耶鲁大学婴幼儿认知中心,以强调科学性,增强说服力。
5、全书的理论体系显然还不十分严谨完善,欠缺足够的说服力。但西方哲学家就生活中某一问题或现象进行系统性阐释论述,其专注度、求异思维、系统性等,值得借鉴学习。其认为社会生活中任何一个方面能研究通透,就是一种贡献的理念,较之东方的含蕴美、唯大观等更见人本性。
6、作者论述中的发散型思维强悍,显现其丰富的知识底蕴与专注力。但,部分引用也有些微牵强附会之感。
7、其写作方法上颇有散文化倾向,形较散而神聚,需得从总局上去感悟结构力。
8、语言风格较之以沉静思考的唯哲理性专著而言,则直接、通俗、风趣幽默,较具明显的演讲倾向。
9、设问句式较多,有利于把控读者及听众的注意力。
10、理解并把握关键词:善恶的认识(序)、四种道德本能(P9)、六种违反道德的行为种类(P5)、道德认知差异性(P9)、社会合作关系论述(P12)、同情与共情的关系(P35)、第三方惩罚(P86)、人类的种族偏好(P97)、厌恶感(P127)、道德亲疏论(P153)、史威德的三种道德基础论(P167)、亲疏的三类人理论(P168)、超越道德本能论(P181)、道德圈理论(P189)、宗教信仰与道德关系(P193)、文学作品影响力辩证看待(P190)、善待血亲的本能(P12)、平等的认识(P56)、父子之爱的天性论(P173)。
三、了解、理解及辨析
1、理解:布卢姆教授关于人类高尚(善)和卑鄙(恶)品性的认知?(P序)
①常见的器官无私捐献行为——有人认为,这种无私的利他行为无疑证明了上帝的存在,因为只有上帝才能在我们的头脑中植入这般高尚的道德原则。但,人类这种甘愿为他人奉献的无私精神,恰恰证明生物进化学说有一个严重不足——它无法充分解释我们何以会产生道德判断作出道德行为,便试着向神学寻找解释。
②虽然人性中有如此高尚的善心,但人性中也存在令人战栗的残忍。如常见屏端的凶杀案、纳粹大屠杀等。
③人性的善良和残忍,还常常以不那么极端的方式表现出来。
④常见心态倾向——人类的道德问题总让我们着迷。我们最喜欢的故事,讲述的往往是善与恶的斗争——不管是虚构的(比如小说、电视剧等),还是真实的(比如新闻报道和历史记录)。我们希望看到好人得好报,但我们最希望看到的,还是坏人遭恶报。
⑤我们对惩罚“坏人”的热爱,可能会让我们走向极端。如常见“人肉搜索”暴力。
⑥认知差异——也有一些所谓的不道德行为,在另一些人眼里却可能是完全符合道德要求的,比如婚前性行为。
⑦人类的道德本质探索——柯林斯等人观点,是一个神学问题;一些人认为,理解道德的最佳方式是文学作品的刻画;还有人从哲学角度思考规范伦理学和元伦理学;也有人求助于科学;杰斐逊等认为,人天生就有道德感。
2、理解:布卢姆教授关于人类天生的四种道德本能?(P9)
①道德感——即人有一定的区分善意和恶意行为的能力。
②共情和同情——我们会因周围人的痛苦而痛苦,进而希望自己能消除他人的痛苦。
③原始的公平意识——我们更喜欢平均分配资源。
④原始的公正意识——我们渴望看到善行得好报,恶行遭惩罚。
3、理解:布卢姆关于违反道德的行为种类分析?(P5-13)
①动人打人——最基本的一种,即欧击罪。
②不需要物理接触的道德错误——如种族歧视的谩骂、电子邮件中的流言、不雅照等。
③不作为的道德错误——如父母故意不去照顾孩子的饮食、听任自己的宠物饿死、不制止他人作恶等。
④也有一些道德错误行为,造成的“伤害”可能并不明显——如兽交、违背对已逝之人的承诺、污损国旗、别人不知的性接触、乱伦、在双方同意的情况下食人行为等。
⑤存在道德认知差异的行为——典型如同性恋、婚前性行为、卖淫嫖娼、毒品、安乐死、身体器官买卖、婚内出轨等。
⑥还有些普世性的道德公理,似乎很难从进化的角度加以解释,如种族歧视等。
4、了解:其关于“不同文化之间必然存在着道德差异性”之论? (P9)
①有些道德传统和道德观念纯粹是后天习得的,因为它们在不同文化中拥有不同的面貌。
②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早在2500年前就注意到,即《历史》记述波斯国王大流士召见希腊人和印度的卡拉提亚人论父亲遗体的不同处理方式。
③人类学家理查德˙史威德列出:典型如自慰、同性恋、禁欲、一夫多妻、人工流产、死刑、饮酒、女性工作等。
④但,人类社会必然存在着某些普遍适用的道德原则,如“善待血亲”、反对撒谎等。
5、理解:其针对社会合作关系的论述,结合社会中出现的“扶人被讹”分析?(P12)
①亚当˙斯密指出——人类社会的所有成员都需要得到他人的协助,也同样可能受到他人的伤害。如果社会的所有成员出于热爱、感激、友谊和尊敬而相互帮助,社会就能兴旺发达,而且让人内心充满愉悦。
②友善对待周围的人,可以给我们每个人都带来好处。
③要想通过协作而让社会繁荣发展,每个社会成员都必须克制自己的私欲,不能占他人的便宜。
④好社区中的坏角色,就好比伊甸园里的那条蛇,或如进化生物学家道金斯所说的“从内部颠覆”等。如果恶魔的基因繁衍扩散,那么毫无疑问,整个人类社会只会越变越糟。
⑤达尔文学说认为,人类的合作特质拥有进化优势。即自然选择更倾向于在群体层面上作出选择,而非在个体层面上作出选择。
6、理解:布卢姆关于探究婴儿大脑中的道德地图之艰难性阐释?(P14)
①不可得——付出任何代价也无法替换或回归婴儿时期。
②不可知——人类不记得自己的婴儿时代,其记忆不会持久保留。
③不可比——比研究老鼠或鸽子更困难,没有比拟性。
④不可能——如近红外光谱技术等机械测试,提供的数据有限。
新方法——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心理学家通过婴儿的眼球运动来探索婴儿的思想。
7、理解:布卢姆关于“同情”和“共情”的关系之阐释?(P35)
①含义——同情(关心某人),共情(站在某人的立场思考);
②来源——“共情”一词1990年首现,源自德语,意为“感觉像进入某人内心世界”。即如换位思考、推己及人、感同身受等;
③应用及原理——电视剧、亚当˙斯密描述多次重复阅读与为同伴朗诵、镜像神经元理论;
④虽然共情有时候是一种自发而无意识的心理活动,但我们往往能自主选择是否对他人产生共情;
⑤产生同情不一定需要共情,如浅水中救小孩;
⑥人不但可以在不产生共情的情况下作出同情的善行,也可以在产生共情的情况下不作出同情的善举。典型如目睹对囚犯的惩罚。
⑦可以感受到他人的痛苦,产生强烈的共情,但是共情并没有激发同情,而是激发了另外一种情感。如幸灾乐祸、虐待狂;
⑧同情和道德的冲突——要成为一个好人,必须有能力压制自己的同情心,而不是任其泛滥成灾。典型如农夫和蛇故事、警官因央求而放走囚犯、老师因恳求而给学生加分等。
8、理解:布卢姆关于同情的天性(高尚的本能)超越自私的基因之论?(P29-52)
①儿童表现出来的共情和同情有局限性,但却天生存在。
②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操论》观点。
9、理解:作者关于“最后通牒博弈”和“独裁者博弈”两类实验的引用及深入阐释?(P65)
10、理解:其关于惩罚和复仇这一社会现象产生的原因分析?(P77)
11、理解:其关于“第三方惩罚”的阐释?(P86)
12、理解:其关于人类的种族偏好之论述?(P97-124)
①区别对待他人是人类的本能。
②在人类历史的绝大部分时间里,甚至在当代社会,我们往往只对已经熟识的邻居怀有道德责任感。
③种族偏好源自适应偏好。
④纯粹接触效应。
⑤社会集体人格的形成。
⑥内隐偏好。
⑦群体偏好一直存在,一个原因就是我们拥有与人结盟的本性。
⑧正如不能仅仅依靠善心和意志力就成为更好的人一样,我们应克服自己偏爱所属群体的自然倾向,即提倡更广泛的爱人类——人类命运共同体。
13、理解:布卢姆关于厌恶感是怎样把道德带入歧途之论述?(P127-149)
①厌恶感是罪恶行为的强大原动力。如果你想把某个群众彻底消除或者边缘化,就需要诱发这种情感。如纳粹禁止犹太犯人上厕所,导致随地便溺,愈加厌恶。
②人们常常会把自己仇视的群体比作令人厌恶的生物,比如老鼠和蟑螂、“日本鬼子”等。
③共情让人更有可能关心他人,作出同情和利他行为。而厌恶的作用和共情恰好相反,其让我们对他人的痛苦无动于衷,而且拥有煽起仇恨和去人性化的强大力量。
④厌恶感来得很容易。无论是物体、物质还是生活经历,都有可能让人产生这样的反应。厌恶心理学研究领域的权威人物保罗˙罗津发明衡量“厌恶敏感度”的方法。
⑤不同人对厌恶的敏感程度各不相同,但世界各地的人们都有比较近似的“核心厌恶”,如血液、呕吐物、尿、腐烂的肉等。
⑥婴儿全然不知厌恶为何物。弗洛伊德等认为由于“如厕训练”,在童年早期忽然发生了变化。
⑦“核心厌恶”自有其适应性目的,如婴儿为何会延迟产生,在于其无能为力期以免恶心感;厌恶感可以让我们免于误食变质的食物。
⑧厌恶感也不可能全都是天生的,因为不同人会对完全不同的事物产生厌恶感。如吃老鼠、狗。
⑨厌恶感进化至今,已经能警告我们普遍远离病菌和寄生虫。人类学家莱丽˙柯蒂斯借助互联网研究,呈现出潜在疾病症状的图片最容易招人反感,如流脓。
⑩研究证明,厌恶感会让我们对他人作出更刻薄的评判,可能会引发道德问题。
11对某些特定类型的性行为产生道德上的反感之阐释——同性恋、强奸、乱伦、异族通婚等。
12厌恶敏感度因人而异。
13我们现在生活的世界已经和过去截然不同,我们可以在当前的道德基础上更进一步,跳出自身的局限,发展出更具普适性的道德原则。如人本主义的普适。
14、理解:布卢姆关于“道德有亲疏”的论述,暨我们是否真的能够对陌生人无私奉献?(P153-177)
①有时候,道德理论确实可能得出悖于常理的结论,如义务论哲学家康德指出——撒谎无论如何都是错误的行为,那么,纳粹来问是否阁楼上藏有犹太人呢?
②哲学家彼得˙恩格提出“失控火车难题”和彼得˙辛格提出“溺水难题”中道德困境分析——任何生活富足的人都会不断遭遇如此道德困境,产生的影响集中性,提供帮助的唯一性。
③“换轨闸难题”和“天桥难题”——通过“双重影响原则”解释,关键不同在于无意间造成和有意为之。另战争中的“附带损害”。
④情感在如上难题中的重要性显而易见。
⑤结果论哲学家彼得˙辛格认为——有些选择虽然出于私心,但也不乏其合理性;因为最高效的解决方法往往是每个人都首先关爱自己,然后再推及自己亲近之人。
⑥亚当˙斯密观点——毫无疑问,每个人从本质上来说都会首先关心自己,而且主要只关心自己。因为他比其他任何人都更适合关心自己,这样做不但恰当,而且正确,他就应当这样做。如飞机上紧急情况先自己戴氧气罩等。
⑦每个人都首先照顾好自己和自己的家人,也许是让全人类快乐总和最大化的最好方法。但也有局限及度,如自己或为孩子奢侈浪费,则是不道德的行为。
⑧看进化历史——道德的自然发展起源于家庭和部落中的小型群体,而不是我们现在这个常会遭遇数以千计陌生人的广博世界。对待亲朋好友比对待陌生人更为友善慷慨,会获得明显的繁殖优势,这一思想倾向成为道德本能的一部分。
⑨社会性本能——即一切与道德起源有关的进化理论无不强调社群、友谊,特别是亲属关系的重要性。人类都会以更积极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群体,但也更倾向于贬损其他群体的成员。
⑩亲属、内群体和陌生人的划分并非固定不变,许多道德说教的目的就是把人从一种类别变成另一种。如纳粹德国想灭绝犹太人,将之从“内群体”成员变成“陌生人”;而想加强群体成员之间的纽带,则把该群体比喻成家庭,形成“虚拟亲属”系统,典型如“干爹”、“老亲”、社团中的“老大”、“教父”等。
11亚当˙斯密论父子之爱的天性——
15、理解:人类学家理查德˙史威德提出的关于人类拥有三种道德基础理论?(P167)
①自主性的道德——核心在于个人的权利和自由,这一道德基础在西方社会占主流地位。
②社会性的道德——核心内容包括尊重、责任、等级制度和爱国情操。
③神性的道德——重点关心的是污染和清洁、圣洁和神圣的秩序。
16、了解:心理学家乔纳森˙海特关于人类拥有6种彼此独立的道德基础?(P168)
①即:关爱/伤害、公平/欺骗、忠诚/背叛、权威/颠覆、圣洁/堕落、自由/压迫。
②此道德基础都为人类所共有,但其着重程度却会发生变化,就像均衡器上的参数一样,可以调成不同的“数值”。如政治自由主义者会特别强调关爱/伤害、公平/欺骗,而弱化其他道德基础。
17、理解:布卢姆根据道德判断和道德情感的施用对象排列出的三类先后次序之理论?(P168)
①第一类是我们的亲人——友善对待亲人是道德的最原始形式,它直接由自然选择进化而来;因为亲人有共同的基因,所以友善对待亲人就相当于友善对待自己。虽然其他物种也拥有亲属关系的纽带,但是人类给这条纽带赋予了新的意义——道德。即驱使我们对亲人产生道德感的力量是共享的基因。如声讨不孝者、不伦者。
②第二类是我们所在社群或部落的其他成员——又称“内群体”,我们之所以会进化出针对内群体成员的道德情感,是为了能够适应集体生活;之所以会过上集体生活,是因为群体合作能够给所有人带来更大的共同利益,即驱使对内群体成员产生道德感的力量是对其同利益的追寻。
③第三类是陌生人——我们不会和他们发生经常性的社会接触,也不会将他们视为我们内群体的一员。其产生的共情远超同情。但现在很多成年人早已超越了人类最初的道德局限,不再认为陌生人无关紧要,这得益于我们接受的教养和我们生活的社会。如地球村、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理念。
18、理解:布卢姆关于如何成为一个好人暨超越道德本能的阐释?(P181-208)
①很多看似无私的利他行为其实都出于自利之心,如向高校捐赠以使子女就读、凡勃伦所述慈善捐款等。
②习俗的力量——有许多被认为是善良的行为其实是我们从自己的文化中习得的。
③亚里士多德——良善之人的特征之一就是他们致力于把经过考量的善行变成无意识的习惯,让自己成为无须经过审慎思考就能作出正确选择的人。
④研究发现,与良善的行为相比,儿童更容易受到坏行为的影响。恰如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周语下》。
⑤19世纪历史学家威廉˙莱基“道德圈”理伦——人类最初降临于世的时候,他们的仁慈善心和自私本性比较起来,力量简直微不足道;而道德的作用就是逆转这一局面……仁慈善心曾经只限于家人,后来圈子逐渐扩张,首先扩张到一个阶级,然后扩张到一个国家,再后来扩张到国家联盟,之后扩张到全人类。最后,就连我们对动物的感觉也受其影响。
⑥宗教信仰与道德的关系。
⑦理性的作用。
⑧公平思想的发展。
19、理解:布卢姆关于宗教信仰与道德的关系之论述?(P193)
①美国人认为无神论者自私自利,而且道德不良;他们既是潜在的罪犯,也是傲慢的精英。(中美社会隔阂的主因)
②而克里斯托弗˙希钦斯《上帝不伟大》等无神论者认为——宗教充满暴力、缺乏理性、愚化民众、盲目跟从、偏执狭隘等。
③现实中的双面性——生活中赞扬的许多道德运动,如建立国际性慈善机构多以宗教信仰作为依据,得到了宗教领袖的支持。但同样显而易见的是,人类历史中某些最惨绝人寰的暴行也源于宗教。
④案例——世界上当然还有许多道德高尚的国家,其人口组成绝大部分都是无神论者,如丹麦。
⑤研究发现——信仰宗教的人比其他人要多一点偏见,所有宗教都会提出明确的道德要求,理所当然会对追随者的心理产生一定影响。但以此定论:信教比不信的世俗之人更有道德,则乏力。
⑥宗教可以为各种观念提供基础(选择性)——即宗教信仰可能是道德的“加速器”,是自我强化系统的组成部分。如果个人或社会倾向于仇视谋一群体,比如同性恋者,则可能会从条文里寻求支持,从而佐证并巩固仇恨。如果倾向于同情,也会如是。
⑦美学者罗伯特˙赖特《神的演化》提出——宗教信仰并非道德信念的来源,而是道德信念的反应。
四、字、词、句
1、关于道德感(良知)与人的融合性——人终将是一个社会性的人,因此这也是他道德形成的目的。他仅被赋予了与社会性有关的对错之感。这种对错感就如同听、看和感觉一样,已经成为他本性的一部分; 而这也正是道德的真正基础……道德感,或者说良知,就像一个人的大腿和胳膊一样,是他身体的组成部分。每个人都被赋予了道德感,只是有的比较强,有的比较弱,就像每个人四肢的力量也有大小之分一样。(托马斯˙杰斐逊给侄子彼得˙卡尔的信)
2、善待血亲的本能——很少有人意识到,我们拥有保护基因的本能,但正是这类令人难以察觉的基因计算,恰恰能解释我们的很多动机和欲望。(P12)
3、康德的“定言令式” ——指应该做合乎普遍准则的事。
约翰˙罗尔斯的“无知之幕” ——指人应假想自己对于社会环境、地位等因素一无所知,并在此情况下作出道德判断。
亚当˙斯密的“公正的旁观者” ——指我们应像一个公正而无偏见的旁观者一样来衡量自己的道德行为。(P30)
4、达尔文《一个婴孩的生活简史》,是最早详细记录婴幼儿心理发展的学者之一。(P32)
5、部分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相信,心理变态者很可能会在商业及政治领域取得出色成就,所以我们常能在成功人士身上发现心理变态者的人格特质。如《沉默的羔羊》中汉尼拔˙莱克特、《嗜血法医》中德克斯特˙摩根。
6、平等的认识——是哪种“平等”在道德上更可取?是机会平等,还是收入平等?人们往往莫衷一是。(P56)
7、还有些道德思维虽然不是适应的直接结果,但也是适应的自然延伸。(P136)
8、等位基因。(P139)
9、亚当˙斯密论父子之爱的天性——如果一个人在面对自己的父亲或儿子的死亡和痛苦之时,竟然表现得和面对别人的父亲或儿子的死亡和痛苦一样,那么他显然不是一个好父亲,也不是一个好儿子。这是一种违反人性的冷漠,它不应受到我们的夸赞,只应引起我们最深刻的反感。(P173)
10、共情刺激。(P205)
五、探索及应用
1、辨析:布卢姆教授关于文学作品影响力之辩证看待?(P190)
①文学评论家海伦˙文德勒——艺术作品拥有复杂的心理和道德动机。对于任何深明其妙的人来说,把虚构小说当作道德兴奋剂或道德催吐剂,都是不能容忍的。
②法学家理查德˙波斯纳指出——很多伟大的文学故事表达的价值观都极为可怕。如《伊利亚特》的强奸、掠夺、谋杀、人畜献祭等,莎士比亚和狄更斯的反犹主义、种族主义和性别歧视等。
③其总结——“文学世界就是一个道德混乱的世界”。几乎没有任何证据显示,经常读书的人会比其他人更加善良。比如纳粹党人、侵华日人很多都以有文化修养闻名,如戈培尔。
④在正确的时间阅读正确的小说确实能对人产生影响。如1852年《汤姆叔叔的小屋》反思奴隶制、狄更斯《雾都孤儿》改变贫民区儿童厄运、《考斯比一家》影响种族歧视等。
⑤没有任何一条自然法则指出,故事向我们传达的信息在道德上就一定是良善的。有些故事可以扩大我们的道德圈,如《汤姆叔叔的小屋》等,有些则会缩小我们的道德圈,如《一个国家的诞生》提倡白人优越主义并美化三K党。
故应理性看待包含经典在内的一切文学作品,克服盲从、盲信、唯书唯人观。
2、辨析:布卢姆关于对道德圈大小之影响的阐释,以及理性与直觉之争?(P197)
①唯大倾向——跟莱基、达尔文等学者一样,想当然地认为道德圈越大越好,认为人类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我们的道德圈实在太小了。
②案例反驳——其实我们不难发现,道德圈不一定越大越好,并非所有东西都有道德分量;道德圈如果过大,会让那些本应享有道德权利、拥有道德价值之人的生活变得更加糟糕。如以对待儿童的方式对待受精卵,则伤害怀孕的女性;如不对非人动物做医学实验,则会阻碍科学家治疗人类的疾病;如不得杀生,则食物匮乏等道德困境。
③出现如上问题,说明缺少“理性”和“度”。
④当代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的主流思想——淡化理性思考,强调直觉感受和潜意识动机。如戴维˙布鲁克斯《社会性动物》:提醒我们,情感比纯粹的理性更为重要,社会关系比个人选择更为重要,性格比智商更为重要。
⑤很多道德直觉都有理可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