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玉界:繁花似锦的清代玉器
清代玉器无论在品种数量还是制造工艺上都形成了玉器史上的一个发展高峰期。在这个时期我们所有能见到的玉器形式,几乎都出现了,无论丑的还是美的。清代形成了“南玉”、“北玉”两个不同风格的制玉中心,将清代玉器的特征分解得格外分明。
清代玉器品种和数量繁多,以陈设品和玉配饰最为发达。仿制的工艺更加高超,清代是中国玉器文化最为混乱的时期,出现了许多圆雕处理的玉陈设品、玉人、玉山子。清代最大气的一件玉器------大禹治水图,也是至今最大的玉山子,是重量达5300公斤的超级玉器,堪称玉山子之最。这种巨大的玉器是清代的一大看点。
由于乾隆比较喜欢奢华和攀比风格,所以清代早期玉器制作的风格一直有一种这样的工法,被称为“乾隆工”。这和乾隆的个人心理有关,他生平为人张狂,好大喜功,所以任何风格都图新颖,以给后人留有一个评价,来彰显自己的功绩,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个性”吧。当然在那个年代,他是皇帝,他是这世界的一切,在他这样的心理状态下,玉器也确实走出了一个新的模式,以至于以后再也没有被超越,当然这也是源于这个皇帝的败落。
清代真正走下坡路的时候也就在乾隆晚期开始了,这和乾隆的奢侈和攀比豪华的生活方式和习俗有关,留给他儿子的只是一处处繁华败落后的烂摊子。清代的工艺和审美观点基本是明代风格的延续,由于后期崇尚翡翠的缘故,所以清中后期很难再有好的风格出现,加工和制作也不再那么讲究,再加上玉器的管理制度也不严谨,在民间的作坊比比皆是,演变成为单独的生意方式了。
实际上清代的玉器还是有文化有内涵的,无论玉器多么粗糙,每件玉器都有自己蕴含的寓意,意味深长,玉器的审美和玉器的观点也逐渐走向民间化,所以清代的玉器审美是混乱的,但是玉器的含义在这个时候成了最大的突破口,也成为多数鉴定专家和收藏爱好者一个积累的途径,一个时代的优点和缺点都可能给后世的研究带来一定帮助,玉器当然也不例外。
圈儿里人都在关注以下这几个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