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天冠小知识
今天科普一个历史小知识——平天冠。
平天冠又叫冕冠、冕旒、旒冠,是古代帝王的礼服冠式。具体组成如图一所示,主要是延、旒、帽卷、玉笄、武、缨、纩、紞等。其中旒最为特殊,有比较严格的制式。
平天冠最早起源于周朝,最高等级周天子的冕冠,旒的数量是12个,一般每旒由9或者12颗珠子,多数是五种颜色(也有其他颜色)。不过按照祭祀对象不同,每旒的珠子数量也会有所差别。周天子之下的公爵只能戴9旒的冕冠,侯爵、伯爵只能戴7旒,子爵、男爵只能戴5旒,规定非常严格,任何人都不可逾越。
不过由于进入东周时期周王室衰弱,底下的诸侯开始谮越礼制,开始变得乱起来。一直到秦始皇统一六国,才重新回归正统,变成帝王的专属。秦汉时期的皇帝,一般上朝都要带着平天冠。
不过汉朝灭亡之后,随着胡人南侵,又开始乱了,平天冠一度有失去传统的可能。到了隋唐时期,皇帝已经不戴平天冠上朝了,只是祭祀的时候才戴。
到了元朝,因为是胡人的缘故,平天冠开始极少使用。明朝的时候,再度恢复,不过也只是祭祀的时候才戴。按照明太祖朱元璋的规定,皇帝戴12旒的冕冠,太子11旒,亲王9旒,郡王6旒。
清朝入主中原之后,又再一次荒废了,最后一次出现在历史舞台还是袁世凯“登基”的时候——不过嘛,还是有些问题。
我个人觉得,平天冠虽然在古代是帝王的专属,皇权的象征,但是仍然可以算作我们的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今天的我们可以利用这个宝贵的文化遗产,结合现代元素,变成我们的流行文化之一。我们大可放心地设计一些类似的帽子,号召民众大大方方地戴出门——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自己的主人,帝王之气妥妥的。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