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考复习|专题17 记叙文阅读(四)

名师支招

一、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和作用。

【考点解析】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和作用重要词语是指文中有助于揭示主旨,或刻,或,画人物形象,或表达人物情感 ,或表达事物特征,或体现语言特色的词语。这个词可能不再具备词典里的含义,而是特定语句中的特殊含义(语境义)或表达事物特征,或体现语言特色的词语。

【常见题型】1、说说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和作用。2、对下列句子中富有表现力的词语进行品析。3、说说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妙处。4、将XX加点词删去好吗?5、将本句子中XX词替换为XX词可以吗?

【答题公式】本义是……。这里用XX手法(相关手法) +生动形象地(或其它能表现效果的词语)写出了…… (结合内容分析其语境义)+联系主旨(情感、心理、态度等相关内容。)

注意:上述答题思路, 是我们分析理解词语在句中含义和作用的一般思路。有的时候参考答案只需写出本义、语

境义(如《炸豆》第二问)即可。

二、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和作用。

【考点解析】所谓“重要句子”,是指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具有深刻内涵和丰富意蕴的句子。主要包括:①内容方面:内涵丰富且有提示性的语句;②结构方面:关涉全篇,意味丰富,如文中总起句、总结句或过渡句等;③主题方面:凸显文章内涵,点明文章题旨的句子(包括中心句);④表达方面:描写、议论、抒情等含蓄且有深层含义的语句,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的语句;⑤出现频率:反复出现的句子也是重要句子。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主要是指理解句子背后的深层意思,包括句子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观点、态度,句子所描述人物的思想、性格,句子本身的丰富意蕴等。

【常见题型】1.请结合语境(上下文),说说你对文中划线句子的理解;2.根据文意说说你对XX句子的看法;3.文中画线句富有表现力,请作简要赏析;4.××句子蕴含深刻的人生哲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和理解。

【答题公式】

模板1:浅层含义(字面意思)+深层含义(文中意思)

模板2:这句话运用了……方法(修辞手法、人物描写、句式、表达方式、写作手法),写出了/表达了/表现了……情感(主题)

模板3:这句话启示/告诉我们……

三、赏析词语或句子。

【考点解析】“赏”就是品赏体现描写对象特点的重点字词或句子。“析”就是分析其特点。因此“赏析词语或句子”就是赏析对象+写法(修辞、重点词语)+特点+情感(态度)。

赏析词语:

【常见题型】

1.结合语境,赏析加点词语;2.请从词语的角度赏析句子;3.加点词的含义是什么;4.体会句中加点词的作用;5.体会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6.有人认为第x段划线句中x词使用精妙,你的看法如何?请说明理由。

【答题公式】①从语义上赏析:词语本义+语境义+作用、效果(对表现文章主旨、塑造人物形象、烘托人物心情、渲染气氛等方面的作用);②从词性角度赏析:句子运用xx词,具体准确(生动形象/贴切传神)地描写了________(人、物)_______(xx情况下xx的特点/样子、动作、神态等),表现了xx。

赏析句子:

【常见题型】1.请从描写的角度,简要分析“……”这个句子的作用;2.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句子;3.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划线句子;4.请从句式的角度赏析划线句子。5.请赏析下面句子。

【答题公式】运用角度(修辞手法/文章写法/描写手法/句式)+具体准确(生动形象/贴切传神)+概括内容+作用(表现文章主旨、塑造人物形象、烘托人物心情、渲染气氛)。

四、语段(或句子)的作用。

【考点解析】就是分析记叙文中一段(话)或几段(几句话)在文章或情节中所起到的作用。

【常见题型】1.请问划线句/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2.请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分析划线句/段在文中的作用;3.提问(开头、某语段、结尾)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好处或效果);4.为什么写这一内容;5.删去这一部分可以吗?

【答题公式】解答此类试题,首先看语段(句)的位置,其次应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组织答案语言。具体如下:

(一)在文章内容上的不同作用:

1.写人为主:这段文字记叙……,赞扬(或批评)了……,表达了……

2.记事为主:这段文字记叙了……歌颂(或批评)了……,表现了……

3.写景状物:这段文字采……手法,赞扬了……,抒拨了……

4.游记:这段文字描写……,抒发了……感情

注意:常见的情感有歌颂、赞美热爱、喜爱、感动、高兴、渴望、震撼、眷念、惆怅、淡淡的忧愁、惋惜、思念(怀念)故乡和亲人、或者是厌倦、憎恶、痛苦、惭愧、内疚、痛恨、伤心、悲痛、遗憾等。这需要根据文章的具体内容来回答。

(二)在文章结构上的不同作用:

1.在文章开头的作用:统领全篇;引起下文,为下文做铺垫;开篇点题,引出下文;营造氛围;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等。

2.在文章中间的作用: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对比衬托;伏笔铺垫。

3.在文章结尾的作用:首尾呼应(呼应前文、照应标题),使文章结构完整严谨;总结全文,点明中心;深化情感、深化主题;引人深思,发人深省,给人启示。

关注微信公众号伊人频道,获取更多语文资料

实战演练

【一】(2020·湖北孝感

爱的防弹衣

陈学长

①儿子去买菜了,一个多小时还没回来。

②妻子开始埋怨我,说,锻炼孩子,也不是这个法子呀!十一二岁的孩子,能独自去买菜吗?去那个菜市场,要穿过一条车来车往的马路,况且,外面的雨下得哗哗的,瓢泼一般。

③起初,我对妻子的话不以为意,琢磨了一会儿,竟也有了担心,而且这担心随着琢磨的深入愈来愈烈。终于,我坐不住了,关掉电视,拿把雨伞,匆匆下了楼。

④屋外风雨正紧,走了不到百米,膝盖以下的裤子便湿透了,贴在皮肤上,凉丝丝的,幸亏已到初夏,不算太冷。对着风来的方向,倾斜着伞,总算能保住上身不被雨淋。深一脚浅一脚地走了一盏茶的工夫,终于来到菜市场。收好雨伞一回头,发现妻子也跟了来,她在家里放心不下。

⑤可能是下雨的原因,平时人山人海的菜市场,今天竟然冷冷清清,买菜的比卖菜的人还少。在靠近肉市的水果摊前,我们发现了儿子,要不是我把食指竖在嘴前,妻子肯定会大叫起来。儿子很狼狈,身上满是泥水,显然在路上滑倒过。不知为什么,他蹲在过道上,正在捡拾橘子。他的前面,是散落一地的黄橘,有些橘子已经烂了,白色的地板上沾有星星点点的黄色汁液,不远处还有个蓝色的塑料筐,倒扣在地上。我牵着妻子躲在一边,远远地看着。

⑥“小家伙,这筐橘子就是你撞倒的。眼睛长哪儿去了?走路怎么这样莽撞!”声音来自苹果、橘子、香蕉等水果围成的半圆形摊位内,里面站着一个穿着蓝色围裙的中年男人,年纪约莫三十一二岁,中等身材,四方脸庞,可能是卖水果需要熬夜的原因,眼袋很大,眼圈略微发黑。白衬衫的领口微微敞开,袖口撸到手臂中间,露出古铜色的皮肤,他双手按在摊位上,抻着脖子,瞪着通红的眼睛冲儿子吼道。

⑦“叔叔,真不是我撞倒的,我根本就没碰到橘子筐,我经过的时候,它恰巧歪倒了。”儿子说。

⑧“不是你撞倒的,那你干吗捡拾呀?”

⑨“我是帮你呀。”儿子站了起来,他不想继续捡拾橘子了。

⑩“橘子难道长腿了?它自己会跑到地上吗?你这个小家伙不但很笨,而且还很不诚实。”

⑪妻子有点儿沉不住气了,想过去和胖男人争论,被我一把拉住。她疑惑地看着我,似乎觉得我太窝囊。我压低声音解释说:“小孩顺风顺水地长大,承受能力会很差,遇到点儿委屈和挫折便会受不了。让他接受点挫折教育也好。”妻子白了我一眼,对我的主意不太赞同,但还是依了我,继续旁观。

⑫“我还是那句话,我没有撞倒你的橘子筐。”儿子      地说。(固执己见  斩钉截铁  咬牙切齿)

⑬“你这个小坏蛋,看你一身脏的,是个乞丐吧,犯了错,还不敢承认?”胖男子从半圆形摊位内走了出来。

⑭这些话,就像嗖嗖射出的子弹,连妻子都给伤到了,泪水迅速充盈了她的眼眶。这一次,我没有拉住妻子,她一下子就冲到胖男人面前,指着胖男子嚷道:“我们说话都要讲道理呀,你说是我儿子撞的,我儿子说他没撞,我也不知道你们俩谁说的不对。”

⑮“哎哟!”胖男子转脸又和妻子吵起来,“大人来了更好,我这橘子摔烂了很多,正愁找不到头呢!”

⑯“你家橘子是摔烂了很多,我也很同情,可不一定就和我儿子有关系呀。他帮你捡拾,也不能作为你赖上他的依据呀。”妻子拉着儿子想走,被胖男人伸出的胳膊拦住。胖男人说:“继续捡吧,我不会错怪任何一个好人!”

⑰我走过去拍拍胖男人的肩膀,说:“师傅,上面有监控呢,我们看看监控吧,如果是我儿子摔烂的,这筐橘子我全买了,如果不是,你可要道歉喔!”

⑱“好,看监控就看监控,我这橘子不能白摔。”胖男子喘着粗气,摆手让邻摊的一位老人帮他看摊,拉着我就去监控室。

⑲录像放得很慢,也放了好几遍,原来是橘子筐摞得太高,又有点儿歪,才倒的。橘子筐倒时,我儿子离它有一大截距离呢,他只是恰巧经过。

⑳“叔叔,看清楚了吧?”我撇着嘴说。

㉑“对不起,小兄弟,怪我没看清。”胖男子给儿子道了歉。

㉒回家的路上,妻子问儿子:“孩子,胖男人骂你笨蛋,骂你乞丐,你心里难受吗?”

儿子仰着头回答说:“我不难受,我只是气愤。”

妻子很纳闷,又问:“那话像子弹一样,很伤人的,为什么就伤不到你呢?”

儿子咧嘴笑了笑,说:“爸爸给我穿了防弹衣呢,爸爸经常夸我是一位聪明、善良的孩子。”

㉑“对不起,小兄弟,错怪你了。”胖男子给儿子道了歉。儿子大度地摆摆手:“算了,没多大事!”我为儿子竖起了大拇指。

㉒回家的路上,妻子关切地问儿子:“儿子,那人骂你的话像子弹一样,很伤人的,为什么就伤不到你呢?”

㉓儿子咧嘴笑了笑,仰着头说:“你们给我穿了'防弹衣’呢!你们不是经常夸我是一个善良、勇敢的人吗?”

1.“防弹衣”在本文中指对抗  ① 和  ②   的能力。(用文中的两字词语填写)

【答案】①委屈  ②挫折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重点词语含义的能力。根据文中第段“小孩儿顺风顺水地长大,承受 能力会很差,遇到点委屈和挫折便会受不了,让他受点挫折也好”,可以提取出答案:“防弹衣”在本文中指对抗委屈和挫折的能力。

2.梳理全文,完成下表。

情节发展

儿子久未归

儿子遭斥骂

儿子显大度

父母的心情

埋怨、担心

惊讶、不解

【答案】①儿子捡(拾)橘子②气愤、伤心(疑惑)③赞美、关切

【解析】本题考查梳理文章情节及分析人物心理的能力。儿子久未归,父母的心情是埋 怨、担心;从文中第段“他蹲在过道上,正在捡拾橘子”这句话分析,父母的心情是惊讶、不解;当儿子遭斥骂时,“妻子有点沉不住气了,想过去和胖男子争论”和“这些话,就像嗖嗖射出的子弹,连妻子都给伤到了,伤心的泪水迅速充盈了她的眼眶”,可知父母的心情是气愤、伤心(疑惑);当儿子表现出大度时,“我为儿子竖起了大拇指”和“妻子关切地问儿子”的表现分析,可知父母的心情是是赞美、关切。

3.联系上下文,品味词语。

这些话,就像嗖嗖射出的子弹,连妻子都给伤到了,伤心的泪水迅速充盈了她的眼眶。(“连……都……”强调了什么?有什么作用?)

【答案】强调了胖男子说的话很伤人,衬托出(侧面突出)儿子的坚强勇敢(为下文我们冲出去与胖男子理论做铺垫)

【解析】本题考查语句赏析能力。应从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入手分析。这些话就像嗖 嗖射出的子弹”运用了比喻手法,具有生动形象的表达效果,写出胖男子的辱骂给我们夫妻两人带来的刺激之大,也侧面突出儿子的坚强、勇敢的个性。

4.从括号内为第②段横线处选填一个符合语境的成语。

【答案】斩钉截铁

【解析】本题辨析词语含义的能力。“固执己见”指顽固地坚持自己的意见,不肯改变。是贬义词。“斩钉截铁”形容说话或行动坚决果断,毫不犹豫。是褒义词。“咬牙切齿”,切齿:咬紧牙齿,表示痛恨。形容极端仇视或痛 恨。贬义词。根据语境,应该选择“斩钉截铁”。

5.本文前有伏笔,后有照应,使得结构圆合,故事流畅合理。“原来是橘予筐摞得太高,又有点歪,才倒的”照应前文“ ①   ”这句话;“你们不是经常夸我是一个善良、勇敢的人吗”中的“善良”一词照应前文儿子说的    ②     这句话。

【答案】①他周围的橘子等水果围成了一米多高的半圆形。②我是帮你啊!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伏笔和照应写法的能力。伏笔指文章或文艺作品中,在前段里为后段所作的提示或暗示。如文中“原来是橘子筐摞得太高,又有点歪,才倒的”这句话的内容应照应前文“他周围的 橘子等水果围成了一米多高的半圆形”一句,“你们不是经常夸我是一个善良、勇敢的人吗”一句中的“善良”一词应照应前文儿子说的“我是帮你啊!”这句话。

6.文中的父母用哪些教子之道为儿子织就“爱的防弹衣”?请仔细通读全文,分条概括。

【答案】①放手锻炼儿子劳动(独立)能力。②经常鼓励夸奖儿子。(③有意让儿子经受挫折。在儿子有困难时,适时出手相帮。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概括能力。答题解本遵循“提取要点,找到关键句,必要时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这一原则即可。如可从“儿子去买菜了,一个多小时还没回来”,“锻炼孩子劳动能力也不是这个法子”,可以提炼概括为:放手锻炼儿子劳动能力、或是儿子养成独立的性格;从“小孩儿顺风顺水地长大,承受能力会很差,遇到点委屈和挫折便会受不了,让他受点挫折也好”,可以提炼概括为:有意让儿子经历挫折;从“这一次,我没有拉住,她一下子冲到胖男子面前,指着胖男子嚷道”和“我走过去拍拍胖男子的肩膀”等语句分析,可以提炼概括为:在儿子有困难时,适时出手相帮;从“你们不是经常夸我是一个善良、勇敢的人吗”这句话分析,可以提炼概括为:经常鼓励夸奖儿子。

关注微信公众号伊人频道,获取更多语文资料

【二】(2020·湖南邵阳记叙文阅读

独树

①常常想起红旗路尽头的那棵香樟树,独立于青龙桥头的那棵古树。

②我在这棵古树的城市求学,工作,离开,回来,再离开,一晃就是二十多年。每次回去,我都忍不住去看看它,就像探访一个从未忘却的老朋友。作为一棵树,我认为它应该是幸运的。经历了那些久远的年代,很多沉淀了岁月的古物几乎荡然无存。唯有它,洗尽铅华,历经沦桑存活了下来,如今依然葱茏茂盛。而我,已是一身红尘,两鬓斑霜。

③红旗路之末,东风路之始,一桥相连,熙来攘往。这棵香樟树伫立于桥头,“十”字路中,站成了这座古城最繁华路段的一道奇异风景,成为邵水之滨的中心地标。多少年来,无以数计的行人,南来北往的车辆如过江之鲫,在它身边自然分流。有时道路变得并不顺畅,却从来没有发生过交通事故。哪怕有一起,它早已陷入斧斫之厄运。我想,它定是一棵神奇灵性的树,有一双能指挥交通的慧眼。也许正是它横亘路中,提醒那些上快车道的车主有所迟疑,便放慢脚步,彼此礼让。驻足看看桥头的风景,内心更加从客淡定。

④其实,它就是一棵其貌不扬的香樟树,与其它林荫树相比,并不庞大。它的身躯大约只有两三米高,根部占地不过四五平米,枝干的上部有三个分权。其中两杈较细,唯有伸向青龙桥面的那杈显得威武,枝枝相通,叶叶相盖,形成一个硕大的圆穹。它以绿意盎然了季节,以青翠划破了迷蒙,以摇曳惊醒了恍惚,让靠近它的人神清气爽,怡然宁静。一切自适其位,自取其道,自安无恙。多少喧嚣热闹从它眼皮底下流走,多少功名利禄在它身边悄然消逝,多少霓虹灯火在它头顶盛开湮没,多少喜怒哀乐在它心里淡然消融。在繁华里坚守内心,在喧闹里选择静默,在辉煌里接纳寻常,在孤独里锤炼品质。头顶天空,有蓬勃的希望;根扎大地,有葳蕤的节操。不忧一时之失,不喜一时之得,不扬一时之快,不悲一时之伤。看得惯云卷云舒,扛得住暴风骤雨,耐得住蜚语流言,经得起苦雨秋霜。一树之独,亦如古代隐士,修身累德,自律不息。

⑤我为何有如此感悟?这都是岁月风雨的馈赠。那时我只知道这是一棵树,和家乡山头的松树、柏树有着不同类的气度。在贫瘠逼仄的有限地域,它都能艰难扎根,努力活出一棵树应有的姿态,以绿意向天空行礼,向行人致意。我以为这是作为树理应完成的使命,必须经历的路程。

⑥再回来时,我在它的围盘上坐了很久,听清风拔动枝叶的细碎声响,闻月色送来的淡淡幽香……此时,我才明白它何止是一棵树,一棵道旁的林荫树,它其实就是我惺惺相惜的挚友,是我人生的明灯。前行的路上,从此,我不再孤单。

1.联系全文,简要分析标题中的“独”有什么含义?

【答案】“独”的含义:单独,独特。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标题含义的能力。此题既要理解其表面含义,又要结合文章主旨分析其深层含义。由“独立于青龙桥头的那棵古树”可知,“独”指香樟树单独地生长在桥头。由“一树之独,亦如古代隐士,修身累德,自律不息”可见,“独”在深层含义上,指的是作者从香樟树身上感受到的修身累德、自律不息的独特品质。

2.本文主要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答案】①借物抒情或托物言志;②开篇点题、首尾点题、首尾呼应。

【解析】本题考查赏析写作手法和结构特点的能力。本文由独立于桥头的香樟树引发思考,感悟到香樟树具有的精神品质。这是借物抒情(或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结构上的特点,通常从照应、线索等角度考虑。本文开篇点题,“常常想起红旗路尽头的那棵香樟树,独立于青龙桥头的那棵古树”,结尾“再回来时,我在它的围盘上坐了很久,听清风拔动枝叶的细碎声响,闻月色送来的淡淡幽香”,这与开头和标题形成鲜明的照应关系。可据此从照应方面回答其结构上的特点特点。

3.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③段中划线的句子。

这棵香樟树伫立于桥头,“十”字路中,站成了这座古城最繁华路段的一道奇异风景,成为邵水之滨的中心地标。

【答案】运用了拟人的修辞,“站”将香樟树人格化,写出了香樟树香樟树成为古城的奇异风景、中心地标,表达了作者对香樟树的喜爱、敬仰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赏析语句能力。要求从修辞角度着手。“这棵香樟树伫立于桥头,'十’字路中,站成了这座古城最繁华路段的一道奇异风景”,句中“站”一词,显然是将香樟树人格化,是运用了拟人手法。作用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内容上,写出了香樟树成为古城的奇异风景、中心地标,表达上,具有生动形象的表达效果。情感上,流露着作者对香樟树的喜爱、敬仰之情。

4.理解文意,说说“我”从香樟树身上获得哪些感悟?表达了“我”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我”从香樟树身上获得的感悟:①生命中的一切“都是岁月风雨的馈赠”。②在有限的地域,艰难扎根,努力活出一棵树应有的姿态,以绿意向天空行礼,向行人致意。③我以为这是作为树(人)理应完成的使命,必须经历的路程。④学习独树,修身累德,自律不息。⑤不忧一时之失,不喜一时之得,不扬一时之快,不悲一时之伤。⑥看得惯云卷云舒,扛得住暴风骤雨,经得起蜚语流言,耐得住苦雨秋霜。⑦为人类提供绿荫。(人类也应尽己所能奉献自己。);本文表达了作者对香樟树的喜爱、敬仰、留恋之情;或以它的精神为力量,以它作为挚友的深厚情感。

【解析】本题考查概括文章主旨和理解作者思想情感的能力。第一问,可提取文中关键语句作答。由第④段“在繁华里坚守内心,在喧闹里选择静默,在辉煌里接纳寻常,在孤独里锤炼品质。头顶天空,有蓬勃的希望;根扎大地,有葳蕤的节操。不忧一时之失,不喜一时之得,不扬一时之快,不悲一时之伤。看得惯云卷云舒,扛得住暴风骤雨,耐得住蜚语流言,经得起苦雨秋霜。一树之独,亦如古代隐士,修身累德,自律不息”或第⑤段“我为何有如此感悟?这都是岁月风雨的馈赠”“在贫瘠逼仄的有限地域,它都能艰难扎根,努力活出一棵树应有的姿态,以绿意向天空行礼,向行人致意。我以为这是作为树理应完成的使命,必须经历的路程”等语句可提炼概括。第二问,由最后一段“它其实就是我惺惺相惜的挚友,是我人生的明灯。前行的路上,从此,我不再孤单”着一语句分析可见,文章表达的是作者对香樟树的喜爱、敬仰、留恋之情。这是其主旨。

关注微信公众号伊人频道,获取更多语文资料

【三】(2020·湖南湘西 阅读崔修建的《陪着母亲看花开花落》,完成1-5题。

①68岁的母亲刚刚搬到城里不到半年,竟然被医生宣判得了老年痴呆症。他一时无法接受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因为他心目中的母亲一向是坚韧的,那么多的磨难都没有击倒过她。然而,他现在必须要面对这样的事实——老年痴呆症正将母亲一点点地拉入越来越痛苦的死亡之旅,母亲开始失忆。几个月后,竟连她最疼爱的儿子也不认识了。

②母亲的这一生实在是太辛苦了,在黄土高原上那个贫瘠的小山村,母亲三十五岁失去丈夫,一个人守着几亩薄地,苦苦地拉扯着三个孩子,不但让他们健康地长大,还把他们都送进了大学,漏雨的寒舍竟成了山村远近闻名的“大学生之家”,还让三个孩子在外面各自打出一片令人羡慕的天地。最小的他如今已是一家大公司的总裁,自从母亲住进城里,他就开始减少工作上的应酬,努力地多挤出一些时间陪母亲。母亲生病后,他连工作的时间都大大地压缩了,除了特别重要的事情到公司去处理一下,他把大量的时间留给了母亲,他想陪着母亲走完生命最后这一段让人心疼的路。

③他想尽一切办法,期望唤醒母亲的记忆,然而,可恶的病魔似乎有意难为他,母亲已经什么都不记得了,任他怎样竭尽全力。给她洗脚时,看到她那木然的样子,他心酸得直想大哭一番。

④唯一让他感到有些欣慰的是,母亲对他摆到阳台上的那一盆盆花,似乎有着一种特别的喜爱。每天都在忙着为它们浇水、松土、修剪……然后,就呆呆地坐在那里,静静地看着那些花,眼睛里闪着慈祥的光亮。

⑤每每此时,他也会安静地坐在母亲身旁,一会儿看看母亲,一会儿看看那些姹紫嫣红的花朵,细细的阳光透过窗玻璃,柔柔地拂着面颊,听着时光流动的声音,他的思绪不禁肆意地漫散开来。

⑥他记忆里母亲一向喜欢花的,无论是爬满栅栏的牵牛花,还是后院的刺梅,连那金黄的蒲公英和紫色的打碗花,她都喜欢得不得了。她曾说,懂得了花的生命,就能品出生活的滋味。那时他正是被梦想激励的翩翩少年,无暇也不愿去慢慢地赏花,自然无法读出藏在花里的奥妙意蕴。时间久了,那些鲜亮的花朵,仿佛都懂母亲和他的绵密的心思,在他们母子深情满怀的注视中,有的开得淡然,有的开得热烈,有的开得急促,有的开得从容,有的开得繁盛,有的开得朴拙……每一种花似乎都在展示着一种生命的样式,都在讲述着一段生命的故事。与花朝夕相守,渐渐地,他挥走了弥漫心头的伤感。他知道:痴呆的母亲依然是幸福的,虽然很多很多的人间往事,她都已经无法记起,但她慈爱的眼里有花,静谧的心里有花,她那如花一样丰富的情感,只是她无法与人交流而已。

⑦在陪伴母亲看花开花落的日子里,他疏于公司的管理,丧失了几次重要的商机。但他丝毫不后悔,他跟最好的朋友说:“其实,不是我在陪母亲,而是母亲在陪我。伟大的母亲在她生命的最后历程里,仍然在默默地教我理解生命的要义。”

⑧一瓣瓣的花开,一瓣瓣的花落,在那些平凡琐屑的日子里,在那些绚丽张扬的日子里,面对那一对心意绵绵的母子,我们除了奉上一份由衷的敬佩,还应该轻叩心扉:我们是否仍有一份从容看花的心情,是否仍有一份读懂花语的认真和执著?

1.分析第⑥段中加点同语的表达效果。

他挥走了弥漫心头的伤感。

【答案】“弥漫”是指充满、布满的意思。文中的弥漫是指母亲的病痛萦绕在他心中,而随着母亲对花的喜爱,找到了情感的依托,让他内心对母亲的愧疚和伤感渐渐释怀。

【解析】本题考查赏析词语表达效果的能力。“弥漫”本义是充盈、充满、蔓延的意思。根据文章内容,这里的“弥漫”指的是母亲的病充满了他的内心,成了他心中最重要也最难以忘却的事,以此形象地突出他对母亲的关爱。而由于母亲对花的喜爱,使得“每一种花似乎都在展示着一种生命的样式,都在讲述着一段生命的故事”,这花不仅掺杂母亲的情感,也使作者从母亲养的花中获得了情感寄托,更是从中表现对母亲的愧疚之情,也逐渐走出因母亲的病痛带来的伤感。

2.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⑤段画线的句子。

【答案】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柔柔地拂着面颊,将阳光拟人化,生动形象的写出了依偎在母亲身旁时的美好。

【解析】本题考查赏析句子的能力。题干明确指出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所以正确判断修辞手法是解题的关键。细读第五段的画线句,写阳光透过窗玻璃,“柔柔地拂着面颊”,赋予阳光以人的情感动作,是运用了拟人的修辞,以此形象地表现出阳光的温暖,他陪着母亲看花感受的美好。

3.文章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从文中找出具体的事例说明。

【答案】①坚韧勤劳,母亲经历了许多磨难,它们却未击倒她,在黄土高原贫瘠的小山村将三个孩子培养成人成才。②热愛生活,内心丰富,母亲喜欢花,有如花一样丰富的情感。③从容、认真、执著,在生命平凡或绚烂、健康或痴呆的日子里从容看花,品谈花语。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从文章第②段“母亲三十五岁失去丈夫,一个人守着几亩薄地,苦苦地拉扯着三个孩子”,而且三个孩子“最络都学有成”,可见母亲是一个勤劳、坚强的人;从第⑥段写他记忆中的母亲爱花,“她曾说, 懂得了花的生命,就能品出生活的滋味”,可以看出母亲是一个热爱生活, 情感丰富的人;文章结尾“面对那一对心意绵绵母子,我们除了奉上一份由衷的敬佩,还应该轻叩心扉我们是否仍有一份从容看花的心情,是否仍有一份读懂花语的认真和执著?”这一语句分析,可以看出母亲曾经具有的从容、认真、执著的性格。据此总结概括即可。

4.怎样理解“懂得了花的生命,就能品出生活的滋味”在文中的含义?

【答案】①每一种花都在展示一种生命的样式,都在讲述着一段生命的故事;②与化朝夕相处,让心更静谧,情感更丰富,使人理解生命的要义;③有从容看花的心情,有读懂花语的认真和执著,在花开花落中,可以听懂岁月深情的叮咛。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句子含义的能力。结合本段中“有的开得淡然,有的开得热烈,有的开得急……每一种花似乎都在展示着一种生命的样式,都在讲述着一段生命的故事”一句,可知每一种花的生命样式、生命故事不同,赏花当然可以读不同的滋味;“痴呆的母亲依然是幸福的,虽然很多很多的人间往事,她都已经无法记起,但她慈爱的眼里有花,静谧的心里有花,她那如花一样丰富的情感,只是她无法与人交流而已”,可见赏花让母亲的心静谧,让她有了如花一样的情感,情感更丰富,也品出出生命滋味;再结合文章末段的内容,可知作者认为从容赏花,能读懂花语,能表现出人的从容、认真和执著。从容看花的心情,可以使人“听懂了岁月深情的叮咛”,这更是品味生活滋味的表现。将此三点分条表述出来即可。

5.阅读本文,你获得了哪些启示?请结合原文并联系自身的经历,谈谈你的感想。

【答案】①孝敬的最好的方式是陪伴,和亲人一起感受生命的历程才能更好地理解他们。②在岁月流逝中要拥有一份从容看花的心情。③从花的生命样式中品出生活的滋味,理解生命的要义。④花的生命那样丰富、认真、执著,人的生命也应拥有同样的品质。联系现实略。

【解析】本题考查阅读感悟和语言表达能力。解答此题读懂全文,了解文章的主旨,分点概括出自己的阅读感受,再结合自己的经历适当展开表述即可。这篇文章以母亲年老得老年痴呆,他放弃工作陪她生活,陪她看花,从花中品出生活的滋味的事,表现出生活的节奏再快,我们依旧要保持一份从容看花的心情,读懂花语的认真和执著的主旨。从文中他的作法来看,表现出陪伴的重要性,只有亲身的陪伴才能最好的理解亲人从病中的母亲赏花的表现来看,表现出花对人的重要作用,即:懂得花的生命,就能品出生活的滋味,也表现出生活中要保持一份从容的看花的心情,这样即使身处病痛也可忘却痛苦。联系现实生活,主要是列举自身的经历即可,要求概括语言简洁即可。

关注微信公众号伊人频道,获取更多语文资料

【四】(2020·长春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5题。

理想的风筝

苏叔阳

①春天又到了。

②柳枝染上了嫩绿,在春风里尽情飘摆,舒展着自己的腰身。连翘花举起金黄的小喇叭,向着长天吹奏着生命之歌。而蓝天上,一架架风筝在同白云戏耍,引动无数的人仰望天穹,让自己的心也飞上云端。

③逢到这时候,我常常不由自主地想起我的刘老师,想起他放飞天空的风筝。

④刘老师教我们历史课。

⑤他个子不高,微微发胖的脸上有一双时常眯起来的慈祥的眼睛,一头花白的短发更衬出他的忠厚。他有一条强壮的右腿。而左腿,却从膝盖以下全部截去,靠一根被用得油亮的圆木拐杖支撑。 这条腿什么时候、为什么截去的,我们不知道。只是有一次,他在讲女娲补天造人的传说时,笑着对我们说:“……女娲氏用手捏泥人捏得累了,便用树枝沾起泥巴向地上甩。甩到地上的泥巴变成了人,只是有的人,由于女娲甩的力量太大,被甩丢了腿和胳膊。我就是那时候被她甩掉一条腿的。”教室里腾起一片笑声,但笑过之后,每个学生的心头都飘起一股酸涩的感情,同时更增加了对刘老师的尊敬。

⑥他只靠着健壮的右腿和一支圆木棍,一天站上好几个小时,为我们讲课。逢到要板书的时候,他用圆木棍撑地,右腿离地,身体急速地一转,便转向黑板。写完了粗壮的粉笔字,又以拐杖为圆心,再转向讲台。一个年过半百的教师,一天不知道要这样跳跃旋转多少次。每次旋转,都引起学生们一次激动的心跳。

⑦他的课讲得极好。祖国的历史,使他自豪。讲到历代的民族英雄,他慷慨陈词,常常使我们激动得落泪。而讲到祖国近代史上受屈辱的岁月,他自己又常常哽咽,使我们沉重地低下头去。后来我考入历史学系,和刘老师的影响有极大的关系。

⑧他不喜欢笔试,却喜欢在课堂上当众提问同学,让学生们述说自己学习的心得。我记得清楚极了,倘若同学们回答得正确、深刻,他便静静地伫立在教室一侧,微仰着头,眯起眼睛,细细地听,仿佛在欣赏一首美妙的乐曲。然后,又好像从沉醉中醒来,长舒一口气,满意地在记分册上写下分数,亲切、大声地说:“好!五分!”倘若有的同学回答得不好,他就关切地瞧着这个同学,一边细声说:“别紧张,想想,想想,再好好想想。”一边不住地点头,好像每一次点头都能给学生注入一次启发。这时候,他比被考试的学生还要紧张。这情景,已经过去将近三十年了,今天一想起来,依旧那么清晰,那么亲切。

⑨然而,留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刘老师每年春天的风筝。

⑩他的风筝各式各样:有最简单的“屁帘儿”,也有三四米长的蜈蚣,最妙的是三五只黑色的燕子组成的风筝。他的腿自然不便于奔跑,然而,他却绝不肯失去亲手把风筝送入蓝天的欢乐。他总是自己手持线拐,让他的孩子或学生远远地擎着风筝。他喊声:“起!”便不断抻动手中的线绳,那纸糊的燕子便抖起翅膀,翩翩起舞,直窜入云霄。他仰望白云,看那青黑的小燕子在风中盘旋,仿佛他的心也一齐飞上了蓝天。那时候,我常常站在他旁边,看着他的脸,看着他的脸,那浮在他脸上甜蜜的笑,使我觉得他不是一位老人,而是一个同我一样的少年。

⑪当一天的功课做完。暮色也没有袭上校园的上空,常常有成群的学生到操场上来参观他放风筝。这时候,他最幸福,笑声朗朗,指着天上的风筝,同我们说笑。甚至于,有一次,他故意地撒脱手,让天上飞舞的纸燕带动长长的线绳和线拐在地上一蹦一跳地向前飞跑。他笑着、叫着,拄着拐杖,蹦跳着去追,嘴里还不停地喊着:“你们不要管,我自己来。”他终于气喘吁吁地抓住线绳,脸上充满得意和满足的稚气。那天,他一定过得最幸福、最充实,因为他感到他生命的强壮和力量。

⑫一个年过五十身有残疾的老师,对生活有着那样纯朴、强烈的爱与追求。一个活泼的少年又该怎样呢?

⑬不见到他已经近三十年了,倘使他还健在,我希望他可以依旧地仰仗那功德无量的圆木棍,在地上奔走,跳跃,旋转,永远表现他生命的顽强和对生活的爱与追求。然而,倘使不幸他已经永远地离开了我……不,他不会的。他将永远在我的记忆里行走、微笑,用那双写了无数个粉笔字的手,放起一架又一架理想的风筝。那些给了我数不清的幻梦的风筝将陪伴着我的心,永远在祖国的蓝天上滑翔。

⑭刘老师啊,你在哪里?我深深地、深深地思念你……

(选自《同题散文经典·藤野先生 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人民文学出版社 有删改)

1.文章开头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案】内容上:渲染了春天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气氛,奠定全文温暖的感情基调,以景喻人,表达了“我”对刘老师的思念之情。结构上:照应题目,由风筝引出下文,是用春天的景色和风筝勾起我对刘老师的回忆,突出了刘老师对我的影响十分大,让我至今记得他。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的能力。景物描写有烘托渲染的作用。开头作者写出春天,表明景物生机勃勃的特点,突出春意盎然的气氛,给人浓浓的暖意并定下了温暖的感情基调。在景物描写中,作者写道“一架架风筝在同白云戏耍,引动无数的人仰望天穹,让自己的心也飞上云端”,实际上是表达对刘老师的思念之情,引出对刘老师事迹的回忆。从结构上看,开头所写内容中,一部分文字以风筝作为描写对象,是为了引出写作的人物和主要内容,说明刘老师在我心目中的影响之大,记忆之深。另外,也同文章的标题形成鲜明的照应关系。

2.结合文本,揣摩刘老师说话时的语气,选出判断不恰当的一项(    )

A.“……我就是那时候被她甩掉了一条腿的。”(凝重、严肃)

B.“好!五分!”(肯定、赞赏)

C.“别紧张,想想,想想,再好好想想。”(鼓励、期待)

D.“你不要管,我自己来。”(自信、坚定)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人物情感能力。A项有误,刘老师在介绍他残疾原因的时候,是“笑着对我们说”的,“女娲造人”是神话故事,他说自己的腿是女娲造人时甩丢的,很明显是调侃,所以说话时应是快乐、放松的。故选:A。

3.写出文中两处“少年”的不同含义。

①那浮在他脸上甜蜜的笑,使我觉得他不是一位老人,而是一个同我一样的少年。

②一个年过五十身有残疾的老师,对生活有着那样纯朴、强烈的爱与追求。一个活泼的少年又该怎样呢?

【答案】①句中的少年指的是刘老师,尽管刘老师腿有残疾行动不便,但他依然如少年一般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及不懈追求。在放风筝时仍像孩子一样朝气蓬勃,富有生气,对生活充满热爱,表达了我对他的敬佩和赞美之情。②旬中的少年指的是和学生时代的作者一样的广大青少年。在这里将孩童与年过五十,身有残疾却对生活有纯朴、强烈的爱与追求的刘老师进行对比,表现出我因为刘老师而产生积极的改变,表达我对他的感激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词语含义的能力。两题中给出的词语相同,要求分析的是词语的语境义。第一个句子中的“少年”,很明显指的是刘老师,指的是放风筝时快乐轻松的刘老师如同少年般充满活力,充满着对生活的希望。第二个句子中的“少年”指的就是青少年一代,作者是想以此反问句,表达刘老师“一个年过五十身有残疾的老师,对生活有着那样纯朴、强烈的爱与追求”对自己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激励着青少年一代热爱生活,对生活充满信心。

4.作者对刘老师有哪些情感?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答案】通过记叙了刘老师年过半百,身患残疾依然在讲台上跳跃讲课,同时上历史课给我们很大触动,从而影响我大学专业选择历史系,表达了我对刘老师的感激和喜爱之情;以及刘老师对生活的热爱,即使残疾,依然努力生活,也体现了我对刘老师的赞美和敬佩。最后因为多年未见刘老师,也表达了对刘老师的无限思念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作者思想情感的能力。先找出抒发作者情感的语句,然后结合语境分析,并能用简洁语言概括出来杰克。文章第⑤自然段写刘老师对自己残疾原因的介绍,“教室里腾起一片笑声,但笑过之后,每个学生的心头都飘起一股酸涩的感情,同时更增加了对刘老师的尊敬”,表现了作者对刘老师的尊敬与爱戴;第⑦自然段介绍刘老师历史课上得好,“后来我考入历史学系,和刘老师的影响有极大的关系”,表达了作者对刘老师的喜爱与感激之情;写刘老师春天里放风筝,“一个年过五十身有残疾的老师,对生活有着那样纯朴、强烈的爱与追求。一个活泼的少年又该怎样呢?”又表达了作者对刘老师的敬佩与赞美之情;通过记叙了刘老师年过半百,身患残疾依然在讲台上跳跃讲课,同时上历史课给我们很大触动,从而影响我大学专业选择历史系,表达了我对刘老师的感激和喜爱之情;文末“刘老师啊,你在哪里?我深深地、深深地思念你”直接抒情,表达对刘老师的思念之情。

5.文章的题目市“理想的风筝”,④~⑧段却写了与风筝无关的事,你如何理解?

【答案】标题有两两层含义,①刘老师在每个学生的心里也播下了理想的种子,放飞理想的风筝;②每年春天,刘老师都放风筝,那风筝里有刘老师的理想,他把理想放飞。④—⑧段侧重于对刘老师的描写,看似与风筝无关,实则突出了刘老师坚强、乐观的人生态度,他为学生树立了榜样,播下了一颗颗理想的种子,对我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表达了我们对刘老师的尊敬和爱戴,也为下文写“放风筝”和体现主旨作铺垫。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标题的含义与分析段落作用的能力。本文的标题是“理想的风筝”,很明显有两层含义,表层指的是刘老师春天放飞的风筝,以风筝表达自己对理想的追求。从刘老师放风筝对学生产生的影响,“那些给了我数不清的幻梦的风筝将陪伴着我的心,永远在祖国的蓝天上滑翔。”可以看出标题还暗指刘老师在学生的心里播下了理想的种子。理解了这些,即可知标题的含义即为本文要表现的主旨。文章④~⑧段是描述刘老师上课的情景,“他只靠着健壮的右腿和一支圆木棍,一天站上好几个小时,为我们讲课”表现了刘老师上课十分艰辛,但是他却不顾自己的痛苦,将知识传授给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影响着学生;“他的课讲得极好”“后来我考入历史学系,和刘老师的影响有极大的关系”,说明刘老师对我们影响深远,赢得了学生的尊重和喜爱。这些内容看起来与风筝没有关系,实则是为下文情节展开和突出主旨做铺垫。

(0)

相关推荐

  • 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八年级语文试题

    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八年级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表述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仔细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 ...

  • 中考课外文言文分类阅读训练:小语段组合阅读专练(附答案)

    小语段组合阅读专练 二十一.[2020·石家庄十八县区联考]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14分) [一]天难生于才①,而才者须学问琢磨,以就晚成之器,其不能者,则不得归怨于天也.世实须才而才者未必用君 ...

  • 2021年山东省日照市中考模拟语文试题(有答案)

    中考语文模试卷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24分) 1.(2分)阅读下面语段,根据拼音写出汉字,要求规范.工整.美观. 青春是一首歌,高(kàng)    而富有激情.青春是美好而短暂的,稍纵即逝,我们 ...

  • 2021年中考复习|专题17 记叙文阅读(三)

    例[十一](2020·黑龙江绥化)阅读<鹅毛压得父亲喘>,完成下面小题. ①每到冬季,父亲都要去收鹅毛,此时乡下的养鹅人,都会把鹅毛拔下来卖钱.父亲便拿着麻袋和扁担,走村串屯地上门去收,早 ...

  • 2021年中考复习|专题17 记叙文阅读(五)

    [五](2020·吉林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题. 算盘 李森祥 ①陈老师个子很高.他常穿一件灰布中山装,两肩膀瘦塌塌的,背脊骨却像竹竿一般直. ②他讲课时,一只手搭在课桌上,另一只手的指缝里,就 ...

  • 2021年中考复习专题内容汇总

    往期内容 2021年中考复习|专题01 辨析和修改病句 2021年中考复习|专题02 词语(成语)的理解与运用 2021年中考复习|专题03 诗文名句背诵默写 2021年中考复习|专题04 字音与字形 ...

  • 2021年中考复习|专题14 文言文课内及课内对比阅读(三)

    统编版中学语文教师 统编版语文7-9年级上下册微课堂   例[十五](2020·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阅读下文,完成1-4题. <论语>八章 ①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 2021年中考复习|专题15 文言文课外及课内外对比阅读(一)

    [真题精讲] 一.文言文课内外对比阅读 例[一](2020·甘肃兰州) 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完成1-4题. [甲]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 ...

  • 2021年中考复习|专题18 议论文阅读(一)

    [知识储备] 议论文知识点总结 1.论题:是指议论的话题,即议论文是围绕什么问题展开议论的. 2.论点.论点(需要证明什么) , 是正确.鲜明阐述作者观点(或主张)的句子,是一篇文章的灵魂.统率.任何 ...

  • 2021年中考复习|专题9 议论文阅读

    小编寄语 一颗颗种子正在破士而出,一朵朵鲜花正在次第绽放,一个个梦想正在这里孕育生长.这里有簇新的希望,这里有美好的憧憬,这里帮你扬起理想之帆,让你的梦想从这里起航远行. 非常感谢您五年来的陪伴和支持 ...

  • 2021年中考复习|专题03 诗文名句背诵默写

    统编版中学语文教师 统编版语文7-9年级上下册微课堂知识点+朗读+图文解读+教学视频☞七上 | ☞八上 | ☞九上☞ 七下| ☞八下 | ☞ 九下 往期查询:2021年中考复习|专题01 辨析和修改病 ...

  • 2021年中考复习|专题04 字音与字形

    [课标要求]语音.文字.书写都是重要的语文素养之一.课标在"识字与写字"中明确指出:①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方法.累计识常用汉字3500个,其中3000个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