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风旗||难忘那片热土

编者按:清明节前夕,一些在外打拼的游子纷纷不远千里,放下手中繁忙工作,从四面八方赶回,有的是几年,十几年,几十年才回来一次,心中百感交集,下面就听听一位毕业原马鞍高中的张先生的感言吧!

我的出生地是湖北黄梅,我的根在那里。虽然我现在远离了故土,可我始终认为还是那个地方的人,无论时光如何流转,无论我身居何方,有些东西永远不会改变,特别是有些记忆我永远不会被遗忘。

记得小时候,在阳光明媚而又温馨的季节里,我们淋浴着太阳的光芒,吸纳着那方有灵气的净土,享受着生活带来的温馨,我们将那些爱意和温馨点点滴滴的收藏。这爱意和温馨是任何人都无法用语言和文字来抒写和表达的。这是因为在我们的灵魂深处早已烙上了许多不可磨灭的印象。在这里我敢讲:即使我们离开了家乡千年,我们的秉性永远不会改变,因为我永远是那个地方出生的,何况那个地方是我的根。这就是说:黄梅印象在我的脑海里根深蒂固,想抹也抹不掉。基于这一点,我不得不热爱那个地方勤劳,朴实,善良的人们。热爱他们就如同热爱自己的生命一样,在这里我要强调的是:在我的记忆里还有抹不去的是那方净土,何况这块净土随时都在散发着灵气。

我身为一个农民的后代,是幸运的。记得在人生旅途中,从少年到青年,我一直生活在那里,直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正式离开了那片热土。回想当年,小学阶段是在老垸小学度过,中学时期在长岭中学结业,高中是在当时的最高学府驻地——马鞍中学。毕业时十七周岁。相比其他的同龄人,我感到很幸运。单凭这一点,我对人生是充满着自信。因为家父只认识很少的几个字,几乎是个文盲。因此,他尽可能的送我们姊妹兄弟七人上学读书。用他的话说:没有文化斗大的字不认识太可怜,而当时家里条件十分困难。尽管进入到了七十年代,可一般家里的基本收入一天也就只有四毛八分钱。为了供我们上学及全家开支,老爹隔三差五背点大米或农副产品到集市上卖换点零钱,家里长辈都是勒紧裤腰带。虽然这些在当时物质条件十分匮乏的那个年代,能起点作用,但也真是苦煞了他们。尽管事隔多年,每当想起这些内心仍就不能平静。

如今,每当我有机会回到故乡,看到长江各种船只川流不息,车水马龙的高速公路及国道两旁大片鱼塘、荷花碧叶连天,火车高铁飞驰而过,汽笛长鸣。黄梅三镇高楼林立,宽阔平坦的街道上车流人流如织,一眼望不到边的农田白天蝶舞莺飞,夜晚蛙鸣鱼跃,呈现出一片盎然之景象。广大农村楼房一排又一排,年青人开着小车忙里忙外,人们脸上更是堆满了笑容。这些景象不禁让我感叹,黄梅这块宝地真是一方净土,真正地印证了道通天地,恩泽惠民,风调雨顺之灵气,充分证实它紧跟时代脉搏奋力前进。

让我们感恩那方净土吧!让有灵气的那方净土释放出更大的能量!

作者:张风旗  九十年代离开家乡,清明回乡有感

执行主 编:魏鲜红

主        编:曹锦军

3月1日起,曹锦军围炉继2016年出版《穿越时空赏黄梅》一书后,再推力作《大美黄梅》(暂定名)一书,将对2015.7——2017.6期间的围炉优秀作品进行编辑成册。主要内容是湖北黄梅的厚重文化、风土人情以及美丽风光。体裁有散文、游记、摄影、美术、书法、诗词、楹联等。版面为彩印,价格在55元一本左右,印数2000本。作者有国家级作协会员、省市县作协会员、文学博士、文学爱好者以及摄影家、美术家、书法家、诗词楹联会员。欢迎企业、商家、个人提供赞助。新书征订已全面启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