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浪屿之波》,就该是厦门市市歌

重述鼓浪屿的故事 | 重温鼓浪屿的光芒

上一篇:鼓浪屿西林别墅,一位枭雄对一位英雄的致敬之作

上一篇我们讲了当年黄仲训把郑成功水操台遗址圈成自己的私家花园引发公愤,为解心中郁闷之气又建了西林别墅,结果这幢他一天也没住过的老别墅后来成为郑成功纪念馆的故事。

郑成功是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这大家都知道。

当年郑成功是在什么背景下起兵收复台湾的呢?这就得从他的父亲郑芝龙说起。

如果说郑成功是民族英雄,那郑芝龙只能说是海上枭雄,而且某种意义上,正是他枭雄的本性,成就了日后他儿子民族英雄的历史定位。

受制于明王朝的海禁政策,当时是大海商的郑芝龙只能靠走私维持与世界各国的贸易往来。凭着胆识和精明,他成为当时东南沿海最有名的海上英雄(海盗),不仅积攒了大量财富,还拥有属于自己的私人武装。

但由于不受官方待见,郑芝龙和一大帮兄弟只能长年漂泊在海上,或寄居于日本。

郑成功就是他娶了日本妻子后在日本平户所生。

后来在日本因为参与一场推翻日本幕府统治的政变失败,郑芝龙和带头大哥颜思齐(漳州海澄人)在弟兄们的建议下逃往台湾,阴差阳错地成为第一拨组团开发台湾的大陆人。

在台湾,他们和原住民和睦相处,与之后到来的荷兰人也井水不犯河水,各自拓垦自己的地盘。

为了迅速壮大力量,颜思齐和郑芝龙分别从漳州、泉州招纳了大量流民前往台湾参与拓垦。

今天2300多万台湾同胞,75%以上祖籍在闽南,就是这么来的。

比较可惜的是,带头大哥颜思齐到台湾不久就因一次外出打猎感染风寒意外离世,年仅37岁。

不过,由于他开发台湾的首创之功,后来台湾史学家连横先生(连战的祖父)在《台湾通史》中依然尊奉他为“开台王”并得到史学界一致认可。

颜思齐死后,郑芝龙接棒成为带头大哥,他进一步加大了从闽南招募青壮劳力到台湾的力度,曾开出“一人给银三两,三人给牛一头”的条件,一下子吸引数万人前往。

郑芝龙也由此被称为台湾历史上组织大规模移民第一人。

不过,此时的郑芝龙大概是年纪大了思乡心切,或者是骨子里泛起那种想得到官方认可的晋爵封王念头,他走出了影响后来历史进程也影响儿子郑成功人生轨迹的一步棋:接受明朝政府的招抚。

接受招抚的郑芝龙,洗白了海盗的身份,而且当上了官,明朝政府封他为“五虎游击将军”,以总兵身份专职围剿走私和侵扰海疆的海盗、倭寇以及荷兰人。

彼时的郑芝龙,成为明朝政府一颗维护其海禁政策的棋子,成倍提升了政府打击海盗的效率。

但由于接受招抚,郑芝龙客观上也把台湾拱手让给了荷兰人。话又说回来,这也成全日后他儿子郑成功的收复台湾之功。

历史就是这样,换一个角度去看,会有更多可以解读的东西。

后来,郑芝龙还被崇祯帝诏封为南安伯,在地位上已经相当于国家领导人,他确实实现了晋爵封王的夙愿。

可惜,此时的明王朝已到末路,满族人的铁骑很快挥杀到了闽南。是战是降,郑芝龙并没有什么迟疑,他有定见。

当时的清军,对如何解决郑芝龙并没有把握,所以准备了两套方案,一是招降二是硬打。

为了招降,清军开出让郑芝龙出任闽粤总督的优厚条件,如果郑芝龙不愿接受,那就开打。

没想到的是,郑芝龙很干脆地答应了。

清军显然对此很意外,原来对方并不是想像中那样的硬骨头,所以清军收回了闽粤总督的条件,转而把郑芝龙解往北京,由顺治帝封了一个叫“一等精奇尼哈番”的荣誉性爵位给他。

郑芝龙为什么那么干脆地投降?

大概还是骨子里那种晋爵封王的心思在做怪,管你们什么中原正统还是异族入侵,反正你们换你们的江山,我只要能保住眼前的荣华富贵就好。

但郑芝龙显然打错了算盘,倒是郑成功看得比他透,他这位身上有一半日本血统的儿子,不但比他更认中原正统,也比他更清楚清军的阴谋,在投降前他就力劝父亲不要走这条路。

郑芝龙就是不听,郑成功见说服不了父亲,就到孔庙焚儒服,大哭了一场,以此表明自己的心志,然后回来对父亲说:

若父亲一去不回,孩儿将来自当为您报仇。

在郑芝龙被解往北京之后,郑成功接过他手上的枪,站到了反清第一线。

在北京形同被软禁的郑芝龙,几年之后又获封同安侯,地位上也已经相当于国家领导人。显然他晋爵封王的夙愿在大清王朝得到了延续。

但明白人一眼就能看出,那都是因为郑成功的缘故,这只是清政府为了招降郑成功才给了郑芝龙这样的优待。

可惜郑成功并不领情,清政府屡次招抚,还有父亲三番五次让人带话,他就是不降。

顺治帝也就失去了耐心,既然郑芝龙无法影响郑成功,这颗棋子就没有利用价值,留着也无益。1661年11月24日,郑芝龙被矫杀。

对于父亲的结局,郑成功看得十分清楚,他曾让来劝降他的人转告父亲:

当初您上北京,能活到现在已经是奇迹。万一哪天您不幸被杀,那也是天命使然,我别无他法,只有身穿孝服为您报仇,才是忠孝两全之计。

意思是说,让我投降满清,以对国家不忠的方式向您尽孝,我做不到。

郑成功对中原正统的忠诚,可谓到了极致。他扛起反清大旗之后,迅速归附于南明永历小朝廷,并获封“延平郡公”,郑成功“延平王”的爵号就是这么来的。

郑成功反清,虽说在当时的情境下有道义上的制高点,但此时的天时、地利,甚至人和都已经不在他这边,他纵有心杀贼,也是无力回天了。

在清军的步步紧逼下,郑成功的军队渐渐被逼缩到厦门、金门等孤岛上,情势十分不妙。

这时候一位曾在台湾当过荷兰人翻译的谋士何斌向郑成功献计,让他从荷兰人手中拿下台湾作为退路,以图日后东山再起。

郑成功一听,对啊,台湾是我老爹一帮弟兄拓垦出来的地方,我不去那里去哪里。

郑成功就此决定拿下台湾,再加上军中重要将领兼得力幕僚杨朝栋(后来因贪污军粮被郑成功处死)也支持这一提议。

于是,在击退清军又一次进攻之后,郑成功开始依托厦门、鼓浪屿和金门等岛屿操练水师,为攻打台湾整军备战。

1661年初,郑成功亲率数百艘战船,两、三万将士从金门出发,剑指台湾。

经过与荷兰人将近一年的交战,1662年2月17日,荷兰人在投降书上签了字,灰溜溜地离开了台湾。

台湾就此重回中国的版图。其实,更准确地说,是台湾至此第一次有中国正规的朝廷军队进驻宣誓主权。

在我们今天的历史叙事中,郑成功是民族英雄。这当然没有错,然而在当时,郑成功攻打台湾,只是在为自己寻找一条先偏安然后图谋再起的基地,这也是事实。

不管怎么说,郑成功把台湾牢牢留在中国的版图中,凭着这一点,他就足够名垂青史。

可惜,和他的前辈颜思齐一样,进驻台湾没几个月,郑成功就因暴病身亡,年仅39岁。

郑成功死后,他的儿子郑经承袭了“延平郡王”的封爵继续统治台湾。

1680年,郑经也离开人世,他的儿子郑克塽继位,但也就短短3年,台湾就被康熙攻下。至此,台湾正式加入大清帝国的版图。

康熙攻下台湾之后,迅速在厦门成立了台厦道治理台湾。

随后,福建水师提督,管理兴化(莆田)、泉州、永春的兴泉永道以及泉州海防同知等也都移驻厦门,使得厦门成为包括台湾在内的东南沿海军事、政治中心。

尤其是兴泉永道这个副省级机构移驻厦门,是不是开创了中国这个以农立国的陆上政权以一座海岛(厦门岛)为道署治理陆地(泉州、莆田、永春)的先河呢?

我们不是历史学家,不敢肯定这一点,不过由此可见清朝政府对厦门的重视是不言而喻的。

100多年后厦门港的崛起,以及鼓浪屿的百年辉煌,显然源起于这里。

换句话说,如果要追溯厦门港崛起和鼓浪屿百年辉煌的源头,正是在郑成功以厦门、鼓浪屿、金门等岛屿为收复台湾的基地,之后康熙接棒打造厦门的这段时期。

鼓浪屿对郑成功的纪念也相当给力,一个占地2万平方米的皓月园,一座纪念馆以及大半个日光岩景区都有郑成功的痕迹。鼓浪屿就是一座名副其实的郑成功纪念岛。

厦门还发扬光大了郑成功为解将士思乡之愁而让部将洪旭创设的中秋博饼游戏,使之成为厦门乃至闽南地区的重要民俗。

每年的中秋,厦门家家户户的骰子声,就像是从已经遥远的郑成功时代传声而来。那一声声吆喝,都是一股股热切的家国之情,也告诉着人们厦门尤其是鼓浪屿和郑成功的渊源有多深。

当然,鼓浪屿和郑成功渊源的深,终究离不开台湾这个纽带。可能正是这样的缘故吧,所以,连《鼓浪屿之波》唱的都是对台湾的思念之情。

这也导致《鼓浪屿之波》旋律虽美,却因为歌词内容成不了厦门的市歌。

但其实,如果从更宏大的历史叙事去怀想,《鼓浪屿之波》作为厦门的市歌,不正可以表达更丰满的家国情怀,而不只是局限于一座城市的小城故事。
从这个意义上说,《鼓浪屿之波》为什么不能是厦门的市歌?不论是对今天海峡两岸的关系,还是在闽南地区的带头作用上,厦门都可以有更大的格局。

鼓浪屿,则必然是这样的格局中如同望着台湾的郑成功雕像那样的航标,那是告诉2300多万台湾同胞:大陆才是你们的根,脱离了大陆,你们只是漂泊在海上的亚细亚孤儿。

PS:
这一串,我们讲了郑成功与鼓浪屿,然后做了一些对厦门和台湾的感想。
当年郑成功有一位重要的谋士陈士京,和郑成功被大张旗鼓地纪念不同,陈士京只是默默地长眠在鼓浪屿鸡山路路旁一处小角落,我们曾写过他:
陈士京,长眠于鼓浪屿,助郑成功封侯晋公的重要谋士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