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肾名方——六味地黄,别随便乱吃(上)
六味地黄丸
很多朋友总是问我:陈老师,我这种情况能吃六味地黄吗? 我也不厌其烦的给患者讲什么情况下可以用,什么情况下不能用。我觉得索性不如单独讲一讲六味地黄吧,
我遇到过很多这种病人,找我看病之前自己也不知道听谁说的还是自己研究的,反正自己买药吃了一大堆,导致身体出现了种种不好的表现,我还要再花时间把它消除,特别麻烦。
下面介绍一下 在广大群众的普遍认知中 补肾声誉比较高的六味地黄丸
几乎市面上大部分能买到的六味地黄丸的成分:熟地黄160g 山茱萸80g 牡丹皮60g 山药80g 茯苓60g 泽泻60g
介绍的功能主要就是这几点:滋阴补肾。用于肾阴亏损,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消渴。
那么这味补肾名药是怎么来的呢。有记载的是张仲景《金匮要略》里面的肾气丸,主治“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后来宋代名医、儿科专家钱乙将肾气丸中的温补药桂枝和附子去掉,改为六味地黄丸,记载于《小儿药证直诀》中,用来治疗小儿先天不足,发育迟缓等病症。
这里注意,六味地黄丸原本是给小孩子吃的,小孩子是纯阳之体,按照古人的说法,专门补肾阴就可以了,一补肾阳就容易动火,因为小孩子元阳没有泄漏。
自宋代开始,六味地黄丸被后世中医扩展应用于临床,其应用范围逐渐发展为补肾滋阴之药,如明代名医薛己最善长补肾,他就主张,肾阴虚用六味地黄丸,肾阳虚用八味地黄丸。
薛己的实践为后世医家所认可,到现在也是,他们倡导的补肾观点对后世的影响非常大,以至于后世医家大都遵循六味地黄丸 滋补肾阴的主张。
此外,从药方的组成来看,它可以达到三阴同补(补肾阴、补肝阴、补脾阴)的效果,比如熟地黄可以补肾阴;山茱萸则是肝肾同补,通过补肝来达到补肾的目的;山药能健脾益肾,通过健脾来补后天。由此可以看出,六味地黄丸更适用于肾阴虚患者的治疗。
问题来了,什么是肾阴虚,什么是肾阳虚呢?这个问题咱们前面的音频里已经反复讲过很多遍了,这里再简单说一下
肾阴虚的典型症状是潮热、盗汗、手心和脚心烦热、口燥咽干,此外还有遗精、梦遗、早泄等。
肾阳虚的典型症状是腰膝酸软、不耐疲劳、经常觉得乏力、四肢发凉、喜热怕冷等。有些肾阳不足的人,也可能会出现勃起功能障碍、早泄、滑精等性功能问题。
但是问题来了,病人从来不照着书本得病!
什么意思呢?
现在临床上的实际情况是:很多肾虚的朋友往往肾阴虚和肾阳虚混杂在一起,有的时候还兼夹一些湿气、寒气、虚火、中寒…….
比如有的人腰酸腿软、稍微一走路就腿沉,平时怕冷,吃点东西就拉肚子,平时手脚冰凉,可是一到了热的屋子里面手心脚心还容易出汗,牙龈还经常渗血,嘴里面干燥没有津液,口臭、记忆力差、早泄遗精,性功能障碍,吃饭不香,吃点凉东西大便还容易拉稀,脾气还急躁,眼睛平时红红的,干涩疼痛,颈椎难受,后背发硬……
这都是我平时临床最常碰到的情况,你说他是阴虚吧,他还怕冷,你说他阳虚吧,他还手心出汗,阴阳俱虚吧,还稍微一吃点补药就上火,“虚不受补”,还兼有脾胃虚寒,肝气不足,碰到这种情况就应该临证组方了,根据病人的病情加减用药,而不是单纯的肾阴虚用六味地黄丸,肾阳虚用金匮肾气丸了。
所以,在临床实际中,很难分清具体是肾阴虚还是肾阳虚,那种很典型的肾阴虚或者肾阳虚的病人在整个肾虚人群中的比例非常小,所以很多人问我:“陈医生,我是肾阴虚还是肾阳虚啊?”
这种问题很难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