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谈华伟 特约通讯员成守敏)他从部队退役后回到家乡创业,当起了一名“猪倌”;他创办了占地60余亩,年产8000余头的现代化生猪养殖基地;他毫无保留地将养殖技术传授给村民,带领100多户村民走向共同富裕;他多次被评为“先进个人”“全民创业的典型代表”。他就是今天的主人公——周红。
周红在猪舍做每日例行工作巡查诊疗
周红出生在重庆市忠县忠州街道灯树村,自小时候就跟随从事生猪养殖的父亲在猪圈旁兜兜转转,对养猪就有了浓厚的兴趣。初中毕业后的周红没有继续学业,而是选择穿上戎装,入伍参军。2008年,17岁的周红带上了家人的殷切期望,来到了山环水绕、沃野千里的东北大地上成为一名解放军通讯兵。“我在部队学到的更多是坚强、责任和担当。”一年四季的摸爬滚打,挑战从未曾经历的心理极限,在一年四季的学习中周红重新认识了自我。青年时期他选择了当兵报国,不仅磨砺了心智,还培养了坚韧担当的品格。经历了3年部队的历练之后,周红懂得了与家人分离时的恋恋不舍,明白了军人肩上的使命和担当,褪去了年少轻狂的青春与叛逆。2010年,19岁的周红光荣地结束了军旅生涯,退伍后他没有选择到外地打拼,而是随着父亲一起在家乡创业。他决定圆儿时的梦想,干出一番事业——创建标准化的生猪养殖基地。“当今很多年轻人不愿意去搞农业,尤其听说搞养殖业是又脏又臭又累的行业时,更是少有人想去干。而我觉得养猪很有乐趣。”周红坦言,身边很多年轻人对养猪行业缺乏了解,怀有偏见,不过,在周红看来,创业永远挑最自己最喜欢做的事情去做。因为喜欢,则没有抱怨的理由!
周红在给种母猪做B超检查
“在创业期间是非常艰辛的,不同的阶段会遇到不同的困惑”。说起创业时的艰辛,周红顿时百感交集。2012年,由于养殖经验不足,周红的养猪场猪群感染了疫病,他恐慌至极,感到不知所措。后来在忠县畜牧局的指导和帮助下,整个局面才得以控制下来,将损失降到了最低。2015年,新场刚建起准备投入生产之际,由于此前未做好充足预算准备,前期建设投入很快花掉了大部分现金流,在准备引进新的猪种时出现了资金链短缺的情况。当时周红找银行贷款受阻,因为当时生猪行情疲软,不被银行看好,一时陷入了困境。
后来,周红在忠县农委的帮助下,得到了重庆农业担保公司的支持,从而向银行申请到了100万的担保贷款,缓解了燃眉之急,逐渐走出了困境。
种猪场全景
虽然父辈也是从事养猪行业,但是规模不大,周红不希望走传统道路,想要探索新的养殖模式。为学好现代化的养猪技术,周红到过很多省市的大型养殖场取经,主动参加由忠县农业农村委组织的养殖班培训学习,向一些专家院士定期交流学习。“每一次参加培训学习都会带来技术和思维上的变化。”除了广泛吸收外界的先进养殖技术和经验之外,周红自己总结了一套独特的经营理念。
周红参加加中生猪养殖研讨会
“开始做养殖的时候,我基本上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养殖场,任何事情都亲力亲为,除了吃饭睡觉,其他时间基本都在养殖场里,后来我开始学会了经营管理,把精力放在核心的事情上。”周红说,通过完整的数据统计,运用了一些科技方面软件,每天都能清晰地分析问题,查找问题、从而更方便解决问题。可以更好地提高整个猪场的生产效率。“我们公司现在有两个生产基地,一个种猪扩繁场,一个商品猪育肥场。种猪场可存栏能繁母猪500头,育肥场可常年存栏3000头肥猪。拥有年出栏8000至10000头的猪舍。”
沼液处理后灌溉的果园基地
养殖场规模扩大后,粪污量也增大,从而加大了农村环境压力。如何处理猪粪便成了摆在公司发展的一大难题。为了长远发展,周红对两个生产基地都严格按照环保要求对废物做了净化处理,并且都得到了环保部门的肯定。新场刚投入400多万建立了先进的大型沼气池项目,主要是通过干湿分离技术,将榨出来的干料作有机肥处理,过滤沉淀后的尿素通过管网输送到果园里进行喷灌,而沼气池所产生的沼气,无偿提供给周围5个村组的300多户村民使用。如果后期沼气产量增加,周红也将继续给更多的村民使用,从而使村民能够得到更多的方便。
育肥舍
为了帮助当地村民脱贫致富,周红给困难户赠送仔猪饲养,毫无保留地给村民传授养殖技术,带动了周边180户村民共同致富。周红也分享了他的一些创业心得,希望能够帮助正在创业或者即将创业的青年们。一是做自己拿手的。任何一个项目不是三天两天就可以摸透的,不要把创业想得太简单。无论别人赚多少钱都不要去跟风,跟风可能就只能做别人的垫脚石。二是获取家人的支持。创业不是一个人的事,是一家人的事,甚至是自己所有朋友的事,如果他们不理解,不支持,一个人就会孤掌难鸣,坚持不了多久就会放弃。三是与同行多交流,相互取长补短,互通有无,才能获取效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