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传承】| 朱乐尧作品:古代中国人是怎样起名的?

古代中国人是怎样起名的?
人需名,非常名:名,自命也
 《说文解字》云:“名,自命也。从口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见,故以口自名”。黄昏后,天暗黑不能相认识,各以代号称。这便是名的由来。
 后来,人们逐渐体会到日常生活中,“名”能够为人们之间的相互交往带来极大的方便性,于是,起“名”便逐渐地通行了起来,使得人皆有名,并演化成为人们社会生活中一个极其重要的习俗与文化传统。
 “名”是一个人的脸面,有着丰富的文化意蕴及信息能量和文字的全息理念。战国时期著名的哲学家尹文子论证说:形以定名,名以定事,事以验名。观察、辨别事物及人物必先定名,而后才可以成事。
 唐代才华横溢的诗人李贺,在准备参加全国大考之时,因其父,名“晋肃”,“晋”与进士的“进”同音,于是,便有人以此大做文章,肆意诋毁,李贺遂不敢去应试。
 清同治七年全国科举考试,江苏考生王国钧名列前茅,参加殿试,本为一等,因慈禧太后见他的名字与“亡国君”谐音,立马下旨降为殿试三等。后王国钧被发往安徽任知县,又被议改任教职,在山阳县任教官长达20年,才以才干卓著被选任为云南某县县令,然未上任便去世了。
 清光绪三十年,直隶人刘春霖参加科考,名列进士三甲末等,因其名“春霖”有春雨之意,再加其姓“刘”与“留”谐音,很受慈禧太后青睐,认为此人名字吉祥,符合自己恩泽永垂的心境,于是下旨将刘春霖拔为甲等第一,成为清代最后一名状元。
 以上所例虽为个案,但也足见名字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荀子说:“名有固善,径易而不拂,谓之善名。”一个平易好懂、意蕴深厚又不被人误解的完善之名,就好像是一幅赏心悦目的山水画,一首语言凝练、内涵丰富的好诗,能给人以好的暗示导引,激励上进,使人奋发图强,力争上游,为事业成功助一臂之力。
 一个好名、善名,能带给人以期望、好运。因此,中国的人名,决不只是一个单纯的指称符号,它反映一个时代的审美风尚,构成鲜明的时代特色,具有极其丰富的文化蕴涵。
古代中国流行以时取名以天干字为名
 在中国,古中原地区的人名,有据可寻的取名方式及规律最早出现于夏代。
 那时的通行历法是使用天干地支纪年,其中天干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代表10个太阳;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为12种动物。
 由于古代中原汉人崇拜太阳,因此,夏代君主及贵族都特别喜欢以天干取名。现已发现的史料表明,夏代君主就有以太康、仲康、少康、孔甲、撒甲、履癸等为名的。其中的“康”字,据陈梦家的考证,即为“庚”字,同“甲”、“癸”等一样,都是传说中的10个太阳(即10个天干)之一。
 商代的君主取名,继承了夏代君主取名的传统习惯。从开国之君商汤(又名太乙),到亡国之主帝辛(即商纣王,亦称殷纣王),其间29位君主,无一不以天干字取名。
 但总起来说,西周以前的历史记载不多,人名有限,人们只能从帝王谱系中找出一些上古时期的取名方式及规则。而周朝建立后,由于史籍渐多,名人辈出,这就为人们尽可能多的了解古代中原国人的取名方式及其各种规则与禁忌提供了较为充分的资料。
 商代流行的以时取名、以天干字为名的这种取名方式,进入周代后还仍然流行。周人取名,不仅取天干字,也取地支字,如以午、申、寅等字为名。另外,还用四季名称、月亮朔望、霜、雪等字为名,如楚王熊严有四子,其中老大和老二的名字为伯霜、仲雪。
最早的取名立论,申繻的五原则六禁忌之说
特别值得提到的是,春秋时,鲁国有个叫申繻的大夫,对取名颇有研究,明确提出取名的五原则与六禁忌之说。
 《左传·桓公六年》载:“九月,丁卯,子同生,以大子生之礼举之,接以大牢,卜士负之,士妻食之,公与文姜宗妇命之,公问名于申繻,对曰,名有五,有信,有义,有象,有假,有类,以名生为信,以德名为义,以类命为象,取于物为假,取于父为类,不以国,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隐疾,不以畜牲,不以器币,周人以讳事神,名,终将讳之,故以国则废名,以官则废职,以山川则废主,以畜牲则废祀,以器币则废礼,晋以僖侯废司徒,宋以武公废司空,先君献武废二山,是以大物不可以命。”
 鲁桓公的这个儿子,因其出生日与鲁桓公的生日相同,故取名“同”,被立为太子,即后来的鲁庄公。
申繻在这里给出的取名五项原则与六个禁忌说,五项原则,即信、义、类、假、象。所谓信,就是以孩子出生时的标志性事件为名;所谓义,就是根据孩子出生时的祥瑞现象和选择表示美德的字眼为名;所谓象,就是根据孩子与生俱来的特殊标记即身体的某些特征取名;所谓假,就是以相似之物或借用各种事物的名称为孩子取名;所谓类,则是选择孩子与父亲类似的人名。
 六个禁忌则是:不以国家名为名;不以官职为名;不以山川为名;不以隐疾为名;不以畜牲为名;不能以器币为名。否则会引起诸多不便。
 申繻举例说,晋国的僖侯名“司徒”,就废了司徒之官名,宋武公名“司空”,就废了司空这个官名,鲁国的献公名“具”,武公名“敖”,就废了具、敖二山的山名,所有这些都是值得重视并注意引以为戒的问题。
 可以说,从西周到春秋战国,整个有周一代人的取名基本上都是因循申繻所总结的这样一些原则和方法进行的。
 周代人名,有如周代成书的《诗经》那样,洋溢着一种质朴、随意,不咬文嚼字、不刻意雕饰的清新、犷野之风,有着一种纯真天然、不拘一格之美。
 以出生时境况、形貌特征取名
 春秋时郑庄公,名“寤生”。寤生,即逆生,出生时不是像通常的新生儿那样头先出来,而是脚先出。郑庄公的父母为纪念其儿子诞生时的艰难,即取名“寤生”。故此,《左传·隐公元年》载:“ 庄公寤生,惊姜氏 ,故名寤生 ,遂恶之。”是为“以名生为信”取名的突出代表。
 春秋时的晋成公,堂堂一国之君,名“黑臀”,当与晋成公臀部的明显青色胎记有关.以胎记取名的,还有周庄王时的周公名“黑肩”,鲁成公名“黑肱”等。
 春秋时代的卓越思想家、道家创始人老子,名李耳,字聃,据后人考证可能就是因老子的耳朵没有耳轮而得名。
 春秋时代的另一伟大思想家、儒家始创人孔子,生而“首上圩顶”,即脑袋上面中间低四面高,故名“丘”,字“仲尼”。
 春秋郑国郑简公时的大夫、游姓人的开姓始祖“游眅”,字子明,“眅”的意思是眼皮向上、多白眼貌,《说文》的解释是“多白眼也”,也就是眼睛的眼白较大。
 以上这些当属于“以类命为象”的一类取名。
 周代盛行在人名中按出生顺序嵌入排行字。这种习俗可追溯到周朝建立前的古公亶父时期。
 古公亶父是周文王的祖父,他给三个儿子分别取名太伯、虞仲、季历,“伯”代表老大,“仲”代表老二,“季”代表最小。在“季”之前,还有“叔”,“叔”可代表老三,也可代表老四、老五等。
 如周武王有九个同母兄弟,老大叫伯邑考,武王是老二,老三叫叔鲜,周公旦是老四,老五叫叔度,老六叫叔振铎,武王最小的弟弟叫季载。
 在先秦名人中,以伯、仲、叔、季入名的数量最多,一般出现在字中。如伯服、伯阳、伯荒、蔡仲、管仲、敬仲、季札等。周时的这种取名方式对后人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
以厚望、梦兆、占卜取名
 周文王,名“昌”,是季历的儿子。据传周文王出生时有“圣瑞”,古公亶父满怀希望,故给他取名“昌”,并说:“我世当有兴者,其在昌乎?”把振兴周族的期望寄托在这个孙子身上。这种取名即属于“以德名为义”,蕴含父辈对子孙的一种期望。
 在周代,以梦兆和通过占卜为孩子取名的做法也很流行。
 周初,武王与叔虞母相会时,曾梦见天帝对他说:“余命女(汝)生子,名'虞’,余与之唐。”后来,叔虞母生下一子,手上有一个“虞”字,武王便给他取了这个名。周成王时,封叔虞于唐,叫唐叔虞,是晋国祖先。
 春秋时,卫襄公有一地位低下的妾氏,被襄公宠幸,怀了孕,梦见有人对她说:“我康叔也,令若子必有卫,名而子曰'元’。”译成白话就是:我是康叔,让你的儿子一定享有卫国,给你儿子取名“元”。
 康叔是卫国的祖先,这件事襄公知道后,认为是天意,就给这位妾氏生下的儿子取名“元”,并立他为继承人,襄公死后,继位为卫灵公。
 “皇揽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屈原《离骚》:太祖根据我初生时的气度,通过卦辞赐给我嘉美的大名)。史载,鲁国人季友将要出生时,其父鲁桓公找人占卜这个孩子是男还是女以及将来的命运。卜者说:“男也,其名曰'友’,间于两社,为公室辅。季友亡,则鲁不昌。”卜者不仅卜出了孩子的性别,还卜出了其名。孩子出生后,手掌上竟有个“友”字,于是鲁桓公就给孩子取名“友”。
 另,周代也有人以牛、马、羊、彘等牲畜和某些动物之名为名。孔子有个学生就叫司马牛。蝎子乃毒虫,令人闻之色变,但春秋时却有不少的人名取自蝎,齐国有公孙虿,郑国亦有公孙虿,虿即蝎。此为“取于物为假”的一类取名。
古老取名传统的延续和传承
在笔者家乡——赣西南山乡客家人集聚区直至上世纪50、60年代,古代中原汉人所通行的取名原则与方法仍依然盛行和普遍。
比如孩子的小名(又称乳名),若是男孩,很多人依然喜欢在天干字后加一“生”字或其他适于男性为名的字为名,如甲生、乙连、乙鼎生、丙生、丙贵生、丁生、戊生、己生、庚生、辛生、辛福生、壬福、癸生等。若是女孩则在天干字后加一“珠”或“秀”或“花”或“香”或“妹”等适于女性为名的字,如甲珠、乙秀、丙珠、丁妹、戊秀、己莲、庚秀、辛妹、壬姑、壬花、癸秀、癸香等。以天干为名的一大优点是,天干用于纪年每10年一轮回,因此,以天干为名,据名再视其年庚长相即能够很容易地推断出一个人出生的确切年份和年龄。
伴随干支纪年在民间的逐渐生疏,自上世纪70、80年代后,这一取名方法即逐渐退出了笔者家乡起名的活动舞台。
又如流行以时取名,如以排行取名,长子长女称长生、长娣、长英、长秀,次子次女叫二(当地方言读ni,老二的意思)生、二妹、二秀等,最小的孩子称满牯、满仔、满姑、满娣、满秀、满妹等;以出生时节令取名,如春生、春花、春香、伏生、伏秀、六月、秋生、秋香、冬生、冬福、冬令、冬秀、冬娣、冬梅、冬妹等。
还有就是流行以申繻取名五项原则中的“取于物为假”取名,如借用花或物的名称为名,如茶花、桃花、小桃、桃生、莲花、荷花、禾花、李花、李香、李生、兰花、菊花、菊香、梅花、腊梅等;以五行元素取名,如金生、金英、木生、木兰、水生、水花、火生、火秀、土生、土香等。
以申繻取名五项原则中的“义”,以某种期望为孩子取名,如期盼换胎生子,人丁兴旺,如招弟、带弟、来弟、得弟等;期盼发财、生活富裕,如发生、财生、财秀、财香、财花、富生、荣华、富贵等;求福与禄和健康长寿,如福生、福秀、禄生、五禄生、长(读chang)生、万年、寿生、祖生等。
最后就是喜欢以贬义、贱义字和男当女取名。前者如浓毛狗、牛牯、欠仔、欠妹、欠婆、老畲(家乡方言作傻义)等;后者如李妹、南秀、河妹、辛妹等。民间的说法是,孩子取个贱名、土名、女孩名好养活,病痛少、磨难少。
20世纪70、80年代后,由于新一代父母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以贬义、贱义字取名的现象不断减少,特别是以不雅字眼为名的已不复存在。
本栏目编辑:宋蔷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朱乐尧,江西南康人,1952年7月生。1978年高考后带军职进入中国人民大学学习。1982年7月毕业后,到辽宁财经学院(今东北财经大学)任教,从事农业、农村经济和经济学教学与研究工作,1983年5月退出现役。先后发表农业、农村经济和经济学研究论文200多篇,出版《经济学通论》、《回归农业》、《环城农业》、《走向明天的国有企业》、《区域经济的组织与管理》、《产业配置经济学导论》、《关贸总协定概要》等专著13种。近年转向文化休闲类读物写作,已完成《故乡记忆——并不只是发生在赣西南一个小山村里的故事》一书创作。自2021年起开始发表文学作品。
枸杞文学
监事:王湛华
顾问:邓九刚   詹仕华
平台总监: 阿娜尔古丽
主编:韩阳 
责任编辑:马枚素  沈曼妮
美      编:宋蔷
编委: 耿宪温  张仿治  向以权  天天  
遵旨:展示名家风采   推介文化新秀  
主办:
枸杞文学公众号
枸杞文学网站
升晋康达集团
北京华丽精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本平台由“升晋康达集团”独家赞助
特别说明
作者文责自负。本平台与网站坚决反对抄袭、剽窃等不端行为,
如出现抄袭、盗用、剩窃等文责纠纷,与本平台无关,作者自己承担所有责任。来稿实行随稿随审,在公众号平台推出后,推向我们的官网。如果一个月内未收到拟采用通知,请作者译者自行安排。
作者福利:
当日点击量5000以上,我们补助作者200元,机刷不算。
点击量在一万以上,我们补助500元.
欢迎投稿,投稿邮箱:552097183@qq.com
长篇签约:按照打赏、后台流量主、付费阅读、第三平台推送等,版权收入与作者五五分成。长篇小说一年结一次版权费。欢迎投稿,投稿邮箱:552097183@g.com
专栏作家每月结一次稿费,长篇小说一年结一次版权费。欢迎投稿,投稿邮箱:552097183@g.com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