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中医如何从零基础入门到精通(5)中医基础教材知识的临床应用

原创黄纯富 岐黄传习所 昨天

本篇导读

中医的同病异治、异病同治,为什么能够实现?其实,它是由中医的这个学科特点所决定的。临床上遇到不懂的疑难问题时,要向书籍求助。要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还要去实践。

一、方剂学完,一展身手
对于《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以及其他的内科的书籍,都可以用这种四轮读书方法学习。当然,重点是要把这几门课学好,特别是《中药学》和《方剂学》。
《中医基础理论》和《中医诊断学》在后面持续的学习过程中,还会不断的反复,不断的提到。
这样一来,就是反复的重复学习,有些问题就不需要刻意去记,都已经滚瓜烂熟。
《中药学》和《方剂学》是最终涉及到要运用的,要比较熟。
比如学《内科学》时,遇到一个证型要用补中益气汤,但是你不记得,肯定不行。
补中益气汤在内、外、妇、儿、骨伤、皮肤各科都用得上。中医的同病异治、异病同治,为什么能够实现?其实,它是由中医的这个学科特点所决定的。
比如说,归脾汤。通常认为归脾汤可以用于治疗心脾血虚的失眠。有些病人可能是以失眠来看病,但是有些病人可能是因为其他的病,比如崩漏来看病。
归脾汤方歌这样写:“归脾汤用术参芪,归草茯神远志齐,酸枣木香龙眼肉,煎加姜枣益心脾。怔忡健忘俱可却,血虚崩漏总能医”。
那么,心脾血虚的失眠可以用,血虚崩漏也可以用,没有失眠,只是心脾血虚、头晕眼花,也可以用。
在把《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基础理论》这些学熟以后,绝大多数的人就会开始逐渐进入临床。特别是把《方剂学》学完,有很多人会跃跃欲试,想要在临床上一展身手。
这是可以理解的,为什么呢?
因为我就是从大二开始学了《方剂学》以后,开始给人看病。
当时,遇到老家的一个病人,他到永川中医院找一个老中医看病,吃了两、三个月的中药,还是没有解决失眠问题。
她把方子给我看了一下——归脾汤,酸枣仁、柏子仁、夜交藤、龙骨、牡蛎、蝉蜕、琥珀,这些药都用了。但是,她就是睡不着,又没其他办法。
九十年代初,考上大学是很不容易的。我们那里只有我一个人考上大学,所以乡里人有问题就会找我来问,或者直接就让我给看一下。
在1993年,有一个亲戚的儿子患了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性肾炎,当时在重庆花了几万块钱也没治好。于是,我去找杨介宾杨老,杨老就开了犀角地黄汤,然后我就把方子给亲戚寄回去,有时也找师兄缪其祥给他开。
有时候,我就充当黄牛的角色,别人通过我,找到我的老师给开方子。这些都会让人觉得很兴奋,因为开始接触临床了。
二、与竹叶石膏汤有关的故事
在学习《方剂学》的过程中,我自己有一次感冒了,全身无力,坐着都不停的冒汗,然后声音沙哑,甚至说话根本就没有声音了,话都说不出来,在老师的建议下吃了点维C银翘片,也不见好转。
然后我就照着《方剂学》找方子,最后就给自己开了一付竹叶石膏汤,然后在楼下守楼的大妈那里熬药,熬药时太困,就躺在椅子上困得睡着了,所以,药熬了多久也不知道,醒来时赶紧把药倒出来,清汤寡水,颜色很淡,赶紧又熬,熬完就赶紧喝,之后才有了力气,直到一个多月以后,才恢复说话,但是,从此以后,唱歌就只能唱一首,多唱几首就会声音沙哑,高音也无法驾驭了。
这是我第一次给自己开方,因为当时穷,就只吃了一付药,10克人参花了3块多钱,舍不得吃啊,结果落了一个病根。但是,好歹也是有力气走路了,所以自我感觉有点成就感。
所以,这个竹叶石膏汤给我留下很深刻的印象,也非常喜欢用。
今年年初,有一个朋友的老母亲在重医附属永川医院住院,当时她问过我有没有好一些的中医给她母亲看下该怎么办,我建议她找医院中医科会诊。七、八天之后,我问她母亲的情况怎么样,她说医院让准备后事。
详细一问,原来她母亲发烧不退,刚出院,就又住院,整个人处于昏迷状态(其实应该是昏睡状态)。于是,我主动说,那我去看一下。
本来是医不叩门,不应该问的。因为这个朋友, 辩证来看,有些人可能不知道,有时作为医生的我们在问“现在怎么样”时,其实,就是在提醒你:我有办法可以处理。但是,因为你没有主动问,我不好意思跟你说,只能作为朋友,关心下你的病情。
我跟这个朋友去看她母亲时,已经12点了,她母亲身上在出汗,口渴,脉洪大,跳得很快。我一看,阳明四大证都有了,而且气虚,眼睛也不睁。
于是,我给她开了竹叶石膏汤,又开了点石菖蒲之类的药物。嘱咐她家人马上抓药、熬药,熬好后马上吃,吃不下去就喂,通过胃管打进去。
第二天,老人家就苏醒了,烧也退了。并且,醒过来之后,眼睛也睁开了,还能认人。后来,又反反复复的调理,毕竟是78岁的老人,问题也很多,最后终于平安回到家里。
竹叶石膏汤,是我第一次给自己开出的方剂,留下的印象十分深刻。那时还在读大学,所以,一边学习,一边实践,这种给人带来的那种认识是特别深刻的。
三、青蒿鳖甲汤的运用
重新回到那一年放假回家以后,遇到的那个失眠的病人。
当时,我问她怎么失眠的,她说睡不着。我继续追问,你除了睡不着还有什么不舒服的?她说,热!全身发热,好像从骨头里热出来的一样。
我一听,这不是骨蒸劳热么?马上翻开《方剂学》——青蒿鳖甲汤。这个病人说,要到天亮才会凉快一点,这时才可以想睡一点,但是又不能睡了。这是“夜热早凉无汗出”,我马上开了青蒿鳖甲汤的方子,酸枣仁,柏子仁之类的都不用。
她自己到药铺抓药以后,我还告诉她鳖甲要怎么炮制,要用醋泡一下,然后炒干,等等。第二天她来了就说,“这个药就对啦,昨天晚上吃药后我就睡了,直到早上八点,他们叫我,我才醒。”
这个案例说明了什么?
第一,临床上遇到不懂的疑难问题时,要向书籍求助。
第二,要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还要去实践。
另外,关于青蒿鳖甲汤,顺便讲一下,青蒿鳖甲汤,在以前是治疗肺结核、虚劳这一类疾病的。但是,现在有很多临床医生会应用在别处,比如在儿科,叶明军(儿科中医)就晒过这样的案例,这是非常聪明的做法。
青蒿鳖甲汤用于治疗小孩反复发烧的情况,即小孩晚上发烧,到医院打针输液,然后烧退,白天小孩还可以玩得很疯,但是到了傍晚,又开始体温38度,过了一会,体温又升到38.5度,怎么办?家长都就会很焦急地向医生询问,“晚上要不要吃布洛芬,或者要不要去输液?”到了晚上9点多,体温继续升高到39度了,家长着急得很,问他“孩子有没有出汗?”“没有。”
很多临床医生,这时就会采取什么措施?“体若燔炭,汗出而散”,这时发一下汗,或者去医院打一针安痛定,或者用其他退烧药,也会出汗、退烧,但这不是办法。因为,今天晚上退烧了,明天晚上又发烧,后天晚上又发烧,怎么办?
所以,青蒿鳖甲汤,这是个好方子。晚上发烧,天亮退烧,这不就是“夜热早凉”么?为什么要把这个方子理解为只能治疗虚劳、肺结核这一类的疾病呢?
这个“夜热早凉”就是青蒿鳖甲汤的特征性的证候。而掌握好这个方子的运用,可以说是在临床治疗发热性疾病方面的一个利器。(本文根据黄纯富老师讲课录音整理,未完待续。)
❄本文为国医传习所元老会联合创始人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