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西路1173弄花园公寓
花园公寓位于静安寺路(今南京西路)1173弄。坐落在南京西路南侧,威海卫路(今威海路)北侧,西邻西摩路(今陕西北路),东近慕尔呜路(今茂名北路),占地面积13.73亩(9153.24平方米)。花园公寓建于民国20年(1931年),由赉安洋行设计为荣康地产公司,作为出租公寓而建造,1949年由政府接受管理,现在仍作为民宅使用。公寓建有混合结构四层楼公寓1排,3个单元,三层公寓3排,7个单元,二层汽车间及附屋2排,86个单元。合计建筑面积13215平方米。该公寓前后均有花园,故名花园公寓。
公寓为联列式。由1条坐南朝北的主通道和5条东西横向的支通道组成总体平面。4排公寓布置在主通道东侧。第一排沿南京西路设置,四层楼,3个单元,底层为店铺,二、三、四层为住宅,有二室户6套,三室户12套,共18套居室,分三个出入口由南京西路直接出入。第二、三、四排都是弄内三层楼联列式公寓。第二排2个单元,有12套四室户,分2个出入口进出。
第三排3个单元,有6套二室户,6套五室户,共12套居室,分3个出入口进出。全公寓共有60套居室,其中二室户12套,三室户30套,四室户12套,五室户6套。公寓设有地下室,第一排地下室直通第二排(现改为咖啡馆),第三、四排的地下室为炉子间(第三排地下室现改为街道货栈)。
地址 | 里弄 | 式样 | 建筑年份 | 结构 | 房屋 | 建筑面积 |
南京西路1173弄、1143—1171号 | 花园公寓 | 公寓里弄 | 1930年 | 砖木二、四层 | 6幢 | 18216平方米 |
整个建筑空间构成上已经很难找到中国传统住宅建筑的要素,但还保留了以客堂为中心的空间构成形式。在建筑造型上整个花园公寓的建筑群都采用了古典主义的三段式的建筑形式,即一层基座,二.三层的中段部及顶部檐部和女儿墙的四层部分,并在建筑外观上随处施以古典主义建筑风格的装饰元素,仿石的基座和厚重的装饰柱给人高贵豪华的感觉。
上海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名录:310106945190000235 花园公寓 民国 南京西路街道
上世纪50年代中期12岁的程乃珊举家返沪,住进了位于南京西路1173弄的花园公寓。作家程乃珊的祖父16岁卷着铺盖从乡下到上海谋生,到程乃珊出生之时,已成为在上海金融界颇有地位的人物。此公寓便是其主祖父之物。
花园公寓建于1930年,属英资惠罗公司物业,多为英侨居住。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进入上海租界,花园公寓被作为“敌产”没收。抗战胜利后,公寓物归原主,但这些侨民多死在集中营,幸存者也急于回国,惠罗公司决定把房产卖掉变现,供侨民回国安家津贴。于是,程乃珊的祖父和另两位银行家(史久鳌、香港董建华妹夫的外公和潘久芬)联合,各出30万美金,把整条公寓弄堂包括沿街铺面买了下来作为投资。
吴旭丹(1892~1988年)江苏吴县人。1912年就读于上海哈佛医学校,1916年赴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深造,获医学博士。先后被聘波士顿肺病医院、马萨诸塞公立医院及长老会医院服务。1922年回国,在北京协和医学院任教。1928年再度赴美霍布金斯大学医学院任研究员,从事内科和免疫学研究。回国被晋升为内科副教授,后任南京中央医院内科主任。1931年来沪开业行医兼任上海医学院特约教授、中国红十字会总医院特约医师,曾任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第十届会长。解放前夕,吴氏的妻子、儿女先后去美国,他毅然留在上海。解放后行医兼任上海市电话公司工人医院内科主任、市第九人民医院内科顾问。1956年放弃开业,出任市第二劳工医院(今杨浦区中心医院)内科主任。晚年健康欠佳,由其子接往美国照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