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肝炎谢锡亮灸法

谢锡亮,1926年生,山西名老中医,临床用灸法治疗各种常见病及疑难病。尤其善用灸法治疗慢性肝炎,他采用直接施灸的方法,取得了良好效果,今兹介绍如下。

(一)湿热困脾型

初感此病,其病因多为湿热之邪犯肝困脾,症见寒热口苦、黄疸、恶心、呕吐、舌胖大、苔厚腻、食饮减退、小便黄、腹胀胁痛、四肢倦怠、脉弦数等,本型相当于急性乙型肝炎。

1.处方

主穴:肝俞、阳陵泉(化脓灸)。

配穴:大椎、中脘、阴陵泉(非化脓灸)。

(二)脾胃虚弱型

肝邪克伐脾胃日久,致使脾失健运,胃失和降,造成脾胃两虚,不能摄取饮食精微以濡养全身,则见发干形瘦,精神萎靡,眩晕,食欲缺乏,脘腹胀满,大便溏泄,周身无力,肢体酸困或水湿不化,形成水肿、腹水、脉弦缓等。本型相当于慢性乙型肝炎,人以水谷为本,治以健脾益胃为主。

处方

主穴:肝俞、脾俞、足三里(化脓灸)

配穴:中脘,阴陵泉,三阴交(非化脓灸)

(三)肝气郁结型

肝气不能条达则郁结,郁结则气逆,症见暖气胀满、厌食、呕吐、大便飨泄、胸胁不舒、情绪激动、善感易怒、抑郁不乐、多梦少寐、脉象弦或见涩象。

本型以疏肝解郁为主。

处方

主穴:肝俞、阳陵泉(化脓灸)

配穴:中脘、太冲、期门、膻中(非化脓灸)

(四)肝肾阴虚型

肝病日久必累及肾,肝肾同源,两者俱见虚象。症见阴虚内热、头晕、目干、耳鸣、胁下引痛、心悸、烦躁、口干、舌绛红、五心烦热、遗精、失眠、盗汗、脉象弦细无力等。可见于各型肝炎,尤其慢性活动性肝炎,长期应用激素造成肝肾阴虚者,以滋补肝肾为主。

1.处方

主穴:肝俞、肾俞、足三里(化脓灸)。

配穴:关元、太溪(非化脓灸)。

(五)血瘀气滞型

本型多由肝气郁滞而来,郁久必致血瘀,症见肝脾大,痛有定处,如锥刺而拒按。妇女则会引起经血减少,色黑有块,噩梦善怒。怔忡健忘,舌色紫黯而有瘀点,面部薰黑晦黯。可见肝掌及蜘蛛痣,脉象沉涩等。以活血化瘀,疏导气机为主。

处方

主穴:肝俞、膈俞、足三里(化脓灸)。

配穴:太冲、血海、蠡沟(非化脓灸)。

(六)预防灸法处方:足三里。

对于湿热型,李老常同时配伍,柴胡,茵陈,白芍,川楝子等清热疏肝理气的中药。(选自《谢锡亮灸法医案》)

“见肝之病必先实脾”,不论内治外治法,乃是中医至理,谢老取穴,不论任何证型,都加入健脾胃的要穴位,如中脘,脾俞,足三里等。#中医养生# #养生# #中医#

(0)

相关推荐

  • 慢性结肠炎(肝郁乘脾型)取穴法

    临床表现为泻痢时作时止,遇怒则发,舌边鲜红,脉象弦细.兼有胸胁胀满,咽干口苦:或恶心泛酸,腹痛即泻 主穴:胸夹脊,肝俞,脾俞,胃俞,阳陵泉,太冲,中脘,建里,上巨虚 配穴:兼有胸胁胀满,咽干口苦的加期 ...

  • 疏肝理脾汤主治:肝脾不调,慢性肝炎以及早...

    疏肝理脾汤 主治:肝脾不调,慢性肝炎以及早期肝硬化等肝病. 组成:柴胡10克 白术12克 香附10克 党参30克 泽泻20克 制首乌15克 丹参30克 三七粉7克. #快问中医超能团#

  • 岭南广东名医岑鹤龄养阴扶脾活络法论治慢性肝炎

    岑鹤龄教授治疗慢性肝炎的经验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1)认为慢性肝炎因久病而阴虚阳盛,主要矛盾在阴虚,调补肝阴是治疗的重点.肝郁患者疏肝之法应尽量避免耗阴之品,其次敛肝补阴也是治疗的一个主要方向. 针对 ...

  • 关于艾灸壮数的解释---出自《谢锡亮灸法》

    关于艾灸壮数的解释---出自《谢锡亮灸法》

  • 演示一下谢锡亮灸法中的麦粒灸,传统艾灸方案,针灸泰斗谢老推崇

    演示一下谢锡亮灸法中的麦粒灸,传统艾灸方案,针灸泰斗谢老推崇

  • 谢锡亮灸法

    灸法有奇效 灸法最大的特色是在一定的经络穴位上长时间施灸,能改变血液成分,调节内分泌,旺盛脏腑功能,提高免疫能力,使人体生理病理得到良性改善,从而治疗各种疾病,尤其是能治疗很多难治性疾病.在养生保健方 ...

  • 谢锡亮灸法医案 痛风 案1

    八.痛风 案1 患者刘某,男,44岁,中铁十二局干部.患痛风症,发病部位在单侧第一跖趾核骨周围,有时在双侧同一部位.饮食不慎时极易诱发,对高嘌呤饮食.酒类.肥甘辛辣食品等不敢进口.发病时核骨周围红肿, ...

  • 谢锡亮灸法医案--痛风 案2

    八.痛风 案2 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吴某,男,41岁.2006年11月22日初诊.双侧膝.踝关节疼痛十余年,时轻时重,曾到上海某医院及四川某医院治疗,均效果不佳.双踝关节处曾切除痛风结石9处.每遇食肉. ...

  • 谢锡亮灸法常见病的治疗处方(上)

    治疗原则:盛则泄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下陷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此处为针.灸法之原则) 凡病属虚寒者多取背部俞穴灸之. 凡病实热者多取四肢穴道灸之. 凡病在上部者,肩髃.曲池.郄门.外关.内关 ...

  • 谢锡亮灸法医案 | 鼻息肉全切后,还是鼻塞头痛,后来重灸两穴而愈!

    患者和某,男,17岁,中学生,2009年12月12日初诊. 近2年来,时常头晕头痛,流鼻涕,鼻塞,经常感冒,严重影响学习和日常生活,经常烦躁易怒,思想不集中,记忆力减退,面有痤疮,身体消瘦,身高1.7 ...

  • 谢锡亮灸法——常见病取穴

    谢锡亮灸法治疗原则:盛则泄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下陷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凡病属虚寒者多取背部俞穴灸之.凡病实热者多取四肢穴道灸之.凡病在上部者,肩腧.曲池.郄门.外关.内关.合谷皆可用.凡病在 ...

  • 谢锡亮:灸法的要诀与技巧

    灸法是我中华民族发明创造的治病方法之一,有几千年历史.本人1953年师承针灸大师承淡安,在灸法方面得到他的真传.从医60多年来一直为灸法的保存和发扬光大努力.下面就灸法讲几点要诀和技巧. 1.以人为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