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两点,我想通了这件事。

hi~这是我们第48次相见。

◆  ◆  ◆  ◆  ◆  

我敲下第一句问候语,现在是凌晨00:31。

很抱歉,没能在考完试单方面约定好的九月露面,我从去年7月开始,每次都忍着不要关注「温壶月光」。

在2019年9月的雄心壮志和豪言壮语之下,曾绞尽脑汁想出与众不同又富含意义的名字;曾挖空心思地致力于涨粉裂变;曾一遍又一遍反复检查花费5、6h+写好的推文.......

但曾经作出过的所有努力,在身边亲朋好友的见证下,都狠狠地打了脸。

这是我不想看到关于我们公众号任何消息的原因。

因为它就像以往生活里死掉的一个半途而废的计划。

也像是一个失败。

以上,就是我之前的真实想法。

但是随着时间流逝,我的想法一点点转变。

01

改变目的,不再功利

今夜,本已经在床上躺好,奈何脑中的想法一直碰撞,遂开网动笔。

好像
每个人都是抱着某种目的去做事

最初我们开启了属于自己的公众号,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目的是变现。无可厚非。

我们为此付出了很多心思、时间、精力。直到进展缓慢,沉寂了数月,到如今才渐渐想通。

给我带来的一个启发便是,其实你没必要做什么事情都要有一个很功利的目的

💗

这个时代不乏快餐式恋爱,我见过许多人,和异性聊天或婉转或简单粗暴的语言下,掩盖不了他们急需脱单的目的。

之前一段时间,我也曾抱着功利的心态阅读、运动、画画。

*读了这本书,一定要马上让生活有所改变,否则就白读;

*坚持了30天的跳绳,也想马上就拥有漂亮的肌肉线条,不然就觉得难以坚持运动;

*就连口口声声说的最爱画画,也想着如何变现

……

我不是在批判,只是在叙述

💗

在之前,公众号的各种数据让我们十分不满,在尝试很多方法以后也终于疲倦。在之前,我认为这就是失败。

问题就在于我们做这件事的目的。

想通了这件事,摆好了心态,也就能面对它了,现在敲字的我十分放松,从对着数据皱眉焦虑之中解脱。

明白实在没有因为公众号而焦虑的必要,

正是通过这次驾驭它的“失败”。(好像在说绕口令)

所以意义也在于此,

我们确实没能悄悄逆袭,随后一鸣惊人,让亲人朋友都惊叹。

但通过勇敢地尝试,亲身经历,洞察并了解了一个行业,体会到了新鲜的事物。最重要的是,探索出了自己想要什么,不想要的又是什么

💗

要做成一个成功的公众号,需要很多因素。

我想,迎合读者、抓取你们的眼球,是最基本的要素。

在以前,我和噜噜的一次争论中,她率先发现了这一点矛盾。

想要能变现就要写出读者爱看的内容,要取一个吸引眼球的标题,要说一些不愿说的话,要成为爆款文章。

但是这些都与我们的本性相悖

经历了这次漫长的断更以后,我更加明确,以后只是单纯的分享,即——我爱写不写,你爱看不看。

现在我的内心只有一股力量驱使我不放弃它。

我还是想分享在漫漫成长路中的,所学所思。

更加纯粹而已。

没人能严格而清楚地界定何为公众号,

而经过亲身体验,由我决定以后它将成为什么。

之前,我们真的为此做了很多不喜欢的事情,那时的我们没有意识到,其实我们也有随时解脱自己的自由。

下次,在生活中,如果你也遇到类似的感受,不妨想想:

是否根本没必要继续,是否有可能改变

你一定有这个权利决定。

02 

改变目的后不存在「失败」

但是说了这么多,隐约中,还有一个念头冒了出来。

那就是——上述一切是否都是,在为自己的失败开脱呢?

什么是失败

百度百科:失败,指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

在以前,我们把变现作为目的,没有达到就是失败。

现在我的目的只是为了分享,并且享受在这个过程中的快乐与小小成就感。

💗

*就像阅读一本书:

你只是沉浸在突然发现和作者产生共鸣的欣喜中、只是为那些刷新认知的观点疯狂。

*就像练瑜伽:

动作的变换之间,你只是专注于自己的呼吸和姿态,专注自己内心那种无比平和安详的状态,一种淡淡的喜悦游走全身。

在失败的官方定义中,这些场景又何尝不能称作成功?

也许以后还会谈到,在《当下的力量》这本书中,这些也都是「当下的力量」,即活在当下。

💗

像经历过无情病魔掠夺的史铁生一样,他的车轮轧过掉落的枯叶,沙沙作响,来到地坛公园,他花费无数日夜思索人生为什么而活,最后感到自己必须写作。

而我,现在也感到有一种无法言说的劲儿,它驱使我继续写。在功利掠夺以后,这颗要写的心好像变得纯粹。

03 

目的变成享受过程后,怎么看待结果?

换个角度看,

因为我强调享受过程而不管结果,

好像又在谈过程与结果的问题。

那就让我们来彻底想想清楚罢。

每一件事=过程+结果

不过,又有哪个结果是真的不可承受、十分致命的呢?

高考失利?考研失败?丢掉工作?失去至亲?…

其实,有没有想过,结果是不能由人控制的?

我们能控制的只有过程。

想想《当下的力量》的观点吧,发现它们居然惊奇地吻合了。

这本书强调「我们只拥有当下」、「当下即是一切」。

我们只有过程,只能控制过程。而过程也可以叫做「当下」。

💗

举例来说,我们只能决定每天如何运动,怎样进食,而30天后的体重,属于未来,在现在无法控制。

当然每一天高质量完成运动计划,有利于得到未来的那个结果,但如果它不是你心里预期的那个结果呢?

不可控这个问题就在于心里的预期。

不管阅读、运动、高考、考研还是工作、亲人,

总结来说,我们只拥有一个个过程,只拥有当下,

为了得到期望的结果:运用书中知识改变现状、坚持运动获得完美身材、日刷千题进名校...我们会付出努力。

但是当到了未来某一时刻,该检验成果的时候,如果那个现实中真正的结果与心里预期的相反,唯一的方法只有接受

💗

人类有急功近利的本能

我知道,因为我们急需提升自己。

所以想在短时间内就看到效果,否则就开始焦虑。

但是短时间产生效果就有悖自然规则。

我们要学会接受万物生长都有一个值得等待的过程。

and,ENJOY IT。

只有爱上过程的感受,才不在意结果如何。

爱上运动中跃动有力的心脏,感受热汗喷薄而出...

就算30天后没有掉称又如何?

它构成了你每一天的健康作息,这让你持续受益;而且别忘记,不管减脂塑形还是增肌,都不会是一个量化的过程,没人能保证30天的运动一定能得到它们。

刚刚我才惊讶地发现,有好多书籍从初中读到了现在,贯穿了整个青春。

我的意思是,通过阅读提升自我修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漫长的过程。急功近利的心态不仅没用,还会造成损害。

有一种损害便是,让自己变得焦躁不安,怀疑自己,急切地想要一个期望的结果,最终可能会让你厌恶自己,厌恶阅读,停止提升。

04

一些题外话

我从不信新的一年就会有爆棚的运气。

在今年开头我就遭遇了一次对自己来说,活到现在,最严重的打击。

这十多天,我丧失与人交流的欲望,拒绝外出见人,极其敏感,完全封闭内心。

这就跟生病一样,只是病在心理、精神,往往不会昭示,为他人所了解。

我想说的是

如果你们也曾感觉十分疲倦,精神世界崩塌,何不像感冒发烧一样,允许自己——拥有一个短暂的时间来调理身心。

在社会只赞扬努力往前冲的情况下,做到这点并不容易

《优秀的绵羊》这本书曾刷新了我十多年以来的认知,它描绘了国外顶尖学府里,拥有高智商强能力的学生们和拿着高薪的职场精英并不快乐这一现实。

看起来好像在夸张,但是事实如此。

我好像也慢慢明白其中的缘由。

原因在于,

我们的精神世界并不丰满。

自尊水平低。

这里的自尊不同于汉语意思。

心理学术语的自尊意为,(太抽象不看)个人基于自我评价产生和形成的一种自重、自爱、自我尊重,并要求受到他人、集体和社会尊重的情感体验。(百度百科)

说人话,

自尊是人们对自己的全面评价

是对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对自己可以应付生活中各种挑战的信心

也是对自己可以获得成功,过上幸福生活的信仰

它还是一种相信自己的生命有价值,值得被爱,可以享受努力成果的一种信念

当我们遭遇变故、打击,人类社会推崇、追求的那些东西是没法救命的。

◆  ◆  ◆  ◆  ◆  

我最近想了很多东西,其中最重要的是思考人生的意义。

知乎说,只有在多巴胺水平较低的时候才会想这个哈哈。

又重读《月亮与六便士》,了解思特里克兰德极为独特的生活方式。

还拼命加了好多书在书架里…

以后,我将学着关注自己的内心,

也许我能坚持很长时间,

最后可能会发现自己的观点并不是一成不变,

也不用感觉打脸。

这就是我们探索世界的方式啊

◆  ◆  ◆  ◆  ◆  

(0)

相关推荐

  • 【易经风水365+1604】对大多人来说,习惯是个问题……?

    昨天有位朋友问: 老师,您这个365+数字是啥意思? 哈哈, 易经风水365, 是说易学风水知识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无时无刻不体现 +加号后边的数字 是代表 连续写了多少天了 这一看,今天是+1604啊 ...

  • 面试问“山”字加一笔是啥字?掌握这三个技巧,回答精彩又不出错

    在一次面试当中,面试官问了这样一个问题:"山"加一笔是什么字?来面试的人听到这个问题,一时间没有搞明白面试官的目的到底是什么,也不知道怎样回他才能更加合理.大家面面相觑,没有作出回 ...

  • 水浴加热,其目的是什么?

    各位老师,在八年级上册中水浴法加热的目的,有的说是使物质受热均匀,有的是使物质均匀受热,一样吗?为什么? 受热均匀,均匀是补语,是受热情况的一个补充. 均匀受热,均匀是状语,是限制修饰受热这个过程. ...

  • 道术兼备

    ​这12颗珠子箴言: "道"与"术"--道是方向.法则,术是方法.谋略,方向对了,方法才能起到作用.道为船之舵,术为船之帆,借风之势必远行. "利&q ...

  • 教师的教学表现如何走向本真

    从广义层面看,课堂其实是一个舞台,而课堂教学则是一个演出活动,不同的人扮演不同的角色,教师与学生的表现其实就存在于课堂之中,大家都需要在这个"舞台"上表现,而且要把可见的.最好的一 ...

  • 我们活着,是为了死吗?

    ---------------- 今天想写这个题目,缘于前段时间我在微信后台的一次"骂战"(终于也有人来找我们开骂战了,好激动,是不是要红了?) 对方跟我们分享了一个观点: 我进行 ...

  • 每个人得到自己所追求的

    每个人的内心都有自己的目的,我们在为自己的真实目标而奋斗.虽然,外在很多的相似,但是最终的结果是不一样的. 你内心所追求的,就是你为自己的最终收获而播种的种子,它会成长,你会收获自己所真正追求的目的的 ...

  • 想通这40件事,人生轻松多了

    最近有平台发起了这样一个话题:想通了哪些事情以后,让你觉得轻松?许多网友的留言内容,包含着一个"面对.接受.放下"的过程.这些关于感情亲疏.个人成长的体悟,最终导向的是" ...

  • 央视新闻:想通这40件事,人生轻松多了,尤其是第36条

    想通这40件事,人生轻松多了 最近有平台发起了这样一个话题:想通了哪些事情以后,让你觉得轻松?许多网友的留言内容,包含着一个"面对.接受.放下"的过程.这些关于感情亲疏.个人成长的 ...

  • 民间故事:书生在图画里待了三年,想通了一件事,出来后做了高官

    宋仁宗时期,有一个名叫米羡仙的书生,生性闲散,不追求功名,却喜欢游山玩水.他的思想与众不同,认为人活在世上,一生忙忙碌碌,为生存而活,没有什么意义.因此,他非常羡慕神仙生活,不用为世事操心,躲在功名利 ...

  • 一个帝都金融民工在2020最后一天终于想通的26件事

    2020.12.31 2020年最一天,北京冷要命,像极了东北老家. 朋友圈也因为新冠疫情新一波病例和公布行踪流调人心惶惶,感慨. 看着这些流调,就在想,如果哪天,行动轨迹不幸进了新冠疫情情况通报,那 ...

  • “复学前,我想通了一件事” ||渡过

    据说每一个孩子复学前,都经历过纠结犹豫的阶段,而最后让TA能够下定决心复学的,是因为TA想通了一件事. "现在就是自己复学的时候!" 蔡蔡在休学两年了,期间家人无数次暗示明示,觉得 ...

  • 我最近终于想通了一件事,整个人有一种豁然...

    我最近终于想通了一件事,整个人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心理学把人的思考定义为三种,感性思考,理性思考和悟性思考. 感性思考,就是我们很多事情是凭感觉去做,或者说事情的大部分还是凭着潜意识在做.理性分析 ...

  • “复学前,我想通了一件事” || 渡过父母学堂

    [渡过父母学堂]是一个专注于抑郁症家长的知识性服务号,文章内容与主题紧紧贴合抑郁症家长对于教育孩子.陪伴孩子.疗愈孩子的日常困境,以高质量的科普文章助力家长成长.如果你想要了解抑郁症治疗的相关知识.学 ...

  • 人到五十,余生还很长,如果没想通这三件事,难免晚年凄凉

    作者:一勺美文 小的时候,觉得三十岁就已经够老了,等到自己三十岁了,发现这个年龄其实还很年轻,应该要到五十岁才叫老.一眨眼间,五十岁了,认怂了,因为是真的老了. 一个人的老了,身体上的表现是再也扛不住 ...

  • 社会人, 你一定要想明白的5件事

    在平时我们玩的每一场游戏, 所面临的每个问题都是一个需要破解的谜.我们通过解谜获得一块宝石,同时获得了一项经验,它能帮助我们在未来避免同样的问题.不断收集这样的宝石能够提高我们的决策水平,这样我就能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