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中国铍的前身今世
上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湖北江陵曾出土一件形制奇特的青铜兵器,因其器身有“吴王夫差自乍用铍”八字错金铭文而引起全国轰动。
有关冷兵器专家将“铍”释读为“矛”,训作矛,故这奇特的青铜冷兵器被定名为“夫差矛”。其实早在上世纪70年代,安徽春秋晚期窑藏坑也出土过一体形制、大小、花纹与夫差矛几乎相同的青铜兵器,只是没有铭文,此器也被定名为矛。
▲青铜勾践剑(上左)和青铜夫差矛器身上有“吴王夫差自乍用铍”八字错金铭文,足以证明是铍不是矛
▲青铜勾践剑(上左)和青铜夫差矛器身上有“吴王夫差自乍用铍”八字错金铭文,足以证明是铍不是矛
但是这“夫差矛”青铜刺兵与常见的青铜矛有所不同:一是长度比普通的青铜矛长一倍左右;二是形状更像剑而不像矛。这种青铜锐兵形制似剑、装法如矛、功能介于剑与矛之间的冷武器,一律命名统称为铍。
有关古籍文献中关于铍有据可查的记载,最早见于春秋末期左丘明的《左传》哀公十七年和昭公二十七年。东汉文字学家许慎编著的《说文解字》解释铍为“剑如刀装者”,意甚不明。汉、晋以后留下的古籍文献中几乎不见“铍”字,因此铍一直未被辨认出来。
1979年至1981年陕西秦始皇陵的兵马俑秦俑1号坑出土了16件形似短剑的青铜铍,因其后接有带有铜镦(镦为矛、戟柄末的平底金属套)的木柲而被确认为是铍。根据出土青铜铍遗物再回看《说文解字》,方才知道“剑如刀装”原来是“剑如矛装”之误。稍后,有关冷兵专家还收集了战国时代秦国青铜铍的资料,并对铍的特征和来龙去脉做了详细的论证,但只注意到流行于北方赵、韩、魏、燕、秦等国的扁铤铍,误把扁铤铍当成铍的唯一形制了。
其实,战国时代在南方的楚国还流行过有銎铍,湖北、湖南、陕西南部等地均出土过有銎铍,河南南阳还出土过铍戈合铸的青铜戟。湖北江陵出土的春秋晚期吴国有銎铍是目前所见年代最早的铍,就其形制分析显系战国楚铍之祖形。故有人认为铍起原于春秋吴国,夫差铍的发现足以证明这见解是正确的。
铍戈合铸的青铜戟
▲战国时代的青铜长铍和青铜镦(下)
有銎铍出现的年代较早,这说明铍本是以矛为母体吸收剑的形制发展而成的。但当铍传播进入中国北方后,北方各国却又以本地惯用的扁基剑为母体发展出了扁铤铍,从而形成了南北两系不同特点的铍。
铍的特点是铍头断面是扁六角形的,其实,铍的本质是“剑如矛装”,而不是头部断面的开斋,南方湖南、湖北出土的连柲青铜铍铍头断面都是扁菱形的或扁菱形带血槽的。由于铍头与短剑十分相似,如无柲镦同出就很难区分,因此,一定有许多铍头被断定为剑了。
▲汉代铁质六面扁铤铍
铍在战国时代使用非常广泛,但是扁铤铍由于结构的弱点无法克服横劈时铍头与柲结合不牢的毛病,因此在战争实践中渐渐被淘汰了。到汉代扁铤铍已不多见。
但是有銎铍却有了新的发展。战国晚期有一种V式长矛,长约40厘米,头部与扁铤铍相同,但有筒形圆骹,骹与头部之间还有一段多棱形断面的短柄。这种V式长矛应定名为有柄铍。
▲骹在长矛中的位置
有柄铍是战国末期从有銎铍发展而来的一种新铍形,各地出土的汉代铁铍大多都是这种新式的铍,有的汉代有柄铁铍长达66厘米,除铍头长24厘米外,连柄带骹竟长达42厘米。
很多人认为铍到汉代就逐渐消声匿迹了,其实逐渐消失的只是扁铤铍,而有銎铍和有柄铍在汉代仪仗和实战门店面都仍被广泛使用。国内王室汉墓出土的鎏金有銎铜铍和鎏金有銎铜铍很可能都是王者贵族的仪仗。东汉画像石上常能见到把铍或山字形铍插在兰锜(兰锜为古代兵器架。古代一般将兵器陈放在木制的架子上,这种木架的名称,又叫“兰锜”)中作为仪仗的图像。
▲铩—由铍演变而成,与铍的区别是铩在茎与刃之间加有两端上翘呈锐尖状的、具有格架功能的镡
西汉军队中有“长铍都尉”一职,可见汉代是一定有实战用铍的。不过汉代青铜兵器已经非常少了,出土的汉代环首刀、剑、矛、戟绝大多数是铁质的,因此实战用的铍也是铁制的。
战国时代不仅汉人军士广泛用铍,而且周边地区少数民族在汉人影响下也使用铍,于是出现了许多具有地方特色的铍,有的铍刃部窄长如剑,应是滇式有銎铍;有的铍与中原地区完全一样;有的铍形制与巴式青铜剑一样,因同现柲和镦,故可确定为巴式扁铤铍。由此可以推知许多不与柲镦同出的巴式剑或剑形器也可能是铍。
战国时代的铍在使用如此广泛,但古籍文献中关于铍的记载却不多,而且未见时人作什么注释,大概那时的铍是常见之故故无需解释。汉代以后学者们开始对铍字作注释,但是却每每出错。最早是许慎,在《说文解字》释铍为“剑如刀装”实在是不所所云。铍是刺兵,形如剑形,而说成刀具必定自相矛盾。唐人颜师古注《汉书》曰:“长鉟,长刃兵也,为刀而剑形。《史记》作长铍,铍也刀耳。”刘逵注《吴都赋》曰:“铍,两刃小刀。”都是以讹传讹之说。
▲青铜有銎铍
为什么东汉以后铍仍在使用而人们却变得好像不认识铍了呢?这是因为西汉时代的铍的形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有柄铁铍出现后,铍的质地、大小、形状都和先秦铍不一样了,更重要的是汉人对铍的称呼发生了变化。
铍既然起源于吴国,那末“铍”的名称当然应是吴地方言。郭璞注《方言》曰:“今东东呼大矛为铍。”可见直到东晋时吴地之人仍保留着“铍”的方言名称,但杨雄在《方言》又说:“矛,吴、杨、江淮、南楚、五湖之间谓之鍦。”可见西汉时南方也已有将铍叫成鍦的叫法了。颜师古注《急就篇》曰:“鋋,铁把小矛也,江淮吴越或谓之鍦。”以出土的汉代有柄铁铍证之,称其为铁把小矛也无不可,所以鋋和鍦也就是铍。
汉代以后铍也没有消亡,只是它的名称又有变化了,被改称为“矟”或“槊(骑兵长矛)”。矟和槊都是形声字,同音异构。《集韵》曰:“矟,长矛,或作槊,也从金”。《释名·释兵》曰:“矛长丈八尺曰矟,马上所持,言其矟矟便杀也。”可知矟是骑兵所用的长柄兵器,故又称马矟或马矛。但是矟与矛的区别不只在于矟比矛长,而且还在于稍有锋刃。实际上这种有刃的马矟就是变异改进的铍。
▲铁质马槊其实是铍的一种变异演化
吴语中的槊与鍦音也通,并与蛇音相同,所以民间把槊称为蛇矛或丈八蛇矛。现在你才明白《三国演义》西蜀刘备的五虎上将之一燕人张飞所持的丈八蛇矛极可能是有锋刃的马槊,绝不是弯曲如蛇形的长矛头!后人望文生义将丈八蛇矛误以为是头部弯曲如蛇的长矛,实为误解。
隋唐以后槊一直也没有绝迹,只是战场上较少使用了,绝大多是在仪仗中使用。正因为铍的形制与名称在汉代以后都变了,所以后世的人们慢慢变得不知道铍为何物了,现在简单通俗来说铍是一种剑形长矛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