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聊李少春丶高盛麟和厉慧良“三大武生”的称谓由来和原因
闲聊李少春丶高盛麟和厉慧良“三大武生”的称谓由来和原因及历史背景
前几天转一篇“说说三大武生”,这篇文章不是我写的但和我观点一致,文章发表后有些方家有点看法,认为李少春、高盛麟和厉慧良代表不了第三代武生还有强于他们的武生大家,比如孙毓堃和李万春等。我不否认这种看法,首先要从这三大武生的来源说起,厉慧良是由重庆到天津的,他目标是北京,他是北京旗人文亲厉彦芝幼拜罗福山学老旦兼学京胡,后嗓变专习京胡,十九岁到上海为李万春吊嗓为金少山操琴,一九三六年在上海成立厉家班后到重庆并落户重庆于一九七二年辞世。厉慧良是少班主厉家五虎的老二,因为当时有些历史史上的问题和生活作风上的毛病,重庆不好呆了于五四年辞渝到京与母亲住一起,后到汉口和上海去搭班演出,因琐事未留沪上,五五年到天津演出并红了,想进京,艺术上行可他的一些条件是不可能进中京,连李少春、李万春和裘盛戎也特感遗憾。后经法小云燕铭和马彦祥协调,五六年落户天津。一九五七年苏联伏洛希洛夫访华本按排李少春的《野猪林》,李嗓突然失润,厉慧良进京替演大获成功,得到北京内外行承认。一九六一年为纪念辛亥革命五十周年,厉慧良率天津团进京演出达一月有余,演出了厉慧良的拿手戏如《长板坡汉津口》《艳阳楼》《钟馗嫁妹》《铁笼山》《状元印》和《野猪林》等,在京形成了厉慧良热。冯牧、孟超、曲六乙、景孤血等发文高度评价了厉慧良的表演艺术。一九六二年文化部决定由高盛麟和张君秋京汉交流演出,二位均值盛年引起轰动。高盛麟在京推出了《挑华车》、《一箭仇》、《走麦城》、巜连环套》等,演出月余场场暴满,轰动京师与上年厉慧良进京有过之而无不极,孙毓堃、李少春、厉慧良等多次到场气氛热烈非凡。 李少春看过厉慧良评价为“快、准、险、稳”。张云溪评价高盛麟为“稳、准、率、美”。 由于厉慧良和高盛麟一九六一和一九六二年前后进京这才引起了第三代武生代表人物“三大武生”之说,由于李少春的艺术水平特别是李神仙的地位,自然是排一号余为高盛麟和厉慧良。 是不是第三代武生代表人物只能有这三位能代表呢?我认为不尽然。这三位有共性也有个性,一都是梨园世家出身,李少春父小达子李桂春海派大家,高盛麟父高庆奎前四大须生,厉慧良父厉彦芝京剧教育家。不同的是李少春余(叔岩)杨(小楼)兼擅后期以文戏为主,主要宗余派老生。高盛麟文武兼长文宗其父高庆奎、周信芳、林树森武主宗舅老爷杨小楼兼取黄月山、尚和玉、盖叫天、麒麟童、苗胜春、唐韻笙等众家之长聚一身。厉慧良无名师博採众名家之长熔杨(小楼)、尚(和玉)、盖(叫天)为一体,为学《通天犀》投师刘奎官,为学《艳阳楼》问艺唐韻笙,文宗马连良和余叔岩终成大家有南高北厉一说。 这三位还有共同点是均能唱整出的老生大戏,均不愧是文武老生大家。 与李高厉同期名武生还有不少,如梁慧超、王金璐、傅德威、尚长春、袁金凯、张世麟、姜铁麟等等等等,这以上诸位均有各自原因未能入列,我个人以为王金璐不错,但嗓不行,没有勾脸戏更无猴戏;傅德威尚派大武生但无嗓;尙长春尚派大武生嗓有但唱不了整出;袁金凯腿功不输王金璐也亏在嗓上;姜铁麟李万春高徒有功夫有体力有嗓但唱不了整出;张世麟也亏在无嗓上。以上梁慧超是特例,梁先生是李兰亭最得意的徒弟,有“标准金钱豹模范挑滑车”之称,有“枪花、腰、腿”三绝之美誉,武戏不输厉慧良,文戏能唱全本《四郎探母》,为什么未进三大武生?有人说四大武生有梁先生,是否后期长年居南京名气略逊?再就是南派各大武生如“江南一条腿”王少楼有嗓但唱不了整出小王桂卿和筱高雪樵也如此。而李少春、高盛麟和厉慧良(不计后晚嗓败)都能唱一整出。 再就是二位武生大佬孙玉堃和李万春为何未入位?这二位单凭资历均高于李高厉三位,梨园无辈这个说法是千真万确,孙毓堃是武生第一代俞菊笙的外孙,武生第一代为俞菊笙、黄月山和李春来。孙毓堃是俞振庭的外甥杨小楼的徒弟,孙先生是公认的杨小楼后第一人扮相雄伟、功架稳重。解放前后身体每况日下很少出演,电影《借东风》中留下赵云的一个起霸可见功力不凡,可惜一九七0年就病故了。如果和高盛麟单论,还长高一辈。武生二代就是杨(小楼)尚(和玉)盖(叫天)了,孙先生还是三代。李万春父是清末三利之一的李永利,曾是小达子李桂春之婿,他文投余叔岩马连良武投杨小楼,还是杨和马的义子。他从师杨瑞亭、何月山、张德俊、刘奎童、应宝莲等并办了鸣春社科班。他戏路广,长靠、短打、箭衣无一不精,唱念吞吐有力,身上边式利落。黄派老头戏和关羽戏均非常出色,猴戏人称美猴王。但一九五七年错划为右派。孙先生和老万先生资格和艺术都是上等一品,一个因身体原因早就退出舞台一个因政治上原因一段时间也退出舞台,不是他们不夠三代武生代表的资格。以上是我对谈谈三大武生的补充,不妥之处请方家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