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热点分析 | 微信“拍一拍”下的社交疲态

谈新浪微博负责人,针对微博在蒋某舆论事件中干扰网上传播秩序,以及传播违法违规信息等问题,责令其立即整改,暂停更新微博热搜榜一周,时间自6月10日15时至6月17日15时。
  •  热点标签  公共领域、网络空间治理、营销整治

2
考点解读

1)公共领域  

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指社会生活的一个领域,在该领域类似公共意见的事务得以形成,这样的公共领域对所有公民开放,公民就个人身份集合成公众就他们关心的问题进行对话和讨论,这种讨论既不受身份的限制,也较少受到某些正式规章制度的制约。

可以看出,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主要包括三方面的要素:公众、公众舆论及场所与媒介,“公众”强调个人的主体意识性,作为公共领域的公众具有独立思考和批判精神,不受或较少受到他人和正式规章制度等的制约。“公众舆论”则强调批判精神,并在此基础上达成“公共意见”。“场所与媒介”是指公共领域的载体和平台,即具有主体独立性的公众表达自己观点的场所或媒介。

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属于私人性但仍具有公共性的商品交换和劳动领域的一般规则与公共权力机关的对话;二是人的主体意识性;三是公共领域的独立性。

在哈贝马斯看来,国家与社会的分离是公共领域形成的前提,一旦这种分离消失,公共领域就瓦解了。国家和社会在功能上高度重合,无法再用“公共”“私人”的标准进行区别,国家的社会化和社会的国家化同步进行,由于这种情形有点类似于封建时期的代表性公共领域后期,因而把转型后的“公共领域”称为“再封建化”。

这一过程的结果之一就是社交中的讨论批判让位于对共同生活的崇尚,阅读公众的批判逐渐让位于消费者“交换彼此品味与爱好”,人们不再把目光对准政治批判,而是转向对时尚、消费的关注,具有批判性质的报刊业开始由政治性向商业性转化,大量的消费广告充斥着整个消费界,文化批判的公众成了消费的公众。

他们不再是信息的创造者、生产者,更多的成了信息、观点的消费者、接收者,从以前的讨论的结果转变成了讨论的前提。但与以往的封建性不同的是转型后的“再封建化”的操纵色彩变得更加隐蔽,各种公共关系、舆论、宣传都带有某种操纵的性质,主导着舆论效果。文化、政治批判的公众变成了被操纵的公众。

2)微博与公共领域 

不管我国的公共领域是从未形成过还是正在面临着消亡,不可否认的是当前的商业性消费充斥着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各种广告信息越来越大众化,多样化、个性化的选择越来越迎合广大民众的口味。对美食、娱乐、星座、旅游等的关注一直是微博用户的首要选择,不管是微博助长了这种消费型大众还是会改变这一现状,把消费型大众变为批判型公众确实是微博作为公共领域增长点面临的挑战之一。

微博,一个允许民众自由表达的平台,实际上受多方力量的影响。微博的使用主体主要分为三大类:明星为代表的娱乐性微博,记录分享生活点滴的以普通民众为代表的微博以及政府领导干部为代表的官方微博。

明星微博的各种动态经常成为网民热议的话题,明星的举动在一定程度上操纵着粉丝们的想法;官方、企业等组织为了引导舆论方向,纷纷开通微博,“与民互动”,掌握大众取向,引导民众观念;网络公关公司通过赚取公众眼球来谋取私利,网络舆论空间成为网络操纵者换取金钱的筹码。此外,许多学者把网络意见领袖、网络精英看作是网络公共领域形成的核心群体,但是这些群体更多的是以“利”当头,把微博看作是为自己牟利的媒介,这再一次说明微博用户之间的非主体性。

微博热点事件的无价值性、微博用户的非主体性、功能影响的非政治性都与哈贝马斯笔下的公共领域有较大的不同。微博领域里,网民较少与公共权力机关就与私人相关的原则问题进行对话,缺乏主体意识,更多的时候是一种盲从,没有反思性意识,此外受多方力量的操纵,微博并没有实现它的独立性,反而是各种乱象丛生,社会失范凸显。

现阶段微博更多的只是作为一种传播媒介在发挥作用,除了与公共领域有内部差异外,微博的成长还面临着来自社会主流消费文化的影响。但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对微博等网络媒介的管控,微博逐渐成为传达社会正能量的有效平台,微博的社会监督作用开始凸显,我们需要做的是对微博等网络媒介的规范和合理引导,只有这样微博才有可能成为公共领域形成的有效增长点。

3
模拟预测与推荐阅读
  • 模拟预测

  1. 你认为微博属于公共领域吗?

  2. 微博热搜关停反映了社交媒体在舆论引导中的什么问题?

  • 论文链接

  1. 5G时代新媒体传播私人领域与公共领域之争(孙光磊)

  2. 论微博能否被视为公共领域(金福宇)

  3. 用户评论与替代性公共领域_我国网络用户参与新闻阐释的特征与效果(张小强)

二、乘风破浪的姐姐热播
1
热点概述

正在热播的《乘风破浪的姐姐》做到了——豆瓣得分为8.2分,微博话题讨论量1255.1万、阅读量263.6亿。

  •  热点标签   名人效应、 网络传播、 狂欢

2
考点解读

1)狂欢内容的解构与俯就 

解构一词原指对事物的结构和内容进行分解,狂欢现象便含有解构的意味,强调脱离一切权威、建立新的社会秩序,而明星综艺节目作为一种大众文化的表现形式也具有拒绝深度的特性。

乘风破浪的姐姐们这一节目的解构性,首先体现在节目内容本身。邀请的姐姐们性格不一,自带话题,年龄较长,经验丰富,本身带有较多的关注度和粉丝,已经形成了既定的“人设”,“扎堆”出现极大的满足了受众在观察明星这一带有“滤镜”和“演艺”成分的群体过程中的好奇心。但节目的成品,还是在于“女团”,直接对标的还是当下大火的女团节目,从这一点上看,还是在迎合当下偶像选秀节目的风口,内容深度除了更具有吸引力的人物话题,也不过如此。在这档节目里,原明星们的擅长领域被多多少少的脱离,新的“成团出道”秩序在成熟的女星群体中建构。

俯就属于狂欢理论的四种范畴之一,从俯视的角度向下望去,狂欢广场中的神圣与粗俗、崇高与卑微、明智与愚蠢之间的界限不再泾渭分明。明星女团综艺借助不同的内容表现形式,给予受众视觉上的狂欢体验。

比如“不剪辑”“送杜华出道”“晓明的卑微”等等,将严肃气氛化解为受众津津乐道的娱乐话题,搞笑的“花”字提示,嘉宾们的相互打趣和“夜聊”,让受众看到了这一群体的诸多真实场景。

《乘风破浪的姐姐》虽然定义为女团成长综艺节目,却并未严格按照女团选秀的方式来操作,而是真实记录反馈舞台与幕后的点滴,让观众得到完整沉浸式的观感。30位女艺人都在各自的领域积累多年,不同的从业经历、行业地位和工作习惯造就了她们不同的个人魅力,节目弱真人秀的创作恰好地将她们的性格特点展现出来。呈现给观众,带来了新的视觉体验。

2)明星综艺反思

从明星制问世至今的百余年间, 明星及其形象一直都是炙手可热的社会话题。所谓明星, 约翰·费斯克将其界定为“由于在银幕与其他媒介上的公开表演而出名,并被视为各种文化群体之内与之间重要象征的个体”。随着传媒技术的不断发展,明星出现在各类媒介中的机会日渐增多,观众在明星的角色形象之外有了更多的认识,明星形象便逐渐丰满起来。

对于明星形象, 理查德·戴尔认为, “由媒体文本制造,它们能够将促销、宣传、影片、批评和评论集合在一起”。明星形象是一个复杂的社会文化系统, 在角色形象、媒介传播以及观众接受等多方场域的社会互动中,形成具有丰富内涵的象征,承载了观众的种种期望与崇拜,是观众内心理想与价值的投射。

正如约翰·费斯克所言,“明星属于现代的、世俗的肖像 (icons),是公众从其舞台与银幕之上——与之外——的虚构外貌与表演中产生的种种理想与价值的化身”。

近年来,综艺节目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收视高峰,许多电视台纷纷推出不同类型的综艺节目,各大视频网站的自制综艺节目更是数不胜数。观众逐渐对以平民为主的娱乐节目产生审美疲劳,制作方探索出在节目中增加明星比重的模式来吸引观众。全明星的庞大阵容,更是将综艺节目的录制场地从室内推向了室外,表现内容从明星们的艺术才能竞演扩展到旅游、游戏、厨艺等生活化场景,当前的综艺节目从多个角度展示了明星的私人生活,呈现出明星在银幕形象之外的个体形象和社会形象。

与此同时, 在不断引进境外版权、快速复制盈利模式、每周更新的高频模式中, 综艺节目成为了流水线上的商品,正如鲍德里亚所言,“消费逻辑取消了艺术表现的传统崇高地位”,担负社会教化功能的文化生产在消费时代丧失了神圣性,成为以经济利益为衡量标准的商品,而明星则是这些商品中最具吸引力的符号。

许多活跃在影视银幕中的明星转投于综艺节目,以平民化、日常化的视角展示其生活形象,以往神秘高贵的面纱在大量的综艺节目中被掀开。而有些明星则频繁出现在不同的综艺节目中,不去塑造具有代表性的艺术角色形象,在快速的工业化生产进程中,明星逐渐远离演技而趋向于高曝光率、高片酬,抽离了文化核心的明星形象逐渐沦为空洞的商品化符号。

3
模拟预测与推荐阅读
  • 模拟预测

  1. 请选择某一新闻传播效果理论,对今年涌现的女团偶像选秀节目进行解读。

  2. 请从新闻传播学角度出发,分析网友热追的“姐姐们”,为何能够有如此大的传播力和关注度?

  • 论文链接

  1. 景观社会视角下的“真人秀”(严小慧)

  2. 全媒体时代下我国网络自制综艺节目的发展(顾菁)

  3. 新媒体语境下明星形象的“自塑”与“他塑”(杨雨星)

3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