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一生的三大知己:豪情岂能无人解?人生贵有知己在!|李白|贺知章|元丹丘|郭子仪|玉真公主

人们常说:“人生难得一知己。”的确如此,能有相知的朋友乃至知己可谓是人生幸事。而知己的意义更不仅在于最好的朋友这个概念,而是这世界上真的有人能完全地彼此理解对方的所思所想、可以全然地信任对方。人得一知己,才能真正感觉到不再孤独。
打开腾讯新闻,查看更多图片 >
唐朝李白,狂放浪漫如他,一生交游者不可谓不众。有人曾对此保持怀疑,认为李白的朋友们不过是一个个“酒友”,知心能助者少。正所谓丈夫会应有知己,世上悠悠何足论。其实,李白虽然看似飘然不群、交游不羁,却实实在在地拥有着三大知己。
其中第一个重要的知己,就是元丹丘。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著名的《将进酒》,就是在元丹丘家写成。李白年轻时心中的抱负简直容纳天地,然而现实的无奈又岂是三两杯酒能消解得了的。
在元丹丘家,李白又一次酩酊大醉,朦胧醉眼中直呼,你家的好马好裘都给我再换酒来!就是这样狂浪,一般朋友可受不住。可李白和元丹丘可不是一般的交情。
两人初相识是在元丹丘的道观里,两人同吃同住,李白把心里的秘密,都告诉了元丹丘。
李白是商人之子,无法参加“高考”,他也不想参加。他的理想是通过诗歌获得有名之士的赏识,以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元丹丘听后,并没有觉得他在痴人说梦,也没有劝他读些“混账文章”,应付考试。
他深知李白是不受约束的人,考试的那套规矩太多,于是,他选择了默默帮好友找到能帮助他的人。
李白26岁过江陵时,元丹丘得知司马承也在此,便让好兄弟赶紧前去拜访。得到司马承赏识的李白内心大喜,一气呵成写下《大鹏赋》。让壮志凌云的大鹏彪炳史册的同时,也让自己名扬大唐天下。
后来李白能见到玉真公主,玉真公主能在皇帝面前为他说上话,元丹丘都功不可没。
元丹丘,不仅是李白豪情的欣赏者,他更为李白的理想添油助火,是李白理想最忠实的支持者。
能喝、会喝、爱喝酒的李白,固然少不了“酒友”。然而在李白的一众“酒友”之中,还有一人不一样。
他就是贺知章,一个比李白大了42岁的老头儿。
说起贺知章与李白的相遇,时年83岁的贺知章对道家很感兴趣,上长安紫极宫找玉真公主探讨道教理论,在上山途中遇到一个中年男子器宇不凡,便与对方攀谈起来。
太子宾客贺公,于长安紫极宫一见余,呼余为“谪仙人”,因解金龟换酒为乐。
李白得知老头是当朝权臣贺知章后,就把自己的诗作《蜀道难》恭恭敬敬地递与贺知章看,贺知章读罢激动不已,直呼李白“谪仙人”,又与他饮酒畅叙,更留下“金龟换酒”的典故。李白的“诗仙”称号,也随贺知章之口传遍朝堂四方。
贺知章深知李白的傲气,也清楚他的才气,即便遭受同事的阻挠,他依然一次又一次地向朝廷举荐,为此老头儿可没少受旁人的闲气。
而且李白牛脾气一犯,谁都不认:“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有一次唐玄宗下诏让李白见驾,这小子正在酒桌上和人拼酒,若不是贺知章帮着周旋,差点落得个抗旨不遵的违逆之罪。
在贺知章不遗余力地推荐下,终于在其退休前为李白谋得一个翰林的职位,而那一年李白正好42岁。
可就在李白走进大明宫的时候,告老还乡的贺知章却传出了病逝的消息。
与贺知章的相知相遇,是李白一生最得意的事,多年后他在怀念贺知章的诗作《对酒忆贺监二首》中写道:
四明有狂客,风流贺季真。长安一相见,呼我谪仙人。昔好杯中物,翻为松下尘。金龟换酒处,却忆泪沾巾。
从这诗中可以看出,与贺知章的友情令李白终身难忘。
回忆中李白才渐渐明白,原来他失去的不是一个肯为他“金龟换酒”的酒友,而是一位在人生旅途中能够欣赏他的知己。
安史之乱,对唐王朝来说是一场灾难。同样,它于李白也是一场在劫难逃。
公元755年,李白隐居庐山,却依旧心怀天下。这时候永王李璘突然到访,三度相邀,使他又一次燃起了报国之志,欣然同往。
可惜这回,他跟错了人,李璘不久便被新皇帝李亨宣布为叛军,李白锒铛入狱,危在旦夕。
就在这时候,有一个人出手了。
璘败,当诛。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子仪尝犯法,白为救免。至是,子仪请解官以赎,有诏长流夜郎。
——《新唐书》
“你还记得并州军营外的那个军汉吗?”
心灰意冷的李白被一位身材魁梧的将军从牢房中请出,恍惚中终于从记忆深处找到这张熟悉的面孔。
那年他途径并州,劫过一次法场,救下一位被冤枉却宁死不屈的士兵。李白请他喝过酒,因为意气相投,引为知己,虽然那时李白已经是名满天下的大诗人。
这个士兵的名字叫做郭子仪,也就是眼前这位力挽狂澜、威震天下的兵马大元帅。
郭子仪说:斩谪仙可以,先把我脑袋拿去。
曾经的“一面之缘”,成就了一段千古佳话。
李白的一生,虽抱负难展,坎坷几番,但他所拥有这样的一个个知己,谁又能说不是人生幸事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