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乡村|连江县长龙镇洪峰村
莽莽苍山奔穷意,古厝流榭几度闻
志将穿天破云雾,魄气长凝青史存
今日我们邀您走进
连江县长龙镇洪峰村
一同领略革命的英雄豪情
洪峰村隶属长龙镇的一个行政村,是汉畲和睦聚居村,也是老区基点村。洪峰村原名洪塘,位于福建省福州市长龙镇的西北部。
清代以前均属名闻乡嘉贤上里;民国初属长龙自治区,民国18年(1929年)为第五区洪塘乡,民国22年成立洪塘乡革命委员会。
连江县革命委员会成立旧址
1933年春季,连江地区开展的春荒分粮废债抗捐斗争,有力地震慑和摇撼了地主阶级在乡间的统治地位,昔日穿长袍马褂威风凛凛的“老爷”在农会面前成了可怜虫和“稻草人”,使得农民看到了共产党和游击队是真心为穷人谋利益的,也深切地体会到团结起来拧成一股绳斗争的力量,这为实现工农武装割据,创建红色政权奠定了基础。
1933年3月,连江县各区、乡革命群众产生的代表大会在长龙山面游击区义澳村大王宫隆重举行,成立了连江历史上第一个红色政权——连江县革命委员会。这也是全闽东地区11个县最早诞生的工农红色政权。大会正式选举革命委员会委员18名,选举主席林嫩嫩(烈士)、副主席及隶反、军事、文化、粮食、土地、财政委员等。县革命委员会下辖山面区革命委员会,主席林茂淦(烈士);洪塘乡革命委员会,主席兰礼义。
连江县革命委员会在第一号布告中庄严宣告,革命委员会是“贫苦人自己的政府”。布告还指出:“封建的豪绅地主军阀官僚在反动统治的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国民党的掩蔽之下,已经走向榨取广大贫苦群众最后一滴血的阶段,使贫苦群众日益陷入水深火热之中,过着饥寒交迫的非人生活,这吃人的社会,到了今天再不能延长了,他已决定了死亡的命运。”
洪峰村岭头顶古厝
古厝坐北向南,始建于清乾隆年间,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房屋占地面积约3000平方米,八扇三进,一字排开,楼上楼下共102间,每间长、宽、高都按门径尺寸比例设计,这让厝身结实、祖业厚实、人心笃实的愿景,更加显眼更加质朴。古厝一亭三厅二天井。柱、梁、橡、枋、斗拱、悬钟、雀替等均为木构件,雕梁画栋,美轮美奂。厝内楹联、壁画、匾额,书法各具特色,文化内涵也较为丰富。可惜“文革”期间惨遭破坏。
古厝后山坡原为红军游击队隐蔽炮台,廊前留有宽敞平埕,周遭山墙以空心砖和就地取材的块石混合砌就围拢,融合地下游击坑道,通联门亭,交接山道弯弯。与人们印象中的一些传统民房比较,古厝有暗仓聚合,忽隐忽现:无疑就是个体房间,除了防范不测,每一巷弄,门门相对,间间相联,步步相通。穿行其间,如梦如幻。天井、走道、回廊、杯脊有石板铺设的,有辅以三合土的,也有砖块木板镶成的。房屋东西两边低矮的小房,有的是猪圈,有的是牛栏,有的是杂物间。革命烽火年代演绎为“哨眼”,斗争中产生了许多变幻莫测的故事。
古厝也曾经是闽东土地革命时期重要的活动场所。
占据大山深处,厝后群山连绵,森林密布,山路可直达罗源等地。20世纪30年代,红军游击斗争时期邓子恢、陶铸、叶飞、杨而菖等革命先辈,早期多次深入洪墉,在闽东及连江、罗源领导革命斗争。组织发动群众,建立革命根据地,带着红军游击队,出没岭头顶古厝,就是这座大厝,几多风雨,掩护隐蔽革命先驱,指导开展游击革命斗争,虽不断有国民党匪军围剿搜捕,但当地老百姓明里暗里支持革命斗争,陶铸、叶飞、杨而菖率领红军游击队每次都能及时得到情报,利用险峻山道,迂回作战,灵活机动地化险为夷,出奇制胜。
有一次,驻守连江的国民党海军陆战队,得知又有红军伤员住在岭头顶,立即赶去围剿抓捕。在扑了空之后,他们准备火焚古厝。放火之际,国民党匪军营长林勉森赶到,他突然发现大门前一幅对联“翠竹千杆扬广宇,蓝天万里壮云程”,‘云程’二字,忽然触动了他的视觉,心想岭头顶林氏,莫非就是自家福州瓦埕云程林氏迁到连江这一支族亲?之后,他动了恻隐之心,责令士把点燃的火把扔进古厝前面的水池里。
在之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岭头顶古厝继续成为陶铸、叶飞等闽东红军领导人常常下榻的地方。也就是在这之后,村中每座林氏宅院门前的对联,虽年年不同,但“云程”二字一定少不了嵌入春联,这个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红色人物简介:叶飞
叶飞(1914.5.7—1999.4.18),原名叶启亨,曾用名叶琛,军事家、政治家。祖籍福建省南安市金淘镇,生于菲律宾奎松省,是中国唯一具有双重国籍的开国上将。
1914年(民国三年)5月7日,叶飞生于菲律宾奎松省一个中菲混血家庭,家中次子,菲律宾名为西思托·麦卡尔托·迪翁戈。1918年(民国七年),叶飞5岁被其父送回中国。1926年(民国十五年),叶飞先后就读于厦门中山中学和省立第十三中学(现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
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抗日战争爆发后,闽东红军改编为新四军,历任新四军第三支队第六团团长。
1939年(民国二十八年)5月,叶飞奉命率团与无锡、江阴等地游击队合编为江南抗日义勇军,任副指挥。6月指挥夜袭浒墅关车站,使宁沪铁路线一度中断。7月下旬突袭上海虹桥日军机场,烧毁敌机4架。后与丹阳游击纵队合编为新四军挺进纵队,任纵队政治委员兼副司令员,旋即北渡长江,在扬州、泰州地区开展抗日斗争,参与开辟苏北抗日根据地。
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抗日战争爆发后,闽东红军改编为新四军,历任新四军第三支队第六团团长。
1939年(民国二十八年)5月,叶飞奉命率团与无锡、江阴等地游击队合编为江南抗日义勇军,任副指挥。6月指挥夜袭浒墅关车站,使宁沪铁路线一度中断。7月下旬突袭上海虹桥日军机场,烧毁敌机4架。后与丹阳游击纵队合编为新四军挺进纵队,任纵队政治委员兼副司令员,旋即北渡长江,在扬州、泰州地区开展抗日斗争,参与开辟苏北抗日根据地。
1983年10月至1988年8月,兼任华侨大学校长。1988年8月至1999年4月,任华侨大学名誉校长。1999年4月18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5岁。
文字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