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夫卡《变形记》:回顾一生,也许“我们”只是输给了逃避

作家马克斯·勃罗德曾说:《变形记》是“无情或纯自我孤独的象征”,因为人变成了甲虫,不会说话,没有表情,失去了和外界的交流,但是他又保留了人类所有的情感,因此他的孤独感,就能令人感到更加的凄惨可悲。

试想一下,假如一觉醒来,你变成了一只甲虫,会是什么感觉?你大概会以为自己在做梦吧。

《变形记》的主人公格里高尔,刚开始也以为自己在做梦。这部小说完成于1912年,当时正值西方工业革命时期,人的生存环境异化,人被金钱物化,并失去了对自己生活的主宰权,逐渐异化成了“非人”。而《变形记》,正是作者卡夫卡,以“非人”的视角,讲述了销售员格里高尔,变成甲虫后,遭全家嫌弃,并孤独离世的悲剧故事。

马克思针对异化现象曾说:“异化”即是现实的物,对人进行的绝对统治,物质产品对生产操控者的统治。

也就是说,随着科技文明的进步,人的物质水平虽然提高了,但是精神世界却空虚了。于是,人性就在道德沦丧、金钱利益的腐蚀下,丧失了人自身固有的属性。在现实的压抑、束缚中,格里高尔是弱小的。所以他选择了变形成一只甲虫,来逃避家庭与社会带给他的责任。

《出生前的踌躇:卡夫卡新解》中曾写到:变形意味着格里高尔·萨姆沙从各种社会角色中脱落,恢复到原形。变形的原因有二:第一,是格里高尔无力承担社会角色之恐惧心理的展现;第二,则是争取自己真实自我的生存权,并与他人建立真正的关系

然而,令人失望的是,格里高尔虽然身体变成了甲虫,但却还拥有着人的思维,这就说明了他的逃避,注定会是一场悲剧。回看格里高尔的一生,如果他没有选择逃避,或许也不会失去追求幸福的权利。

一味逃避劳动责任,却忽视了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父亲生意破产后,为解决家庭经济上的困难,格里高尔成为了一名旅行推销员。但是,他却并不喜欢这份工作,可为了生计,他只能硬着头皮,牺牲自己。他每天早出晚归,从不敢生病请假,除了要听愚蠢不堪的人的差遣外,还不得不接受周围人七嘴八舌的闲话。

格里高尔觉得,自己的工作是无望的,而且他也不再想成为家里赚钱的工具,他渴望能得到休息的机会,希望能与现实世界分离。于是,他如愿以偿地变形成了一只甲虫。

然而,变成甲虫后的格里高尔,依然拥有人的思维和记忆,依然想着要早早出门,去赶火车。当秘书长被他吓走后,格里高尔不仅发泄了自己长期以往的怨气,还彻底告别了过去的自己。想到自己之前的付出,再看到一直照顾自己的妹妹,格里高尔相信,家人一定会帮他渡过难关的。但,随着家人的日渐嫌弃和厌恶,格里高尔才意识到,原来一直以来,他都忽视了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福柯指出:英国经验主义带来了利益主体的全新观念,主体的内涵不再是自由,不再是灵魂与身体的对立,不再是基于原罪的观念,而是基于不可转让不可化约的利益选择。”

也就是说,世界在丧失了具有宗教性质的超越性后,主体在内化系统的控制下,只能以“利益主体”的形态存在。格里高尔认为,家人会念及过去他的奉献,所以,一定会帮他渡过难关。但其实,这种想法,本身就是一种超越性的幻想。他忽略了人的“利益性”,将家人们想成了“无私的利益主体”。

而事实上,即使是家庭成员间,也并不存在“无私的利益主体”,因为要利益,就要履行义务,一旦停止了义务,利益也将不复存在。所以,这也就是为什么,后来,格里高尔的家人会嫌弃他,甚至是甩掉他的原因。

一味逃避与家人交流的责任,让他与家人的“分割”越来越坚固

格里高尔自从成为了家里的经济支柱后,和家里的交流就仅限于金钱上的给予,和生活上的付出。工作的压力、养家的重担,压得他喘不过气,格里高尔被金钱物化,觉得生活无望,所以,他产生了一种抗拒,而这种抗拒,让他害怕与家人交流。

变形后,格里高尔的嗓音发生了变化,这正好给了他逃避与家人交流的机会。而格里高尔的家人,也从未尝试过理解“甲虫”说的话,而是想当然地认为,他们之间无法沟通。事实上,即便家人们给“甲虫”机会,让他知道大家在做什么,并创造与他沟通的机会,也是徒劳的。因为如果格里高尔本人想要逃避交流的话,即便别人怎么努力,也没办法实现有意义的沟通。

变形后,格里高尔很享受被人照顾,且不必与家人沟通的感觉。但,接下来事情将如何发展,他自己也不知道。

正如德勒兹和瓜塔里所说:逃跑意向虽由动物变形得到了暗示,但是,并没有真正展开逃跑路线。

所以,就格里高尔而言,他只是出于与家人沟通的恐惧,想逃避维持交流的责任。至于要逃避到什么时候?逃避之后要做什么?等具体事项,格里高尔却从来没想过。而事实上,格里高尔想要通过逃避交流,来摆脱生活的压迫和现实的恐惧,并不是作者一时兴起的荒诞设计。因为现实中的卡夫卡,也因种种的压力,渐渐患上了“失语”症。

卡夫卡在《致父亲的信中》这样写道:“由于不可能进行平心静气的交往,于是,另一个其实很自然的后果产生了。我把讲话的本领荒疏了,最终我沉默不语了。首先是出于抗拒心理,再就是因为我在你面前,既不能思想也不能讲话。

卡夫卡的父亲读书很少,他对卡夫卡的教育,是压迫式的。在父亲的压制下,卡夫卡变得沉默不语,渴望用逃避交流的方式,避免与父亲产生冲突。正如格里高尔一样,无望的工作、令人心碎的生活,让他害怕也不愿与家人沟通。

诚然,逃避是可以减少冲突,但却也会让你与家人的分割,越来越坚固。家人们更会因为不懂你的辛酸,而彻底放弃你。

一味逃避,以极端的方式回归家庭,注定了格里高尔悲剧的结局

德勒兹和瓜塔里,在讨论卡夫卡的专著中曾提到,是“再俄狄浦斯化”直接导致了格里高尔的死亡。

“再俄狄浦斯化”指的是,回归旧的秩序和范畴。从表面看来,变形是逃避家庭责任和义务,实际上,却是以极端的方式回归家庭,并希望恢复“无辜”的家庭关系。

格里高尔是乡下人,一直以来他都认为家庭是“无辜”的,所以,为了实现家庭的美好,不惜放弃自己“人”的身份,变形成甲虫。这样的想法虽然荒诞,却是宗教性的、超越性的理想追求。

小说中有一个细节,在败溃中,格里高尔用尽全力去保住一张女人画像,他整个身体紧紧黏在画框上,不肯脱离。事实上,这个画像上的女人,其实就是他母亲的“化身”。从俄狄浦斯恋母情结的角度上说,格里高尔取代父亲,成为家里的经济支柱后,他对母亲的看法,也发生了改变。他认为,母亲理应该是“属于他的”。

表面上看,格里高尔恋母的行为,是违反道德准则的。但实际上,格里高尔却是想要退回旧秩序,通过“再俄狄浦斯化”的方式,向往母亲的庇护,并由此切断与外界一切的联系。

但是,从结局上看,格里高尔的这种想法过于天真。因为这种变成“非人”的行为,实际上是脱离了,家庭权利和责任的一种极端行为。也就是说,这种脱离了家庭本身,去追求家庭美好的行为,注定是不切实际的。

格里高尔作为一个乡下人,他忽视权利和义务的关系、逃避交流、沟通、渴望脱离家庭本身,去追求家庭美好的行为,注定是失败的。所以,他也只能在孤独中,黯然等待死神的降临。

写在最后

索克尔认为:格里高尔不应该指望,在无意识和社会要求之间,达成和解。然而,不能达成和解,不意味着能放弃任何一边。非人和人的状态之间,没有并置的可能,这才是现代人的真实宿命

“非人”和“人”之间,似乎没有并置的可能,因为它们本身就是一对矛盾的存在。格里高尔一方面在社会秩序、家庭束缚中苦苦挣扎,渴望变形为“甲虫”,好得以解脱。一方面又对生活和生命充满了误解,甚至在变成“甲虫”后,因为拥有人类的记忆,而继续苦恼。如果他可以顺从无意识的本愿,抛弃一切责任,挥动翅膀飞走。那么,也许他就可以真正摆脱,“人”所要面临的现实的苦难。

但显然,卡夫卡创作《变形记》,并不是想要我们去学会逃避,而是要我们学会直面问题,并与世界和解。因为只有面对与和解,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内心的自由,才能得以解脱,然后去拥抱更美好的未来。

马克斯威尔·马尔兹曾说:想象困难做出的反应,不是逃避或绕开它们,而是面对它们,同它们打交道,以一种进取的和明智的方式,同他们战斗。

人的一生会遇到很多难题,你当然可以选择逃避,但你却只能逃避“逃避”本身,而如果你能够学会直面问题,就会有机会与世界和解,并真正意义上,实现内心的自由。

(0)

相关推荐

  • 《变形记》和卡夫卡:人生是一场疾病,从未被治愈

    读卡夫卡,会觉得一种疼痛扑面而来,在骨髓,在血肉,更在灵魂. <变形记>是卡夫卡的代表作,在他的所有作品中,这也是最震撼人心的一篇小说. 在<变形记>中,卡夫卡将人性揉碎了.将 ...

  • 读书|世界文学名著《变形记》:一切向钱看的人,最是靠不住

    不读卡夫卡的<变形记>,你永远不会知道,一切向钱看的人生,可以残忍到什么程度,你永远不知道,当金钱凌驾于一切之上时,人可以会变得多么可怕! 荒诞哲学大师加缪说:一切向钱看的人生,跟死亡没什 ...

  • 卡夫卡的甲虫

    尽管人群拥挤,每个人都是沉默的,孤独的.对世界和自己的评价不能正确地交错吻合.我们不是生活在被毁坏的世界里,而是生活在错乱的世界里.我们就像被遗弃的孩子,迷失在森林.当你站在我面前,看着我时,你知道我 ...

  • 江苏省一等奖第一名!她这样上卡夫卡《变形记》……(附课件)

    (本文和课件已由邵然老师授权发表,致谢!)       "是我不像人,还是我不够像虫"                   --从<变形记>课堂教学看单篇选文任务教学 ...

  • 卡夫卡《变形记》塑造的荒诞世界,体现了人性的异化

    <变形记>作为卡夫卡最为杰出的代表作之一,这部作品通过怪诞的想象和简单朴素的文笔描述出社会中的冷漠和亲人之间的金钱至上,深刻的展示了金钱万能的社会中处于社会底层的小人物的凄惨生活,在精神匮 ...

  • 卡夫卡《变形记》:一个科层制下底层人物的悲剧人生

    卡夫卡<变形记>是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小说之一,小说通过描写推销员格里高尔有一天早上醒来,突然发现自己变成一只大甲虫的荒诞故事,刻画了一个底层人物及所在家庭遭遇重大变故后的异化. 一个世纪 ...

  • 从《变形记》看卡夫卡小说荒诞背后的现实

    一."假定之中的现实" 作为20世纪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卡夫卡不同于传统文学,他对现实的关照不是客观地摹写.再现现实,而是借助象征.譬喻.变形等手段为我们创造出一个荒诞不经的情 ...

  • 卡夫卡的变形记

    卡夫卡,其人不可做寻常观. 弗朗茨·卡夫卡,这位世界现代文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的伟大作家,就其生活经历而言,也许除了三次订婚三次解除婚约,终生未婚之外,可谓是再平常不过了.1883年他生于奥匈帝国的 ...

  • ⏩卿听格言 | 第146期 | 《变形记》卡夫卡:生命之所以有意义是因为它会停止

    ♪ 点击上方绿标聆听张士卿为你读格言 今日格言 生命之所以有意义是因为它会停止 --卡夫卡 格言释义 因为生命会停止,时间是有限的,所以在有限的时间内,能完成什么.能达到什么.能实现什么,才有了价值和 ...

  • 【卡夫卡变虫记】

    内容简介 一天早上,小男孩卡夫卡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棕紫色的超级大甲虫.但是没人注意到他变形了--他的父母.他的小妹妹.他的老师--除了他最好的朋友迈克尔,谁都没注意到.迈克尔想让卡夫卡变回小 ...

  • 卡夫卡丨我的一生就是在抗拒结束生命的欲望中度过的

    日记(译者:叶廷芳.黎奇) 1911年 2月19日 现在是夜里两点,我这最幸福的和最不幸的人怀着一种独特的灵感去睡觉(只要我能容忍这种想法,它也许将继续伴随着我,因为它比以往的一切灵感都站得高),这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