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故事多:序郑金城《一个人,一座城》【陈再见 | 文学看台1730】

................................................................................

....................................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 蒋述卓 题

................................................................................

................................................................................

小萝莉打电话给未婚男子叫爸爸,故事来了

陆丰碣石革命先辈颜石的故事

与敌人同归于尽的颜严烈士

................................................................................

小城故事多
○陈再见
................................................................................
记不起来是多少年前的事了,那时我对东海县城的印象还只是停留在九十年代末来参加中考时从旅舍窗口望出去南堤边上尽是旧书摊的朴拙模样,自然对生活在县城里的文友也保持相对应的复古印象。是夏天的某个夜晚,我夜宿县城,寄宿在龙山中学的教师宿舍里,大伙呼朋唤友,很快就凑齐了一桌人(那时人也容易凑),步行去马街尾吃鹧鸪粥。犹记得,我们一伙人穿街过巷,聊的都是文学话题,自有一种书生意气在彼此心间流淌。如果没记错,那是我第一次和郑金城见面,当然大名早有耳闻,只是他略显平常的姓名和他出脱的相貌形成反差,使我很长一段时间都没办法把二者严丝合缝地叠加。当晚鹧鸪粥的味道早已遗忘,郑金城言语举止间表现出对羞涩拘谨的我有特别照料之意,却是很明显的。写作者心思的敏感几乎成了通病,谁与谁投缘,基本不需要刻意求证。
往后这些年,我们一直保持着互为关注的状态。有一段时间,郑金城的文学创作几乎是沉寂的,没有作品发表,似乎也找不到突破口。我当然能理解那种状态,每个写作者都会遇到瓶颈期,有时也不仅仅是“瓶颈”那么简单。于是,主动把笔停下来,某种意义上也是很理性的选择。除了我暗暗为他可惜,他自己想来也是充满焦虑的吧,小城里的写作者虽多,实际上真正能写的,十个手指头都数得过来。直至最近几年,自媒体兴起,几乎人手一个公众号,关注文友的创作就直接关注公众号即可。郑金城也打理了一个公众号,陆续更新的便是他现在结集成书的小城系列散文。我跟着看了一些,感觉挺好,很有味道。郑金城既写记忆中的小城,也写现实里的小城,有表有里,互为映照,一砖一瓦,一树一木,看似小民闲情,却也写出了世间百态。与之早期的作品相比,眼下郑金城的文风和处理素材的角度,大为不同。某些表达方式、词汇、转折语以及“的”“了”等的使用,还复了白话文运动初期的古,有周作人、沈从文等人的影子。这大概跟郑金城那段时间的阅读有关。
郑金城的文学起步较早,他早期以杂文出道,发表过大量作品,蔚为壮观。那应该是一个写作者最为激愤与井喷的时期,带有某种初始的冲动和意志。多少人的文学之路,其实都避不开一段拓荒期,说成莽撞期也可以。真正的写作者是分阶段前进的,看似是台阶式地攀爬,实际上也是下一个台阶对前一个台阶的否定与更替,甚至是彻底的摧毁。所以,从这个角度看,郑金城后期的小城系列散文写作,在我看来就是一种覆盖式的文学进阶,他既完成了自我覆盖,也无意中实现了小城文学首次攻城掠地式的“侵占”,至少在素材的选择,叙述的角度以及文字的雕琢上,目前还没有出现类似、或者说能与其媲美者。这当然不算夸大其辞,当我系统地读完这五十篇散文时,除了个别篇章有自我陶醉之嫌,更多的文字触角,已经由表入里,探触到了小城的脉络肌理。
任何作家都有自己的文学地理,对小城的书写,我们可以看作是郑金城在文学地理上的一次拓荒,也可能是回归——往往,好多作家会把起点和终点以某种契机叠合。郑金城在小城工作生活多年,见证了小城的风雨,即便这中间没有惊涛骇浪,单看这些年的四季更替、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他手头都有着写不完的素材。事实上,以我一个小说作者的眼光看,多数素材也是写小说的好材料啊。基于此,我对郑金城笔下的人物和故事更感兴趣,他是阅历丰饶之人,又没经过小说书写的淘洗,一旦写起人物和故事来,便有一种充沛的原力,如汁水般从水果里涌出来。如果把写作比作熬汤,人、事、物才是汤料,虽然最终熬出来的是浓郁的汤水,人们喝的也是汤水,这汤水就好比语言,所以说语言的好坏并不是来自语言本身,而是取决于汤料的好坏,再好的水(语言),要是熬了几块朽木,也熬不出好味道。所以,郑金城写父亲“用双管大芯煤油灯去诱禾虫”,写芒洋的溺亡事故——“在这里与尘世做了交割,从水里来,又从水里走了”,他写“早些年,写文字时,还有个抽烟的习惯,桌上也多了个烟灰缸”,他写“多年前,乡下老家有人用盐巴炒洗干净的小石子,然后舔着小石子下酒”,他写“马街尾上一辆公交车,车后窗亮着小城至华侨的几个红字”,他写“乡下村子前面那条流往乌坎港的河,源头从南塘长山而来,因而称之长山河”,他写东海大道的榄仁树和异木棉,他写没有名字的书房,写人民桥头的报刊亭,写金碣路的发廊,写马街的眼镜店,写迎仙桥的月色,写下街仔的旧书夜店,写咸茶粿条汤卷粿碗粿……
千万不要小看这些书写,似乎人人能见,也似乎人人心中有,却不见得就能将它们具体而准确地述之文字。由此,我有信心期待郑金城更为通透明澈的文学作品。
(作者系中国作协会员、广东文学院签约作家。本文乃作者为郑金城新著《一个人,一座城》所作的序)
可能你会读:
《人民文学》采风团汕尾行集结号
...............................................................
七夕,我已不再谈论爱情【花纹 | 文学看台1729】
揭阳行【谢汉武 | 文学看台1728】
埋着半世不易与艰辛【黄鹏 | 文学看台1727】
入梅·出梅【刘映辉 | 文学看台1726】
集市烟火就是生活【林小冰 | 文学看台1725】
树叶芭蕉狗尾巴花和杂草【林培琼 | 文学看台1724】
温饱思种花【王映婵 | 文学看台1723】
人间书【林进挺 | 文学看台1722】
梅陇,每条小巷子都叫做街【吴海 | 文学看台1721】
口才了得的龙王们【彭伟栋 | 文学看台1720】
醉醒方觉南柯里【吴雁程 | 文学看台1719】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