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桥丨花与铁之间的变与不变
腊洞村口的风雨桥
桥,是黔东南当地居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这与当地地貌和气候特征息息相关。黔东南喀斯特地貌遍布,山高谷深,沟壑纵横;当地又深受亚热带季风影响,降水充沛,水网密布。
村民们在这山谷间择水而居,取水做饭,引水灌溉,房屋沿着河流两岸修建开来,逐渐形成村庄,而桥就成了跨越山谷、沟通村庄两岸的必要通道。
述洞村抱山亲水,外有古树守护。河上架起颇有侗族特色的花桥,檐角翘起,饰有鸟兽木雕。
风雨桥,因其廊亭可遮风挡雨而得名。当地人多称其为“花桥”。一说是因为桥身的雕梁彩绘,一说是因为过去青年男女多相会于此。
旧时风雨桥多建于村寨边界,桥中设有神龛,以求将不吉之物拒之村外,庇佑村中人寿年丰。
樟洞村风雨桥掩映在绿树之中,和村口有些距离,相比侗区的其他风雨桥,显得更为古朴。如今桥外浇上了水泥地,桥头也盖起了土地庙。
摄影丨叶哲涵
风雨桥本身,也曾被看作灵魂引渡、生死转换的媒介。
架桥,意味着有人要逝去,因为有灵魂守护,桥才有阴阳交通之力。于是每逢架桥,村中独子都要躲避,以免成为“守桥鬼”。架桥时的桥体朝向,亦有风水之虑。堪舆术上讲,河水湍流而去,福祉易受冲克,于是桥身往往面朝上游架于溪流之上,以阻福泽流逝,“消除地势之弊,补裨风水之益”。
樟洞村风雨桥
风雨桥不仅关乎信仰,也是当地人的日常公共空间。来访者于此歇脚,对歌者在这谈情,闲暇者摆古论事,辛劳者休憩纳凉。
一桥之上,人神通,生死往,风水举,比邻知。一座建筑的文化重量,也由此呈现。
述洞村风雨桥
然而,今日之风雨桥,多已远离了旧日的文化意涵。
新桥作为交通设施或景观,不再设神龛;妇女们在此售卖织锦和刺绣,也不再想得起魂灵引渡的故事。
古旧的风雨桥和传统的建造工艺,在剥离了神秘信仰色彩的同时,也难以再担负起愈发扩张的交通职能。行人愈走愈远,江河愈跨愈宽,钢架桥、铁索桥、石拱桥、水泥桥……种种风格迥异的桥梁渐次架起在这地域之上。
清水江对岸是施秉县管辖下的马号乡,虽与施洞分属不同区县,但马号的居民更喜欢走铁索桥到施洞赶集,因为最近能通汽车的桥也在一公里以外。我们到访时正值当地姊妹节期间,距施洞不远的县城正举办隆重的姊妹节活动,而施洞镇上的集市也格外热闹。
摄影丨叶哲涵
我们行至台江县施洞镇,一座横跨清水江的铁索桥令我印象深刻。桥修建的时间不长,但时间难以考证,它连接的对岸是马号乡。
远远望去,两岸桥柱高耸,牵引起数条铁索。悬于铁索之下的,是数不清的木板铺就的狭窄桥面和锈迹斑斑的金属栏杆。
施洞铁索桥
站在桥上往下看,缓缓流过的清水江,悄然滑过的渔船,两岸人物与景致尽收眼底。想来铁索桥这样绝好的观景点,每到农历五月二十四(当地龙舟节),桥上必定站满了看龙舟的人。
就是现在,姊妹节期间,桥上也人来人往,热闹非凡。从对岸赶来去集市的人们,走出来时挑着蔬菜、茶油,回去时提着日用品和鸡鸭。
铁索桥上往来于集市的村民
更是有为人父者,被迫不及待外出玩耍的小娃娃拖着过了桥,回来时却已把疲惫的娃娃扛上了肩。
站在桥下看去,他们像是行走于云端。
被娃娃拖着走的父亲
骑在父亲肩上的娃娃
文化是一种积淀的日常,风雨桥曾被村民们赋予的多种文化功能如今或许渐次消逝,但今日施洞的这架铁索桥却依旧承载起了一方的乡土人情。
这座年幼时无数次骑在父亲肩上走过的桥,
那些飘扬而去的云,
和桥下潺潺的流水,
定会成为回忆中最深切的纪念。
「守艺中华·风物之旅」采写活动。
原文作者:叶哲涵
本次活动,
由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中华网、
RCRA乡村文化保护与发展志愿者协会,
联合发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