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勃:生命随落花而逝

缕缕烟雨,落花漫天,景色朦胧。王勃登上船头看着纷纷扬扬的落花,落花随流水而逝,他仿佛看见了自己生命的尽头。此时的他才二十六岁,年华还有一大把,心境却变得如此老成,着实怪异。

风平浪静的江面突然生气了,汹涌的波浪拍打着如蚂蚁般小的船只。船只发生了猛烈的晃动,随时都会葬身江底一般。王勃刚吟诗一首,一个踉跄就失足跌入了滚滚的江水中。冰冷的江水包围了王勃,他不会游泳,这是他生命中的存亡之境。他却觉得温暖万分,就如十七岁时的那个秋天一样。

公元664年,时任右相刘祥道巡行关内。十五岁的王勃以弱小身躯上书右相,抨击唐王朝的侵略政策,反对讨伐高丽。刘祥道看完赤子之言后,赞其为“神童”,并向朝廷推荐王勃。王勃因此能够破格参加麟德三年制科,对策高第,之后年仅十七岁的王勃被授予朝散郎之职。

十七岁的王勃如花绽放,才华纷扬,这是他一生中最高光的时刻。可是花开得越盛,离衰落就越近,这是自然界永恒不变的规律。弱肉强食的人类社会跟自然丛林有着诸多相似性,衰落始终伴随着兴盛,任何一个人也逃脱不得。

王勃的衰落自此开始。

年幼的王勃毕竟缺乏政治经验,于是皇帝让他做沛王李贤征的侍读。沛王的年龄与王勃相仿,但是他沉迷于各种游戏。某天,沛王与皇子李显约定了斗鸡比赛,王勃为了给沛王助阵,就写了一篇《檄英王鸡文》。

此文不涉及皇子间的争斗,大多只是玩笑文字而已。但是此文传到高宗手中后,高宗对此龙颜大怒。他认为王勃没有好好辅佐皇子读书,反而让他们不务正业,于是高宗将王勃驱逐出了长安城。

从高处跌落的滋味不好受,何况是血气方刚的年轻人。王勃没有反思自身跌落的原因,更多地是愤慨。所以这位年轻人注定不会稳定局面,反而会越陷越深,太缺乏理性的思考了。

咸亨二年,王勃在朋友的帮助之下谋得参军的职位。可是他恃才傲物,与同僚间的关系僵化,所以他处处遭到排挤与打压。更糟糕的局面接踵而至,一名官奴在犯罪之后寻求王勃的庇护,王勃收留了他。待他冷静下来之后,他又觉得此举会连累自己与家人,于是又亲手杀死了这名官奴。

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作为普通人的王勃自然难逃死刑。除此之外,他的父亲也被牵连,被贬为了交趾县令。在黑暗无关的监牢中,王勃痛苦万分。一方面是对自身命运的可悲,一方面是对连累父亲的自责。

几年之前,他是名满长安的神童,享受着世间的种种美好。如今,他成为了死刑犯,半截身子已经没入了黄泉。世事变化如此之快,他连见自己父亲最后一面的机会都没有。他只能孤独地离开这个世界,就如落花不再拥有绿叶的陪伴。

王勃看着世间纷扬的落花,一步步地向刑场迈去。此时唯有落花为他送行,他多么想为其赋诗一首,他们之间的命运是如此地感同身受,可惜他没有时间了。刽子手的寒光在前方闪烁着摄魂的光芒,他的目光看向王勃,就如看一头牲畜一般。

幸运地是,皇帝大赦天下,死神没有抓住王勃的双手。死里逃生的王勃对人生有了更多的领悟,就如坐禅的高僧突然顿悟一般。看透生死方知何物可贵,他立即赶去交趾看望自己的父亲。

当他路过南昌之时,正巧遇上当地官员在长江边上新修了一座滕王阁并宴请宾客,名声在外的王勃当然在受邀者的行列。他登上高楼,望着天边的落霞、孤鹭,又看向远边的秋水,留下了名垂千古的《滕王阁序》。

之后他挥挥衣袖,没带走一片云彩,转身继续向交趾奔去。历经崎岖之路,遭受荆棘之痛后,王勃终于见到了自己的父亲。父亲脸上的皱纹老得像一张旧纸,王勃不知作为言语,只好跪倒在了地上。此时此刻对于王勃而言,是最为幸福的,家人的安好胜过世间所有的一切。

王勃没有待上几天,就匆匆地离开了交趾。因为只有他发展好了,父亲才会拥有更好的生活。可是这一别,谁曾想竟是天人永隔。

王勃乘船返程,落花纷纷,就跟当初他赴刑场时的景色一般。唯一不同的是此时的落花如雨,覆盖了整个天地。这番景色勾起了他心中的情愫,让他忘记了俗世,他作诗一首《落花落》:

落花落,落花纷漠漠。

绿叶青跗映丹萼,与君裴回上金阁。

影拂妆阶玳瑁筵,香飘舞馆茱萸幕。

落花飞,燎乱入中帷。

落花春正满,春人归不归。

落花度,氛氲绕高树。

落花春已繁,春人春不顾。

绮阁青台静且闲,罗袂红巾复往还。

盛年不再得,高枝难重攀。

试复旦游落花里,暮宿落花间。

与君落花院,台上起双鬟。

漫天的落花,形成了一片独立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面,绚烂是外衣,忧伤是内在的基石。满身才华是多么地绚烂,然而人生的故事却遍布忧伤。他想在这一片落花的世界里,静静地睡去。

一语成谶,他跌入了冰冷的江水之中,流水不断吞噬着他的哀伤。故事的结局很快发生了发转,他被人救了起来。可是他的心早就跟随落花流水而消逝了,失去灵魂的身体又能苟延残喘到几时。

几日之后,王勃去世,年仅26岁。

END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