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芎,当归,三七,原来它们还有同一种功效

大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一个节气。大雪的意思是天气更冷,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时更大了。此时节,在北方,可能已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风光。但在南方,特别是广州及珠三角一带,却依然草木葱茏,与北方的气候相差很大,但已开始明显降温了,特别是早晚温度更低。此时血管弹性较差者很容易受到影响,所以养生要格外重视血管健康。

大雪宜进补,但要防止心脑血管事件

大雪是“进补”的好时节,素有“冬天进补,开春打虎”的说法。冬令进补还能调节体内的物质代谢,使营养物质转化的能量最大限度地贮存于体内,有助于体内阳气的升发,俗话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

中医学认为,寒性凝滞,主收引,易伤阳气。寒邪侵入人体,经脉气血失于阳气温煦,易使气血凝结阻滞,涩滞不通,不通则痛;寒邪侵袭人体,可使气机收敛,腠理闭塞,经络筋脉收缩而挛急;若寒客经络关节,则筋脉收缩拘急,以致拘挛作痛、屈伸不利或冷厥不仁。同时,气温较低时,人体排汗减少,血容量相对增多,这些原因都可使血压升高,促发脑溢血。寒冷还能增加血中纤维蛋白原含量,血液粘稠度增高,易导致血栓形成而阻塞冠状血管。此外,病变的冠状动脉对冷刺激特别敏感,遇冷收缩,甚至使血管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诱发心绞痛,重者发生心肌梗塞。

因此,首先要重视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动脉硬化等原发疾病的治疗,其次注意发现中风先兆,如突然眩晕、剧烈头痛、视物不清、肢体麻木等。大雪时节,保护血管,温通经脉尤其显得重要。

下面介绍几种补养温通经脉护血管的中药。

川芎:止痛又补血,预防血栓形成

川穹为伞形科植物川芎的干燥根茎。中医认为,其味辛,性温,归肝、胆、心包经,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作用。

川穹辛温香燥,走而不守,既能行散,上行可达巅顶;又入血分,下行可达血海。活血祛瘀作用广泛,适宜瘀血阻滞各种病症;祛风止痛,效用甚佳,可治头风头痛、风湿痹痛等症,为治头痛要药无论风寒、风热、风湿、血虚、血瘀头痛均可配伍用之。古人谓川芎为血中之气药,寓意其辛散、解郁、通达、止痛等功能。

现代研究本品含生物碱(如川芎嗪)、挥发油、酚类物质(如阿魏酸)等,能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改善心肌的血氧供应;扩张脑血管,降低血管阻力,显著增加脑及肢体血流量,改善微循环;抑制血小板凝集,预防血栓的形成等。

推荐用法:

内服:煎汤,每日3-9克;或入丸、散。

外用:研末撒或调敷。

血管性头痛者,可用川芎10克、天麻10克,猪脑适量,炖汤服用。

当归:补血圣药,可增加冠脉血流量

当归为伞形科植物当归的根。中医认为,其味辛、甘,性温,归肝、心、脾经,具有补血调经,活血止痛,润肠通便的功效。

当归味甘而重,故专能补血,其气轻而辛,故又能行血,补中有动,行中有补,为补血的圣药。当归常用于煲汤,特别对贫血患者,能显著促进机体造血功能,升高红细胞、白细胞和血红蛋白含量。常配伍黄芪、人参补气生血,如当归补血汤(黄芪和当归以5∶1比分组成)。

现代研究表明,本品含多种挥发油、有机酸、糖类等,能扩张冠脉,增加冠脉血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有明显的抗血栓作用。

推荐用法:

内服:当归煎服,每日5-15克。

当归补血排骨汤:猪排骨500克,当归10克,黄芪50克,料酒100克,清水适量。炖煮2小时。

当归生姜羊肉汤:生姜20克,当归15克,羊肉100克,炖汤服用。

三七 :补血第一,与人参等功

三七为五加科植物三七的干燥根。中医认为,其味甘、微苦,性温,归肝、胃经,具有化瘀止血,活血定痛作用。

本品既能止血,又能活血、化瘀生新,有止血不留瘀,化瘀不伤正的特点,对人体内外各种出血,无论有无瘀滞,均可应用。本品与人参同为五加科植物,具有人参的补益作用,《本草纲目拾遗》曰:“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故称人参三七,为中药之最珍贵者”。有补虚强壮作用,民间用治虚损劳伤,常用三七与猪肉炖服。

现代研究,本品含皂苷、黄酮苷、氨基酸等,能够缩短出血和凝血时间,具有抗血小板聚集及溶栓作用;减低心肌耗氧量,扩张脑血管,增加脑血管血流量;提高体液免疫功能等。

推荐用法:

内服:研末吞服,每次1~1.5克,水煎服,每日3~10克。

外用:研末外掺或调敷。

中成药:如复方丹参片、云南白药、三七痛舒胶囊、消栓通络胶囊,人参再造丸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