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息保险产品还能持续多久?
近两年,保险万能账户的高利率吸引了不少保护,这种情况正常吗?
通过本文,你将会了解到:
保险怎么成为投资热门的。
利率下行对万能账户利率的影响。
高息保险账户持续存在的可能性。
最近几年,保险成为了一个很热门的话题。这得益于国家层面的支持。
2014年8月13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新国十条”,在这份文件中,明确提出了在2020年要实现保险深度5%,保险密度达到3500元/人,可以被称作我国保险发展的助推器。
所谓保险深度,就是保费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而保险密度,就是人均的保费支出。
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的快速增长也成为了保险热的佐证。
今年两会期间,政府工作报告11次提及了保险,包括养老、重疾和医疗,体现出了对保险的高度重视。
但在所有保险产品中,老百姓总是对保险理财特别感兴趣。究其原因,我国老百姓对保险的保障意识其实还是不够普及,避讳客观地谈论生老病死,而是喜欢谈赚钱的事情,在有收益的同时,还能再有一些保障,就会觉得好!非常好!
这样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保险理财深受喜爱了。
根据《2016年中国经济生活大调查》的数据统计,我国老百姓投资领域前三名分别是:保险占36.79%,股票占33.05%,理财产品占32.69%。保险投资从13年的第6名蹿升到了现在的第1名!
而通过保险理财,以前主要有两种方式:
在银行或者类似京东金融这样的APP里可以购买到大量所谓的“理财产品”,其实都是进行过包装的趸缴万能险。一般只要2-5年内不退保,收益能达到5%以上。
还有一种常见的方式就是购买一款年金险,保险公司会给你开一个附加万能账户。万能账户的钱你可以随存随取,非常灵活,在享有保证利率(以前最高3.5%,现在最高3%)的同时,还能够享有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像华夏和天安的产品曾经达到7.2%,并且长期保持6.8%的复利率,可以说在安全投资领域,这个利率是非常高了。
但是,像这种高利率,又能持续多久呢?
保险公司的利润来源于死差、费差和利差。在我之前的文章里,我已经说过了,大部分保险公司都是死差损和费差损,要想赚钱靠的就是利差!
上面是国寿、平安、太保、新华4家保险公司2015、2016年的综合成本率分析情况。
所谓综合成本率,指的是营业总支出与当年收取保费的比值。
平安、新华等保险公司通过释放准备金来调节利润,仍然未能将承保利润扭亏为盈,而且这就是现在保险公司的常态。由此可见,投资利差对保险公司而言是多么重要,称之为赖以生存的法宝并不为过!
2014年下半年开始,我国进入了利率下行通道,直到今年1月份才开始上行,但是这种影响在短期内是不好预测的。
一方面利率上行,会导致银行的吸储能力增强,而保险的保费收入吸收能力下降;另一方面,保险公司投资不能太激进,债券类投资比重很大,而利率上行会对可供出售类债券公允价值影响较大。
但是利率上行,又会对保险公司债券的收益起到正向促进作用。因此短期内很难判断对保险公司利差的影响大小。
参照国外发达国家的利率发展情况,长期来看,我国的利率必然是会向低利率发展的,这会进一步压缩保险公司的利差空间,因此长期维持6%-7%的万能账户利率水平是绝无可能的。
从今年的发展势头就可以看出,以前万能账户利率NO.1华夏金管家年金账户C款也撑不住了,结算利率持续下跌,目前维持在5.5%。
当然,这个结算利率在业内还是算高的,但是这绝不是终点,未来还会继续走低。
此外,除了结算利率之外,多家保险公司为了抢占市场,以监管上线的4.025%预定利率和3.0%(今年4月1日前有保底3.5%的产品)的保证利率设计产品,其实长远来看也是存在利率风险的。一旦我国真正进入了低息时代,这样的保证利率很可能也会导致保险公司出现利差损,这可就真的大大的不妙了!
而一旦保险公司没有了利差空间,会对保险公司最核心的偿付能力造成重大影响,这是保监会也不愿意看到的。这就是为什么保监会近年来连续出重拳的原因,一是规范万能险市场,大批不合规万能险产品下架;二是调整保底利率,目前已不再允许有保底3.5%的产品;三是10月1日后万能账户不再允许以附加险形式存在。
综上,未来保险万能账户的高收益一定会持续走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