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马虎,大问题

摘 要:马虎粗心是人类性格中的一个缺点。无论成人或孩子,因为马虎粗心而造成不良后果的事件很多,这的确是个大问题。所以要在儿童时期纠正孩子马虎粗心的缺点,不要使其成为习惯。

关键词:马虎 原因 克服办法

人们都喜欢用“马虎”来形容某人办事草率或粗心大意,殊不知在这个俗语的背后,原来有一个血泪斑斑的故事。

宋代时京城有一个画家,作画往往随心所欲,令人搞不清他画的究竟是什么。一次,他刚画好一个虎头,碰上有人来请他画马,他就随手在虎头后画上马的身子。来人问他画的是马还是虎,他答:“马马虎虎!”来人不要,他便将画挂在厅堂。大儿子见了问他画里是什么,他说是虎,次儿子问他却说是马。

不久,大儿子外出打猎时,把人家的马当老虎射死了,画家不得不给马主赔钱。他的小儿子外出碰上老虎,却以为是马想去骑,结果被老虎活活咬死了。画家悲痛万分,把画烧了,还写了一首诗自责:“马虎图,马虎图,似马又似虎,长子依图射死马,次子依图喂了虎。草堂焚毁马虎图,奉劝诸君莫学吾。”

诗虽然算不上好诗,但这教训实在太深刻了,从此,“马虎”这个词就流传开了。

一、学生学习上的马虎现象产生的原因。

孩子马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要帮助孩子克服马虎的坏习惯,首先要找到马虎的原因。通过查阅资料又结合实践,我知道孩子产生马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知识因素

学生在学习中,并非对所有知识都会出现马虎现象,而是对那些既相似又不同的知识产生马虎。由于知识本身存在着易于混淆、不好区别的因素,这就给学生学习造成了不少困难,通常小学生观察事物不仔细,往往写注意刺激较强的部分,而忽视较弱的部分。因此,学生如果本身学习不认真,粗枝大叶,教师再缺少提示,他们就容易由于马虎而出现知识上的错误。

2.学习态度

学生学习马虎的现象更多的是来自学生的学习态度,知识虽然存在着容易被忽视、容易酿成错误的种种因素,但是,如果学生学习认真,教师教学得法,是能够加以补偿和克服的,也就是说马虎是能够减少或避免的。

3.熟練程度上的问题

有些孩子马虎是因为对所做的功课不熟练,因而顾此失彼,出现错误。研究表明,对习题特别生不易马虎,因为还不会呢,特别小心仔细。对习题非常熟练也不易马虎,熟到不假思索就能写对,也不马虎,很少有把自己的名字写错的,就是因为太熟了,马虎不了。只有半生不熟才容易出现马虎的现象,看着这题一点都不难,可实际上自己又不是掌握得特别好,思想上麻痹,出了错。

4.性格、习惯问题

有些孩子是天生急脾气,干什么都心急,忙中难免出错。有的孩子年幼时的马虎现象没有及时纠正,形成定势马虎已成习惯,干什么事都毛手毛脚,马马虎虎。

5.压力过大

有些孩子因对考试的心理负担过重,过分紧张,平时做题没问题,一考试就错,这是压力过大造成的。

6.教育教学因素

据调查表明,学生容易马虎的知识又是他们理解不透、记忆不实的一些模糊知识。由于教师教学的呆板、单调、抽象、枯燥或因为教师教学抓不住知识的重难点,对易混淆的知识比较不够,可能造成了学生作业和考试时马虎现象的出现。

二、克服的办法

1.讲一讲马虎的危害,提高孩子对马虎危害性的认识

有些孩子对马虎的危害没有清醒的认识,认为马虎没关系,虽然错了,可不是我不会,我还有实力。有的家长也是如此,我们应该让孩子深刻认识到马虎的危害,使他们主动远离马虎。

2.教师要培养自己严谨的治学态度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要求学生学习不能马虎,首先自己应当有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如果教师要求学生是一个样,而自己做的又是一个样,做事马马虎虎,板书和批改作业丢三落四,那么学生也不能很好地接受帮助和教育。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用自己严肃认真的治学态度来影响学生,使学生从中得到启发和教育。

3.教师提高教学艺术,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要想使学生对知识理解得深透,对容易混淆的知识正确区别,教师就必须提高教学艺术,让学生对知识理解得深透,记忆得扎实,自然就会减少或防止马虎现象。对于学生容易混淆和马虎的知识,教师在指导训练纠正进应注意用对比方法加以区别。

4.教育孩子明确学习目的,提高学习兴趣,增强责任心

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情绪,兴趣等等都直接影响着感知的过程,影响着感知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所以,可以通过讲故事、谈心等多种方式让孩子们认识到,学习是小学生应该担负的义务和责任,对学习要采取认真、严肃的态度。一个缺少责任心的孩子,是克服不了马虎的毛病的。

5.与家长配合,注意养成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为达到这个目的,教师与家长沟通,培养孩子好的生活习惯,为孩子创造安静的生活环境。还要对孩子提出具体的要求,如:放学回家先做作业后玩;老师改出的错处抄三遍;写作业计算完成的时间。俗话说,习惯成自然。只要严格要求,经常督促检查,使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会逐步克服孩子“马大哈”的毛病。

6.祛除孩子依赖心理,帮助孩子形成自我检查学习效果的习惯

不要依赖橡皮和涂改液。我们应该锻炼孩子不涂擦,每次作业都仔细认真,争取一遍做对,这是防止马虎的重要措施。不涂擦有很多好处。首先,它可以锻炼孩子三思而后行的习惯,争取一写就对。其次,孩子写错了就可以把错误留在作业本上,这是孩子思维的档案,错误没被涂掉,有利于孩子养成正视错误,不掩盖问题的品质。家长的检查在孩子检查之后,而且不要具体指出错误,而是划定出错范围,让孩子自己查证,不依赖家长,学会自检。

7.帮助孩子建一个错题集

孩子马虎,经常出错,但对错误又不认真分析,很难吸取教训。为了引起孩子对错题的重视,我们可以帮助孩子建一个错题集,具体做法如下:

(1)把所有的作业,练习,考试中的错题原封不动地抄在《错题集》上,留下“错误档案”。

(2)让孩子认真检查错在什么地方,并用红笔在错误下面画上横线。

(3)有能力的孩子,还可以找出错误原因并写出来,写得要具体。

(4)改正错误,写出正确答案。

8.让孩子考家长

让孩子出题考家长,孩子很感兴趣,他们会存心出些容易错的题,把家长考住。家长存心马虎,让孩子批评,这时对孩子也是一种教育,将来他们做题时也会防止马虎。

最后,还要注意以热情的表扬鼓励为主,调动孩子克服毛病的积极性,使孩子看到进步,树立信心。

我深信,只要我们教育、引导得法,只要孩子有决心,有行动。马虎粗心就会远离我们的孩子,解决掉一个大问题。

参考资料;http://a.shayumeichuang.com/index.php?c=show&id=7125

(0)

相关推荐

  • 所谓粗心看错做粗,其实都是掌握不牢固

    ​不要说孩子有马虎.粗心的毛病. 所谓粗心看错做粗,其实都是掌握不牢固,不熟练不熟悉造成的. 说孩子马虎.粗心,是用一种想像的主观缺点,掩盖一个客观存在的不熟练不熟悉的事实. 有孩子见到妈妈叫爸爸吗, ...

  • 薛永武:怎样认识和克服孩子粗心的毛病

    开启人才教育的新视野 点击题目下方蓝字关注 武说人才 "武说人才"公众号主持人简介: 薛永武: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导师,人才学家,山东省高校干部与人才研究基地 ...

  • 小马虎在做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时,把一个...

    小马虎在做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时,把一个乘数22个位上的2看作5,结果比正确的积多69,正确的结果是多少? 这是粉丝私信问我的一道题,题目虽然简单,但很有代表性.当我们面对一道孩子不会做的题目时,不仅 ...

  • 十张图告诉你小马虎和大国工匠的区别

    不管承不承认,你很可能就是个小马虎,如果你不愿意背负这样一个绰号,就对比一下大国工匠吧,看看你们的差距到底在哪里. ------------------------------------------ ...

  • “小切口•大问题”:背后的故事(十二)

    心中有理论,自然有疑问 赖诗攀 论文<重典何以治乱?对强化食品安全违法惩罚力度效应的个案研究>在"小切口·大问题"工作坊的多轮会议上得到工作坊组织者和参与者师友们的批评 ...

  • 少年说‖元宝(138):蚊子-老虎,小毛病-大问题

    请问,世界上杀人最多的动物是什么?老虎,狮子.豹子?不对,是蚊子!每年因为蚊子被杀死的人高达100万,而老虎杀死的只有100人,是蚊子的万分之一.蚊子怎么杀人?一些蚊子携带病毒,一旦叮人,这个人就会患 ...

  • 1-4年级小马虎专项练习题,家长来看看

    在加减乘除算式的计算中,如果粗心大意将算式中的一些数或者符号写错,就会导致计算结果发生错误,要求正确答案,就要合理推算题目中的已知条件. 1.加数+加数=和 (1)一个加数变大,另一个加数不变,和变大 ...

  • “小切口•大问题”:背后的故事(十一)

    切磋求索方为研究 阎    波   刚刚过去的2020年无疑是许多学者线下开会次数最少的一年,我也不例外.在参加"小切口·大问题"研讨会之前,我已经参加过大大小小的各种会议,算是一 ...

  • 【学养生】小痔疮大问题!按压这两个穴位轻松治痔疮

    痔疮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肛肠疾病,在民间就有"十人九痔"的说法,即便在现代,许多年轻人就遭受着痔疮的折磨.一般来说,痔疮的早期并没有很大的痛苦,只是以便血.肛门瘙痒为主,于是有许 ...

  • 塑造一个会学习的大脑,让孩子远离“小马虎”“小磨蹭”!

    我们都知道,每个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发展节奏,有些娃1岁多开口说话了,有些娃到了2岁多还不怎么开口.有些娃四岁加减法就很溜了,有些娃到了大班10以内扳着手指算都是巨慢的! "只是暂时的,后面会 ...

  • 小炎症大问题,别让慢性炎症害了你

    创伤会导致炎症,而炎症是创伤修复过程的自然组成部分,一旦痊愈,炎症就应该消退.在20世纪50年代,糖皮质激素被开发用于降低与损伤和手术相关的炎症,但是创伤修复过程也停止了,因为这些类固醇激素也阻断了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