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回顾中国利率十年走势,张敬国:MLF与LPR仍然只是利率市场化的半途

本文要点

2010年以来,中国市场利率水平总体呈下降趋势,下降速度和幅度受到中国储蓄率下降和利率市场化提升的约束。货币市场利率受到金融当局总量调控、监管调整的影响,波动很大。对此,人民银行推出了利率走廊机制,精细化货币政策操作,货币市场利率波动有所减缓。

国际比较来看,中国债券市场利率的波动性相对较小,这受到债券市场投资者构成和货币政策存贷款基准利率约束,也受到人民银行既调控短端利率也干预中长端利率的影响。债券市场利率与贷款市场利率“双轨”定价的现象长期存在,二者之间的利差波动较大。

在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中,为促使贷款利率更及时反映市场资金供求,人民银行改革LPR形成机制,强化MLF利率的定价作用。目前金融机构定价贷款利率由依据原来经国务院批准的贷款基准利率改变为人民银行确定的MLF利率,与债券市场利率的息差有所稳定。

MLF与LPR更能灵活及时反映市场供求,但仍然只是利率市场化的半途——

第一,既调控短期利率又调控中长期利率本身是矛盾的,中国货币市场利率波动较大有这方面原因。

第二,结构性流动性短缺的货币政策操作框架,在外汇占款基本零增长的背景下保持高存款准备金率,加重了商业银行非市场化成本。

第三,利率市场化的核心是市场交易,即通过现货交易与衍生品交易综合作用,来定价发现中长期利率。央行直接调控中长期利率,用MLF利率替代贷款基准利率,债券市场利率与MLF政策影响下的贷款利率仍然保持“双轨”局面。

在经济景气温和或者偏弱时期,利率市场化机制发挥作用的空间较大。在经济过热背景下,宏观调控的价格手段、数量手段和行政手段哪个居于主导,利率“双轨”或者“并轨”的演变,都需要现实去检验。货币当局确定短期基准利率,商业主体金融交易发现利率曲线,是市场化的方向。

——CF40特邀成员、泰康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助理总裁、泰康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首席战略官张敬国,泰康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高级风险经理刘怡


中国利率走势变化分析

文 | 张敬国 刘怡

2010年以来,中国各类利率(货币市场利率、债券市场利率和贷款利率)的水平、波动率、收益率曲线结构以及贷款利率与债券收益率的息差出现了一些规律的和不规律的变化。

利率变化

(一)利率水平

1. 货币市场利率
银行间市场7天回购利率(R007)2011年至2014年处于较高水平,年度均值高于3.5%,2017年和2018年均值在3%-3.5%之间,其余年份低于3%。利率水平总体呈下行趋势。
图1 短期资金利率(R007)水平及变动
数据来源:Wind,数据截至2020年6月末
2. 债券市场利率
10年期国债收益率呈周期性波动,中枢稍有下移。收益率最高点出现在2013年末,达4.72%,收益率低点出现在2016年中和2020年上半年,分别低至2.64%和2.48%。
图2 10年期国债收益率水平
数据来源:Wind,数据截至2020年6月末
3. 贷款利率
贷款利率水平呈下降趋势。2015年之前,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贷款基础利率(LPR)和贷款基准利率走势较为一致且处于较高水平。2015年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后贷款加权利率水平较之前有所下降,仍围绕基准利率变动。2019年8月人民银行改革LPR形成机制并强化其定价作用后,一般贷款加权利率水平进一步下行。
图3 贷款利率水平及变动
数据来源:Wind,数据截至2020年6月末

(二)货币市场与债券市场利率波动

1. 货币市场利率
银行间市场7天回购利率(R007)波动率整体前高后低。其中2011年至2014年波动较大,2015年有所下降,2017年后波动率稍有回升,但整体处于较低水平,个别高点出现在季末、年末临时性资金紧张时期。
图4 短期资金利率(R007)波动率
数据来源:Wind,数据截至2020年6月末
2. 债券市场利率
债券市场收益率呈现周期性变化,波动率多年来没有明显的规律,在债券市场价格下跌的熊市和债券市场价格上涨的牛市相互切换时波动率上升,市场平稳时波动率降低,个别时点出现较高波动。
图5 10年期国债收益率波动率
数据来源:Wind,数据截至2020年6月末

(三)收益率曲线

收益率曲线变化主要分为上下移动和陡峭程度变化,通常以各期限国债收益率水平的变化体现国债收益率曲线的上下移动,以国债收益率的期限利差(10年期国债收益率-1年期国债收益率)来衡量收益率曲线陡峭程度变化。
1年期国债收益率和1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大部分时间保持同向变化,但是变化幅度差别较大。例如2017年为“熊平”,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87bp,1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114bp,期限利差收窄27bp;2018年为“牛陡”,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65bp,1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119bp,期限利差扩大54bp。
图6 国债收益率期限利差
数据来源:Wind,数据截至2020年6月末

(四)贷款利率与债券收益率息差

利率的变化还表现为贷款和债券作为两类资产的息差变化。以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与10年期国债收益率的差来看贷款利率与债券收益率的息差变化情况。国债是无风险资产,贷款是一种信用资产,二者回报率之差,反映信用风险溢价的变化,但是在中国市场上,息差更体现二者定价和调控因素方面的差异。随着贷款利率市场化的推进,二者息差的变化波动程度逐步降低。
2015年之前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基本与贷款基准利率同步变动,债券收益率周期性波动,二者息差在2%-4.5%之间有较大波动;2015年11月之后贷款基准利率维持在4.35%不再变动,银行贷款利率普遍参考基准利率定价,也未发生大幅变动,贷款利率与债券收益率二者之间的息差随债券市场收益率变化而波动;2019年8月LPR改革强化后,贷款利率反映市场资金供求效率提高,目前二者息差较为稳定,在2.4%-2.8%的区间小幅波动。
图7 贷款与债券息差
数据来源:Wind,数据截至2020年6月末
利率变化原因

(一)利率水平

利率水平的变化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不同时期各个因素对利率影响的显著性不同。2012年以来,经济增速缓慢下行,投资回报率逐步下降,通货膨胀率波动降低并维持在较低水平,利率水平呈下降趋势。2008年后中国社会净储蓄率下降,表现之一是经常项目顺差对GDP的比重由10%持续下降到2%左右。净储蓄率的下降延缓了利率水平下降的速度。
净储蓄率、国际收支变化通过资金供求、流动性变化进而影响利率水平。2002年后经常项目顺差一度快速上升,大量外汇资金涌入,为维护汇率稳定,人民银行购买外汇投放大量基础货币,虽然通过发行央票、提高准备金率等手段对冲,但流动性总体充裕。2011年后,经常项目顺差/GDP在3%甚至在2%以下,外汇流入增加货币供给的影响减弱,银行体系流动性偏多的状况发生变化,人民银行主动供给和调节流动性的力量增强,利率水平相对于实体经济总体偏低的状况发生变化。
基于宏观经济景气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调控,直接影响各种类、各期限的利率水平。2010年以来,人民银行5次上调、8次下调贷款基准利率,并在2019年8月改革强化LPR后,3次下调LPR的参考基准中期借贷便利(MLF)利率的水平,对贷款市场利率水平进行调控。
图8 货币政策对利率水平影响
数据来源:Wind,数据截至2020年6月末
中国利率市场化是一个长期过程。1996年人民银行规定金融机构贷款利率可以在基准水平上下浮动10%,之后不断扩大。2013年7月,取消贷款利率浮动的限制,2015年10月取消存款利率浮动的限制。尽管现实中仍然有隐形约束,但是市场化改革提高了资金效率,对利率水平偏低的问题有所纠正。
此外,金融监管政策影响贷款与债券的需求或者供给,也会对利率水平产生影响。2017年,银监会启动对银行业金融乱象的检查和整治工作,《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等监管文件陆续征求意见,银行理财余额增速下行,对新发行债券的需求降低,还有金融体系去杠杆下商业银行主动收缩表内外债券投资业务,债券市场抛售压力增加,债券收益率上升。金融监管的标准松紧、重点对象在不同时期的变化,对金融机构经营进而对市场利率产生影响。
另外,我国经济金融对外开放推进,利率变化受国际市场影响加深,中美利率在过去十年走势方向上大多数时间较为一致。中美经济政治关系的演化直接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状况和预期,影响利率水平。
图9 中美10年期国债收益率走势对比
数据来源:Wind,数据截至2020年6月末

(二)货币市场与债券市场利率波动

货币市场利率直接受到货币政策操作的调控。为降低货币市场利率的波动,2015年人民银行提出中国利率走廊模式,利率走廊的上限为常备借贷便利(SLF)利率,下限是超额准备金存款利率。通过利率走廊的机制,人民银行关注并调控存款类金融机构间的债券回购利率(DR007)在走廊间运行,货币市场利率的波动率有所下降。
同时,人民银行提高货币政策操作精细化,对短期流动性波动进行“削峰填谷”式的微调操作。2013年初人民银行创设公开市场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SLO)和常设借贷便利(SLF),在银行体系流动性出现临时性波动时相机运用。当税收集中上缴国库或节日现金大量投放等季节性因素导致资金供应出现短期缺口、货币市场利率面临上行压力时,人民银行开展不同期限的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投放流动性(日常投放以7天逆回购为主,春节等节假日投放以14天逆回购为主),并安排逆回购到期时间与后续财政支出或节后现金回笼的节奏相匹配,从而保持流动性总量相对稳定、促进市场资金供求均衡、降低利率波动率。
图10 人民银行公开市场操作
数据来源:Wind
2016年至2018年,金融体系去杠杆助推市场利率大幅波动。针对国有企业债务杠杆高、金融机构资产负债错配、多层产品嵌套等问题,人民银行、财政部、银监会等监管机构出台多项监管政策并展开专项检查,加强金融监管,将表外理财、同业存单等纳入宏观审慎评估(MPA)考核,约束和规范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投融资行为。同时人民银行上调公开市场逆回购利率、SLF利率和MLF利率,提高融资杠杆成本,压缩金融机构套利空间。金融体系去杠杆阶段性地收紧了流动性并加大了市场利率的波动。
另外,经济突发事件加大债券市场利率的波动。例如,2011年云南省公路开发投资有限公司向债权银行发函表示“只付息不还本”,市场认为城投债违约风险增加,投资者情绪恐慌纷纷赎回债券基金,基金公司面对赎回压力,抛售流动性好的利率债导致利率出现大幅波动。2014年末中证登发布《关于加强企业债券回购风险管理相关措施的通知》,部分低评级企业债失去质押资格,丧失流动性,基金被迫降杠杆,流动性好的利率债遭到抛售导致利率波动。

(三)收益率曲线

长期以来,人民银行主要通过调整不同期限的存贷款基准利率来影响利率曲线,近年来不断增加调控手段。
2013年,人民银行对部分到期的3年期央行票据开展续作,同时向金融机构提供短期流动性支持满足当期需要,将冻结长期流动性和提供短期流动性相结合影响收益率曲线。
2014年9月,人民银行创设MLF,向银行体系投放3个月到1年期的流动性,发挥中期政策利率的作用。目前人民银行通过政策利率公开市场7天逆回购利率调控短期市场利率,通过MLF利率调节中长期市场利率来影响收益率曲线。
此外,人民银行于2013年创设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SLO),提供1天至7天短期资金,在银行体系流动性出现临时性波动时相机运用,创设常备借贷便利(SLF)以满足金融机构1个月到3个月期限的大额流动性需求,2014年推出抵押补充贷款(PSL),向金融机构提供3年至5年期的长期资金以支持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2013年推出LPR集中报价和发布机制,2019年改革LPR形成机制,在MLF利率基础上加点形成,并在原有1年期品种基础上增加5年期品种,为银行发放住房抵押贷款等长期贷款的利率定价提供参考。
人民银行创设的一系列货币政策工具覆盖各个期限,操作数量和价格共同影响收益率曲线。
除了货币当局政策调控的影响,短期利率水平以及投资者对未来经济增长、投资回报率及通货膨胀率的预期,是影响收益率曲线的基本因素。此外,不同类型投资者对于债券品种和期限的偏好不同,银行偏好5年以内的中短期债券,保险资金为了匹配负债端偏好长期债券,投资者结构的变化会导致各期限债券的需求变化,对期限结构产生一定影响。随着中国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程度提高,中国国债的相对吸引力增加,境外机构投资资金增多,特定时期会增加对某个期限债券的需求,影响这类期限收益率。

(四)贷款利率与债券收益率息差

2013年人民银行放开贷款利率下限管制,金融机构贷款利率实际上仍然依据人民银行公布的贷款基准利率浮动确定,贷款基准利率调整频率低,而债券市场对经济走势和市场资金供求反应更加敏感,贷款利率与债券收益率之间息差波动较大。2019年8月人民银行改革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并强化LPR、MLF的定价机制,金融机构贷款利率越来越多地受到MLF利率影响。同时MLF利率变动对回购利率和债券收益率也会起到一定引导作用,贷款利率和债券收益率的息差有所稳定。
2008年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的负面影响,金融机构贷款增速跳升,之后受到金融当局调控而减缓,但是金融机构创新增加,理财等产品增多。金融机构资产负债结构和期限结构复杂化,对金融市场流动性的变化更为敏感。2013年为了控制影子银行,金融监管机构收紧流动性,资金供应大幅波动,债券市场利率大幅上升,贷款利率粘性大而变化缓慢,二者息差收窄。2018年货币市场基金规模增长迅速,对银行体系的低成本存款产生分流效应,银行负债端资金成本提升,构成贷款利率上行的压力,同时货币市场基金增加了投资债券的需求,推动债券收益率下行,二者息差走阔。
利率变化的国际比较
中国的金融市场和利率体系借鉴了国际上包括美国的经验。国际比较有利于发现中国的特点和改进的方向。
图11 中美资金利率波动率(DR007&联邦基金利率)
图12 中美资金利率波动率(R007&SOFR)
数据来源:Wind,数据截至2020年6月末

(一)中美利率波动性比较

1. 货币市场利率
中国货币市场利率波动率高于美国。中国存款类金融机构7天回购利率(DR007)和美国联邦基金利率(FFR)分别是两国央行货币市场基准利率,DR007的年度波动幅度(最高利率与最低利率之差)基本在0.85个百分点以上,除2018年外均高于FFR;从单日利率较上日变化幅度来看,DR007波动大于FFR的天数维持在200天至240天,FFR较上日变化较大的情况维持在25天以下。对比中国银行间市场7天回购利率(R007)和美国有担保隔夜融资利率(SOFR),大部分时间中国资金波动率高于美国,R007较上日波动大于SOFR的天数维持在150-200天,SOFR较上日变化较大的情况维持在60天以下。
表1 中美货币市场波动率对比
数据来源:Wind,数据截至2020年6月末
货币政策调控框架差异是两国货币市场利率波动性差别较大的基础。
1993年美联储将联邦基金利率作为货币政策操作目标,货币政策调控短端资金利率,通过短端利率的变化间接影响中长期利率进而影响通胀和就业等宏观经济变量。中国的货币政策多年来以信贷、货币供应量、社会融资规模等为中介目标,同时将存贷款基准利率及公开市场操作作为货币政策工具。公开市场操作既调控基础货币,又调控货币市场利率,是货币政策操作日常手段。而货币政策以数量调控为主操作难度大,可能导致金融市场流动性和货币市场利率的较大波动。
美联储和美国货币市场沟通充分,定期召开议息会议,其他时间一般不调整利率,提高了利率透明度。中国央行逐步加强预期管理,但主要采取相机抉择方式,有时甚至“出其不意”的进行调控,市场预期不稳定容易引发利率波动。
2. 债券市场利率
图13 中美债券波动率
数据来源:Wind,数据截至2020年6月末
美国国债波动率明显高于中国国债波动率。以10年期国债为例,从年度波动幅度(最高利率与最低利率之差)来看,美债收益率年内波动幅度达1个百分点以上的年份较多,中国国债收益率只有2013年和2014年年内波动幅度超过1个百分点。从每日收益率较上日变化幅度来看,美债波动大于中债的天数明显较多,美债收益率较上日变化较大的情况基本维持在150天至200天,中债收益率较上日变化较大的情况维持在50天至100天。
表2 中美债券波动率对比
数据来源:Wind,数据截至2020年6月末
中国国债波动率明显小于美国国债波动率的原因有几方面:
(1)持有者结构
从万得资讯中可以查到,中国国债持有人以银行和保险机构为主,占比65%-75%,证券公司、基金、境外机构持有量合计占比10%-20%,债券市场的资金配置需求居主导,大量投资者持有到期。美国债券持有人更多元,其中海外投资者占比约40%,受国际风险事件影响较大,共同基金持有10%-15%,银行和保险公司只持有7%左右,多元的持有者给市场带来交易和波动。
(2)规模与流动性
中美两国债券市场的规模与流动性差异较大。2019年末美国国债市场存量规模达22.7万亿美元,相对GDP比例超过100%;中国国债市场存量规模16.7万亿元(约2.4万亿美元),相对GDP比例不足20%。国债市场流动性方面,2019年美国国债的日均成交量为6000亿美元,换手率(国债日均成交量与国债余额之比)为2.6%;中国国债日均成交量仅有1400亿人民币(约200亿美元),换手率为0.8%,流动性弱于美国。
(3)货币政策调控
美国货币政策调控短端的联邦基金利率。中国同时调控短期和中长期利率,2015年前调控多个期限(6个月至5年以上)的存款和贷款基准利率,目前通过公开市场逆回购利率、MLF、LPR调控短中长期贷款利率。商业银行作为债券的主要投资机构,会考虑到贷款和债券的替代关系,中长期贷款的定价一定程度影响中长期债券定价,对中长期国债波动率有限制影响。

(二)中国LPR与美国PR比较

中国LPR是利率市场化的一部分,其来龙去脉可以参考美国的历史和现状。
1. 产生背景
美国商业银行最优贷款利率(Prime Rate, PR)产生于1933年,用于界定贷款利率下限,结合存款利率上限Q条例以保护商业银行息差。中国LPR产生于2013年,2019年改进报价机制,定位为利率市场化改革,宣称代替原来的贷款基准利率,作为金融市场基准利率体系之一。
2. 定价机制
1994年后美国的最优贷款利率(PR)勾挂联邦基金目标利率,PR = 联邦基金目标利率 + 300bp。中国LPR在1年期MLF利率基础上加点形成,LPR = 1年期MLF利率 + 银行报价平均加点。与美国的300bp固定加点幅度不同,中国LPR的加点幅度取决于各报价行自身资金成本、市场供求、风险溢价等因素,目前1年期LPR加点幅度约为90bp,5年期LPR加点幅度约为170bp。
3. 使用范围
中国LPR是银行贷款的基准利率,不仅用于短期贷款,也用于中长期贷款。美国PR主要用于零售客户的消费贷款、信用卡透支等业务定价,是银行贷款定价基准之一。联邦基金利率、PR、LIBOR、长期国债收益率等均可充当定价基准,商业银行可根据不同产品的期限及特性来选择基准利率。美国住房抵押贷款利率主要参考国债收益率而调整确定。

(三)基准利率与市场化

美国货币政策的目标基准利率只有联邦基金利率一个,虽然在次贷金融危机后美联储对准备金存款利率进行了调整,也采取过扭曲操作对债券市场收益率有所影响,但是这些都是非常时期的特殊操作。美联储确定联邦基金利率水平,由市场交易去形成多期限的LIBOR和国债收益率,银行贷款利率和公司信用债收益率在此基础上市场化确定。
目前中国货币政策的短期政策利率是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中期政策利率是MLF利率。实际上MLF利率而不是LPR替代了原来的贷款基准利率。LPR本质上类似原来的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只是对报价银行、计算方法、期限种类、报价频率进行了具体规定和抽样选择,它们市场化的代表性有相似之处。
MLF与LPR相对于原来的贷款基准利率机制,更能灵活及时反映市场供求,但仍然只是利率市场化的半途——

第一,央行既调控短期利率又调控中长期利率本身是矛盾的,中国货币市场利率波动较大有这方面原因。

第二,结构性流动性短缺的货币政策操作框架,在外汇占款基本零增长的背景下保持高存款准备金率,加重了商业银行非市场化成本,与市场化取向相悖。

第三,利率市场化的核心是市场交易,即通过现货交易与衍生品交易综合作用,来定价发现中长期利率。央行直接调控中长期利率,用MLF利率替代贷款基准利率,债券市场利率与MLF政策影响下的贷款利率仍然保持“双轨”局面。

结论
2010年以来中国市场利率水平总体呈下降趋势,下降速度和幅度受到中国储蓄率下降和利率市场化提升的约束。货币市场受到金融当局总量调控、监管调整的影响,波动很大。对此,人民银行推出了利率走廊机制,精细化货币政策操作,货币市场利率波动有所减缓。
受债券市场投资者构成和货币政策存贷款基准利率约束,以及人民银行既调控短端利率也干预中长端利率的影响,国际比较来看,中国债券市场利率的波动性相对较小。债券市场利率与贷款市场利率“双轨”定价的现象长期存在,二者之间的利差波动较大。
在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中,为促使贷款利率更及时反映市场资金供求,人民银行改革LPR形成机制,强化MLF利率的定价作用,目前金融机构定价贷款利率由依据原来经国务院批准的贷款基准利率改变为人民银行确定的MLF利率,相对及时灵活地反映市场变化,与债券市场利率的息差有所稳定。
过去10年中国经济增长变缓,通胀压力不很明显,这是利率水平总体下降、利率市场化较快推进的宏观环境。中国市场上长期存在“利率幻觉”与“利率逆反”,在经济过热时期,贷款实际利率为负的现象也很常见。目前利率水平的确定和利率结构的变化情况,特别是利率市场化的机制,在明显通货膨胀时期会出现怎样的变化,还需要现实来检验。

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处于半途,债券市场利率与贷款利率定价机制仍然是“双轨”局面。货币当局确定短期基准利率,商业主体金融交易发现利率曲线,终是市场化的方向。

责编:宥朗 视觉:李盼 东子
监制卜海森 李俊虎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