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育与被养育中的“爱的微小时刻”(下)--怀众官方微信群微课分享文字稿(六十三)

大家下午好,我是思曼。

今天是感恩节,也想在这里诚挚的感谢大家,我们这四个群大约1600多位伙伴,每一位伙伴的某一刻的投入和关注,都让我们群组的存在更有意义。陪伴是相互的。所以,谢谢大家。

周二的时候我有提到,我认真思考过,养育中的爱和界限。

比如,我知道我对我女儿有着更浓郁和复杂的情感,因为是她帮我完成了“妈妈”的角色转变,把我从“我妈的女儿”这个角色中挤出来一部分,变成另一个人的妈妈,这对我来说是一次颠覆性的、不可逆的成长,这期间我和她都吃了一些苦。也充分激活了我内心的小孩儿。有时候我强烈的要保护她,其实是想要保护那个不曾被好好照顾而感到受伤的自己,我精进的要求她也是希望我自己能冲破阻碍,获得更好的。

所以当我意识到时,我尽可能的时时检视自己,在她的身上减少我的投射。当父母越少投射,孩子就有了越多的空间成为她自己。

有时我先生或者家中老人对孩子的方式,让我觉得特别不爽,我会去感受对她来说那真的是无法承受的伤害?还是我举起她当作盾牌,我在回避自己与家人无法沟通无法协作带给我的失望、无助和痛苦。毕竟,把问题安置给别人比自己去面对要容易得多。

我相信一定有一些是她需要去经历的成长,我无法取代。纵然我的介入可能会让事情看似省掉一点点麻烦,但正是那些小的麻烦、那些恰当的挫折被她一个个经验、KO掉时,她正建立起一种“我能”的感觉。才可能在将来面对更大的冲击。问题是,那些不可避免的挫折,谁来给?又如何能恰当?

我想理解她,就蹲下来,让自己的目光能与她的平行再去看世界。在她的世界里,除了家人,幼儿园的同学老师就是她的主要人际圈了。她在这其中经验着什么?那不是我在放学后问她:你今天过得开心么?或者今天学了什么呀?更不是我去问老师:哎我家那小谁今天表现的怎么样?有时需要第一手的观察。

有一天我们吃晚饭,我女儿越吃越慢已经开始走神儿了,我说你要是吃不完就不用硬吃啦。我女儿忧愁的说,不行,王老师说了,碗碗里面一粒米一根菜都不能剩!谁要是敢把剩的饭菜偷偷倒掉我就把垃圾桶里的饭菜全让他吃掉,让他肚子疼让他全身长虫子。。。我当时都惊呆了。吃不完饭菜真的有这么大的过错么?要这样来吓唬、惩罚孩子?

有一天看到老师发在朋友圈的视频,老师问:发脾气有用吗?小朋友们齐声喊:没用。老师又问:哭有用吗?没用。那什么有用?小朋友们喊:听话!我顿时又石化了。。。如果听话意味着遵从他人的意志、无条件的顺服,那我认为无论多小的孩子,都不需要“听话”,而是需要学习如何“配合与协作”。

前两天在朋友圈看到这样一个画面,我心里感觉怪怪的。也许是玩笑,但假如这不是玩笑,我那个奇怪的感觉是:老师是好老师,家长是好家长,只有孩子不是好孩子。

有时候成年人的逻辑很奇怪,当自己的无力、无能感被激发,解决自己力不从心的办法,是限制孩子的自由。当孩子遇到问题时并不是共情孩子的痛苦,而是先跟孩子划清界线,好像孩子出了问题就会侮辱自己的智商似的,当然这是一句玩笑。要么是证明自己预测对了“我早就说让你怎样怎样了,你就是不听。。。”

我时常在小区或者在自己家听到下面这些话,你不敢跑哦摔倒了,这么高你不敢跳哦腿断了,你不敢哭哦警察叔叔把你抓走了,你不敢这样哦,那个阿姨要过来骂你了。

你再不睡觉就把你扔出去不要你了

你不吃饭就长不高就会被小朋友欺负笑话的

你要听话哦不然XX不喜欢你了

你要把玩具分享给别人哦不然没人和你玩了

如果一个孩子看上去“胆小”,那有可能是因为他的内心曾被种下很多“恐惧”,有可能还在持续强化着。

还有各种型号的羞耻和内疚:

长这么大了还吃nienie羞死了

你们这么吵老师嗓子都哑了都疼死了你想老师生病请假上不了班么?!

屁大的小事都做不好你真的是没用哦

钢琴课一节那么贵你不好好练琴对得起我付的那些钱么?

我天天这么辛苦你不好好学习对得起我的付出么?

你看看人家XXX,你怎么这么傻?

这些你觉得耳熟不?但去看到这些并不是要站在某个道德的高点评判别人或自己,而是当我们清楚自己在做什么的时候,就有了一个选择的空间和可能性——你会开始思考:这是我真正想要的么?

我想起一个故事:一只住在华盛顿国家动物园的老虎的故事,一只皇家白虎,他住在一个12M×12M的大笼子里,他会整天在笼子里踱来踱去,就像其他被关在笼子里的动物一样,忽然有一天生物学家和工作人员决定为他创造一个自然环境,为他提供一个有山有水的大环境,大家都激动的期待看到他回归自然环境,然而一切都太晚了,当他们打开笼子并把它运到这个区域设施的时候,他立刻找了个角落,然后开始在角落里来回踱步,他绕啊绕啊,直到在草地上踩出了一个12M×12M的区域,并且在这个区域里度过了余生。

我在想,我的“笼子”有多大?我又给了孩子多大的空间?

如果张伟老师的倡导“爱与自由”的幼儿园在海沧我们可能就转学了,可我又如何能护的了她一世周全啊?所以我想,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要面对的挫折真的够多了。

那在孩子心中的重要他人比如爹妈,想要在孩子的人生剧本里面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而那些挫折之所以能成为“恰当”的,大概是因为他坚信他的身后永远有坚固稳定、可信任可获得的支持。

对我来说,这些思考非常有用。但并不足以平衡我内心的冲突,不足以在我感到极其烦躁、嫌弃、厌恶、愤怒的时候按下暂停键。

我想我能在那一刻稳住我自己,给我女儿一些支持,是因为那天下午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发生。

那天下午我忽然想起来一件事,我怀孕七个半月挺着肚子推着小车带女儿在买草莓,15秒后我扭头,放在车后的手包已经消失了。那里装着我家钥匙、几张银行卡、一千多块现金和果6plus。身后也在买东西的一个女人犹豫的指着10多米处穿白体恤的一个男人示意我,我慌忙的让店主帮我照看下女儿,(平时总在这里买水果,比较熟),挺着大肚子追出去一百多米,然后迷茫的回来。店主给我一把凳子让我休息。我的女儿坐在我怀里,双手环住我,左手轻轻拍着我的右肩背。

我感到了,身体很诚实,她知道需要,就停在那个当下感受着。但脑子还陷在失去的懊恼和犯错的恐惧中,那个恐惧就像我小时候不小心打碎一个烟灰缸吓得把自己的手抠得直流血时的“完蛋”的感觉。还担心刚才跑的太剧烈会不会颠到肚子里的胎儿,你知道当你在混乱的情绪中时很容易搞砸一切。直到水果摊的老板娘说,你看你宝贝还在安慰你呢。一下把我从“下陷”的情绪状态里提了起来。

我女儿才两岁啊,她不知道说什么,她只是用小手一下一下轻轻的拍我的肩背。于是我慢慢松下来。我想,最重要的都还在。就这么和她偎在一起待了会。才慢慢一起走回家。

现在想起来那一刻都还会安慰到我,她并不着急抹平我的情绪,也不消灭我的恐惧、焦虑,她只是陪伴我!孩子天然就会给你支持。

自从有了弟弟之后我俩很少挨在一起睡,因为要考虑到她俩不坠床。有一天把弟弟奶睡之后,我女儿绕过弟弟从我脚下爬过来我身边轻声说,妈妈我爱你,妈妈我想一个人碰到你的所有身体。

我被幸福和震惊包围着说不出话。语言有时候会很苍白。她丝毫不隐藏对妈妈的深切的独占的渴望,她还包纳了有个人会在一些时刻分享原本全部属于她的母爱,也还能去爱弟弟,这非常深情。她向我展示了“深爱”的样子。

所以当那天晚上她半夜醒来请求我让我不要告诉老师我帮她穿衣服的事情,我心里有一块儿曾被她暖的很热乎的地方,一直有温度。我的内在小孩有被她反哺的时刻,我曾被照料的很好。在那一刻,那些内心的善意完全平衡的了我的情绪。

辛老师课上的一个练习,去想:有没有一个地方一个人一个这世间的事或物让你感到愉悦、被爱?回忆她,把那个“幸福感”留在自己的体验中,你的躯体会有记忆,并且会带你去更多的体验这个。当你自身有“爱”,你才给的出爱。在这一来一去的时刻间,彼此就形成一种交互的愉悦、滋养的体验。

当你去回忆时,你获得很多爱的那一天,你记得吗?感受你的身心,在感到爱时是怎样一种感觉,并且知道这种感受对你来说是可能的,可以拥有的。不仅在平顺时,在艰难时也是这样。过往那些爱与关怀的愉悦体验会作为资源存储在你的记忆宝盒当中,当被现实挤压的某一刻,宝盒就被打开来,即便那时你感到愤怒、焦虑、恐惧、愧疚、羞耻,但那些资源同时拓展出了放松、善意、平安、有爱的空间,你的内在空间被扩容了。于是慢慢从紧缩到平衡,最后重新回到中正、平安中。

回忆那些“爱的微小时刻”,就在那一短暂瞬间,你看到另一个人的美好,或者你对他们传递善意和体贴,都是特别了不起的一件事。

“看到别人的美好,从来不会对他们有什么伤害,他们常常因此变得更好。”——Nelson Mandela.  所以,去收集或构建 你的内在资源,敞开自己,允许那些深情,片刻的停留,也允许他们经由你,流向别人。

(0)

相关推荐